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

“印軍現在的指揮官還是那個黑格咯?”魯登道夫忽然小聲問道。

不等奧利回答,辰天搶過話:“對,還是他,我們的老熟人道格拉斯黑格!德國陸軍的手下敗將!我們進攻英國本土之初,他因爲戰事失利而丟掉了英國本土防衛司令的位置,然後被派去印度訓練新軍隊。英國本土淪陷之後,他接掌印度軍政大權,並讓印度總督、印度副王查理哈丁男爵宣佈印度永遠忠於愛德華八世和英國流亡政府。”

“難怪印度人到現在還在頑抗!”魯登道夫若有所悟的嘟囔到。

“不要小看這個傢伙,他那爲數不多的騎兵可讓我苦惱了好一陣子!現在,他不僅收縮防線,更是將防線後防200公里內的大小港口全部用沉船堵塞,凡是可以登陸的地方都部署了警戒哨,原本我們打算在卡奇灣來一次登陸的,但在我們的飛機和潛艇對那裡進行詳細偵察之後,發覺在那裡登陸只會讓我們的士兵們送死!”雖然三敗黑格,可奧利看來對這個對手還是既重視又憋悶的。

“既然印軍嚴陣以待,數量上又佔據相當大的優勢,將軍,您打算在什麼地方尋找突破點呢?”興登堡對此是既關注又感興趣,但在目前看來,德皇並不打算將作戰計劃交由陸軍統帥部籌劃。

“元帥閣下,我這次回來主要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奧利配着沙盤講道,“首先,除去駐紮在伊朗南部、阿富汗以及維護後勤補給線的部隊,我可以投入作戰的兵力只有12萬!用這些部隊去進攻20萬人或者30萬印軍的防線雖然不至於打不下來,但我擔心我軍一旦在進攻中陷入與對方的鏖戰,另外一處的印軍會奔襲我的側翼和腹背!而且,這樣的戰役對我軍的消耗會很大,戰役結束之後我們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無力突進印度半島!”

對於這樣一點,衆人沒有異議。就算印軍再不濟,他們也擁有數量和地利地雙重優勢,加上黑格這個久經戰陣的老傢伙,硬攻就算取勝,遠征軍恐怕也會損失相當的兵力。要知道,由於補給等等原因,20萬德土遠征軍基本以步兵爲主,全軍僅配有4個裝甲團、6個重炮團和3個土耳其騎兵旅。而且這些部隊在此前的一系列戰役中也有一定的消耗,等補充部隊從國內運來並形成戰鬥力,那差不多要等雨季結束了。

這樣一來,便宜自然是讓日本人撿了去。現在印軍主力都在與德土遠征軍作戰,日軍遭遇的阻力本來就遠比自己的盟友小,一旦德土遠征軍在雨季之前無法南下,印度半島恐怕就將被日軍佔了去。那麼,加上日本人此前佔據的英屬東印度、實際控制地泰國,大半個東南亞將被日本政府所控制。那樣的話,日佔區將擁有非常豐富的像膠、石油、礦產和勞力資源:

世界三大像膠產地的英屬東印度(馬來西亞)、泰國、荷屬東印度羣島(印尼)已經有兩個落入日本的勢力範圍;英屬東印度和荷屬東印度已探明擁有豐富石油儲量。英屬東印度已經淪陷。荷蘭雖然是中立國,但在殖民地的軍力根本無法與日本抗衡;英屬東印度、泰國和印度都是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其中以英屬東印度的錫、泰國的鉀鹽、印度的鉢鐵、錳、鐵和鋁土最爲豐富;至於勞動力。印度和中國是人口最多地國家,而且印度成爲英帝國殖民地多年,大部分印度人都變得溫順、易於管理。

擁有了這些資源,日本政府將通過掠奪東南亞資源讓自己地工業和經濟加速發展,同時讓他們的軍隊變得更加強大,走上爭霸世界之路將只是時間問題,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看到的。

“我地計劃,是在印度半島南端進行一次戰略性的登陸作戰!”說着,奧利用指示棒將衆人的目光引到印度南部那個從大陸延伸到印度洋的巨大半島。

“戰略性登陸作戰?”

除了辰天之外,在場將領都面面相覷。這個詞語他們並不陌生,一年多以前常常聽到,進攻英國的登陸就是戰略性登陸。但是,現在奧利提到的戰略性登陸地點在距離德國本土數千公里的印度,那裡距離德土遠征軍目前的戰線也有上千公里之遠!

倒是辰天率先打破這種氣氛:“很好,繼續說下去!”

“是,陛下!我前面提到了,正面攻擊不利於我們儘快奪取印度半島的策略!相反,如果我在印度河一線採取守勢。那麼只用10萬兵力就足以將印軍擋在印度河對岸!這樣,我的2萬軍隊就能夠抽出來在印軍防線後防一千多公里地印度半島登陸!登陸的火力支援憑藉我們的支援艦隊就足夠了,運兵船也可以從運輸船隊徵用!只是,這種戰略性登陸存在一定的風險,事關2萬德國士兵的性命,我必須得到最高統帥部的支持!”

說罷,奧利非常認真的看着辰天,這位從兒時開始最好的夥伴,也是德國的最高統治者,計劃中地每一個德國士兵都是他最忠實的子民。

其他將領還在思考這種作戰的可行性,辰天出人意料的說:

2萬人太少了!至少要5萬,最好能夠達到10萬!”

這下就連奧利也嚇了一條,德國進攻英國,需要跨過的僅僅是一條几十海里寬的大溝,投入數以十萬計的人並不是什麼大難題,可是現在想要在一個月內將這麼多部隊運到印度半島,不說集結部隊、徵集船隻和部隊登船消耗的時間,就算乘船從德國本土出發到印度洋也要花上兩三個星期的時間!

此時辰天腦海裡想到的,是另一個世界著名的仁川登陸,那場在“世界上最不適合進行登陸作戰的港口之一”進行的登陸戰役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北朝鮮在幾乎統一朝鮮半島的時候眼睜睜看着自己的補給被切斷、前線部隊被反包圍和殲滅,若不是中國志願軍隨後入朝參戰,喪失了大部分主力部隊的北朝鮮就只有坐以待斃的份了。

奧利面有難色的說道:“可是陛下,我的遠征軍抽不出那麼多軍隊!您看,5千人駐紮在伊朗,45萬人駐紮在阿富汗,這些部隊的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而且以土耳其士兵居多!保護後勤運輸的3萬人勉強可以再抽出1萬人,我們沒有更多的……”

在攻擊駐阿富汗英國殖民軍的時候,當地起義軍是和德土遠征軍站在一起的,可是當德國政府和土耳其政府拒絕了他們的獨立要求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迎來的不是解放者而是另一批入侵者,因此他們開始攻擊德土遠征軍營地,德土遠征軍則利用兵力和裝備優勢嚴酷鎮壓,這也就是爲什麼現在阿富汗局勢已經平定但遠征軍還需要駐才4萬多人的原因了。

“放心,我說有,就會有的!”辰天認真的看着奧利,然後用柺杖頓頓腳下,他此時所站的是沙盤的東北方,按照比例來說距離印度少說也有三、四千公里遠。

奧利瞪大了眼睛,一時不能理解。

“青島!”辰天說出一個地名,“別忘了,那裡有我們在亞洲最大的艦隊和商船隊!”

奧利頓時眼前一亮。

然後,辰天走到桌子的另外一邊,又用柺杖頓頓腳下,“直布羅陀,每天經過這裡的德國商船、油輪有上百艘!”

奧利畢竟是奧利,在辰天點明關鍵之後,他很快便摸清了整個計劃的脈絡:目前駐紮在青島的德國軍隊有3.5萬,駐紮在直布羅陀海峽兩側的德軍有4.2萬,這兩支都是德國海外派遣軍中的精銳,只要從中抽掉哪怕一半的部隊,就能湊成近4萬人的後援部隊,兩地距離印度雖有四五千公里,中間卻沒有敵對勢力阻隔,加上能夠迅速徵集足夠的商船,完全可以像英國在戰爭期間從印度、加拿大往本土運兵一樣將他們運到印度去。

“陛下的意思,是我的2萬部隊先登陸並且鞏固登陸場,然後從這兩處調來的軍隊再直接登陸,就算印軍回師,我們後面調來的部隊也有足夠的時間休整和重新部署完畢?”

辰天很滿意的回答道:“沒錯!走海路,一般商船從青島到印度半島南部需要2周,從直布羅陀到那裡也需要兩週。所以,在這兩週裡,我想你的部隊足以做好登陸進攻準備吧!”

奧利雙腳一併,“陛下英名!”

辰天走過去,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好了,接下來,你該好好跟我們的第一軍需總監聊一聊,執行這樣的行動需要徵用許多德國商船,而所有登陸部隊的彈藥和物資補給也必須提早到位!”

一直站在附近的魯登道夫中將聽罷主動往前一步,“陛下,請放心!軍隊後勤部門一定全力以赴!”

“那好!”辰天點點頭,“你們慢慢研究!我和興登堡元帥談點東西,等中午的時候你們倆一起過來用午餐吧!”

“是!”魯登道夫和奧利非常高興的接受了這一邀請。

第47章 黑色聖誕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2章 誘迫第37章 閃電第105章 偉人墓第12章 紅色海豚第28章 超級忍者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45章 齊柏林神話第26章 義兵第36章 跟我走吧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42章 交易第22章 法國莽夫第76章 霧漫水之都第48章 擦肩而過第33章 故伎重施第15章 啓航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153章 春雪第45章 漫夜第7章 邊境摩擦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87章 日爾曼皇家騎士第61章 麻煩的遭遇戰第139章 時代的分界線(中)第4章 願買願賣第19章 陸戰精英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13章 芹菜第2章 右路拼殺第23章 橋(6)第29章 我的艦隊第46章 一日政變第35章 引魚出港第45章 回敬第28章 驚天動地第23章 海軍會議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3章 左滿舵第23章 旅順之淚第5章 鬧劇收場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79章 雙喜臨門第84章 航跡第20章 追擊邱吉爾(中)第42章 面對面第18章 黑海霸主第59章 陸上戰事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44章 躁動的夜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92章 決戰之地第37章 長城熱血第24章 明爭暗鬥第42章 交易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38章 聯合艦隊第4章 願買願賣第15章 啓航第36章 藍色憂鬱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3章 月夜惡魔第20章 何塞第74章 王牌第15章 帝國之鷹第3章 倔強第8章 停戰談判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26章 悲夜第10章 名人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18章 獵犬之鼻第13章 算盤與盤算第10章 變數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26章 義兵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25章 愉快的前哨戰第36章 外交糾紛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9章 歐亞大橋第15章 威廉大帝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30章 炮火第40章 磨刀赫赫第6章 百年慶典第49章 反擊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3章 血戰皇宮第10章 奧利之惑第36章 藍色憂鬱第9章 難題第68章 大戰在即第27章 旅行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107章 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