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

宋向堂等中華軍的將領們雖然也經常讓協防軍衝上去當炮灰,也會安排督戰隊監督之類的事,但是一般時候中華軍的皇家陸軍還是會給這協防軍安排大量的火力掩護的,畢竟就算是炮灰也得衝上去之後纔是好炮灰啊。

這白白讓協防軍衝上去死在敵軍的火力之下,只爲消耗些許敵軍的子彈和炮彈,這事宋向堂自問還幹不出來。

就在宋向堂感嘆的時候,在清軍第三鎮的前方,那些轉身逃跑的綠營和團練也是被第三鎮的排槍給打愣了,這是怎麼回事,他們怎麼會開槍,怎麼能開槍?

幾個綠營遊擊、守備之類的清軍將官策馬而出,一個個都是叫嚷着:“你們這是要幹什麼,你們不能開槍,快讓開!”

但是那第三鎮的軍官們一個個都是得到了都興阿的嚴令,那裡會讓開了,一個個都是堅定的執行了都興阿的命令:繼續開槍!

同時也有人高喊着:“後退者死!”

“繼續衝上去,衝上去才能活命!”

剛崩潰的這近萬綠營和團練是徹底亂作一團,這衝不敢衝,退不敢退,而面對着逐步上前的第三鎮士兵強行驅趕,他們不得再一次掉頭,然後朝着中華軍的陣地上衝了過來。

在中華軍和清軍新軍的雙向槍口夾擊下,這一萬多綠營和團練的命運註定是悲劇無比的。

他們不管是絕望的向前衝,還是害怕了向後逃跑,都會遭到大規模的排槍,到最後,一個年約四十的綠營遊擊是雙目含淚,高呼着天道不公自刎而亡。

這到底得有多麼絕望纔會讓堂堂一個清軍中高級將領在陣前拔刀自刎!

宋向堂無法得知,而都興阿不關心!

由此也是造成了戰爭史上非常罕見的一幕,超過上萬人的軍隊被敵軍和自家友軍聯合夾攻,然後在絕望中全軍覆沒。

“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你們說是不是?”後方的都興阿此時此刻卻是沒有絲毫悲憤或者傷心的情緒。相反他的臉色還露出了一絲興奮之色。

因爲此時此刻,在他們的前方里的清軍新軍,也就是第三鎮已經緊隨那些綠營的屍體,突進到了距離中華軍陣地不足百米之處。

而更關鍵的是。這個第三鎮除了因爲遭到炮擊而有所損失外,卻是沒有遭到任何來自中華軍的步兵火力殺傷,使得他們能夠保持完整的隊形以及兵力衝上來。

區區百米不到,這個距離已經不算什麼了,全力奔跑的情況下也就十多秒而已。儘管實戰中士兵的速度不可能和運動員一樣快,但是也花不了多長時間。

當看着將近萬名穿着淺藍色軍服的清軍士兵朝着自己的方向奔跑而來的時候,前線指揮的中華軍軍官們也是及時作出了反應。

當清軍的第三鎮士兵衝過大約五十米的距離後,他們對面的中華軍也是打出了最後的一輪齊射,而緊接着就可以聽見中華軍的軍官們高喊着上刺刀準備肉搏之類的話。

而非常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清軍第三鎮的士兵在抵達五十米遭到了中華軍的第一輪齊射後,他們雖然損失慘重,但是依舊繼續前進了到大約二十五米左右的距離。

然後對着胸牆內的中華軍打出了他們此戰中首輪,同時也是最後一輪齊射!

如此近的距離內,甭管是滑膛槍還是線膛槍。都能夠取得相當理想的命中率,清軍的這一輪齊射同樣如此,雖然大多數子彈都是打在了胸牆上,但是依舊有部分子彈擊中了露出胸牆外的中華軍士兵,打中他們的肩部以上甚至是頭部。

而打完這一輪齊射後,那些清軍士兵們也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衝了上來!

數秒鐘後,雙方上萬名士兵就是隔着一道胸牆用刺對刺着!

偶爾還能夠看見有士兵開槍!

在這種壕溝防禦式的戰鬥中,要想分出勝負來依舊只能靠最原始的肉搏,當然瞭如果清軍願意在胸牆之外和中華軍對射的話,宋向堂肯定是拍手歡迎的。但是都興阿又不傻,自然不會傻乎乎的讓士兵在毫無遮攔的空地裡列隊和躲在胸牆後的中華軍對射。

畢竟他麾下的部隊又不是裝備後裝步槍的部隊,不能趴下來裝填開槍,要想對射只能排成緊密隊形。然後直挺挺的站着裝填開槍,這樣和躲在胸牆後的敵軍玩對射,這不找死嗎?

如果是換成了施清瑄麾下的第六軍來的話,那麼作戰方式又完全不一樣來,第六軍會在前進過程中及時趴下,然後繼續裝填開槍。用後裝步槍的密集火力壓制胸牆或者壕溝後的敵人後一部分士兵繼續前進,另外一部分士兵則是提供火力掩護,如此交替前進後就能夠順利衝上去。

但是現在的清軍卻是不能這麼辦,他們只能用最簡單,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逼近後打出第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輪齊射後直接衝上去進行肉搏。

於是乎,戰場的右翼就是出現了比較奇怪的場面,那就是雙方的士兵隔着一道胸牆,然後用刺刀進行廝殺,爲了能夠讓手中的步槍上的刺刀擊中敵人,很多士兵都是高舉着步槍往前刺去。

如此的肉搏和傳統的刺刀對拼是截然不同的!

就當雙方的士兵們進行肉搏的時候,而兩端卻是有諸多的中華軍的炮兵們推着一門門四磅的步兵炮,然後直接以橫行炮擊的方式對着胸牆外側的清軍進行炮擊。

每一發散彈打出去,都能夠讓一大片的清軍士兵倒下!

來自兩側的炮擊顯然是讓正在進行肉搏的清軍士兵們遭到了大量損失,儘管第三鎮已經是清軍中的新軍部隊,但是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的傷亡下,依舊會被動搖!

第三鎮的前身乃是都興阿親自統帥的練軍部隊,在清軍新軍裡也算是老部隊了,但是他們中依舊存在着非常多的新兵,而訓練上對比中華軍第一師,依舊有着不小的差距。

中華軍第一師,儘管他們使用的武器還是1851年型米尼步槍,比不上1856年型林德步槍,更比不上1858年型後裝步槍,但是第一師卻是中華軍內最早成立的師級部隊,下屬的各個步兵團都是餘勝軍時代的老部隊,很多士兵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老兵了。

在訓練以及戰鬥經驗上可以算得上是中華軍內首屈一指的部隊,哪怕是處於兵力劣勢上,但是他們依舊給衝上來的清軍造成裡的大量的殺傷。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戰鬥還在繼續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雙方的士兵死傷!

等了五六分鐘後,正在和清軍隔着胸牆對刺的中華軍士兵們卻是發現對面的清軍主動退卻了!

一些軍官們這個時候擡頭看了看其他方向,才發現右側的至少上千人的友軍已經走出了胸牆,然後列出了完成的橫隊正在朝着他們當面的清軍開火。

遭到側翼夾攻的清軍終於是抵擋不住慘重的傷亡,然後如同潮水一樣迅速退去!

這個時候,在對面的山頭上,都興阿看到好不容易纔衝上的第三鎮被擊退的時候,臉色變得深沉無比,半晌後纔是深深的嘆了口氣:“鳴金收兵!!”

今天早上的這一場進攻算是失敗了,繼續讓第三鎮打下去的意義已經不大,在無法突破敵軍的防禦,同時又遭到了多方面的中華軍夾擊的情況下,繼續強攻除了讓自己蒙受更多的傷亡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隨着都興阿的撤退命令下達後,已經苦戰多時的第三鎮也是如同潮水一樣迅速的退卻,於此同時在正面和左翼發起伴攻的其他清軍部隊也是逐步脫離,然後回到了出發陣地。

雙方的戰鬥前後持續頂多也就一個小時左右,而半個小時的戰鬥結束後,留在戰場上的是上衆多的屍體以及傷員。

此戰,清軍的損失是慘重的,但是損失的絕大部分都是綠營和團練這些炮灰,而主力部隊,也就是那些新軍的話,其實也就第三鎮損失略微大一些,其他的部隊基本損失不大,新軍的損失估計也就將近千人上下。

而剛擊退清軍進攻的中華軍自己的損失也不算大,在右翼作戰的部隊損失了大約兩三百人,其他戰線損失一兩百,加起來頂多也就五六百左右。

倒是那些綠營和團練死傷非常多,至少也有五千人傷亡。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佔據大多數傷亡的綠營和團練,有一部分實際上是被清軍的新軍部隊自己射殺的,單單是爲了驅趕綠營和團練繼續向前進攻而打出的數輪排槍,清軍的新軍當成就射殺了超過千人的綠營和團練。

其他的都是被中華軍當成了靶子殺傷,當然了也不排除很多綠營和團練士兵爲了活命主動躺下裝死。

這從清軍的新軍撤退後,很多被當成了屍體或者傷員的綠營士兵一股腦的從地上爬起來,然後轉身跑回去就可以看得出來,裝死的人不在少數。

看着自家部隊退下來後,都興阿看着和戰前幾乎沒什麼兩樣的中華軍防線陷入了沉思,這一次進攻被擊退了,那麼後續該怎麼辦?(。)

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2章 破城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89章 慘勝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98章 都是瘋子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0章 久則生變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308章 勝了嗎?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0章 久則生變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414章 方德嬪第62章 破城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308章 勝了嗎?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233章 中華門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13章 見黃宗漢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425章 提親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173章 馮寶才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1章 爆破攻城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16章 賊軍來襲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309章 殉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