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

中華宮內的陳靜聽聞林哲視察帝國大學時帶上了方德嬪的時候,抱着小女兒的她不由得愣了愣,但是並沒有失神多久就是重新低頭看向了自己懷中正在睡夢中的小女兒,繼續輕輕搖晃着。

而在帝國大學裡的林哲配着方德嬪散步閒聊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後,纔是重新回到了諸多大臣們中間,繼續着一系列枯燥的行程,先是接見了帝國大學的部分優秀僱員,包括數個學術造詣頗深的外籍教員。

然後就是接見了幾個成績優異的學生!

和接見普通大臣們的時候一樣,林哲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上首,偶爾說幾句話而已,整個過程有點像是走一個過場。

中午時分的時候,林哲又是在一羣大臣以及帝國大學師生們的陪同下前往飯堂,品嚐了飯堂的飯菜,並適時的說了幾句什麼身材纔是學習的本錢,學習繁重就更要補充營養之類的廢話。

到了午後時分,又是在帝國大學的會議室內舉行了一場御前教育會議,和大部分的御前會議一樣,林哲自顧自的坐在上頭聽着,下面的長方桌上以教育部大臣江道泉爲主、帝國大學校長徐壽爲輔討論着,主要是討論帝國高等教育的一些問題。

而這些問題大多數也都是空泛無物的,說是討論呢,但實際上更像是江道泉和徐壽趁着這個機會向林哲做關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報告,試圖讓林哲注重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而加大對高等教育的各種資源投入。

聽着這些人做報告自然是無聊透頂的,因爲很多事林哲都知道,今天說的都是重複以往的話題,這自然也就讓林哲產生不了什麼興趣了。

結束了這場御前會議後,林哲看看日程安排也就差不多了,吩咐了句推遲兩個小時回宮後,就是陪着方德嬪在這帝國大學內閒逛了起來。

帝國大學的校園並不是新建的,其前身乃是一棟太平天國的某個高級將領的府邸。雖然建築不算奢華,但是佔地面積卻是相當廣闊,再加上有着大片的園林以及空地,所以當初就是就是選擇在這裡作爲帝國大學的校址。

後來又是陸續徵用了臨近的一片地區。形成了目前帝國大學的大致佔地範圍,除了老舊建築挖,又是陸續修建了諸多校舍建築,不過修的並不是純正的中式建築,也不是西式風格的建築。而是普通的磚木機構的房屋而已,一排排的低矮的平房可看不出什麼氣派豪華的氣息。

這是因爲當初籌辦時間有些緊張,而且學生增長的數量非常快,教職工和學生加在一起八九百人呢,要短時間內安排這麼多教職工的學習和住宿問題可不容易,所以爲了趕時間,新建的校舍基本都是非常普通的磚木平房。

唯一一棟高大一些,顯得有近代氣息的建築就是那棟行政樓了,但也不過是一棟三層的普通磚石小樓而已。

從整個校園內的建築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帝國大學是沒有把有限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到一些表面上的東西上去。表面的氣派和奢華是他們不關注的,他們關心的是一些內在的東西,徐壽寧願花費巨資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的試驗器材以及書籍、聘請國外的學者講學,也不願意花費資金去修建氣派的教學大樓。

不過帝國大學雖然沒有什麼氣派的教學大樓,但是勝在佔地面積足夠大,而且校址原來就有大片的園林,同時帝國大學也是經常舉行各種活動,比如說讓學生種花種樹之類的,搞一些比較藝術化的設計之類的,使得整個校園看起來文化氣氛相當濃厚。

這種文化氣氛既有西式的。也有傳統中式的,甚至還有一些更傳統的東西,比如說君子六藝中的騎射,跑馬場和靶場這兩種設施可不是隨便在什麼學校就能看見的。

帝國大學裡不僅僅有教授專業的近代科學知識。同樣還有一些傳統甚至古老的東西!

帝國大學目前一共開設有:物理科、化學科、機械科、數學科、國學科、自然科、司法科、財務科、農林科、工商科、醫學科、外文科一共十一大學科。

每個科目下,還會詳細分設其他課程,比如物理課程有力學、電學、光學等,醫學課程有中醫、外科、病理等,財務科有經濟、稅務等,工商有礦務、輕工、重工等科。國學科包括經學、六藝、史論、策論等。外文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

帝國大學的科目安排和國外的大學以及後世的大學都不太一樣,目前沒有建立專業的系、院、也沒有什麼學分制度,而學生更不是說歸屬某個學院或者系。

帝國大學的學生並沒有說會分到某個系裡,比如說物理系,化學系之類的,他們的課程選擇也比較繁雜,剛開始階段基本上是會接觸到所有課程,第二年開始專修其中數門,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需要同時學習三到五大科目,學習理工的就需要同時學習物理、化學、機械、數學。

而帝國大學的課程設立其實和帝國的政治體系有極大的關係,比如說其中的司法科、財務科、農林科、工商科完全就是效仿內閣各部而來。

而這些科目中,國學科的地位比較特殊,因爲不管你要專修什麼學科,但是國學是必修的。

雖然說林哲個人對所謂的傳統經學沒什麼好感,但是不能否認傳統經學在學子乃是諸多官員心中依舊有着不動搖的地位,而目前的各級科舉考試,包括省試、會試,同時諸多新式學校的招生考試,比如帝國大學、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四所高等中學等,其中經學和新式學科一起都是必考科目,而且佔據的分量還不輕。

用江道泉的話來說,帝國需要的人才必須文理皆通,既能博古通今揮灑筆墨,又能通曉數理化天文地理。

所以別看帝國大學的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熟練地和外籍教授用英文進行交流,也別看他們一身髒兮兮的上機械科,偶爾還能冒出幾個化學詞彙來。但是換上一身漢服長袍,個個都是能隨口來一篇滿是之乎者也的文章,喝個酒席都能寫三五篇詩詞出來。

這是一個傳統和科學相互融合,到處透露着怪異場面的學校。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帝國大學裡還有射擊場、跑馬場了,因爲國學課裡頭有君子六藝,君子六藝中有琴棋書畫,還有騎射。

這騎自然就是騎馬了,所以帝國大學開設有馬術課。甚至有一個面積不算大的跑馬場,來授課的可是軍方的騎科教官。

而射的話,古代是射箭,但是這年頭誰還玩射箭了,人家滿清都不玩這個改用火槍了,所以帝國大學的‘射術課’學習的不是射箭,而且火槍。

當看到穿着傳統的漢服長袍的學生拿着米尼步槍進行裝填然後開槍,這感覺不管怎麼說都是怪異無比,比人家英國人穿着格子裙打排槍還要顯得怪異。

在這樣的學校裡轉一圈,別說方德嬪了。就連林哲都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這一天下來,雖說林哲陪同方德嬪的時間不算多,但是等到坐上回宮的馬車時,林哲還是可以明顯的看到她的臉上洋溢的笑容。

看到她的笑,林哲覺得今天特地空出一天時間來帝國大學視察是個對的選擇。

至於隨駕的江道泉等人怎麼看,那就不是林哲關心的事了。

回宮後,林哲又是恢復到了以往的生活,每天處理着永遠都忙不完的公務,而在第三天,林哲也是得到了來自山東前線的戰報。

這封來自施清瑄的戰報上說。他已經率領第六軍匯同第一軍的第一師聯合對濟南發動總攻,雖然敵軍抵抗的相當頑強,但是在將士們的英勇作戰下,前線將士不辱聖命。終於攻克了濟南,殲敵近萬!

看到這個捷報,林哲倒是沒有和以往看到捷報的時候一樣興奮了,這都把第六軍派了上去,如果還拿不下濟南的話,林哲都要懷疑施清瑄的能力了。

第六軍乃是中華軍裡第一支批量裝備後裝步槍以及前裝線膛炮的軍隊。他們使用的武器和各種戰術幾乎是劃時代的,這打一支連米尼步槍都沒能普及,只能使用燧發或則擊發的燧發槍的軍隊,這取得勝利並不讓人覺得驚奇。

要是失敗了纔是怪事。

“如今第六軍已經是繼續北上,後續會進軍德州。第一師將會調往河南,匯同第一軍的第三師展開河南攻略!”

陳雲陶和以往一樣,在地圖上給林哲說着目前的戰局:“根據第六軍目前的推進速度,我們預計到月底,他們就能夠進入直隸境內,而到時候受到補給線的進一步拉長,補給會更爲困難,同時第六軍自身攜帶的彈藥以及其他作戰物資也會消耗完畢,所以等到十二月份進入直隸後,第六軍將會停下連續三個月的北上作戰而進入休整時期。

趁着這一段時間,統帥部各部門將會對第六軍進行兵力、彈藥以及各種武器的補給,爭取讓第六軍在十二月中旬恢復鼎盛時期的戰力,並展開下一步進攻保定、天津最後進軍北平的戰略!”

“在第六軍的預計休整期間,第一軍也會相應的發動河南攻略,第一軍主力的第三師將會進軍開封府、奪取開封府的開封、鄭州等城後繼續沿着黃河西進,進入河南府奪取洛陽。並在這期間派遣協防師等部隊攻略懷慶府。同時第一軍駐防在皖北地區的三個協防師也會北上南陽府、汝州一帶。

爲了策應第一軍主力部隊的作戰,第一軍所屬的第一師也會西進河南北部、直隸南部地區,攻略直隸大名府、河南衛輝府、彰德府一帶。進攻上述地區的同時,第一師也會適當的分兵南下支援第一軍其他部隊的作戰,預計會在河南北部地區留下一個步兵團,並加以擴編,形成一個獨立的混成團單獨作戰。

隨後第一師的主力部隊將會繼續北上,增援第六軍,第六軍的休整時間剛好也可以等到第一師的到來!”

隨着陳雲陶的話,同時在地圖上不時的標示,林哲也是可以清晰而直觀的看到了統帥部對未來數個月的北伐戰略安排。(。)

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73章 馮寶才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441章 鐵甲艦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46章 他敢打嗎第603章 傾銷地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9章 炮擊上海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391章 進城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85章 大婚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