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嬴政的詢問,隱晦的故事(6K)

咸陽王宮的書房內。

嬴政跪坐在桌前,看着今日尚未處理完畢的竹簡,除去朝中大臣遞上來的竹簡,剩下的便是秦國各地郡的消息。

這些消息不僅需要嬴政批閱,還需要嬴政去想這些內容背後,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不一會。

腳步聲傳來,嬴政放下竹簡,擡起頭便看到一身秦國官服,戴着爵弁的白衍。

“微臣白衍,拜見王上!”

書房內,白衍擡起雙手,輯禮道。

“不必多禮!”

嬴政帶着絲許笑意,看着白衍。

“謝王上!”

白衍再次輯禮後,這才放下雙手,擡頭看向三十歲嬴政。

大半年不見,比起當初,白衍還是能察覺到,嬴政有絲許變化。

不過想想也是,秦國發兵趙國,面對昔日勁敵,身爲秦王的嬴政,不可能沒有壓力,宗室以及楚系的存在,嬴政比任何人都清楚。

更別說潁川哪裡還多生事端。

“來人,賜座!”

嬴政的話,讓白衍回過神。

一句話,直接讓白衍愣在原地,心頭一驚。

“王上,微臣站着即可!”

白衍連忙對着嬴政拱手。

雖然來書房的次數不多,不知道其他大臣如何,但看着遠處拿着綢墊以及端着木桌過來的宦官,白衍還真不敢坐。

“說了不必多禮!”

嬴政看着誠惶誠恐的白衍,輕聲說道,隨後繼續說着:“白衍,此番滅趙,你當屬頭功!可有何想要的?”

嬴政這句頭功,沒有半分誇張。

細數白衍此番滅趙之中的功績,在趙國,白衍率兵阻攔李牧,並且識破李牧計謀,在閼與和趙軍交戰,不僅救下楊彥以及萬餘秦軍,更是拿下閼與城。

隨後井陘一戰,也是由白衍率領大軍,親自渡過治水,與趙軍交戰,俘趙軍主將趙蔥,以及數萬趙軍。

這樣的功績,說頭功,若是有人反駁。

那加上發兵趙國之前,白衍上書。

還有誰能說一句,白衍不是頭功!

“王上,白衍身爲王上膝下之臣,承蒙王上信任,讓白衍領兵伐趙,如此已是白衍之幸,白衍涕零,怎敢再要封賞。”

白衍拱手輯禮,一臉認真的說完後,又看向嬴政:“此番滅趙,當是上天懲罰趙國,庇佑我王。在白衍心中,我王得天眷顧,日後定會吞六國,平四海,天下一統,開拓萬世太平。”

四海,在這裡並不單單指着大海的意思。

在上古書籍之中,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故而白衍說的平定四海,不僅是齊、楚臨近的海洋,還有天下諸多蠻荒之地。

書房內。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忍不住笑起來,隨後一臉古怪的看向白衍。

笑的是白衍這話,聽着真的舒服,至少就是嬴政自己,都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奉承,不僅舒心悅耳,更讓嬴政不自覺的舒口氣,腦海裡浮現白衍話語之中的畫面。

而一臉古怪的原因,是嬴政很意外,看着年紀輕輕的白衍。

在嬴政的印象中。

這白衍可不是這樣會阿諛奉承的人,別看嬴政接觸白衍不多,但無論是在上郡高奴,一言不合就焚城,還是在雁門一郡,眨眼間便斬殺士族、官吏數百人。

看着依舊站着,不敢坐下的白衍。

“不坐下的原因,可是白裕囑咐過你?”

嬴政笑着問道。

看得出,想要讓眼下誠惶誠恐的白衍,說出想要的賞賜是不大可能,嬴政便不再詢問,到時候重賞白衍即可。

“回王上,非是白裕將軍!”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心頭一緊,隨後連忙苦笑起來。

但總不可能說是害怕過分隨意,擔心嬴政日後突然會覺得自己是居功自傲。

想到宦官已經紛紛退出書房,在書房外守候。

想了想,白衍低下頭,輕聲解釋起來。

“王上,是白衍出身貧寒,曾經白衍不過是齊國一百姓人家之子,從小吃着菜羮素湯,家中父母不過普通百姓,一無權、二無勢,如今白衍能在秦國深受王恩,並且出人頭地,白衍已經感激涕零,不敢再有所求,外祖母從小便勸告白衍,窮困之時不忘志,得勢之時不忘本,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白衍拱手說道:“王上,微臣站着便好!”

簡單的回答,既能解釋爲何不敢坐的原因,也不經意間再次提及白衍最隱晦的隱秘,目的是與嬴政拉近關係之餘,順帶賣慘,表忠心。

在外人眼中,賣慘實屬丟人之舉,當今天下,估計絕大部分世人寧願自刎,也不會拉下臉賣慘,覺得丟顏面。

但白衍卻不同。

經歷過許多,加上隱晦的想起厚黑學三字,白衍早已經看清,放下臉皮賣慘若是能得到好處,爲何不賣慘。

“不忘本!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眼中浮現思索之色,隨後感慨的點點頭。

從古至今,這世間能有幾人做到這點。

想到這裡。

嬴政眼神看向白衍,看着這個曾經連姓氏都沒有的耕農之子,如今的秦國將領。

“你有個好外祖母啊!不過聽此番之言,寡人倒是很好奇伱外祖母!”

嬴政輕聲說道。

其實身爲一國君王,嬴政少有關心大臣的家世,最多也就是賜婚。

畢竟嬴政每日不僅要早朝,更是要在退朝之後批閱兩石竹簡,若有戰事,還要隨時與大臣研究對策。

故而像大臣的家事,不管是嬴政還是歷代秦王秦君,基本都少有過問。

但眼下聽到白衍的話。

嬴政一直以爲,按照白衍的出生,以及茅焦的話,白衍的外祖母應當也是出生貧寒纔是,但方纔白衍說出來之言,似乎又略有不同。

“回王上!”

白衍拱手,隨後在嬴政的注視下,把外祖母的身世遭遇說出來,當初外祖母曾是齊國大臣魯伯府邸中的一個侍女,自小伺候魯伯之女,與魯伯之女一起長大,感情很深。

故而外祖母也常閱竹簡,去稷下學宮見世人辯論。

並且外祖母最喜歡的士人,乃是楚國士大夫屈原,並且白衍的名,便是取自屈原詩詞之中的衍。

而外祖父年輕時,偶然間得到魯伯賞識,帶到府中交談,也因此結識外祖母。

可惜的是,晚年的魯伯失勢,其女嫁到楚國,又因楚齊交惡,魯伯被人排擠。

而後過了十餘年,外祖父也相繼不在。

“屈原!”

嬴政聽完白衍的話,這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而屈原這個名字,嬴政自然不會陌生,論才華,屈原比不上韓非子等法家人物,更比不上同時期的兵家白起、廉頗之名將。

但屈原的名聲卻被天下世人歌頌讚譽,在白起攻破楚國國都郢都後,心灰意冷而沉江。

那老婦人是想讓外孫,如屈原之輩。

嬴政心中猜測到。

畢竟從此前白衍說出老婦人的囑咐,以及老婦人以屈原詩詞中取字給眼前的少年命名,唯有這個解釋,符合情理,也解釋得通。

“坐下吧!寡人讓你坐!寡人之言,可算王令?”

嬴政看着耿直的白衍,依舊站着,嘆息一聲。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白衍的一番話後,嬴政看向白衍的眼神,還是有些許變化,似乎更多了一些什麼。

“諾!”

嬴政以及說到這地步,白衍猶豫幾息,最後小心翼翼的回禮,隨後來嬴政下方,方纔宦官端來的木桌旁,小心翼翼的跪坐到綢制坐墊上。

由於夜深,幾名侍女悄然來到書房內,挑起燭燈的燈芯。

在數十盞,甚至上百盞燭燈的光亮下。

嬴政見到白衍跪坐好後。

“說吧!寡人想知曉,雁門一事,你可知曉在你處理雁門一事的消息傳回秦國後,整個朝野都因你而震動。”

嬴政淡淡的開口說道。

回想那段時間雁門一事的消息傳回秦國,別說他嬴政,就是整個文武百官都被白衍的舉動給嚇到。

不管是其他郡縣的官員、大臣,還是各地駐軍的將領,甚至是朝堂內的官員,諫言白衍者,數不勝數。

就算嬴政心中清楚這些諫言的人,或多或少都與那些被處死的士族有關係、或相識、或聯姻,但身爲秦王,嬴政也需要朝堂穩定,社稷不亂。

那段時日嬴政看着那些諫言的竹簡,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也有不少壓力。

就連雍城的宗親長輩,都過來詢問。

“微臣知曉!”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在木桌後,對着嬴政拱手。

見狀。

看着聽到自己的話,表情有些無奈的白衍,嬴政看向一旁,遠處木架下,放置着的一箱竹簡。

“那些全都是各地大臣與官員、將領諫言你的竹簡。”

嬴政說完,轉頭看向白衍:“寡人想知道,爲何你要如此聲勢浩大的處理那些士族?”

шшш •ttkan •c ○

嬴政倒不是真的怪白衍,畢竟若是對白衍有意見,如今白衍就不會在這書房內。

只是連嬴政都好奇白衍的處理方式,按道理,白衍雖然出生低微,但白衍不僅師從田瑾,更跟過騰老將軍,應當知曉雁門一舉,會有什麼後果。

故而嬴政想親自聽白衍,心裡是如何想的。

隨後。

就在嬴政的目光下,白衍一臉無奈,想了想,對着嬴政拱手。

“回王上,昔日白衍在雁門,曾路過一茶鋪,見裡面賓客衆多,詳談甚歡,於是白衍便入內就坐,後讓店家小廝備茶,不曾想,茶水未至,白衍便見木桌搖晃不堪,似乎風吹便能倒塌,又見其店內角落,明明有上好的木柱,白衍詢問小廝,爲何木桌朽壞而不換,小廝卻仗着店家不在,而賓客衆多,不理白衍,而後不等白衍說話,就在一旁,小廝把茶水隨意放置到一名賓客面前,霎時間,那個賓客身前的木桌,就因爲木桌支柱腐朽而倒塌,瓷碗摔碎,茶水灑落一地,茶鋪內其他賓客相繼觀望一眼後,便繼續閒聊,無人理會方纔一事!”

白衍徐徐訴說着自己曾經遇到的事情。

然而在書房內。

嬴政哪裡聽不出,白衍這是藉故比喻。

從古至今,很多賢君良臣便是通過比喻形容一件事情,既能隱晦的告知對方,又能不會說得太露骨而逆耳。

而聽着白衍的話,嬴政很快就明白,白衍這個故事背後,想說的事情。

幾乎頃刻間,嬴政臉上眉宇緊鎖,眼中浮現絲許怒火。

“說下去!”

嬴政閉上眼睛,跪坐在木桌後,耐心的傾聽,他要聽完這個故事。

白衍跪坐在木桌後,見到嬴政的模樣,心中也鬆口氣。

“隨後白衍見那賓客不僅要付茶水前,甚至連一口茶水都沒喝,便只能黯然離去,見狀,白衍看着身前已經被蛀蟲啃食得腐朽的木桌支柱,便起身拔劍,店內衆多賓客見白衍此舉,皆惶恐不安,言之白衍蠻橫,殊不知,白衍只是想除掉腐朽木腳,白衍寧願把無腳木桌放在地上,也要茶水到來之時,放的平穩,比起其他木桌,白衍身前的木桌雖矮,卻比其他木桌更爲安心、踏實。”

白衍說道。

一直閉着眼睛傾聽的嬴政,聽完白衍的話,緩緩睜開眼睛。

這時候嬴政眼中的怒火已經消散。

“知其腐朽而不言,爲何那些賓客,不想辦法告知店家?”

嬴政問道。

白衍看向嬴政,想了想。

“白衍起初也很疑惑,後才知曉,原來小廝私自偷偷給熟識賓客增添茶葉!賓客紛紛得利,自然不在意木桌支柱腐朽。”

白衍說道這裡,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隨後。

整個書房內靜悄悄的,白衍沒有言語,而嬴政也沒有開口說話。

安靜許久之後,書房內方纔再次響起嬴政的聲音。

“白衍,那店家可曾知曉?”

嬴政惆悵的嘆息道。

若是比喻,那麼白衍清楚,這時候嬴政就是在問他。

“後面白衍聽他人說過,店家知曉一些,不過事務繁忙、相隔遙遠,沒有到茶鋪內親眼見過,加之有所顧慮,賓客衆多,不能發怒輕易摔桌換柱。”

白衍輕聲解釋道,告訴嬴政,店家也有店家的難處,若是店家摔桌,那日後衆多賓客指責的人,就是店家,傳出去對商鋪不利。

唯有同是賓客的白衍摔桌,衆人就算聯合起來針對的,也只是白衍,而不會牽扯到店家,那些人也不會在背後給店家使絆子。

而等新的木柱方纔會裝上去,到時候茶鋪內,白衍面前的這張木桌,就不會倒塌,店家的瓷碗也不會再摔碎。

白衍的話音落下。

嬴政轉頭看了白衍一眼,嬴政聽着這個故事,心中無比希望,摔桌的人多有一兩個,這樣那些腐朽的木桌,就可以多換一些。

至於白衍聽誰說的,嬴政也大致猜到一些,心中滿是感觸。

“白衍,寡人慾封你爲雁門郡尉,眼下寡人問你,你想要何人做郡守?”

嬴政問道。

白衍聽到這一番話,頓時瞪起眼睛,比起方纔的賜座,乃至詢問,白衍都沒那麼大的反應。

但這一刻,白衍聽到嬴政的這番話,心跳不已。

若是提及王恩,那麼這一刻,嬴政的這份王恩,便是天大!

大到白衍都有些害怕!

白衍清楚的感覺到,嬴政對自己的那番信任。

嬴政話裡面,是‘你想要’!而非‘你覺得能做雁門郡守’。

二者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白衍起身,繞過木桌,來到前面。

“白衍叩謝王上!”

白衍連忙對着嬴政輯禮,叩謝嬴政的封賞。

回想方纔那句話,白衍腦袋尚有些發懵。

在這一刻,白衍終於明白,爲何不管是蒙氏以及其他大將,還是此前藍田見過的屠睢將軍。

這些將軍不管擁有多少兵馬,終其一生都不背叛嬴政。

連在白衍心裡,都在這一刻決定,日後不管天下如何大亂,不管秦國如何,他都不會有負嬴政的這份信任。

人活一世,無愧於心。

即便是與其他人不一樣,不看重名聲的白衍,都想回報嬴政的這份信任。

想到這裡。

白衍禮畢後,擡頭看向嬴政。

“王上,一郡之守,涉及一地,涉及秦國,事關重大,一切當由王上做主!”

白衍說道。

白衍沒有選擇舉薦自己的人,更沒有說出任何一個人的姓名,而是選擇一切都由嬴政決定。

不管是何人,他白衍都不會有意見。

書房內。

嬴政沒有着急說話,而是一直看着白衍。

猶豫許久,嬴政方纔繼續開口。

“方纔忘記問你,你後面可知曉,那名被潑灑茶水黯淡離去的賓客,可曾有得過小廝好處!”

嬴政詢問道。

如今嬴政已經冷靜下來,回想當初憤怒,失望後的決定,再聯想到白衍的這個故事。

嬴政也想到,那木桌支柱早已經腐朽,不是這個賓客來才損壞,若是這名賓客沒有與其他賓客以及那個小廝同流合污,那的確不應當把一切過錯推到他身上。

說完後,嬴政望着白衍,想知道怒而拔劍的白衍,知不知道這個賓客。

而在嬴政的注視下。

白衍想了想,接着微微搖頭。

“微臣不曾聽說,不過看着那賓客離去前的模樣,加之尚要付錢,估計是沒有,”

白衍拱手回道。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思考一番,隨後點點頭。

接下來不管是白衍,還是嬴政,都沒有繼續說着這個話題。

接下來。

白衍回到木桌後,繼續跪席而坐。

嬴政與白衍整整聊了兩個時辰,直至即將深夜,白衍方纔離開王宮。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

不管是王宮內的侍女、宦官,還是其他王妃,聽聞這件事情後,都紛紛都面露吃驚。

兩個時辰!

那麼久!

這到底在談論了什麼?

深夜之中。

白衍離開王宮後,坐在馬車內,想了想,還是讓馬伕驅使馬車前往白裕的府邸。

此行前去王宮之中,白衍也沒想到,嬴政會留自己那麼久,聊那麼多事情。

而且即將離開之時白衍才知道,嬴政聽到自己回來後,尚沒有吃過晚膳。

那時候聽到這件事情。

白衍都怔怔的看着嬴政。

“將軍,似乎是王宮的守衛!”

馬車似乎微微轉動方向,聽着馬車外傳來親信的聲音,白衍回過神,掀開小窗的布簾,看着將士拿着火把在馬車兩旁。

隨後伴隨着馬車讓路。

白衍越很快看到,一輛由王宮守衛護送的精緻馬車,從一旁經過。

見到這一幕。

白衍突然想起,此前嬴政談及雁門一事之時,問過他,那個離去的賓客,可有接受過小廝的好處!

想到這裡。

“繼續趕路!”

白衍對着親信說道,隨後放下小窗布簾。

其實在王宮書房之中,白衍甚至動過一絲念頭,想告知嬴政,日後荊軻刺殺一事。

因爲只有這樣,到時候嬴政就可以避免,百官不敢上前救,而嬴政顏面盡數丟失。

但白衍最終還是忍下來。

若是說出來,白衍就無法解釋緣由,甚至還可能會適得其反,本信任他的嬴政,反而會懷疑他。

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他率領鐵騎,駐紮在雁門,與燕國只相隔一個代地,燕國的一些消息,稍微打探,不難得知。

半個時辰後。

馬車來到白裕的府邸門前。

等馬車停下之後,白衍起身,從馬車上走下來。

白裕的府邸大門,看守大門的僕人起初見到鐵騎,一臉疑惑,而後當看到白衍之後,或者說是白衍頭上的爵弁後,整個人都一驚。

左庶長!

雖然這些僕人都沒見過白衍,但不妨礙在火把的光亮下,看到白衍身上的官服、爵弁。

看着馬車周圍的鐵騎將士。

看着面前年紀輕輕的秦國左庶長。

所有僕人心中,其實都已經反應過來,猜到面前這名左庶長的身份。

“叔父可是在休息?”

白衍看着這些僕人,輕聲詢問道。

而面對白衍的詢問,已經猜出白衍身份的僕人,自然不敢隱瞞。

“回左庶長,將軍族人前來咸陽,這幾日將軍都去將軍長兄的府邸,深夜方纔回府!”

僕人說道。

聞言,白衍看了一眼府邸,點點頭。

白裕的族人!

按照僕人的話,顯然白氏白伯、白巖等人,在幾日前,都已經來到咸陽。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雁門一事!

第481章 嬴政還有一個疑問,世間真有仙人?第663章 魏老的訓斥,田鼎在城內第535章 入彭城,見荀朔第69章 白裕中毒第95章 司馬昌贈劍第465章 見故人第402章 洛陰之亂(完)第637章 楚軍敗,着急回咸陽的白衍第607章 齊國的輿論,田鼎的請辭(沒有主角第256章 公子嘉被威脅,不干預荊軻刺秦!第294章 雁門百姓的震驚第532章 途徑蕭縣,蕭何第451章 見央金,央金的請求第227章 楊彥的驚恐,趙軍殺來。(補)第15章 劍?衍兒怎麼帶着一把劍?第268章 王翦的詢問第371章 岑晴見白衍。第721章:白衍!汝不能有失!第194章 護短的胡全,第335章 茅焦的感慨,白衍要利用斬尤。第601章 二世而亡!田鼎的震驚!第501章 嬴政的震驚,深夜下的召見。第95章 司馬昌贈劍第672章 田橫 田燮等人的錯愕。第334章 茅焦到來,誤會!第340章 前往齊國第95章 司馬昌贈劍第110章 衍兒?第365章 被販賣到酒樓的女子第605章 齊王建的詢問,公子升的目瞪口呆第703章:背後推波助瀾的齊地士族第25章 你要白姓?第540章 可惜,這是個假鼎!第266章 衆將歸來,崩潰的馮劫。第323章 第三百二十一:回到白氏第382章 秦武陽的恐懼,荊軻的震驚。第542章 九鼎離開彭城,田鼎的算計第179章 懵逼的徐師!他是白衍?第729章 屠殺,坻崿的求饒第255章 秘製之毒,公子嘉的惶恐第123章 設局之下,項梁對暴福的怨恨第280章 消息抵達咸陽,送到山村的竹簡第674章 歸家第657章 回到善無,前往酒樓第315章 見太后,趙姬!第723章:看錯的人影第434章 匈奴到來,內應出現。第202章 月氏來使,百官震驚第434章 匈奴到來,內應出現。第376章 徐師認識?第579章 攻楚之初第132章 ‘歸’來!第513章 衍兒?幻覺!第189章 過夜,啓程第458章 勾則的驚恐第498章 大伯的勸說第427章 歸來的少年,棘手的第一件事第141章 發現,詢問第502章 嬴政的心意第465章 見故人第586章 要去低頭的嬴政第680章 震驚的令史 田儋 田橫 公子升(二合第384章 得知真相,感情真被下藥了!第697章:救公子升第303章 我要去邯鄲!!第480章 嬴政的激動第616章 報答恩情!白衍要求碑姬去齊國第228章 絕望的楊彥,鐵騎大軍來了!(補)第512章 屍埕的爭論第424章 離開前的疑惑,莫非真的是茅焦託辭第203章 羋啓的謀劃,再次佈局。第634章 項燕的破綻,突然出現在咸陽的鐵騎第18章 平陽白氏第545章 孩兒,還沒問你的名字第490章 小舅父帶來的寶物第650章 見到佳人,嗯?五年前???第63章 白氏的錯愕第297章 各懷心思第218章 潁川突變,領兵去閼與。第86章 白裕可有囑咐?第76章 虧你還擔心那小子!第483章 絕望的張黶 張良 張宴第301章 與美人趙秋的交談第648章 佳人到來!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292章 交鋒,白衍的自信第343章 救了鄭氏一命第303章 我要去邯鄲!!第7章 他們根本沒把衍兒當人看!第683章 稷下老者求見第439章 白衍與頭曼單于的交戰第541章 暗地中的勢力,昌平君的疑惑第722章:四卷竹簡的謀劃第362章 被誤會的贏侃,除掉白衍的謀劃。第534章 勝在沙場之外第124章 暴福之死第575章 嗯?王上做噩夢的時候喊我的名字?第546章 可是被迫害?第173章 暈倒的楊憲,百姓得知消息!第211章 大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