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

秦昭襄王八年。

已經將秦國政權徹底鞏固在手中的秦昭王本着有仇報仇有怨抱怨的目的,盛情邀楚懷王在秦楚邊界武關會面結盟,只爲報當年楚懷王熊槐慫恿巴國出兵攻入秦國境內燒殺搶掠之仇。見面二話不說就將楚懷王劫持到咸陽,強迫楚王把巫郡和黔中郡的大部土地割讓給秦國。

若不是因爲秦昭王的母后是楚人,並不知道已經被巴王給賣了的楚懷王打死也不敢去武關見秦王。但此時再說這些已經沒什麼用,畢竟現在已是秦國的人質。

楚懷王熊槐也光棍的很,再加上當時慫恿巴王出兵攻秦之時並沒有第三個人在場也就可以讓他不承認。當面怒斥出面對質的巴王血口噴人的同時,嚴重表示絕不會接受這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看着跳着腳罵孃的楚懷王,秦昭王壓根就不在乎。就算你不承認又能如何!?就算巴國出兵攻秦又能如何!?現在的巴蜀都早已歸我秦國所有!若是論起這事兒來,本王還要說聲謝謝呢!

事情畢竟已經過去了,秦昭王決定不再追究此事的是是非非,命人將上當的楚懷王和失去巴國的巴王押下去。並隨後派人去通知被軟禁的楚懷王,不想割地的話,你乾脆來秦國落個常駐戶口好了!

秦昭襄王九年。

因爲既不打算申請秦國居民身份證也不打算簽約的楚懷王堅持的原因,再也等不及的秦昭王嬴稷決定對此時失去國君的楚國用兵。御駕親征,率秦軍主力出武關攻打楚國。斬獲楚軍首級五萬,並攻佔楚國十六座城池。

秦昭襄王十年。

被軟禁的楚懷王熊槐突然失蹤,隨後被發現已經逃離秦都城咸陽。考慮到熊槐只會逃回楚國,秦昭王命秦軍封堵住去往楚國的所有通道併發佈告重金懸賞。

無路可走的熊槐發現回國無路,只好調轉方向投奔到趙國求趙武靈王收留。聽到消息的趙王擔心會因此得罪秦王,託辭身體有恙不接見此刻落難的楚懷王。

算是徹底體會一把什麼叫世態炎涼的熊槐無奈之下,只好轉道趕往魏國尋求魏國君幫忙。卻沒想到在半路上就被人家給賣了,剛睡下不久就被聞訊趕來的秦人捕獲。

秦昭襄王十一年。

聽聞國內的太子已經繼位而鬱鬱寡歡的楚懷王病重,到死都沒能夠見到秦國的太后。隨後得知消息的太后念在都是同鄉的份上,命秦昭王即刻派人將熊槐的屍體護送回楚國。

讓世人感動的是,聞訊紛紛趕來的楚人沿路哭拜迎接前楚王的靈柩歸故土。有史爲證,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秦昭襄王十一年,也就是楚頃襄王二年。同仇敵愾萬衆一心的楚國自此,與秦國徹底絕交。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仍在堅持。深知自己被全體楚人仇視的秦昭王自然不會去近在咫尺的楚國,命令呂子即刻從洛邑出發趕往楚國遊說以後,他也急匆匆離開洛邑趕回河內。

呂子因擔心大王的行蹤暴露而引楚人派來刺客,保護秦昭王離開洛邑才灑淚而別。讓他奇怪的是,明明派出保護大王的姬喜竟然始終沒露面。按理說此次秘密保護是指對於外界而言,根本就沒有跟自己人保密的必要。

但事實就是如此,而且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人打聽。直到呂子看着保護秦昭王的衛隊乘船離開以後,他才從李信那裡得到一個小竹片。看着上面用燒燎方法留下的記號,不由地笑着搖搖頭。於是徹底放下心來,招呼兄弟們登船兵發楚國。

爲了保證隨後的燕國一行,趕往楚國的呂子並未讓常羽隨行。他讓馮去疾和常羽一同留下並隨後趕往燕國打前站,也好爲後面的工作做下鋪墊。

若是處在燕國國都薊城的昌盛記掌櫃公孫南給力,也許燕國就可以不用再去。但這些只是推測,該準備的工作一點都不能耽誤。

秦楚之間的關係,天下人皆知。若不是楚國有春申君黃歇的緣故,呂子深知自己此次遊說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縱然此時的手中有周天子的詔令,但這個有沒有人陰奉陽違還很難說。連每年上繳維繫王城正常運轉的資金都敢無故拖欠,這天子當得也真夠失敗的。

現在的楚國恨不得給秦國好看,畢竟當今的楚考烈王熊完也曾被秦國扣爲人質。若是能借此在上黨徹底將秦軍主力消耗殆盡,楚軍就可以直接攻入防禦空虛的秦國。果真到那時,這新仇舊恨就能一併報了!

說實在的,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的呂子對此也是怵頭的很。他與春申君的交情能不能抵過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家這可是世仇,而且仇人還都是同一個人!

已經知道此行任務的孫十三和李信也是頂着滿頭的鬱悶,這哥倆深知呂子和春申君之間的情誼不淺。但就目前的這個形勢看,阻止二十萬楚軍出兵的可能幾乎等於零。此時已經執掌楚國最高權力的熊完恨不得把老秦王生吞活剝了,遲遲沒有動手也是考慮單憑他楚國啃不動強秦。

逢此大好時機,豈能熟視無睹!?

看着無風三尺浪的江水,人的心情也隨之翻涌起來。隨着淅淅瀝瀝的雨絲打溼衣衫,絲毫沒有感覺到涼意的三個人仍舊站在船頭看着風雨飄搖。

早已被烏雲遮蔽的天空顯得陰沉沉的,水氣充盈的大地隨即遙相呼應。等到天地彷彿都連接在一起之時,江面的霧氣瀰漫開來。

岸邊的景緻也慢慢消失不見,周圍的一切突然之間凝固到一起最後變得一動不動。若不是耳邊不時會聽到水打船舷的聲響,甚至會讓人以爲時間已經靜止不動。

現在是在前行嗎?真是奇怪!人一旦失去參照物的指引,竟然會連這個感官都會失去!

失去方向的呂子使勁伸個懶腰,這纔想起昨夜一夜沒睡。回頭看看同樣站在細雨中的李信和孫十三,心裡突然之間涌出一絲暖意。伸手擦掉臉上的雨水,然後深吸一口氣讓潮溼的氣息充滿肺部。慢慢地呼出濁氣,頓時感覺到全身輕鬆。

有兄弟的陪伴,這輩子都不會孤單!

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一章 秦國弩弓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三十一章 釋放心情第九十章 蒙武來訪第一百六十七章 那朵蓮花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二十五章 上古傳說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六十二章 長子縣城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五十八章 原地待命第五十四章 舉重若輕第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七十六章 舵主正解第七十三章 主帥來城第四十八章 酒乃藥引第六十二章 長子縣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一百二十七章 偃月牙陣第九十章 擊掌爲約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三十章 吾輩之醜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一十一章 行轅夜宴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七十八章 緊急動身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五十八章 五步之遙第三十章 天色不早第二章 借道魏國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五十五章 不得而知第五章 謀全局者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七十九章 各負其責第八十五章 再次倒戈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六章 方技一職第一十七章 狙殺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箭上有毒第六十七章 超級貴賓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軍戰旗第一百三十三章 窮追不捨第二十九章 戰鼓戰鼓第一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七十一章 四十三年第一章 強渡丹水第七十一章 將軍檔案第二十六章 戰場禮物第十章 血色雲彩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四十九章 三部會審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者之氣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第一十五章 真實謊言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一百四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五十章 舟橋部隊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八十章 五千精銳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七十章 秦昭襄王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六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五十章 補給問題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六十章 水來土掩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三十三章 秦之天下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三十一章 就事論事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