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關中的危局3

張獻忠抽出了大刀,大聲喝令:“標槍手上前,投擲標槍。所有人不許後退,退者立斬。”

標槍手們來到弓箭手身後,此時那些弓箭手們已經射出了第三箭,而左良玉的騎兵,已經衝到了五丈以外。

弓箭沒有用了,於是弓箭手們向兩邊撤下去。

標槍手們站上前,將手中的標槍向官軍擲過去,數十名官軍被刺中了身體或戰馬,倒地不起,但更多的人已經撲了過來。

騎兵的速度很快,一旦衝進人羣,根本無法阻擋,戰馬衝到哪裡,哪裡的人就倒下一片,左良玉的士兵悍勇異常,手中都是加厚加長的馬刀,砍殺起來十分順手,剛一突進中軍,就有幾百名農民軍被撞翻在地。

張獻忠急紅了眼,大叫着:“盾牌手,盾牌手,困住他們,困住他們,別讓戰馬跑起來……”

中軍裡面有盾牌的人一涌而上,人縮在盾牌後面,盾牌用力向前推,組成一個個盾牌陣,向左良玉的騎兵衝去,拼了命抵擋。

左良玉見對方的盾牌陣十分厚實,前後十幾隊人,與盾牌一起,組成了一堵牆,自己的騎兵陣線稍顯得單薄,只怕衝不破。一旦衝不破盾牌陣,騎兵速度就會降低,那時候農民軍圍上來,可就不好辦了。

於是他喝令手下士兵:“隨我來……”

他一馬當先在前,不再向中軍的中央衝,而是斜刺裡殺出去,緊貼着中軍的外圍兜殺,這支騎兵在他的率領下,如同鬼魅一般,時而衝進人羣,時而穿出,總挑着農民軍防守薄弱的地方,一旦衝進來,就是一頓猛打,等別處的農民軍增援過來時,他早帶着騎兵殺出去了,氣得張獻忠在蹬中一個勁的跺腳大罵。

可是乾着急沒辦法,步兵跑不過,追不上騎兵,農民軍也沒有專門對付騎兵的武器與方陣,因此只能幹捱打,無法還手。

左良玉又大膽分兵,命令一員副將引了五七百軍馬,從另一邊衝擊,兩隊騎兵你來我住,神出鬼沒,不多時,就將張羅聯軍衝得散了。

張獻忠與羅汝才當然不肯就這樣被擊敗,他們各自下令,命自己的人馬快速集結成一團,以鐵盾護住外圍,弓箭手在內,不讓左良玉衝破陣形。

可是農民軍此時已經散亂起來,人馬東一片西一片,命令下去,傳達不易,好半天,纔有一半多的人馬集結起來。

左良玉見農民軍開始集結了,也不着急,只下令圍堵那些還散落在外的農民軍,追上一個殺一個,不讓他們逃回陣中。

這樣一來,那些沒有集結起來的農民軍,被殺死了二三千之衆。

張羅二人瞧着自己的人馬重新集結成陣,這才鬆了一口氣,農民軍結成了兩個大大的圓陣,分別由張羅二人坐鎮,每個陣都有一萬餘人,圓陣外面滿是鐵盾,護得風絲不透,陣中的人手拿木盾,以妨官軍放箭,而中央的弓箭手們,則是瞧準了官軍人馬,不住地放箭。

左良玉堪堪將散落在外的農民軍掃清了,一見這兩個固若金湯的圓陣,心頭只是冷笑:張獻忠被他嚇怕了,只能自守,無法攻擊。他命令手下人馬撤出一箭之地之外,稍做休息,然後他帶着所有人馬,趕去夾擊李定國。

他的主要打擊對象,其實是李定國手下的那些騎兵。只要把這些騎兵消滅掉,張羅聯軍的步兵就成了俎上之肉,任他宰割了。

張獻忠看着左良玉去攻擊李定國,乾着急沒辦法,他的兵步追也追不上,又不敢分散隊形,怕中了左良玉的計,只好下令全軍陣形不散,緩緩移動,儘可能接應李定國。

再說那邊的戰場,李定國人數佔優,只是被左良玉的騎兵纏住,一直處於纏鬥狀態。他的騎兵不如官軍的裝備好,人家有盔有甲,每人除了馬刀之外,還配有弓箭,有的官軍甚至還有走線銅錘等物,遠近都可以攻擊,戰鬥力太強。

因此李定國人馬雖多,一時也佔不了上風。雙方殺得難解難分。

就在此時,左良玉親自率領將近兩千騎兵趕來了,李定國一見左字大旗下的左良玉,心頭火起,暗罵對手狡猾。

李定國久經場陣,雖然年輕,頭腦還是很清楚的,他的三千騎兵對付一千官軍,還佔不到上風,更何況眼下雙方勢均力敵,加上左良玉指揮有方,再打下去,自己非吃大虧不可,於是他當機立斷,吩咐手下隨着他殺開條血路,與後面的大隊人馬會合。

數千農民軍騎兵跟隨着李定國,拼了命向回沖,左良玉也紅了眼睛,他知道,如果被這些反賊回到張獻忠身邊,那麼再想擊潰農民軍,就不容易了,因此他必須要趕在張獻忠的大隊人馬趕來之前,將李定國這幾千人馬殲滅。

兩邊的人馬呼喝着迎面衝過去,如同兩道急浪,夾雜着雷霆萬鈞的氣勢,撞在了一起。

血花飛濺,驚馬慘嘶,人馬相撞聲如同鼓手敲破了鼓面,發出沉悶而可怕的聲響,震得地面都顫動起來,數百匹馬迎頭撞在一起,那場景十分駭人。

李定國的馬也和一個官軍的馬撞在一起,二馬立時倒地,李定國卻早已飛身而起,躍入官軍陣中,一腳踢在一個官軍胸前,那個官軍口吐鮮血,倒撞下馬,李定國一個翻身,穩穩坐在他的馬上,手中鐵矛舞了個風雨不透,將身邊四五個官軍都打下馬去。

兩邊的人馬混戰在一起,也不講什麼戰鬥,什麼隊形了,眼下每個人只有一個信念,砍死眼前的敵人再說。

左良玉揮舞着鐵刀,大戰李定國,兩個人殺在一處。這是他們第二次交手了,戰況只比上一次更加激烈。

四五千騎兵在廣闊的戰場上,打得天昏地暗,火星四濺,戰場上除了刀槍相撞,戰馬嘶鳴之外,只有垂死之人的呼號與**,交戰的雙方都咬緊牙關,死戰不退,身上中了幾刀幾箭,兀自苦苦支撐,直到用盡最後一分力,流乾最後一滴血。

好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拼殺。

打了一陣子,李定國偷眼一瞧,覺得不妙。他手下的騎兵已經有些支持不住了。

左良玉訓練騎兵很厲害,因此他手下的人馬打起仗來很有套路,相比之下,農民軍騎兵就差遠了,他們一般都是各自爲戰,只憑着勇猛與血氣,與敵人搏殺,加上裝備不如官軍,因此很吃虧。

由於沒有盔甲,官軍的馬刀只要砍中農民軍,就是一道血口,又深又長,如果砍中手臂,立時就砍斷了。可是農民軍的刀砍在官軍身上,人家有盔甲擋着,一般不會受傷,就算受了傷,也不重,因此打着打着,農民軍傷亡越來越多,形勢不妙。

李定國情急之下,拼力要衝開條血路,可是擋在他身前的左良玉與他打個旗鼓相當,誰也拿不下誰,再這樣打下去,自己的人馬就要損失殆盡了。

正在李定國着急之時,救星終於來了,張獻忠與羅汝才的大隊步兵終於趕到,張獻忠早看到李定國率領着騎兵與左良玉苦戰,形勢危急,他立刻下令,在官軍身後放箭,所有的標槍手們都衝上去。

第一撥箭射來的時候,左良玉就知道最好的機會已經錯失了,他也沒想到李定國會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再打下去,自己要被前後夾擊了,因此左良玉只得暗自嘆息一聲,吩咐手下騎兵散開,撤出戰場,到東南面集結。

兩方面的騎兵終於分開了,左良玉帶着人撤下去,李定國也終於喘過一口氣,將騎兵帶回了中軍。

第525章,古今幾人曾會8第491章,關山九萬里7第278章,薄倖名2第242章,險招9第九十九章,西安的危局13第499章,指點濤生雲滅1第483章,國危顯忠卿8第五十八章,鏖戰華陰第199章,決戰關中5第373章,烈烈西風4第269章,蕩春心2第248章,死戰1第273章,子午谷1第245章,退敵3第377章,烈烈西風8第338章,空前決戰5第290章,乾坤亂2第277章,薄倖名1第606章,英雄淚10第570章,大陣仗3第508章,一時多少豪傑1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294章,乾坤亂6第348章,以和爲貴5第597章,英雄淚1第535章,浪花淘盡英雄9第四十六章,遭遇突襲第128章,關中的危局8第554章,氣吞萬里如虎3第157章,圍魏救趙4第228章,奇計5第八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第402章,定風波5第250章,死戰3第356章,佳人如玉3第397章,破陣子5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372章,烈烈西風3第469章,聞鼓思良將3第350章,以和爲貴7第290章,乾坤亂2第392章,霜天曉7第515章,一時多少豪傑8第368章,禍不單行7第302章,天下事5第256章,奇兵1第487章,關山九萬里3第十五章,范雎被擒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461章,患難見真情3第134章,關中的危局14第403章,楚雲深1第173章,兵困絕谷5第107章,秦王的危局5第574章,大陣仗7第545章,強虜灰飛煙滅10第三十八章,岐路亡羊第533章,浪花淘盡英雄7第234章,險招1第174章,兵困絕谷6第574章,大陣仗7第247章,退敵5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383章,餘勇可賈6第411章,關河令2第304章,天下事7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346章,以和爲貴3第196章,決戰關中2第三十章,前世今生第394章,破陣子2第158章,圍魏救趙5第366章,禍不單行5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310章,局中謀4第514章,一時多少豪傑7第263章,破軍計3第352章,以和爲貴9第370章,烈烈西風1第167章,心腹之患5第244章,退敵2第六十八章,人心難測第315章,局中謀9第238章,險招5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第235章,險招2第439章,賀新郎2第210章,決裂8第152章,節外生枝6第328章,兄弟情義5第557章,氣吞萬里如虎6第302章,天下事5第215章,被擒2第481章,國危顯忠卿6第502章,指點濤生雲滅4第189章,合兵一處3第335章,空前決戰2第365章,禍不單行4第516章,一時多少豪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