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換將

第197章 換將

青灰色的磚瓦,層層疊疊,構築出一個肅穆莊嚴的秦宮。

又是那處熟悉的殿宇。

秦王政穿着舒適的常服,坐在榻上,一如既往的在手中握着一卷簡牘,正低着頭,注目觀看。

彷彿他隨時隨刻,都在考慮着國家大事。

趙高站在旁邊,垂手侍立,隨時等待王者的吩咐。

趙佗走到殿前,見裡面的趙高對他微微搖頭。

他會意一笑,忙恭敬的站在殿前等候。

秦殿之中,未得召見,不得入內。

良久,秦王政才擡起頭,看向侍立在殿前的人影。

這小子又長高了一點,再過幾年,就能到八尺了吧。

秦王政心中微動,臉上露出笑。

“是趙佗啊,進來吧。”

“唯。”

趙佗恭敬應聲,着襪入殿,趨步上前,走到秦王政榻前,行禮相拜。

“臣趙佗,拜見大王。”

“呵呵,趙佗啊趙佗,你在魏地做的好大的事情,立下的功勞,真是讓寡人驚訝。”

秦王政開口,話中帶着淡淡的誇獎。

趙佗忙道:“臣之所以能得微末之功,皆依賴大王神武英明,順天命而伐魏。戰場之上,也是王將軍指揮有方,且士卒用命,故而才能勢如破竹,讓趙佗在魏地取得勝利。”

“王賁上書,說盡了你的好話,什麼練兵有術,用兵有方,告訴寡人說你未來有成爲大將的資質。而如今,伱又在寡人面前,說王賁的好話。你們這些人啊……”

秦王政笑着搖頭。

趙佗尷尬一笑,心中卻默默讚了王賁一聲。

王將軍,耿直啊!

然而下一秒,隨着秦王政的那句話一出來,趙佗的臉就變色了。

“王賁既然說你有成爲大將的資質,你在那魏地也算作爲主將打了幾場勝仗。那寡人就來問問你,對於接下來即將開始的伐楚之役,你有何看法?”

臥槽!

趙佗嘴裡發苦,沒料到秦王政會以此事來問他,這可是個棘手的問題啊。

我對接下來的伐楚之戰有什麼看法?

我自然是希望換了李信,讓王翦老將軍來啊,再派個六十萬人上戰場。

最好再把留在淮陽的昌平君也給撤換下來。

這樣一來,伐楚之戰肯定穩。

但趙佗不敢這樣說,在如今舉國皆驕的情況下,能說這些話的人不是耿直的忠臣,就是腦子裡缺一根筋的傻子。

傻子徒惹人厭,忠臣一般也很少有好下場。

趙佗臉上擠出一抹笑,拱手道:“臣以爲,有大王與諸卿在朝中決策,李將軍在前線親自指揮,攜翦除魏國之威,兵伐分裂之楚,此戰定能得勝。”

秦王政臉色一板,道:“你這趙佗,盡撿好聽的說。寡人問你,自然是想聽有用的東西,你也上戰場很久了,對於此番伐楚,是否有什麼好建議,儘可說來聽聽,也讓寡人知道,王賁那些話到底是真是假。”

趙佗愣了一下,見秦王政是認真詢問,而非只想聽好話,便明白這位大王是想考驗趙佗在戰場上學到的東西,看一看他是否真的如王賁所說的,有成爲大將的資質。

如果說上一次秦王召他問對,是問的天下大勢和戰略方向。

如今,則是落到實處,考察他趙佗對於這場戰爭的具體意見。

趙佗心動了,眼前可是他建言的一個好機會。

當然,如何建言也是有講究的。

換將增兵之說肯定是不行的。

李信爲將,帶兵二十萬,這是定好的計劃,也是秦王政心目中需要的兵力和人選,是絕不可能改變的。

至於昌平君,趙佗更不可能談及。

在那件事發生之前,昌平君就是秦國的大忠臣,也是當今秦王的血緣之親。

如此人物,是他趙佗能詆譭的嗎?

至於具體的進軍路線,如何安排指揮,更是主將的事情,連秦王都不會進行干涉,更別說是他一個小小的趙佗了,在戰略規劃上更沒有發言權。

所以趙佗此番只能另闢蹊徑。

他心思百轉,既不想說實話惹怒秦王,又不想失去這個進言的好機會。

終於,趙佗找到了一個盲點。

他大着膽子問道:“臣斗膽請問,不知大王此番爲李將軍準備的副將爲何人。”

秦軍主將之下,一般會根據兵力分設諸多裨將軍,統率下面的校尉。而在這些裨將軍中,會有一人權重相對較大,作爲主將的副手存在。

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在主將決定分兵進軍時,能有一人統率其他裨將軍,進行相應的部署。

若無這位副手的存在,那其他裨將軍皆是同一級別,爵位也相差不多。憑什麼分兵時就要接受你一個同級的指揮?那樣難免會引起糾紛。

副將的權力比其他裨將軍要大,其提出的建議,往往會讓主將認真考慮。

王翦滅燕時,其副將就是辛勝。但辛勝和王翦一樣都是穩妥性子,其光輝難免被李信和羌瘣搶走,倒是顯得存在感不強。

聽到趙佗這話,秦王政雄鷹般的眸子眯了起來。

這小子,問了一個角度刁鑽的問題。

他淡淡道:“蒙恬。”

蒙恬!

趙佗倒吸一口涼氣,果真如此。

中郎將蒙恬!

他趙佗在秦宮當中郎時候的老領導。

趙佗之所以驚訝,倒不是說蒙恬此人沒有能力,在歷史上,蒙恬北卻匈奴七百餘里,麾下統領着數十萬大軍,聲威震於北疆,在整個秦朝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將。

但那是以後,現在的蒙恬雖然熟讀兵書,父、祖皆爲名將。且有左庶長的高爵,位居中郎將一職。但他實則從未上過戰場,沙場征戰的經驗甚至還沒有趙佗多。

且蒙恬比李信還要小几歲,這樣的人來當李信的副將,然後去滅楚國。

這種滅楚組合,趙佗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

他知道秦王政之所以這樣做,多半是想任用一批郎官出身的青壯將領,用以取代王翦、楊端和、辛勝等老將,要爲秦軍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削弱那些老將的權威,避免出現功高震主的局面。

放在普通戰事中,本來也沒什麼,但在滅楚時做這種事,就有些兒戲了。

一切,都是因爲驕傲作祟啊。

眼見趙佗面色變換,秦王政皺眉道:“怎麼,你認爲蒙恬不行。”

事到此處,趙佗也不得不迎難而上了。

他咬牙道:“趙佗曾在蒙中郎將手下任職,自然知道中郎將乃是天生的將才,又有家傳兵學,未來定是天下名將。”

秦王政點頭,蒙恬是繼李信之後,他最爲欣賞的少壯派將領,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趙佗話音猛然一變,大聲道:“但臣亦聽聞吳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且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有李信將軍爲主將,此番伐楚自然無礙。但副將若是選擇一老成持重的戰將,那就像在老虎身上插上一對翅膀,此戰更是能事半而功倍,越發的穩妥。”

秦王政皺了皺眉,雖然趙佗沒有明說,但其話中的意思不外乎就是說蒙恬沒有上過戰場,能力恐怕不行,會讓此戰有風險。

讓他謹慎考慮,不如選個老將來輔佐李信。

秦王政也曾考慮過滅楚的難度。

如今的楚國早已大不如昔,不僅內部分裂,其軍隊戰鬥力也下滑嚴重,去歲王賁奪取楚國十多座城池就是明證。

王賁數萬之師就能打的楚軍丟盔卸甲,他秦王政一次派出二十萬大軍,豈不是能嚇得楚王屁滾尿流,滅楚小菜一碟。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李信是沙場宿將,在滅趙、燕之時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現,那種勇往直前的銳氣深得秦王政賞識,簡直就是新一代的秦國戰神。

有這般人物帶隊,秦王政滅楚之心爆棚。

此戰的副將是誰,其實並無所謂。

秦王政之所以選擇蒙恬,其實是希望李信帶帶他,讓蒙恬學點戰場經驗,日後成爲他秦王政的肱骨戰將。

不過趙佗那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是有道理的。

讓秦王政略微動容。

是啊,戰爭乃是一個國家最大的事情,關乎一國的生死存亡,不能等閒視之,用一老將來輔佐李信,確實更加穩妥。

蒙恬,畢竟沒上過戰場。

秦王政隨口問道:“你既然覺得用老將來輔佐會更加穩妥,心裡是否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趙佗點頭道:“臣確實覺得有一人,比蒙中郎將更加合適。”

秦王政怔了怔,他本是隨口一問,沒想到趙佗還真回答了。

這是完全不智的行爲。

不管趙佗心中的那人是誰,哪怕是楊端和、辛勝,甚至是王賁這種滅國名將,都絕對會讓蒙氏一族覺得很不爽。

相當於指着蒙恬的鼻子說,你小子不如那人。

一旦傳出去,哪怕蒙恬性格再好,也會被得罪的死死的,屬於當衆嘲諷了。

這樣的做法,不太像是趙佗平日的處事風格。

就連一旁侍立不語的趙高,也不由眼皮直跳,他雖然因爲範義之事,心中恨上了蒙氏,但也不敢這樣在秦王面前貶低蒙恬。

這趙佗今日是把腦袋撞牆上了嗎?

莫非我趙高看錯了,此人怎麼會做這麼愚蠢的事情。

此番說話不僅會得罪蒙氏,甚至在秦王心中,對趙佗的評價恐怕都會降低不少。

秦王政面色不愉,但他的好奇心也到達極點,將一直握在手裡的簡牘往案上一扔,頭顱往前微微傾斜,問道:“趙佗,你說的那人,是誰?”

趙高閉上了眼,他覺得今日的趙佗真是蠢死了。

然而下一秒,隨着趙佗說出那人的名字,趙高雙眼猛睜,愣愣的看着前方的少年。

秦王政更是面色古怪,似笑非笑。

“你說……蒙武?”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

感謝書友毅然亦然的打賞,和各位書友的投票的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240章 淮陽反第550章 雙靡翕侯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742章 從軍第756章 野戰曲第185章 伏兵第150章 計功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111章 辭相第92章 上架感言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822章 餘孽第267章 兄弟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831章 心病第55章 屯長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第813章 血仇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836章 革弊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5章 刎頸第698章 太子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157章 衝殺第744章 文脈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108章 戰策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797章 君恙第731章 將歿第768章 糧食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163章 軍令第68章 善後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39章 軍營第168章 五大夫第86章 教導第794章 徵西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823章 覆滅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24章 荊軻刺秦第218章 上蔡第166章 陳餘第5章 刎頸第152章 魏策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742章 從軍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754章 定閩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62章 宴飲第193章 魏亡第792章 戰死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223章 潁水第161章 屠睢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157章 衝殺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724章 盟友第15章 函谷關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807章 抽薪第233章 解救第811章 口音第53章 燕策第14章 舞陽死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41章 小黃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48章 奪長城第765章 誘蛟第225章 奇兵第176章 菑縣第111章 辭相第821章 喝藥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15章 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