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淮陽

第217章 淮陽

“大王親賜斧鉞,可斬軍中所有將吏。”

趙佗想到李信手操斧鉞劈開木案的那一幕,就不由面露苦笑。

蒙武此人確實老成持重,如趙佗所料,他當着衆將的面否決了李信的奇策,差一點就能扭轉局勢。

但可惜,蒙武雖有資歷,卻只是個副將,在秦王政賜予李信的權力面前,他終歸還是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軍無二令!

二令者誅!

軍隊中,只能有一個聲音。

軍議落幕,李信拍板決定了這二十萬秦軍的作戰策略,今日諸將回營就要休憩士卒,傳達軍令。明日一早,要按照李信的部署,開始作戰行動。

既然結果已經出來了,趙佗也不再妄圖改變,他回營之後,讓涉間安排後勤殺牛宰羊,以饗士卒,至少上戰場之前,要給大家吃頓好的。

將剩下的軍務交給幾個二五百主後,趙佗就帶着西乞孤和幾個短兵邁步向淮陽城走去。

他入城的藉口,是在啓程之前,去看望躺在淮陽城裡養病的桓昭,與他告別。

趙佗上面沒有校尉和裨將軍管轄,所以他直接入城並不需要向人稟報。至於李信,若是知道這個消息,恐怕也只會拍着趙佗的肩膀,誇他有袍澤之情。

當然,趙佗和桓昭的感情還沒深到臨行前親自探望的地步,他之所以打着這個幌子,不過是想入城探一探此城虛實。

“歷史上昌平君以淮陽反秦,斷了秦軍後路,從而導致這場伐楚之戰大敗而歸。如今因爲我的參與,李信的作戰計劃和歷史上肯定有出入,但此人反叛之事應該不會變。”

趙佗走過淮陽城門,進入這個曾經的楚國都城中。

淮陽城裡,壓抑肅然,或許是因爲城外駐紮了秦國大軍的緣故,城裡原本的居民全都縮在家中,除了必要的事情外,很少外出。城中街道連一個玩耍的孩童都看不到,一陣風颳過,盡是塵沙飛起,顯得十分蕭條。

趙佗帶着短兵走到一個轉角處,正好遇到一個楚人少年提水過來。

這少年大概十一二歲的模樣,正艱難的提着一個破木桶轉過來,桶中略顯渾濁的水隨着少年的動作盪漾着。

或許是沒想到轉角處會遇到一羣秦人,特別是爲首的秦人頭上還戴着一個明晃晃的鶡冠,那少年嚇了一跳,踩滑了腳重重摔在地上,不僅裝滿水的木桶在地上翻倒,就連他自己也撞在一塊石子上,磕的額頭鮮血直流。

趙佗皺了皺眉,示意西乞孤上前幫忙。

西乞孤剛邁出幾步,那少年就受驚似的跳了起來,他捂着頭上的傷口,憎恨的瞪了趙佗一眼,嘴裡咕嚕出幾個難懂的字眼,然後連地上的桶也不要了,撒腿就跑。

“軍候,這小子剛剛在說啥?”

西乞孤一臉愕然,他不懂楚人方言。

趙佗聳聳肩,表示他也聽不懂。

不過從那少年的表情來看,或許是類似於“秦寇”之類的稱呼?

“一年之前滿城居民盡是楚人,往上追溯數代,也都是代代楚人。秦國雖拿下淮陽,但卻拿不下楚人之心啊。所以昌平君一舉旗幟,淮陽滿城皆反。”

趙佗心情沉重,想起剛剛那個楚人少年憎恨的眼神,想來那也是整個淮陽城中,五萬楚人的心意吧。

人心如此,只需有領袖帶頭,當真是一城盡叛!

轉眼之間,便能聚起數千,甚至是上萬的楚軍。

“走吧。”

趙佗輕輕一嘆,見微知著,從剛纔的楚人少年身上,他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結果。

昌平君振臂高呼,淮陽反於蒙武身後,斷秦軍糧道歸路,項城中更有楚軍呼應,如此戰局,如何不敗?

衆人走到一處大宅外,這是一個楚國貴族的府邸,修的頗爲雅緻輝煌。桓昭因心疾發作需要就近修養,被送入此宅中,讓他在此安心養病。

趙佗讓守門的士卒前去稟報,求見桓昭。

然而不一會兒,那士卒就從府中出來,尷尬道:“稟趙軍候,右庶長說他身體不適,不便接待軍候。軍候還是請回吧。”

“既如此,那我就只有改日……算了,你轉告桓兄,讓他好好養病。還有,要小心楚人吶。”

趙佗客套話說到一半,陡然想起淮陽若叛,桓昭勢必落入此地楚人手中,到了那種地步,他們兩人恐怕再難有相見之日。

相互之間雖有齟齬,近乎敵人。但終歸是袍澤一場,特別是趙佗初上戰場時,就是在桓昭麾下征戰,此人是他真正的老領導啊。

如今桓昭居於此城,想來生機渺茫,而自己隨軍出征,亦是前路未卜,怎會沒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想到此處,趙佗亦忍不住唏噓着,往回走去。

“小心楚人?”

臥榻之上,桓昭皺着眉頭,讓榻側侍立的女子將他扶起來。

“趙佗豎子,別以爲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無非是想來我面前炫耀你能上戰場立功,而我只能枯坐病榻罷了。呸,無恥小人,真真可惡。見我不讓伱入府,臨走之前還讓我小心楚人,故意來嚇唬我是不。呵呵,淮陽有昌平君坐鎮,還有二十萬大軍頂在前面,楚人如何能打到這裡,我爲何要小心?”

“我看你趙佗上了戰場才該小心楚人才對,最好一個失誤被楚人抓住,狠狠將你折磨一頓後,逼你投降。等到李將軍滅掉楚國,你趙佗也將身敗名裂!如此下場,方解我心頭之恨!”

桓昭嘴裡說着惡毒的詛咒,說完後,又轉頭對榻側的女子吩咐道:“給我取一碗蜜水來。”

那女子擡頭,愣愣的盯着桓昭。

“蜜水,滾去取來,蠢貨。”

桓昭惡狠狠瞪了那女子一眼,她才一個哆嗦,連忙出門去取蜜水。

“這些楚女真是愚笨,還是秦女好用。”

桓昭嘀咕着,又往榻上睡去。

淮陽城頭。

昌平君站在城牆上,向南而立,秋風吹來,捲動他衣袖飄舞。

城牆下,正有數個秦人走出城門,往不遠處的軍營走去。

昌平君的目光落到那爲首的少年身上,頭戴鶡冠,身披扎甲,頗有英武氣概。

“趙佗。”

他喃喃道:“如此少年,若是死在戰場上,倒是可惜了。”

轉而,他又看向站在身側的兩個男子。

這是昌平君這些年來豢養的忠誠死士,能爲他捨命做任何事情。

“明日大軍拔營,會有斥候外放,探查前路。我也會讓一批斥候出城,偵查楚軍動向。屆時你等便跟着去。不過,你們不去項城,往東邊的新郪方向走,那裡自有人等候,你等可明白?”

“吾等明白。”

兩人相視一眼,拱手應諾。

昌平君點點頭,重新回頭望向城外。

看着那少年的身影漸行漸遠,他眼中冒出一縷凌厲之色。

“既然無法收羅,那就毀掉吧。”

……

趙佗回營,當夜大饗士卒,讓麾下一曲人馬大吃特吃,一個個的將肚子吃的滾圓,每個士卒都是心滿意足,對於明日上戰場的事情,再無牴觸。

到了第二天一早。

淮陽城外,鼓聲大作。

每一個軍營之中,皆是人頭攢動,一個個披甲持矛的士卒按照行伍開始排列。

趙佗全身披甲,走出帳外,邁步到校場上。

麾下五千兵卒,已經在各部將官的指揮下,排列整齊。

士卒們雄赳赳氣昂昂,精神抖擻,一雙雙目光全都落在臺上的少年軍侯身上。

“稟軍候,全曲五千人已經集合完畢。請軍候下令!”

西乞孤高聲請命。

趙佗點點頭,目光掃過那一張張或是激動或是期盼的面容。

他深深吸了口氣,揚手道:“出征!”

“出征!”

鼓聲擂動。

淮陽城外,十餘萬秦軍戰卒拔營啓程。

七萬秦軍在副將蒙武的率領下,打着主將李信的大纛,南下出擊,直逼潁水之側的項城而去。

三萬關中精銳和趙佗麾下的五千士卒,則在主將李信的率領下,打着蒙武的旗幟,向西而走。

他們將要來一個迂迴作戰,如同一把尖刀,從側翼插入楚國的腹心處……

前面寫勵士的時候,有書友質疑爲什麼會宰牛這種重要的生產工具進行賞賜。

根據衆多古籍記載,官府常有賜牛酒作爲犒賞的行爲。對於軍隊宰牛勵士更有出土秦簡記錄。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附魏奔命律:享(烹)牛食士,賜之參飯而勿鼠(予)餚。

至少在秦國和魏國,都有以牛犒賞士卒的法律規定哦,其他國家想來也差不多。

感謝書友學姐賊棒和書友不溶於水的二太爺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今天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687章 勢力第825章 變故第699章 儲君第743章 南下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214章 李信策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69章 高漸離第40章 巡營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136章 水攻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79章 墨者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462章 趙佗要我第380章 見熊啓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700章 勾引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678章 確認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103章 封賞第683章 公孫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68章 善後第748章 越人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179章 自信第763章 小目標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382章 何故發笑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163章 軍令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691章 煉氣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53章 燕策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92章 上架感言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176章 菑縣第233章 解救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756章 野戰曲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50章 首級第726章 物理第799章 抉擇第504章 黑龍幣第72章 短兵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727章 建議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249章 蘄邑第250章 銍邑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826章 反擊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229章 喜報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339章 大司命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43章 閱兵第14章 舞陽死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658章 異獸真身第758章 賜子爵第675章 驚弓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258章 秦王怒第164章 秦寇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743章 南下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72章 短兵第743章 南下第85章 追擊第159章 美男子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822章 餘孽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24章 荊軻刺秦第829章 列侯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194章 投壺第239章 公子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