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兵進淮陰

趙佗下令全軍停止,不再追擊前方的誘餌,在開闊地安營紮寨。

沒一會兒,後方的蒙恬部就有快馬奔來,彙報半日前秦軍所遭遇的那場突襲。

此戰蒙恬部誘殺楚軍,當場斬殺一千餘人,追逐中所抓的俘虜更有兩千多人。

“這景同手段還不少呢,不僅出佯兵引誘吾等。還讓人在途中設障攔截,連殺了蒙恬兩批信使。最後還是鍾離眛在戰後率大軍兵進,那些攔路的楚人才遁逃而走。否則吾等還接不到這消息呢。”

趙佗對左右笑了起來,此番秦軍死傷不輕,但斬殺和俘虜的楚人也很多。根據那些俘虜的交代,這支楚軍總共在萬人左右,如今一戰折損三四千,已是遭受了重創。

“懸魚雖逃,身上的鱗甲血肉卻被我軍剮了大半下來,日後再無餘力擾我輜重糧秣了,爾等可以派人讓我軍真正的糧隊加快速度上來。”

趙佗本部原有兩萬餘人,王翦爲其補了一萬戰卒,一萬輔卒民夫,加起來就是四萬人。

此番秦軍繞道東陽進取淮陰,乃是攻敵之所必救。

趙佗知道楚軍主力在被王翦牽制的情況下,定然會派偏師襲擊他的糧道,故而多有防備。

爲防萬一,也怕楚軍真的偷襲成功,斷了秦軍的糧草,趙佗將全軍糧草分成了兩部分。

四萬人中,趙佗單獨分出一萬人落在最後方,押運着大量的糧草輜重,並請求白孟處派了數千甲士護衛,緩緩而行。

這支真正的糧隊速度很慢,與前面的秦軍拉開距離,且派出大量哨探,盡力不讓楚軍發現。一直要等到秦軍將襲擊的楚軍反殺後,纔會讓這支真正的糧隊趕上來。

所以楚軍觀察到的秦軍人數就只有三萬人。

蒙恬率領的那支車隊,確實載有部分糧草,可以保障秦軍半月所食,但那也是用來勾引楚軍的誘餌,五千民夫都是精銳戰卒假扮,就等着那些楚人上鉤。

至於趙佗率領的秦軍主力,每人身上還各攜帶有數日之食,防止楚軍若是不襲擊,他們也能有吃的。

在這般完備的算計下,楚將景同果然上鉤。當然,最讓趙佗哭笑不得的,還是景同居然對着他用出了刻木辱罵之計,這還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

“幸好我這次打的是羌瘣的旗幟,如果亮出我自己的旗幟,景同定然不會上當,更不會拿我當年的計策來對付我。嘿嘿,這名爲羌瘣,實則趙佗的招數用來陰人真不錯。怪不得當年長平之戰,秦王要以白起暗換王齕,打的就是敵人防不勝防!”

趙佗和諸將笑了一會兒,一邊廣派哨探偵查楚軍的蹤跡,一邊等待後續糧秣跟上來。

等到蒙恬清理完戰果,押運糧草追上來時,趙佗便下令全軍拔營啓程。

“據楚軍俘虜交代,僞王熊啓就在淮陰城中坐鎮,留守的楚軍兵力約三萬人左右。”

“有馮無擇將軍渡淮牽制熊啓的兵力,我這支偏師就可以直搗淮陰,說不定能一戰將其擒下,完成大王交給我的任務!”

趙佗眼中滿是興奮。

他可清楚的記得,就在一年之前,秦王政將他叫入秦宮,曾親口對他說道:“熊啓叛秦,爲寡人仇讎,寡人要讓他死!”

秦王政恨熊啓,遠超那位楚王負芻。

只要他趙佗能擒殺熊啓這個王之仇讎,不僅升爵爲少上造穩了,更能簡在帝心,日後前程無量。

“全軍出擊,目標淮陰!”

……

“我敗了。”

一片林中,景同滿臉淒涼。

景同此番出擊自信滿滿,認爲那羌瘣不值一提,哪知道這個來自西邊的蠻夷將軍就和趙佗一般狡猾,利用他景同的誘敵之計反來迷惑楚軍,最終讓景同遭遇此番大敗。

大敗之後,楚軍四散潰逃,哪怕景同和後來趕到的景駒奮力收攏,最終也才聚集了三千人左右。

許多楚卒並非落入秦軍手中,而是趁着混亂的場景各自逃掉,不願爲這個所謂的“楚國”賣命,畢竟熱血死士終歸是少數,在大多數普通人的眼中,唯有活命二字。

“左司馬和項將軍曾言,荊楚之將,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

“故其敗而自刎,以謝大王。今日吾敗,亦無顏回見令尹,當謝罪於此。”

景同長嘆一聲,抽出佩劍。

“兄長!”

景駒大驚失色,立刻撲上來死死抱住景同的手臂,嘴裡叫道:“兄長安能做此愚事,吾楚國正值亡國之際,正要兄長這般有沙場經驗的將領帶兵作戰。若是兄長自刎於此地,令尹麾下還有何人可用?兄長豈不見左司馬、項將軍死後,我楚軍再無大將乎!”

“還請兄長留待有用之身,再圖向秦軍復仇啊!”

景駒聲淚俱下,苦苦哀求。

周圍短兵見狀,也都紛紛下跪叩首,祈求道:“還請景將軍留存有用之身,護我楚國。”

景同怔在了原地。

景駒的話觸動了他。

是啊,若是昭平、項渠在戰敗之後沒有謝罪自刎,那項燕面對王翦大軍壓境,定然會輕鬆很多。

“如果此番有左司馬和項將軍領兵,又怎會被那羌瘣算計,定然能大破秦軍啊。”

景同喃喃,他手一鬆,劍掉在地上。

“走吧,吾等去見令尹。”

……

善道楚營中。

頭髮花白的項燕一臉木然的坐着。

“令尹,末將本想設計襲毀秦軍糧草,結果棋差一招,反被秦將羌瘣誘殺,遭此大敗。此戰皆乃末將無能,還請令尹責罰。”

景氏兄弟跪在地上,叩首謝罪。

項燕看了滿臉哀慟的景同一眼,幽幽嘆道:“起來吧,戰場之上,勝敗無常,敗了就敗了。那羌瘣之前跟隨王翦在燕趙征戰,未曾和我楚人交鋒,你們不知其能力也是正常。”

見項燕沒有責怪,景氏兄弟鬆了口氣。

景同咬牙道:“令尹,此番我軍失利,羌瘣偏師無後顧之憂,定然會直取淮陰,此爲掏我腹心之勢,吾等如今該當如何?”

面對景同詢問,項燕沒有回答,反而示意旁邊的屈茂開口。

屈茂面無表情的說道:“數日前,秦國水軍船隊進軍淮水東部,將我軍在淮水上的船隻盡數擊毀,其船隻裝載着士卒在淮水沿岸佯做上岸之勢,誘使我軍疲於奔走。”

“最終淮北的秦將馮無擇部趁我軍不備,在淮陰以東偷渡過淮,已經登上淮南之地,大王正率兵前去阻擊。若是羌瘣在這時候襲取淮陰,大王定將腹背受敵。”

“嘶……”

景氏兄弟聽聞此話,倒吸一口涼氣。

羌瘣北上對於如今的楚國來說,已經是一個極大的危險。沒想到還有馮無擇統率的秦軍偷渡淮水,如此兩軍夾擊,淮陰的楚王啓怎能與秦軍對敵啊!

等到屈茂說完,項燕又嘆了一聲。

“我本想以此水澤之地,和他王翦抗衡,阻秦軍於此地。但那老賊卻奸滑無比,每日以士卒割葦而行,做出進軍善道之勢,讓我派軍在這水澤之中與他對敵。他卻好藉着兵力優勢,分兵於外,四處出擊,襲我後方,讓我難以抵擋啊。”

項燕恨聲道:“如今馮無擇渡淮,羌瘣北上,欲要合擊淮陰,我死守善道已無益處。淮陰若失,此處便爲死地。當今之際,唯有率軍後撤,退保淮陰,此處地利只能丟給那王翦老賊了。”

“不過我大軍若退,王翦率軍拿下此地後,其秦軍主力便可順着淮水直撲淮陰,那時候纔是真正的傾覆之危,此地要留一萬人駐守,藉着這水澤之力死戰王翦秦軍,能拖一時便拖一時!不知何人願意留在此處?”

留在此處阻擋王翦主力,下場定然是有死無生。

景同叫道:“末將願留在此處,將功贖罪。”

話音未落,屈茂幽幽道:“景將軍新敗,若是留守此處,恐士卒驚懼,難以效命,還是我留下吧。”

景同愣住了,一張臉紅到了耳根。

敗軍之將,連領兵死戰的資格都沒有。

“既如此,就由屈將軍率軍留守此處,死死拖住王翦。我當率大軍退往淮陰,助大王擊破秦軍。”

項燕下達軍令,一張臉罩滿寒霜。

“吾等不沿善道往淮陰的方向走。我要領大軍斜插入東陽通往淮陰的道路,跟在那羌瘣身後,從後方將他撲殺!”

“羌瘣若亡,則我與大王合兵一處,那渡淮而來的馮無擇,就將成爲孤軍,早晚被我擊滅!”

……

善道以西的秦軍陣營,今日秦軍對善道方向的攻勢算是落下帷幕。

自從偏師繞道東陽離去後,王翦便每日派人沿着那葦道小路向善道進軍,一路行進,一路讓士卒用農具割取路旁蘆葦,清理出兩側視野,防止被楚軍偷襲。

這樣一來,十分安全,不容易被楚軍偷襲,但代價則是推進速度很緩慢。

再加上項燕常派楚人襲擾,甚至在小路上築造土牆作爲壁壘阻擋,秦軍只能用人命去強攻,使得秦軍傷亡頗大。

但王翦並不在乎,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兵力多,哪怕此處的損失再大,只要能將項燕拖在此處,讓秦軍偏師襲取淮陰,整個局面就徹底打開了。

這一日秦軍在付出不小的傷亡後,又攻下了楚軍的幾處牆垣,甚至還抓獲了一些俘虜。

秦營大帳中,王翦正在召集諸將議事。

“馮無擇已經成功渡淮,正與那僞王對峙,只要他能死守住,等到趙佗部趕到後,就可與他一起夾擊僞王。這一戰,吾等就算是勝了。”

“是啊,此番成敗,就看趙將軍了。不過東陽之路繞道頗遠,此番趙將軍還未有音信傳來,不知他是否遇到楚軍襲擊了?”

羌瘣斜着眼睛,聽到趙佗之名,就感覺不舒服,他正要開口嘲諷一番,突然鼻子一癢,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其聲音之大,將衆將都嚇了一跳,就連主座上的王翦也嚇得一個哆嗦,手裡拿着的簡牘都掉在了案上。

“鼻癢難耐,見諒見諒。”

羌瘣尷尬一笑。

不知怎的,他這幾日總是打噴嚏,而且耳朵常常莫名發紅,讓他摸不着頭腦。

就在這場面尷尬時,有負責前線俘虜的將領走入帳中,稟道:“上將軍,我軍大勝啊!”

“據今日擒獲的楚人俘虜交代,楚將景同率一萬大軍,欲襲擊我軍,被羌瘣將軍以奇計誘擊,楚軍大敗而還!羌瘣將軍如今正進軍淮……”

說到這裡,這軍將陡然看到帳中一臉錯愕的羌瘣,眼睛頓時直了。

他剛纔因爲俘虜交代的大勝之事,一時激動,反倒忘了羌瘣還在軍中的事情,就順着那楚人俘虜的話來稟報。

王翦和帳中諸將也都一個個愣了半天,緊接着衆人反應過來,啞然失笑,全都一臉玩味的看向羌瘣。

“我羌瘣,打了勝仗?”

羌瘣滿臉迷茫。

“我坐在這裡,怎麼也能打勝仗?”

“我怎麼不知道有這事?”

查韓信的生年,發現淮安官網宣傳的是前231,不知道怎麼考證出來的。按這樣來看,韓信就只比項羽小一歲,文中這一年應是8歲的樣子,真是太小了

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789章 大坑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832章 絕症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167章 地勢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282章 將門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702章 秦數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189章 寧陵君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249章 蘄邑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573章 秦宮決策第830章 名與器第704章 貔貅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728章 戰略第46章 北上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230章 橘子第176章 菑縣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103章 封賞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810章 召見第224章 釣魚第85章 追擊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65章 夜襲第829章 列侯第112章 定策第146章 上車第449章 我答應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289章 墨守第535章 烏氏倮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520章 六國城第611章 秦軍班師第94章 臂膀第729章 馮無擇第53章 燕策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817章 刺佗(下)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145章 戰城南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179章 自信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733章 噩耗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761章 將攻第252章 符離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632章 趙佗暴病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568章 蘇迦莎第59章 督亢第205章 楚動第767章 覆巢第90章 戰車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733章 噩耗第381章 楚亡第185章 伏兵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831章 心病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586章 月渡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