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科技

面對始皇帝那“陰森森”的目光,趙佗感覺身上有些冷。

這眼神,這語氣。

該不會是有讓自己陪葬的心思吧?

不過趙佗只是想想就否決了。

自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以來,秦國已經一百多年沒有用人殉葬過了。

至於說功高震主,需要提前賜死之類的話,有扶蘇這位長公子作爲繼承人,應該問題不大。

趙佗心思略安,說道:“臣以爲可以用郎中令所屬郎衛軍,及衛尉所屬之衛士爲參照,燒製兵馬俑。再仿照我大秦諸將之模樣,燒製將軍俑,統率諸郎衛武士,如此便可護衛帝陵,再無遺患。”

燒俑?

始皇帝對此不置可否,只是用飽含深意的目光打量着趙佗,這看的他頭皮發麻。

好在始皇帝並沒有過多的戲弄趙佗,最後還是認可了趙佗燒製兵馬俑的建議。

陶俑陪葬的風俗早已出現,這其實是應有之意,差別只在規模上。

“朕的帝陵兵馬俑。要大,要多,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要爲天下第一。”

這位帝國的最高元首,給出了關於兵馬俑燒製的指導意見。

然後他視察了少府的一些項目後,便擺駕離去,只留下趙佗滿臉無語。

你要燒製兵馬俑就燒製唄,還跑來嚇我一跳幹嘛,真是氣人。

不過始皇帝這一道命令,讓趙佗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來了一個轉變,他得調集一部分人力和資源來處理兵馬俑的事情。

秦代常稱呼的少府其實是有兩個。

一個名爲將作少府,職掌宮室、宗廟、陵寢等土木營建工程,屬於是秩祿兩千石的朝中大員,如今的驪山陵墓就是由將作少府主持修建。

另一個少府則是趙佗現在擔任的職務,掌管山海池澤之稅收,以及各種器物督造和皇宮裡的一干雜事。

帝陵內隨葬器物的製造自然也是趙佗的職責。

他招來負責此事的少府工丞章邯,轉述了一遍始皇帝的指導意見。

“有陛下詔令,郎中令和衛尉那邊自會配合,讓匠人蔘照這兩軍配置,以真人一比一的模樣進行臨摹和燒製。車馬、戰陣盡數按真實排列。”

“另外派遣畫師,畫我大秦諸將的模樣,以此燒製將軍俑。王太尉、楊端和將軍、辛勝將軍、辛梧將軍,還有南方的馮無擇將軍,以及後續回京的李信將軍、王離將軍也通通安排上!”

趙佗念出了一大串人名,這燒俑陪葬之事,全都別想跑。

至於他趙佗,自然也要被仿照着燒製一個威武的將軍俑出來。

“要是幾千年後有人把兵馬俑挖出來了,不知道見到我趙佗的俑,會是個什麼感覺?”

他這時想到原本的歷史上,那些兵馬俑身上並沒有刻名字,後世之人就算挖出來,也得連蒙帶猜,分不清身份。

“諸位將軍俑身上可刻制相應名號。”

趙佗補充了一句。

“唯。”

章邯將少府的指示記下,開始正式立項開工。

對少府各官署來說,秦始皇三十年,註定是繁忙的一年。

少府的一部分資源用在兵馬俑項目上,對於其他的科技方面,趙佗也沒有閒着。

他先調集了一大批鐵匠,重點鑽研金屬冶煉技術的提升。戰國時代正是華夏從青銅器向鐵器轉換的一個重要時期,雖然各國都已經開始以鐵打造兵器甲冑,但終歸是少量。

在秦國,鐵主要是用來生產農具,其鑄造和鍛造技術極爲有限,更不要說是生產鋼了。

冶煉技術的桎梏,阻礙社會的發展。

趙佗來自後世,雖然冶煉的具體方法原理不一定懂,但大概思路是沒問題的。

而對於聚集了整個大秦能工巧匠的少府來說,缺少的正是一個可以掌舵指揮的領航員,只要指出了方向,下面自有一羣專業人士進行具體的研究和改進。

“冶煉重點是提高溫度,所以第一當改進橐(tuó)龠( yuè)。”

趙佗的思路是很明確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謂橐龠,就是春秋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的鼓風皮囊。這是用皮革製成類似於氣球一樣的東西,通過壓縮這個氣囊,進行鼓風,提高冶煉的溫度。

想要對這個東西進行改造,其實很簡單,並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重點主要是看有沒有人能夠提出思路。

趙佗還記得,以前的農村家家戶戶的竈房裡都有用來燒火做飯的鍋竈,旁邊就放着一個風箱。每次要在鍋裡燒水做飯,點燃柴禾放進鍋竈口裡面,就要有人右手拉風箱,左手添柴火。

那個木頭製造的密封式的風箱,就是提高冶煉溫度的神器。

有趙佗來引領思路,手下的能工巧匠進行製造,這個東西幾天的時間裡就弄了出來。

趙佗製造的是雙動活塞式風箱,這玩意兒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概是要到唐宋時期才被人發明出來。

相當於趙佗一個舉動,就將這項技術提高了一千年左右。

有了先進的風箱,爐火的溫度大大提高,在此情況下,炒鋼法的思路也被趙佗提了出來。

具體過程他不懂不要緊,手下自有大秦最優秀的鐵匠來進行鑽研,在兩三個月內就攻克了這個難題,總結出了效率很高的炒鋼方法,使得秦國的熟鐵和鋼的產量和質量得到大大加強。

趙佗在這一年的重點項目除了兵馬俑外,就是提升冶煉技術。他並不滿足炒鋼法的成果,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百鍊鋼”的概念。

百鍊鋼並不複雜,就是將炒鋼反覆的鍛鍊,就能使之成爲精鋼。以這種鋼打造兵器,將成爲這個時代世界上最鋒利的武器。

冶鐵技術的提升,除了提高秦軍的武器質量,對於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樣是大有好處。

用這樣的鋼鐵來打造農具,堅固耐用,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除此外更可以用來採礦、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各種建築。

趙佗還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口鐵鍋。

當他吃到炒菜的味道的時候,那眼淚可是止不住的流下來。

“還缺了調料啊。”

趙佗對此有些不滿足,只能寄希望於在王離擊破月氏,秦國的商人前往西域通商交流後,能夠給中原帶來更多的好東西。

燒製兵馬俑,改進冶煉技術等種種事項佔據了趙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當趙佗成功弄出來百鍊鋼鐵後,時間已經來到了秦始皇三十年的初夏時節。

對於大秦皇室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太子扶蘇的正妻李氏,生下了一個孩子。

相隔幾天後,長公主嬴陰嫚也誕下了一個孩子。

後續在時間和劇情上會加快,同時花一些筆墨描寫下一代,爲結局做準備。

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19章 公主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761章 將攻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54章 升爵第229章 喜報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221章 選擇第735章 推辭第70章 處置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701章 張蒼第77章 散鬱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645章 天命之說第172章 立威第107章 扶蘇第42章 訓練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47章 踵軍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3章 雨夜殺人第697章 考校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257章 公主憂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184章 商亳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794章 徵西第39章 軍營第123章 農家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47章 亡命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717章 婉拒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249章 蘄邑第789章 大坑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747章 攻策第841章 制度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157章 衝殺第499章 尚公主第828章 帝迎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50章 首級第46章 北上第714章 火藥第12章 舞陽相召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695章 熊心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430章 左骨都侯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533章 上將軍第47章 踵軍第692章 遼東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733章 噩耗第162章 戰後第229章 喜報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773章 用勢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120章 宮中第288章 陽夏第823章 覆滅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689章 遷令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160章 任囂第840章 相薨第211章 心疾第79章 墨者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693章 回家第744章 文脈第253章 京觀第786章 執戟第122章 嬴陰嫚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42章 訓練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682章 審問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383章 劉項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