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

(前文有誤,是楊熊而不是楊喜)

“是他!”

武昌營內,得到黃鶴山求援,說有千餘秦卒裝束打扮,卻臂纏白布的人,忽然對武庫發動進攻,剛被升爲裨將的楊熊立刻擊案而起。

“是他回來了!”

被邀約來此吃飯的辛夷端着碗愣神:“楊將軍,是誰來了?”

“還能有誰?”

楊熊冷笑道:“當然是南征軍的統帥,大秦的武忠侯,黑夫!”

“啊!?”

辛夷大驚:“將軍慎言,武忠侯不是已經……”

楊熊卻道:“是,他死了,死不見屍,或是詐死。”

和長期在南方的武昌營裨將辛夷不同,楊熊一直在中尉軍中做都尉,扶蘇出奔後,咸陽的一系列變故,他再清楚不過。

在衆人看來,黑夫無疑是扶蘇一黨,扶蘇既已倒臺,再加上“亡秦者黑”的謠言,他絕不可能安然無事。

此番隨駕南下,楊熊被劃歸武信侯馮毋擇統領。馮毋擇暗暗跟楊熊打過招呼,朝廷懷疑黑夫未死,而南征軍隨時可能反叛,所以讓他帶五千關中兵來,在李由解除武昌營三萬人兵器甲冑後,看住他們……

“但所有人都以爲,尉某人縱然未死,也應該藏在嶺南某地,以躲避陛下的召見,誰能料到,他竟膽大到,潛至衡山、南郡,再突然發難!”

千餘精銳武裝,悍然強攻武庫,這可不是一般雲夢澤羣盜敢做的,楊熊篤定,這肯定和黑夫有關。

楊熊嘖嘴:“不愧是新一代的名將啊,瞅準馮將軍駐紮邾城鞭長莫及,李由將軍南下長沙無法及時回頭的當口,突襲我武昌營,真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辛夷已經有些慌亂了:“不管是不是武忠侯,那些攻擊武庫的人,必是叛軍無疑!眼下黃鶴山告急,楊將軍,當立刻發兵馳援才行啊!”

武庫是一座城池中最重要的地方,春秋戰國時諸侯內訌、反叛及國人起事,每每以武庫爲首要目標,先奪武庫,取得軍械,以求在戰鬥中獲得裝備優勢。

那武庫建在黃鶴山上,也算易守難攻,楊喜留了千人把守,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但只能防小賊,遇上精銳突擊,也有些難以抵擋,一旦武庫落入叛軍之手,裡面的甲兵車械箭矢,均爲其所得。

畢竟是參加過統一戰爭的幹吏,楊熊十分冷靜,思索後道:“辛將軍,這武昌營,是誰建的?”

“武……武忠侯所建。”

“還有誰比他更清楚此營地利、虛實?我過去一直覺得,將武庫建在數裡外的黃鶴山有些奇怪,如今看來,這位君侯,早有算計啊。”

楊熊猜到了黑夫的計劃:“兵法雲,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若所料不差,外面的叛軍,絕不止一千!必有伏兵藏於草澤之間,我軍雖有兵四五千,但要分心看管營中三萬人,頂多派兩千人去,恐將在半途遭遇一場伏擊!”

果然,在楊熊令斥候再探時,回報說通往黃鶴山的路上,南側乾涸的沼澤蘆葦蕩,果然飛鳥不敢落下……

“伏兵定埋伏在那!”

辛夷冷汗直冒,後怕不已:“楊將軍真是瞭解武忠侯用兵之術啊。”

楊熊無奈地搖頭:“滅魏時,我乃率長,他是我麾下的屯長,豈能不知?”

沒記錯的話,當時黑夫還是走了前安陸縣尉杜遷的門路,才插進楊熊軍中的。誰能想到,從此之後,他便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二十等爵極頂的徹侯……

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樣一位君侯,卻不尊皇命,詐死避召,最後還悍然反叛了!

“這當是桓齮叛國後,大秦最大的一次將軍叛亂了!”

辛夷心亂如麻:“楊將軍,如今當如何是好?”

楊笑道:“投降何如?”

辛夷大駭:“這……吾等若成了國賊、軍賊,宗族家眷豈不是要被株連?”

“辛將軍知道就好。”

楊熊冷笑道:“就算爲了宗族,也不能讓彼輩得逞,但如今敵暗我明,爲了不全軍覆沒,武庫只能放棄了!”

楊熊當機立斷:“鬥衆如鬥寡,形名是也,吾等若死守武昌營,恐怕會遭到內外夾擊,看似人衆,實則人寡,還不如將手頭可信的兵卒統統集中起來,去碼頭,守住船隻,等待夏口之援!”

……

“楊熊沒變,還是如此謹慎,寧可斷掉手臂,也不肯冒失出營,被我刺中腹心。”

看着門戶緊閉,只有斥候探子不斷往這邊靠近的武昌營,黑夫露出了笑。

東門豹帶着千餘人猛攻黃鶴山之際,黑夫的確帶着剩下的兩千人匿身於草澤之中,只得武昌營派人出來救援,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只要殲滅一部分,奪營便易如反掌。

但楊熊並未上當。

黑夫不由想起十多年前的滅魏之戰,他還是楊熊麾下的小小屯長,作爲楊端和的兒子,楊熊看似沒有主見,每逢作戰都召集衆人問策,可實際上,他卻是個心機很深的人。他似乎總想故意讓喜歡出謀劃策、搶風頭的五百主提出一些沒有效用的方略,在其被打臉後,楊熊再站出來,提出自己心中所想。

這樣一來,他一方面可以被稱頌爲善於聽取下屬意見。另一方面,又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拍板,扭轉錯誤的策略。

而且此人不愧是將門出身,對兵法的理解十分透徹。

“但你是不是瞻前顧後,謹慎過頭了?”

人家不上當,黑夫也沒必要再藏了。

“既然如此,執行第二套計劃!”

隨着一陣號角鼓點,草澤中的兩千餘人應聲而起,他們個個都臂纏白巾,經過休憩和數次鼓舞后,不再存疑,卯足了氣力,在黑夫一聲令下後,朝黃鶴山武庫殺去!

……

黃鶴山原名蛇山,被黑夫改了名,武庫從山腳一直修到半山腰,此山不高,只有四十餘丈,山勢也不算陡險,時值仲春,滿山綠意。

山林裡還有一些宿鳥,此刻卻早已被劇烈的戰鬥驚嚇騰飛,啼叫之聲劃破了寂靜。

對武庫守卒而言,這場戰鬥是始料未及的,眼看對面來的分明是旗幟鮮明的秦軍,率長還有些遲疑,誰料對方嘴裡喊着來交接,靠近後卻忽然發動了進攻!

守備武庫的固然是關中秦兵,甲冑裝備精良,戰鬥力與楚軍、越人不可同日而語,但時值夕食,大多數兵卒都在吃飯,猝不及防遭到進攻,只能胡亂地拿起武器應戰。結果被對方一口氣衝到了半山腰,數百人或死或俘,剩下的人,只能憑藉最後一道牆壘做抵抗。

東門豹自從當了都尉,許久沒機會披堅持銳了,眼下得了黑夫許可,他便披了厚實的雙甲,手持大戟,帶着五百人攻營拔寨,正要衝入最後一道壁壘,卻遭到一陣猛烈的弩矢射擊。

是蹶張弩,武庫裝備齊全,數十蹶張士所用之弩均是強弩,可射百餘步遠,數十支粗大的弩矢離弦如電,瞬息間即至壘外,上百架臂張弩隨即跟上,如雨落下,中者無不倒地!

先登之士只能躲在建築之後,縱然如此,仍能聽到弩機釘在牆壁上的聲響。

“若一直射下去,連牆垣都能射塌,這可不好衝啊。”

東門豹舔了舔嘴脣,看向左右兩側。

當時修武庫時,在道路兩邊還開了兩條小道,通往山頂。如今他已令興、吳臣各帶了一支百人的隊伍,從側面摸了過去,但守卒還剩數百,絕不可能輕易讓他們突破。

就在這時,黑夫所帶的兩千人也抵達山下,一面赤色交龍之旂,以及黑底白字的“尉”字大旗打出!

兩千人齊齊呼喊道:

“朝中奸臣謀叛,弒殺陛下,武忠侯奉陛下遺詔歸來靖難,抵抗者視爲從逆,降者不死!”

山頂上頑抗的吏卒都聽呆了,本以爲是被一羣裝作秦軍的羣盜襲擊,可現在,對方卻打出了已死的武忠侯旗號,還號稱是來靖難平叛的?

是真?是假?

搞了半天,自己成叛軍了?

守卒們心中狐疑,弓矢一時間停了,而瞅準這個當口,已至兩側山道上的兩百人忽然大喊,或持弓弩居高臨下攢射,或不管兩三丈的高度,從陡峭的山坡上,直接躍下!

而東門豹也忽然暴起,手中的戟猛地拋出,戳死了一個掩身壘後正要往下射箭的弩兵,隨即挺矛前奔,帶着衆人直衝牆壘!

牆內守卒忙於與山頂躍下的人交戰,大門被大斧劈開,東門暴虎大叫着殺了進來,將矛重重刺入一個秦吏胸口,又抽刀在手,左劈右砍,看見臂上沒白袖的就一刀下去,轉眼放倒了四五個人。其餘短兵親衛也緊跟在他的後邊,向前砍殺,如入無人之境……

小規模戰鬥,一夫之勇的效果極大,守卒惶恐而不知所措,黑夫麾下衆人則知道自己爲何而戰。不多時,位於半山腰的黃鶴山武庫即將失守。

但守衛武庫的率長是個盡職的人,面對這羣“叛軍”,他在最後時刻,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抉擇。

捂着流血不止的傷口,他帶着最後幾個人,退到了最高處的烽燧臺。

也不管傷口了,率長掏出隨身攜帶的燧石,顫抖又笨拙地擊打着。

噌,噌,噌,三下聲響後,終於,火星出現了,它跳到易燃的稻草上,迅速變成明焰,又傳遞到幾把松明炬上……

“彼乃叛軍,縱然花言巧語,吾等亦不可從逆,使身在關中的家人受株連!”

這個不知名的率長掃視幾名短兵親衛,衆人點了點頭,在外面撞門聲越來越重時,將火扔到了牆角的柴堆裡……

火焰在柴堆上變大,竄上柱子、房樑,最後將整個哨樓都點着!

伴隨着淒厲的慘叫,烈焰在哨塔上綻放,照亮了夜幕一角,方圓數十里內,都能看到這巨大的火燭!

……

“楊將軍,你看!”

數裡外的武昌營,楊熊召集了自己帶來的四千兵卒,以及辛夷的一千短兵親衛,一行人丟下三萬還被矇在鼓裡的南征軍老卒,從武昌營北門撤離。

被親衛所喚,楊熊一回頭,看到了遠處黃鶴山上燃起的火焰……

“鄭率長,真是好樣的。就算無法燒燬武庫中的全部兵器甲冑箭矢,至少,也能將武昌營遇襲的消息,立刻通知對岸的夏口……”

夏口駐軍是前幾天纔來的,雖只有三千,但總比沒有強。

楊熊眼中隱隱有淚,但隨即又變爲冷酷。

“倒是提醒了我,吾等雖要集中兵力,退保碼頭,但卻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

他回過頭,看向三萬人駐紮的營地,下了一個瘋狂的命令!

“點火,將武昌營,連同裡面的三萬人,付之一炬!”

辛夷差點被嚇得摔下馬:“楊將軍,這可是三萬人,都是秦卒啊!”

楊熊嗤之以鼻:“他們多是江淮楚人,算哪門子的秦人?”

“且再過一會,便不再是朝廷的兵卒,而是賊人盜寇了。”

楊熊的面容,有些許猙獰:

“就算燒不死他們,寧可讓這三萬人四散而逃,變成亡人殘匪,也不能讓彼輩在此從逆,壯大叛軍!”

……

“君侯,你看!”

東門豹等人還在清點武庫武器,讓士卒們換裝,補充箭矢,眼見的吳臣卻指着遠處的武昌營,大聲叫了起來。

“我看見了。”

黑夫立於黃鶴山腳下,身後的哨塔烈火未熄,遠處的武昌營,卻又竄起了一道更大的火焰!

火當是從營地北部燒起來的,縱然設計結構合理,各營有一定距離,甚至還有防火的溝壑,但因爲是人爲四下點着,仍蔓延到了一些營帳。

碩大的軍營,驚呼慘叫聲不絕於耳,紅的火,黃的火,橙的火,猶如花束,盛開在夜空中,彼此競爭綻放,反正也無人守備了,不斷有人逃出軍營,迷茫四顧。

“真是狠辣,這點火,當然不可能將三萬人統統燒死,但足以讓他們驚慌失措下,四散奔逃,就算此刻我過去,能收攏一半就不錯了……”

黑夫搖頭:“楊熊,我還是輕看了你!”

“將軍,現在怎麼辦?”吳臣有些焦急,那把火,將他們計劃打亂了。

“沒用的。”

黑夫騎上了馬:“楊熊以爲自己點着的,是燒掉危險,用來補救的火,殊不知,卻是玩火自焚!”

他在火光中大笑。

“現在,本將都不必特地鼓動,對那三萬南征軍老卒而言,誰視他們如草芥,誰惜他們如赤子,誰想殺他們,誰來救他們,已一清二楚!”

言罷,黑夫大喊:

“牡,舉旗。”

“諾!”

大個子五百主奮力扛起黑夫的旗幟,百名親衛,也騎着從武庫奪取的馬匹,扈衛黑夫左右。

黑夫催動戰馬,帶着他們,向火焰最烈的地方,向人心最慌亂不知所措的地方馳去!

“隨我過去。”

“讓所有人重聚在吾旗之下!”

“去接過這把火,再高高舉起,叫全天下皆能看到!首義開始了,且必將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133章 劉季第657章 吃瓜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926章 分餅第631章 演員第686章 不知足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43章 利鹹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477章 落子第366章 解夢第1028章 敵友第203章 退婚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47章 法術勢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237章 五月五第383章 豳風第383章 豳風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867章 當立第448章 騎戰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820章 信第255章 行矣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654章 三鼓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748章 灌水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301章 加個人第837章 有錢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383章 豳風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482章 私學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248章 言志第509章 天人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85章 圖騰第667章 文明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446章 撼山第1026章 鳴鏑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55章 酈生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602章 殺人第390章 溫暖第712章 亡秦者第319章 柱下第1015章 統一哈第760章 不許笑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124章 攻權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61章 匿名信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106章 重租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661章 北江第651章 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