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假道伐虢

晉國大夫荀息爲晉獻公出了一個好計策,寶壁與寶馬拉攏了虞公,破壞了虞國與虢國的統一戰線。不過正如裡克所預料的一樣,虞國的宮之奇一眼就看透了晉國的計策,並且當場向虞公指出。

虞公心裡當然知道晉國沒事兒不會向自己獻殷勤。但是他實在是沒辦法抵抗這禮物,因爲這禮物實在是送到心裡了!再說,總說虢公和我們虞國好,那他怎麼沒送給我禮物呢?送給我喜歡的禮物呢?

友誼深厚與否不是送禮物能夠說明的,但是有時候友誼深厚又是不分彼此的。大多沒事送禮的,多半都是有所求。可是虞公此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將晉國送來的禮物收下,所以宮之奇的話根本就不能引起虞公的共鳴。當下虞公不屑的說道,“晉侯不愛重寶爲了和我結交,難道我連借路讓他走一下都不行嗎?而且晉國實力比虢國強十倍,和虢國關係不好了卻和晉國關係好,這不是反而對我們虞國有好處嗎?你退下吧,別管這事兒了。”

宮之奇萬萬沒想到是虞公會這樣回答自己,對於晉國示好的未來自己都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了,怎麼能爲了一些東西就將國家陷入危險之中呢?

這就是我們的最高領袖?

氣憤填膺的宮之奇準備再度進諫,可是旁邊一個人偷偷的拉了拉他的衣服,轉身一看,原來是百里奚。百里奚不動聲色,但是他的眼睛在告訴宮之奇,別說了。

宮之奇於是強按怒火,下朝之後他找到百里奚,詢問原因,爲什麼百里奚要制止自己進言反對?

百里奚喟嘆一聲道,“我聽說向愚人進言,無異於將珠玉灑在地上。難道你不記得,夏桀殺害關龍逢,殷紂殺害比干,都是因爲這二人強行進諫嗎?你如果堅持再說下去,恐怕就危險了。”

的確,一個好的領導能夠聽取下屬的意見,而一個昏君就只會遷怒於下屬。

看來百里奚比宮之奇要清醒的多,冷靜的多。

報國光憑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

宮之奇悲傷的說道,“那看來虞國滅亡就在眼前了。我和你將來何去何從呢?”

百里奚飄然說道,“你走了便走了,還帶着我走,那不是加重了你的罪過嗎?我慢慢走便是了。”

宮之奇聞言不覺得熱淚橫流。

同朝爲官多年,他知道百里奚的才華,也敬佩百里奚的人品。可是今日真的要分道揚鑣了嗎?對於這個國家,他們真的已經無計可施了嗎?

宮之奇全族悄無聲息的從虞國遷走,再也沒有向虞公說過什麼。

荀息歡欣鼓舞的回報晉獻公,虞公已經收下了我們的禮物,同意借路給我們晉國討伐虢國了。

晉獻公聞言大受鼓舞,這看起來天衣無縫的兩個國家,終於拆開了。晉獻公決定要親自前往戰場,討伐虢國。

大夫裡克進言晉獻公道,“虢國是很容易打下來的,何必勞煩主公親自前往呢?”

的確,晉國內部的危機已經讓裡克心憂,如果晉獻公親自前往,驪姬還不一定在國內怎麼鬧騰呢。

晉獻公於是問裡克有何良策?

裡克進言道,“虢國的都城在上陽,但是他的要害地方是下陽。只要下陽被攻破,虢國可一鼓而下。臣雖無能,但是願意率軍前往。如果這次不能取勝,臣甘願接受處罰。”

裡克都要立軍令狀了,晉獻公一想之前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很充分了,於是命令裡克爲大將,荀息爲副將,率領兵車四百乘討伐虢國。而且晉獻公還在發兵之前投遞國書給虞公,告訴他我們晉國發兵可要打虢公來了!

虞公一看自己先有幾分不好意思,看來人家晉國還真是把虞國當自己人了,這發兵打虢公這麼重要的事情還先和自己商量呢。

俗話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晉國有戰事,自己應該怎麼表態呢?

虞公把心一橫,於是對荀息表態,既然我們都收了晉獻公那麼多厚禮了,也無以爲報。現在晉獻公要打虢國,我們虞國願意發兵相助。

荀息暗笑道你們虞國百姓還真是不值錢,一塊白璧一匹寶馬就足以讓你們虞國發兵了?

可惜這並不是晉獻公需要的。

荀息急忙阻止虞公,說何必如此呢!您要真有出兵的心,不如將下陽之關獻給晉獻公。

虞公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說道,“這下陽之關是虢國的啊,我怎麼能獻呢?”

荀息笑道,“聽說虢公和犬戎在桑田打得正熱鬧。您不如發兵助戰,臣有鐵葉車百城,精兵無數,願意爲您所用。”

虞公恍然大悟,原來晉國這是要假扮虞國士兵偷襲啊!

虞公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又不用動用自己的兵力,只是出個名號罷了,於是表示同意。

虢公怎樣都想不到,自己就這樣被盟友出賣了。

下陽之關守臣不是別人,正是舟之橋。

舟之橋和犬戎苦戰之中,忽然得到消息,說虞公帶兵來助,舟之橋喜出望外,急忙打開城門迎進虞公的士兵。

的確是虞公的手下,但那都是晉獻公的士兵假扮的。

晉國士兵進入下陽之關,立刻向虢國士兵發難,戰作一團。虢國士兵歷經苦戰,眼看援軍變成了敵軍,出其不意之中,下陽之關失守。裡克率兵長驅直入。舟之橋丟掉了下陽之關,他當然知道下陽之關的重要性。舟之橋實在害怕沒辦法向虢國交待,居然就此投降了。

裡克得到舟之橋做嚮導,如魚得水,裡克向上陽進軍。

虢公得到消息頭都大了,從來都只有自己欺負晉國的份兒,怎麼今天變成晉國討伐自己了?

果然風水輪流轉?

可是這犬戎發全國兵力與自己對抗,虢公如今哪兒還有分兵之力呢?

不分兵也不行,不分兵對抗晉軍,只有滅亡的結果。

虢公無奈胡亂和犬戎對敵一陣,命令撤退。

可惜下陽失守令軍心大亂,犬戎趁機追殺虢國軍隊。到最後戰爭愛好者虢公突出重圍,身邊就剩下數十騎相隨。

虢公此刻也覺得六神無主,到了這步田地,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虢公勉強退入上陽之關守禦,但是這數十人對抗晉軍?恐怕只能面臨失敗的命運。

虢公不知道該怎麼辦,晉軍知道。

晉軍將上陽之關爲了個水泄不通,而且每日挑戰不休。從八月份直到十二月份,虢公的軍隊屢戰屢敗,城內一片恐慌。

裡克命令舟之橋作書射入城中,命令虢公投降。

但是虢公認爲自己的先祖是周天子的卿士,自己怎麼能投降給一介諸侯呢?

於是虢公連夜攜帶家眷開城門逃跑,前往洛邑。

裡克知道虢公逃跑也不追趕,百姓香花寶燭的迎接晉軍入內。恐怕虢國百姓此時更多是出於恐懼。裡克命令軍隊不得騷擾百姓,只是留下軍隊駐守。並且將虢國國庫寶藏一掃而空,其中十分之三和虢公宮內美女獻給虞國,虞公樂不可支。

果然跟什麼人做朋友有什麼樣的結局,如果不是投靠了晉國,怎麼會有這麼樣的實惠呢?

裡克派人告知晉獻公晉軍大勝的消息,自己在城外整兵。據說裡克在戰後就病倒了,所以要等到病好了才能出行。虞公爲此心有不已,每日派人送藥與飲食到晉軍軍營,非常精心。

虞公每日爲裡克的病心憂不已,忽然有諜報說晉獻公親自領兵到此。虞公想着自己收了晉獻公那麼多好處,正想前往晉國拜謝,如今晉獻公親自到此,正好見面。於是虞公前往迎接晉獻公,兩人見面非常親切。

都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雖然並沒有見過面。

說起來兩個人對打獵都非常有興趣,於是晉獻公約虞公前往箕山遊獵。虞公覺得晉獻公此刻剛吞併了虢國,恐怕晉獻公更加嫌棄自己國力不甚雄厚,於是盡出城內堅車寶馬,甲士兵衆,希望能夠在這次遊獵中給自己掙點面子。

這一天,雙方在深山縱情遊獵,好不盡興。

正在高興時,忽然聽說城中起火了。

晉獻公笑道,“這是哪兒的百姓不小心燒了自家的房子?不過必定沒有大礙,不如我們再打一圍,那才盡興呢!”

大夫百里奚暗地裡密奏虞公道,“城中已經發生了變故,主公還是馬上回去的好!”

虞公於是堅決推辭了晉獻公的邀請,趕回城內。

還沒進城,半路上就看見百姓攜老扶幼紛紛逃難。虞公急忙叫住幾個百姓詢問原因,只是起火爲什麼要逃難呢?百姓卻說晉軍已經佔據了虞國了!

虞公大怒,命令全速前進!

其實他心裡很虛,頭嗡嗡響。晉國不是我們的盟友嗎?剛纔還在和我們遊獵,偷着就把我們的國家佔據了?

不知不覺中虞公與軍隊趕到城下,只見一員大將威風凜凜站在城牆上,說道,“多謝您假道給我晉國,現在請您將國家也借給我們吧!”

虞公大怒之下便命令攻城,號令一出,兵馬未動,卻見城牆上亂箭如雨射下,虞公只能命令後退。還沒退明白呢,忽聽後隊來報,後隊被晉獻公率軍拖住廝殺不止。

什麼叫進退兩難?

這就是進退兩難。

在這水火交困之時,虞公感嘆道,“這都要怪寡人沒聽宮之奇的建議啊!”

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眼下虞公才明白,自己真的中了晉國的詭計。虞公詢問百里奚道,“你當時爲什麼沒告訴我真相呢?”

百里奚回答道,“主公不能聽宮之奇的勸阻,難道能聽百里奚的嗎?臣之所以不進諫,是爲了能夠在今天在您身邊輔佐啊!”

的確,如果百里奚當日勸阻虞公,恐怕早就被髮配了。哪兒有機會在今天獻計呢?

第5章 專業乞丐第25章 愛我就請離開我第32章 申無畏無畏第79章 強權派第21章 共同的代價第14章 怒火中燒的被面試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22章 聰明人第59章 唱錯的歌第17章 心病難醫第26章 如有雷同第31章 魯難未已第77章 俘虜的選擇第18章 大棒威力第13章 呂不韋之死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31章 不負責任的統帥第45章 執着的復仇者第28章 不能吃的蛋糕第52章 魯國的障眼法第61章 人固有一死第10章 驚人美味第22章 鄭莊公的暴力合作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28章 不能吃的蛋糕第35章 謠言成真第70章 長使英雄淚滿襟第6章 美女來朝第36章 天子一怒第48章 子楚歸來第4章 華麗轉身第30章 華麗的威懾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35章 鬧心並亂套的聯姻第45章 恨海難平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10章 冬日之陽第8章 西戎霸主第13章 “怕”就一個字第41章 命運輪轉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22章 祖籍索馬里第29章 冷血的理智第16章 邯鄲城破第39章 出其不意第41章 命運輪轉第57章 不服從命令的人第24章 驛動的心第39章 聲勢驚人第42章 趙氏孤兒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16章 高危係數工作:世子第28章 此人非彼人第4章 逃出生天第23章 奇妙的轉化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35章 秘密情人甘公帶第48章 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第31章 馮諼收德第59章 唱錯的歌第45章 恨海難平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20章 組團逃難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5章 合縱第一次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22章 秉筆直書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21章 郢都第27章 從人質到通緝犯第1章 逃難的學問第35章 謠言成真第57章 不服從命令的人第42章 趙氏孤兒第79章 強權派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61章 人固有一死第32章 申無畏無畏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3章 不成功的刺客第6章 美女來朝第34章 絕境第8章 史上最輕鬆政變第34章 悔之晚矣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10章 誰與爭鋒第33章 狷介者介子推第15章 天降異象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6章 晉惠公所作所爲第39章 出其不意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15章 扁鵲治不了的齊桓公第26章 健將秦武王第20章 最囧莫過宋襄公第73章 衛殤公下崗第31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25章 功成難以離去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