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

一陣陶器碎裂、酒水四濺的聲音響起,廳堂內瞬間安靜下來。

一頭是血的張元剛緩緩朝後倒去。

陳佑身邊的劉河立馬反應過來,抽刀、跨步、手起、刀落,一氣呵成。

只聽嗤啦一聲,大好人頭滾落在地,斷裂脖頸上鮮血一噴三尺高,還帶着些熱氣。

直到這時,纔有尖叫聲、慌亂推倒桌椅的聲音響起。

在門外守候的張家家丁涌入廳內,一同進來的還有陳佑的十數名家兵。

家兵們剛一進來,就朝陳佑所在擠過來。

此時陳佑一臉嚴肅,眼神清明,哪有一點醉酒的模樣?

眼看廳內生亂,他大喝一聲:“安靜!”

霎時間,就彷彿按下暫停鍵一般,所有人都停了下來。

這時張家家丁也看到了自家死無全屍的主人,有那難以置信癱坐在地的,也有那怒髮衝冠喊着要復仇的。

跟着陳佑過來的十來名家兵連忙迎上去擋住這些人。

眼見混亂再起,他不得不再次喊道:“賊首已死!爾等還要負隅頑抗嗎!”【1】

這話一出,頓時有那反應過來的涪城官吏跟着喊道:“張賊已死!速速投降!”

就仿若當初張元剛殺縣令一般,很快就只剩下數人依舊不肯放下武器,只是這時他們已經不佔優勢,很快就被家兵們砍翻在地。

眼看自己已經安全了,陳佑這才轉向在場官職最高的涪城縣主簿:“嚴主簿。”

那四五十的嚴主簿一個哆嗦,連忙應道:“下官在!”

看到他一副受驚了的鵪鶉模樣,陳佑不由暗自搖頭,只是此時卻是他最合適,只好命令道:“你立刻領着衙役前去張家抄家!”

“啊?”嚴主簿一愣,結結巴巴道:“那、那張家還有、有幾百家、家丁......”

陳佑眉頭一皺,十分不滿地再次問道:“誰願意帶頭抄家?”

話音剛落,就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大漢站起來道:“俺!俺原先是縣衙捕頭!”

“好!”陳佑迅速道,“你現在就是涪城營校尉了!立刻帶人去抄了張家,你能拉到多少人,就給你多大的官!”

那大漢先是一愣,隨即搓手笑道:“司馬放心就是!”

話一說完,便邁步朝外走去。

總算是有一個能幹事的!

陳佑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這一地的狼藉,也不理會在場衆人,就這麼帶着家兵離開酒樓,徑直出城。

出了城門走了沒多遠,就看到潘美帶着一隊騎兵迎在路邊。

他來時倒沒考慮周全,沒想過要接應的事情,此時見了潘美,剛剛平息的心不由一暖。

一邊走着,開口笑道:“仲詢怎會想到來此?”

“某卻是有些不放心哥哥!”

陳佑聽了,走到他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沉默了片刻才道:“安排人封鎖住涪城四周城門,不要放出任何一個人!”

潘美聽後先是一驚,隨後道:“哥哥這是?”

“我讓清源殺了那張元剛。”

“啊!”潘美驚叫一聲,剛要說話,隨即住口不言,略一思考,便轉頭對自己身後的親兵道:“立刻回去叫田校尉帶人來封鎖城門!”

“是!”那個親兵愣了一下,立刻調轉馬頭朝荊門軍營地奔去。

陳佑也能猜到潘美想說啥,無非就是殺人之後的惡劣影響。

此時見他閉口不言,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仲詢放心,我有分寸。”

只是只是藉着火把的光亮也能看到,潘美眼神中是滿滿地不放心。

也是,先是突發奇想想要讓大頭兵選長官,現在又突然暴起殺了投降之人,這麼看都不像是能讓人放心的行爲。

短短几天,涪城先是經歷了豪強殺官,之後豪強又被誅殺,城內着實亂了一番。

就在涪城一片慌亂的時刻,漢中的夏都指帶領一軍過了羅江縣城,裡巴西縣城也僅有三十多里路。

“都指,歇一晚上再走吧!再這麼走下去,怕是走到巴西,手下人都拿不動刀槍了!”

夏都指他騎馬前行,一路上也不勞累,只是手底下步兵甚多,哪怕一天急行軍,走到現在也不過走了七十多里路。

眼看天色將晚,左右離巴西縣城只剩三十里路,他甚至準備命令點起火把連夜前行。

這下他手下的副都指揮使和營校尉們受不了了,紛紛過來勸阻他。

Www ◆тTkan ◆c○

“都指,你也不是不知道,手下這些人少有沒得雀矇眼的!哪怕是打着火把,也容易出事啊!”

眼見一羣下屬都不同意,夏都指只好嘆氣道:“歇罷!歇罷!只是明天得早早啓程!”

“得令!”見他鬆口,一羣人立刻輕鬆起來,各自下去安排安營紮寨自不必提。

他的副都指揮使則疑惑地問道:“都指,這次何故如此急切?”

夏都指聽到問話,扭頭看了看周圍無人,這才一臉憂慮地道:“此處無人,我也就告訴你了。大王收到消息,周軍一支偏師已經攻下梓州城,正向綿州而來!”

聽了這話,副都指揮使面色一變:“他們想攔截後路?”

“怕就是這樣!”夏都指嘆了口氣,“所以我才如此急切,就是爲了早日趕回巴西縣城,防止被周軍得手。”

副都指揮使點點頭,若有所思道:“其實,若大王尚是周臣,此時應該已經同秦王會師蜀都城下才是,也不必你我奔波至此。”

“噤聲!”夏都指喝了一聲,“事已至此,我等就當以王命爲重!”

只是說完這句話,他就黯然道:“若是當初勸阻大王......”

臨近子時,原來的涪城縣捕頭、現在的涪城營校尉蔡生就帶人拉着數車銅錢財物,打着火把來到荊門軍駐地。

剛睡下沒多久的陳佑被叫醒,洗了把臉清醒之後,在中軍帳內接見了蔡生。

自然是陳佑好一番勉勵,蔡生好一番表忠心。

等到陳佑說出,只要他能在明天早上拉起五百人,並帶着上戰場立下戰功,立刻就保舉他做營正;能拉起兩千人上戰場立下功勞,就保舉他做都指揮使。

蔡生偌大漢子,就這麼激動地跪倒在地,也不知道怎麼纔是“拜”,一個勁地用頭搗地。

陳佑廢了好大勁才把他拉起來。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