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皇帝之怒

秦莞心中有些不安,忙問,“眼下北邊戰況如何?”

燕遲見秦莞神色便知她擔憂秦朝羽,便握住她的手道,“安陽侯和成王領兵北上,如今,已經在崇州和豐州遭遇,皇后和太子去了豐州,趙佑去了崇州,打算分兵而攻。安陽侯知道消息,只派了兩萬兵馬去守崇州,而後帶着剩下的八萬兵馬去了豐州,打算在豐州將皇后和太子擒獲,如此來破局,如今,安陽侯只怕已經到了豐州了。”

秦莞聽得心驚膽戰,自古攻城戰都極難,安陽侯只派了兩萬兵馬去守衛崇州,明顯是想拖延時間,而剩下八萬人馬去豐州,分明就是要在人數之上壓制皇后,皇后和太子攻城本就被動,就更不必說敵人數目倍於自己。

“皇后太着急了。”秦莞嘆了口氣。

燕遲頷首,“得知安陽侯領兵北伐,皇后想兵分兩路攻城,卻沒想到安陽侯善兵戰,領兵神速,這一次的戰局只怕不妙。”頓了頓,燕遲又道,“皇后令葛楊爲西征統帥,只是遲遲酬不齊糧草,只怕暫時無法成行,如此我們倒是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秦莞心底一鬆,“如今我們只能顧及自己了。”

燕遲應聲,又道,“午膳之後,我要去府衙一趟,如今朔西有變,許多事堆積着。”

從前的朔西歸屬大周,如今,朔西卻幾乎成爲燕遲的封地,他還得操心朔西吏治。

二人又說了一會兒燕遲便出了王府,待到了衙門,便看到衙門之中等着好些人,燕遲從側廊入了後堂,一進去董書文便上前來,笑道,“殿下!殿下入內之時,可看到外面的人了?”

燕遲頷首,董書文便笑道,“自從前日發了招賢令,這幾日日日都有人來自薦,其中,很多人都是從定州涼州過來的,還有幾個還是早年的進士出身,咱們的文官不愁了。”

招賢令是燕遲的意思,如今朔西自立,便需要一套全新的官僚機構,自然也需要更多的人手,燕遲從前只管軍務,手上並沒有那麼多可用之人,如此,便有了這招賢令的構想。

燕遲見成效不錯,便道,“此事交給你和齊先生統總,等人選出來,本王再見。”

董文書應了,燕遲又將要新設的衙門和董文書幾人商議了一番,等有了對策,方纔離開衙門出了城。

城外大營中如今駐紮着五千人馬,皆是負責西臨城城防所在,燕遲此番來,乃是爲了擴大營地。

此處將領已在此當值兩年,只是一位從六品振武將軍,因朔西自立營部重新劃分,燕遲月前回來的時候,便將此處大營交給了古凌,古凌比燕遲年長几歲,是燕凜發掘並一手提拔上來的寒門子弟,也算燕凜的親信將領之一,此前差點爲林徐貴所害,所幸被救了出來,如今,燕遲既然擁西臨城稱王,那西臨城的守衛便極爲重要,他留古凌在此,又即將增兵,便是爲了保證西臨城安危——

一入大營,古凌便帶着人馬出來迎接,待進了中軍大帳,古凌便道,“殿下此前吩咐末將已經準備周全,殿下請看,從這裡往北一里地之外有一處窪地,背風臨河,是一處極好的紮營之地,並且此處在去蒙州的必經之路上,末將想着,如今西邊東邊都有了營部,只北邊還差了防衛,從前蒙州是西臨城上轄,如今蒙州卻是我們要防衛之地,不得不當心。”

燕遲聞言大笑,“今日此來本就是爲了與你說此事,你倒是先想到了,本王也有此意,不僅要防蒙州,此處曾兵,也是爲了防一手戎人,從下月開始,北邊還要設哨營,要如白狼關一般巡守。”

古凌一一應下,又命身邊參軍記在紙上,又細細陪燕遲商議了許久才定了諸多防務,燕遲又在營中巡邏了一番,這纔回城準備公文,從原來準備曾兵五千,眼下變成了曾兵一萬五,如此,西臨城北便有兩萬人馬守備。

燕遲雖然離開了軍營,書房之中卻始終放着一張朔西的堪輿圖,如今他並非只防備戎人一處,所思所想便要更爲周全,而身在高位,雖然人在王府,卻能運籌帷幄於朔西的大格局之上,自是叫人敬服。

齊先生和張洞玄如今都在西臨城,見燕遲在月餘間便將整個朔西防衛的滴水不漏,心中多是感佩,而東邊赤風原大營也在範鑫等人的照看之下建了起來,消息頻頻送回西臨城,一切皆是順遂。

又過半月,西臨城外北營也順利安頓好,古凌派了兩千人馬往北方推進,準備選地建哨營。

同時,西臨城內又增衙門無處,增文官二十多人,一套完整的管轄體系便建了起來,燕遲雖長於兵戰,於吏治之上卻也精通,且他在朔西多年,於民生民俗皆瞭解甚多,半月之後,由燕遲總擬臣下潤色的朔西律例便頒發了出來,如此,燕遲真正的將朔西變成了自己的屬地,而此時,京城也確切的收到了燕遲於朔西稱王的消息。

崇政殿上,燕涵雷霆震怒,他將朔西來的摺子扔到了堂下,看着滿朝的文武百官冷冷道,“看到了沒有?!這就是燕遲!這就是放虎歸山的後果!朔西易守難攻,朔西軍更是朕軍餉充足培養了多年的精銳!如今朔西成了他燕遲的屬地,你們可有法子拿回朔西?嗯?!”

燕涵深吸口氣,一雙眸子裡戾氣隱隱浮現!

“林徐貴和林燮一去無歸,宇文憲在定州也無計可施,朕欲發兵西征,你們一個個的卻有千萬條理由阻攔朕,如今,好一個睿王府,好一個西周睿王!人家小朝廷都立起來了!朕的臉都被踩在腳底下了!”

燕涵極少有如此震怒的時候,可北邊的戰況沒有他預想之中的順利,而西邊燕遲卻竟然自立爲王,如今小朝廷建起來,民間人人都稱燕遲爲西周王,燕涵這才忍不住大怒!偏偏想西征,卻被自己人阻攔了住。

葛楊看燕涵如此震怒,忍不住上前來,“陛下,並非臣下們阻攔陛下,實在是軍餉籌備未齊,不敢輕易發兵,各處兵馬算起來雖然也有十萬之衆,眼下卻是一盤散沙,而如今四處的糧餉,不管是送到的,還是在途的,加起來也才三個月的量,而路上走便要一月,如此到了定州,便只剩下兩個月可用,到時候打起來,一旦後續糧草不齊,便是軍心不穩,我們人數上本就無優勢,戰力也不及朔西軍,就這般貿貿然出發,實在是很難得勝。”

燕涵胸口劇烈的起伏了兩下,“燕澤!你怎麼看?!”

燕涵這般一問,所有人的目光也跟着一轉,朝堂之上皆是身着官服的臣子,卻只有一人白衣凜然輕袍如雪,此人正是怡親王世子燕澤,怡親王世子燕澤本有眼疾,可經叛賊之妻從前的永慈郡主醫治,在新年之時,燕澤十多年的眼疾竟然真的痊癒了,眼疾痊癒之後的燕澤終於能以明眸示人,不僅如此,他主動向皇帝燕涵請官入仕。

安陽侯和成王燕麒是在燕遲離開京城之後十日便領兵北上的,燕遲當日用北府軍南下的幌子騙了皇帝,可北府軍反叛卻是真的,皇帝不敢輕慢,等安陽侯和成王一走,朝中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不僅如此,此番北伐,兵部各司和幾個朝中年輕將領皆同行北上,一時朝堂之上空泛了不少,而皇帝剛讓恭親王世子燕離入了朝堂,值此朝中用人之際,皇帝不得不很快恩准了燕澤的請官,只是皇帝一時不知該給燕澤什麼職位,便許他客卿身份在在朝,而燕涵起初並沒有想到燕澤並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般羸弱無才。

彼時西征大軍剛剛統總夠了人數,可軍餉卻十分匱乏,就在這時,燕澤提出了以稅換餉的法子,他上諫讓戶部給洛州,豫州,楚州等三處州縣特權,向三處州縣的各大錢莊米糧行等商戶籌集軍餉,並開抵稅銀文書,等到了年末,覈算稅銀之時,便可以如今貢獻糧餉的銀兩來抵算,如此,便算提前預支了這三處州縣的七分稅銀。

不過兩個月時間,籌集來的糧餉便可使北伐軍隊多了半年糧餉,而西征大軍也有三月有餘。

皇帝見燕澤的法子這般奏效,一時對其器重有加,見他籌集糧餉十分積極,在西征的事上,便也想問他的意思,若他還有別的法子籌集餉銀,西征便可成行。

燕澤一襲白衫,蘭枝玉樹一般的溫潤明朗,他站在朝堂之上,滿朝文物的風儀優雅便盡在他一個人的身上,而皇帝這般一問,燕澤便上前半步道,“微臣以爲,葛尚書所言有理,此時西征不可爲。”

燕涵一聽這話,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你竟覺西征不可爲?”

燕澤頷首,“以稅兌餉的法子雖然能解燃眉之急,卻不可過量,否則,到了年底稅銀皆空,來年又該如何?北邊戰況未明,而西邊卻必定是血戰,微臣以爲,要等北邊戰事得勝之後,纔好西征,否則兩邊若皆拖延糾纏,得利者,也只有可能是叛賊,是以,還請陛下三思,若有別的籌餉的法子,微臣必定即刻稟告陛下。”

燕涵抿了抿脣,大手一揮,“也罷!燕遲雖立了自己的小朝廷,卻還未發兵北上,朕便先忍他一回。”

葛楊聞言鬆了口氣,燕澤便也退了回來,如今最重要的事便是北邊的戰事,就這此事又議了半個時辰方纔散朝,燕澤見皇帝叫了葛楊進御書房議事,便轉身往壽康宮而去。

沒走幾步,碰到了前面也同往壽康宮的燕離。

燕離見他也過來了,便笑道,“三哥,皇上那般惱怒,你倒是鎮定。”

燕澤眼疾已痊癒多時,燕離心底不知怎麼卻還是有些不習慣,看着燕澤明亮的眸子,他分明在笑,可燕離卻詭異的覺得燕澤的笑意有些輕渺,總是不及燕遲那般給他安心之感。

燕澤脣角揚了揚,“西征不妥,皇上便是再如何惱怒,我也是那般說辭。”

燕離的笑意便淡了,從前的朔西軍少將軍,睿親王世子,如今,成了大家口中的叛賊。

而每一日,朝堂之上都要提起派兵西征燕遲的事。

見燕離神色,燕澤便道,“怎麼了?想到燕遲,心底還是覺得不好受?”

燕離呼出一口氣,笑道,“也沒有,畢竟這麼久了,不過知道七哥在西邊安定下來,我心底倒是鬆了口氣。”

燕澤左右看了看,“這話莫要讓陛下知道了。”

燕遲惹得皇帝雷霆大怒,這話若是讓他知道,結果可想而知。

燕離聳了聳肩,一時沒再說話,目光落在燕澤身上,心底卻有些恍惚,燕澤這十多年眼疾,讓所有皇室之人都對他憐惜非常,便是燕離自己也是如此,可沒想到眼疾一好,燕澤竟然是如此大放明光,他智謀在心,不說對這個世道,便是對朝堂也毫無疏離排斥之感,就彷彿他從一開始便是如常人那般習字學文,繼而得了滿身的本事,如今終於能一展所長一般。

燕離知道即便是眼盲之人也可以學富五車,可從前的燕澤似乎還是淡泊的,那時候燕澤給他的感覺,似乎他永遠不可能入仕,不可能去討論軍備糧餉這些嚴肅而焦心的朝堂之事。

燕離收回目光,心底有些茫然,他看人大抵是不準的,總是想當然,便是在面對自己命運的時候,也總是幻想着一套平靜祥和的幻境,可實際上,他卻深知自己早已置身風暴的旋渦之中,只一步,他便要深深的陷進去。

二人到了壽康宮,整個壽康宮安靜的落針可聞,等到了殿門之前,陳嬤嬤才一臉沉凝的走了出來,見到兩位殿下過來,陳嬤嬤方纔一笑,燕離忙問,“皇祖母在做什麼?”

陳嬤嬤嘆了口氣,“還是老樣子。”

睿王燕遲叛逃離京之後,太后又重病了一場,幾個太醫聯手纔將其救了回來,從那之後,太后娘娘便不會說話了,也只有九殿下燕綏在身邊的時候,她面上纔會露出幾分生氣來,很多人都說,太后娘娘病的癡傻了。

燕離面色微沉,和燕澤一起走了進去。

第401章 貴妃之喜,東宮之憂第121章 沈大人有個女兒,你可見過?第084章 探牢房,大反轉!(萬更)第193章 幫上了忙,侯府奇人第319章 畫館試探,磨坊出事第529章 皇帝之謀,嶽凝離京第454章 放手一搏第069章 秦隸的暗疾(一更)第498章 案情落幕,過年前夕第343章 鄉村治病,趙迅開口第332章 有驚無險,不認罪行第461章 趁亂出宮第199章 宮宴百態,兇案得破(萬更)第087章 設局,請兇現行(萬更求月票)第016章 魔王第438章 燕遲,留不得了第451章 危機四伏,深夜大火第132章 救偷藥賊,遍地殘屍第489章 龍陽之癖2第119章 秦府落敗,偶遇故人第115章 英雄救美,瘋魔的兇手(萬更)第270章 病情好轉,夜宴血人第363章 消失血字,王府新案第217章 皇后之心,發現線索第184章 權貴打架,出人命了!第168章 瘋魔真相,死得其所第210章 痛打馮璋,魔王本色第118章 秦莞的強大,燕遲的難題第151章 侯府故交,鉅富之家第139章 兇手斃,情思涌(萬更求月票)第147章 如同偷情,天下唯一第218章前往府衙,隔牆聽案【有獎問答】第412章 婚期將近,宮中尋畫第135章 飯桶捕頭,秦莞推案第280章 冊封郡主,太子醒來第422章 貴妃中邪,皇后何在第036章 首次驗屍(下)第161章 乃是謀殺,曼陀羅毒(萬更)第384章 借刀殺人,移屍之謎第458章 壽康求救第254章 初至獵場,公主被拒(小爆更)第196章 皇帝之邀,案情轉機第206章 舊案內情,燕徹之怒第016章 魔王第414章 傷病之謎,公主出嫁(萬更1)第108章 秦安可不能死!第343章 鄉村治病,趙迅開口第097章 有染者誰?自戕而亡!(萬更)第158章 中州四海最好的莞莞!第336章 毒發身亡,結案存疑第421章 太后病危,風暴降至第246章 魏家公子,白氏入京第508章 雪夜屠殺第332章 有驚無險,不認罪行第185章 出手救人,紛爭暗涌第535章 決定聯手,前去赴約第424章 侯府劫數,太后懷疑第450章 被囚宮中,帝王之心第509章 率軍回營第335章 臨危陳情,真相大白第365章 府門生亂,隱瞞線索第177章 向善抉擇,不講道理第541章 火攻之計,最後一戰第310章 雀兒之死,爭鋒相對第100章 竹林驗屍,連環兇案?(萬更)第464章 我是有妻子的人了!第513章 夜歸西臨第088章 灰堆尋骨,手拼頭顱(萬更)第109章 下毒,罪孽深重的秦安(萬更)第438章 燕遲,留不得了第132章 救偷藥賊,遍地殘屍第138章 兇手查明,危險呼吸第224章 孟府看診,一起看畫第112章 竟然是春宮圖?(萬更求月票)第217章 皇后之心,發現線索第502章 再見故人,前往朔西(萬更)第490章 手下敗將第338章 公主允嫁,世子歸來(萬更)第260章 太后問罪,耳光之怒第087章 設局,請兇現行(萬更求月票)第456章 自亂陣腳第032章 證據在屍體上第365章 府門生亂,隱瞞線索第283章 提前回京,第二個兇手第371章 舊案疑雲,牽連皇后第376章 秦述威脅,太子之心第173章 跟蹤入樓,詭異窺探第154章 痛打一頓,表明心志第280章 冊封郡主,太子醒來第109章 下毒,罪孽深重的秦安(萬更)第482章 兄弟有疑第406章 母女離別,公主傳話(萬更1)第138章 兇手查明,危險呼吸第007章 姐妹第426章 婉拒賞畫,貴妃之異第538章 三軍會盟,姐妹相見第325章 最新發現,直接對峙【有獎問答第470章 圓房第153章 夜半哭聲,燕離之驚第327章 心繫嶽凝,同去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