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皇帝之謀,嶽凝離京

嶽瓊當日連發三道軍情急報,在路上走了七日方纔到了京城,此時已經是四月下旬,蠻族入侵滄州的消息徹底的打破了京城的平靜,崇政殿中,皇帝着急衆臣議事,衆人一聽這話,俱是亂了心神。

兵部尚書葛楊道,“陛下,如今蠻族入滄州,且來勢洶洶,眼下雖然還不知他們如何得了消息,又是如何集齊了這麼多人馬,可滄州已經失陷,接下來,只怕便是北地各個州縣了,微臣以爲,應該立刻派兵增援,此前準備西征的大軍如今正駐守在洛州以北,若是即刻發兵,十多日便可趕到,想來安陽侯那邊還可抵擋一二。”

衛國公彭懷初也道,“陛下,數十年前,滄州便曾淪陷過一次,這一次,卻只怕比那一次還要嚴重,蠻族這麼多年一直沒能越過蒼龍山,如今一旦越過來,只怕野心潑天,朝廷務必要速速派兵增援纔是。”

這麼說着,其他衆臣皆是紛紛附和,高座之上的燕涵卻皺眉沉思一時不語。

接着,其他人也紛紛站出來上諫,等都說完了,卻都是一個意思,說務必要派兵將蠻族攔在北邊,萬萬不能讓其南下。

燕涵聽了便道,“既是如此,葛楊負責調兵,兵部各司協同,速度備好人馬和軍備,儘快北上增援。”

聽燕涵如此說,衆人方纔稍微安心,一時戶部兵部等都忙碌起來,下了朝,燕涵便叫了林璋和葛楊一同到了御書房。

到了御書房,燕涵便道,“此番,我打算以林統領做你的副將,你覺得如何?”

林璋微微一訝,“陛下,微臣離開,禁衛軍如何安置?”

燕涵便道,“交給趙禹暫領,你和葛楊一同帶兵北上便可。”

葛楊聞言自然沒有意見,只是心底有些狐疑,莫非燕涵不信他,這才讓林璋隨行?

要知道,禁衛軍大統領林璋可是燕涵最爲信任之人。

這麼想着,葛楊心底略一嘆息,面上越發不敢表現出異樣來。

林璋聽讓趙禹暫領禁衛軍,倒也沒有異議,只好應了,燕涵又交代了葛楊些話,便讓葛楊自去辦事,只留下了林璋一人,林璋見葛楊已走,便道,“陛下爲何要末將隨行?”

燕涵聞言眯了眯眸子,道,“北地的消息傳到到了我們耳中,你猜,燕遲會否知道這消息?”

林璋眼瞳動了動,“應當……是知道的。”

燕涵便狹眸道,“滄州淪陷,接下來便是吳州、豐州、崇州三處,雖說豐州距離滄州最近,可如今豐州有嶽瓊守着,必定能支撐許多時日,蠻族人雖然悍狠,卻少有謀略,只怕不會和嶽瓊死磕,如此,自然會選擇吳州和崇州,崇州如今北府軍在,蠻族若是打到了跟前,北府軍也不會束手就擒,只有吳州,如今只有個空殼子,蠻族必定不會放過。”

林璋眼底微微一明,“吳州再往南便是蒙州,陛下的意思是說……”

燕涵點頭,“若蒙州有失,便是朔西了,燕遲這樣的人,和睿親王一樣,是不會坐視不理的,只怕多半會曾兵至蒙州。”

林璋眼底生出幾分詫異來,“所以陛下是要末將意在朔西?”

燕涵頷首,“如今蠻族入大周,局勢便更亂了,卻也是亂中有了新機會。朕要你跟着葛楊,便是要你等朕的消息,葛楊此人,爲人太過忠正,朕便是傳令,他只怕也會有猶豫之時,你跟着,朕才能放心。”

林璋欲言又止,燕涵道,“你不想救你侄子嗎?”

林燮和林徐貴二人都還在燕遲手中,林燮可是林璋的親侄子。

這麼一說,林璋抱拳道,“好,微臣謹遵陛下吩咐。”

朝中爲了增兵迅速佈置起來,消息卻也傳到了京城各處之中,安陽侯府之中,正是一片張燈結綵,消息傳來,嶽稼和太長公主不由在堂中商議起來。

嶽稼道,“忽然生了如此變故,父親身邊也沒有多餘的人可用,祖母,不若我明日便去請官,北上跟着父親。”

太長公主聞言卻略有猶豫,“這……雖然好,可是你父親已經去了北邊了,你若是去了,我們的門庭靠誰支應?還有,後日便是你妹妹的大婚之日,你卻如何能在這個時候離開,便是要離開,應該是大婚之後再去。”

太長公主嘆着氣,一旁江氏也跟着點頭,嶽稼聞言便不再言語。

嶽凝即將大婚,嶽瓊不在本就是極大的遺憾,如今若是他這個長兄也走了,那可真是沒有人操持了,只有嶽清一個,大宴當日,便是接待男客都接待不過來,嶽稼嘆息,“是,祖母說的有理,那便等妹妹大婚之後再說。”

這麼說着,太長公主又看着嶽稼道,“你妹妹的大婚倒是趕在了你的前頭,如今,也該爲你考慮一二了。”

嶽稼聞言面上倒無排斥之意,只因他年歲也大了,自然也得想着娶夫人回來纔好,江氏聞言笑道,“母親,說起此事,我倒是要和您說一件事,前日去武安侯府上做客,遇見了衛國公夫人,她家的錦兒您可記得?”

衛國公家的小姐,太長公主自然記得,“怎麼不記得?是個爽利的姑娘,怎麼?對咱們稼兒有意?”

江氏點頭,卻又蹙眉道,“不過還有一樣關節,這錦兒早前有意和秦家世子作對,他們雙方父母還好生說過此事,本來已經是口頭訂下的,可是後來秦氏出了事,這才耽誤了,雖說秦家如今並不算罪族,可到底成了庶族,又淡出了京城的圈子,這門親,自然是不好繼續了,所以他們知道稼兒回來了,便看中了稼兒。”

太長公主眉頭幾皺,“錦兒倒是好的,只是和秦家說過親事,如今又到了咱們……若是沒有莞丫頭便罷了,咱們和秦氏也算是有親的,如此卻是不好看的,算了,這門親事是不成的。”

江氏聞言笑道,“我也如此想,所以那日沒有應衛國公夫人的話,倒是武安侯老夫人,那一日知道我發愁稼兒的婚事,和我提了一個她的侄孫女兒,是洛州蘇氏之人。”

太長公主揚眉,“是那個一門五進士的洛州蘇氏?”

江氏笑,“正是,蘇氏和太后娘娘的母族穆氏,都是洛州一等一的世族,武安侯夫人的一個侄女兒嫁去了蘇氏,這個女孩兒便是這個侄女兒的孩子,如今十五歲,是洛州有名的才女,模樣性格都是極好。”

太長公主笑,“這個聽着倒是不錯,你改日去武安侯府上拜訪拜訪,將此事說定,有機會見見那姑娘吧,稼兒的性子有些端方沉悶了,是得找個性情好些的方纔能琴瑟和鳴。”

嶽稼在旁聽的波瀾不驚的,心底卻是在想北邊的戰事,說完了嶽稼的事,江氏又憂心起嶽凝來,“這幾日凝兒一直在院子裡閉門不出,倒好似病了一般,我實在不知道她怎麼了,問了幾次也不說,請來大夫看,她卻也不看大夫。”

這麼一說,太長公主和嶽稼都神色凝重起來,嶽凝的異常不止是江氏看出來了,大家都覺出了不妥,然而嶽凝本也不是個活潑外向的,如今京城之中也沒個閨中密友,一來二去,便誰也不知道她到底怎麼想的。

太長公主看着外面掛着的喜字燈籠嘆了口氣,“不知爲何,我總覺的凝兒不喜這門婚事,只怕是……要壞事啊。”

江氏和嶽稼對視一眼,卻也都是茫然不解之態。

同一時間,嶽凝身邊的小廝正將此前太長公主處的話重複說給嶽凝聽。

嶽凝聽完,道,“當真?滄州竟然被屠城了?!”

小廝道,“是,滄州幾十萬人,逃出來不過千餘人,眼下侯爺在北邊短期內必定是回不來的,朝廷還要增兵呢,世子爺也是說您大婚之後,他便北上去尋侯爺去。”

嶽凝容色有些頹喪,聽着這話一時沒有言語,半晌,才轉眸看向外面陰沉沉的天。

小廝見嶽凝神色不敢多言,倒是近身的侍婢綠棋道,“郡主,您到底怎麼了,這些天夫人和老夫人都很是擔心,後日便是大婚之日了,您卻一點興致都沒有,不然,去見見燕澤世子?”

十多天之前見過燕澤之後,嶽凝便留在府中乖乖待嫁了,而兩家雖然有親,可婚前男女不得見面也是大周的習俗,因此,燕澤便也不曾再主動過府來,因此,這些日子,二人並沒有再見面過。

嶽凝聞言有些出神的站起身來,而後呆呆的走到了門口去,擡眸朝外一看,天穹之上盡是陰雲,便如同眼下她的心緒一般,嶽凝出了一會子神,忽而道,“剛纔大哥說,他想立刻動身北上嗎?”

“是的,只是太長公主擔心世子北上有個意外,又覺得郡主的婚事當前,不應該離人。”

嶽凝聞言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外頭裝扮一新的院子,忽而道,“國難當前,婚事又算什麼?”

一旁綠棋沒聽清楚,“郡主您說什麼?”

嶽凝搖了搖頭,只是吩咐,“將我的承影劍拿出來,再把我常穿的衣服收拾收拾。”

綠棋笑道,“早就準備好了的,這些都是要帶過去的。”

嶽凝沒說話,只一個人在門口怔怔的站了許久。

第二日一早,綠棋起身來到了正房之外,卻見房門緊閉着,嶽凝還沒起身,自從十五歲之後嶽凝便不讓侍婢們守夜,是以綠棋只吩咐了小丫頭在門口守着,等嶽凝起來服侍梳洗,而她則去了廚房端早膳來,去了兩盞茶的功夫綠棋纔回來,卻見房門仍然是閉着的,那小丫頭也說岳凝還未起身。

綠棋看了一眼今日的天色,眉頭微皺,“若是平日,郡主早就起來了,莫非是病了?”

綠棋說完,上前便去敲門,不想敲了幾下也沒有人應,這一下綠棋可是慌了,忙推門,誰知這一推門卻開了,綠棋叫了幾聲郡主,急忙朝着內室去,可等到了屋子裡,卻見牀榻之上被褥放的整整齊齊,一點不像有人睡過的樣子,綠棋當下便心慌起來,“郡主?!郡主您在哪裡?!”

綠棋一邊叫着一邊去到了暖閣,沒有看到嶽凝的人,卻只看到了榻幾之上放着一封信!

綠棋上前一看,卻見上面寫着“祖母親啓”四個字,綠棋面色一變,連忙拿着信便去尋太長公主!

等到了太長公主處,綠棋剛說明緣故,太長公主便將信拿去打了開,剛看了幾個字,面色就變了,漸漸地,太長公主面色越來越難看,最終,整個人跌坐在了矮榻之上,正在這時,江氏和嶽稼等人收到消息都趕了過來,紛紛問發生了何事,太長公主將信遞給江氏,苦笑道,“凝兒走了,說讓稼兒速速北上馳援,說她……說她去找莞丫頭了!”

江氏和嶽稼幾人分別看了信,都一個個面色暗沉,江氏怒道,“當真是胡鬧,竟然就這麼一聲不吭走了!稼兒,眼下去追可還來得及?她一個人出去,若有個好歹該如何!”

嶽稼道,“只怕是來不及了,妹妹的性子您是知道的。”

太長公主長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難怪她這些日子總是不對勁,想必心底是有什麼不能告人的苦衷的,既是如此,我們難道還能生生逼她嫁人不成?!事到如今,且派出幾個人往西邊去找,看看能不能追上,追上了也不必回來,只需護她周全便是,我們幾人,只管想想如何解決明日的事纔好。”

江氏又氣又擔心嶽凝,“如今怎麼辦呢?這是懿旨賜婚……幸而因爲前歲的事沒有敢請那麼多人,如今只能一家一家去說了,重點是澤兒那邊如何說是好呢?凝兒一個丫頭片子,她怎麼敢一個人去西邊?!”

江氏記得團團轉,又去問綠棋,綠棋將昨日嶽凝的交代說了一遍,衆人便知她早有此意,太長公主見狀只好道,“你且陪我,我們去怡親王府走一趟吧,少不得要拉下我這張老臉替她料理了!”

江氏又覺自責,“實在是我沒好好管束她,讓母親爲這等事費心。”

太長公主搖頭,“比起這事,我更想知道,到底是什麼讓凝兒轉變如此之大,竟然連婚都不願結了!”

第496章 我知道兇手是誰了!(萬更)第534章 教學兵法,嶽凝來了第129章 刁民危機,孫神醫來了!第420章 宮闈驚變,三人失蹤第073章 善琴者誰?(一更)第234章 等了半生,定下親事(萬更)第110章 情字傷人,六指骸骨(萬更)第209章 後宮之爭,腦子有病第377章 未雨綢繆,皇后提點第259章 瘋馬之死,以牙還牙第420章 宮闈驚變,三人失蹤第043章 懷疑第150章 寒夜旖旎,相依取暖第556章 消息傳來,不敢置信第497章 主動認罪,父子情深(萬更)第308章 畫館之行,再揍馮璋第477章 繾綣情癡,命案再生(爆更過年第350章 宮門偶遇,燕綏不見第272章 驗屍者誰,義莊舊事第295章 死者查明,教義殺人(萬更)第520章 婚期將近第559章 發罪己詔第120章 相見不識,府牢再遇第117章 心蘭產女,祖孫之死(萬更)第525章 城空人去,棄城自保第306章 三入天牢,酒肉道士第286章 獵畢回京,嶽凝歸來第480章 東苑驗屍第057章 天黑了,可別亂跑(二更)第313章 報答贈畫,公主允嫁第513章 夜歸西臨第283章 提前回京,第二個兇手第494章 天資聰穎,五房養子第292章 掃墓偶遇,宮中對峙第376章 秦述威脅,太子之心第458章 壽康求救第060章 最新線索,貴客來訪第519章 物是人非第447章 大婚大婚4(新年快樂)第424章 侯府劫數,太后懷疑第525章 城空人去,棄城自保第098章 神秘背影,再探紫竹林(萬更)第196章 皇帝之邀,案情轉機第222章 驗屍孟巍,傷勢之謎第205章 燕遲留京,詭案玄機(萬更)第207章 聲名鵲起,遇到燕徹(萬更)第051章 另有玄機,多謝殿下第293章 燕徹之怒,剝掉人皮第043章 懷疑第006章 襲擊第172章 最新線索,疑犯失蹤第298章 第二死者,嵐州陸氏(萬更)第402章 眼疾之謎,舊事繁多第494章 天資聰穎,五房養子第537章 戎蠻分兵,三軍齊發第489章 龍陽之癖2第053章 九妹妹,有人要害我(二更)第461章 趁亂出宮第014章 醫仙第456章 自亂陣腳第172章 最新線索,疑犯失蹤第109章 下毒,罪孽深重的秦安(萬更)第011章 好事第154章 痛打一頓,表明心志第508章 雪夜屠殺第375章 今晚留下,夫唱婦隨第213章 新案內情,侯府看診第096章 驗屍,再見花柳病!(萬更)第016章 魔王第375章 今晚留下,夫唱婦隨第202章 又立大功,除夕旖旎(萬更)第344章 疾風驟雨,案情曝光第477章 繾綣情癡,命案再生(爆更過年第056章 九妹妹在外面遇見五妹妹了?第231章 府衙探視,請君入甕第227章 畫中線索,裝病作假第253章 營地尋人,暗藏殺機第508章 雪夜屠殺第342章 表明心志,做我夫人第535章 決定聯手,前去赴約第126章 殿下是怎麼進來的?(萬更拜年第110章 情字傷人,六指骸骨(萬更)第129章 刁民危機,孫神醫來了!第401章 貴妃之喜,東宮之憂第070章 燕遲親自來接(二更)第527章 絕不後退,燕遲報信第483章 狐媚邪崇第230章 再入孟府,探查三房第085章 推案,兇手另有其人(萬更)第160章 是否自縊,驗過才知第219章 父子騙局,府衙推案(萬更)第094章 封井,秦府死人了(有獎問答)第265章 下跪求救,人爲謀害(萬更)第111章 兇手是女子(萬更求月票)第312章 第四死者,垂淚女子第327章 心繫嶽凝,同去青樓第130章 老宅詭影(萬更求月票!)第443章 計劃離京,提醒嶽凝第204章 入宮看病,遲離到訪第543章 燕蓁來信,得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