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金針獎(一)

華語音樂三大獎各有特色,內地音樂興起後,華語音樂盛典是內地收視率最高的,主要是有央視力挺,又對國內各娛樂直播敞開了直播門檻。

金曲獎是最有歷史,也最具影響力的,在亞太地區都有知名度,論起權威性,也是三大獎中最不受質疑的一個。

而金針獎比較尷尬,這種尷尬和港島自身息息相關。

港島尚是殖民地時,由於位置十分特殊,一度風光無限。

但在迴歸後,哪怕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遺留,港島在國內國外的重要性,都在毋庸置疑地逐漸降低。

這種降低是方方面面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音樂上,港島地位的下降,從粵語歌曲熱度這些年大幅下降,市場迅速萎靡就能窺出一二。

金針獎在這種改變下,一度沉寂到於2010年後停辦了三年,去年剛復活,再復活時,內核上已有極大變化。

很討巧,它的變化,沒有從權威性上着手,畢竟金曲獎的權威已深入人心不可超越,而是從專業這一角度入手。

這專業,可不是說評獎的專業,而是頒獎典禮辦得專業。

國內的三大獎,之前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注重頒獎,但不注重現場。

三大獎辦了這麼多年,給人留下驚豔印象,讓歌手或歌紅起來的,幾乎沒有,這就是現場的缺失。

當一堆專業歌手呈現出ktv演唱一般無趣的表現時,相信所有人是過目就忘,關注程度也大受影響。

相反的是,國外的格萊美等音樂大獎,較之頒獎,更注重現場。真正做到了把頒獎典禮當成一次全娛樂圈的盛會來對待。

它們的頒獎舞臺,是明星們向大衆展示推銷自己,或是打歌、推新專的難的舞臺。

而不僅僅是。哦,你拿這個獎。我拿這個獎,然後皆大歡喜或者愁眉苦臉地回家,之於後續,無非就是程式化的誰誰誰獲什麼獎了的報道,轉瞬被人淡忘。

格萊美等大獎卻不同,由於現場的專業和火爆,這些大獎典禮,每年都會出現熱度極高的現場演出。捧紅幾首熱門歌曲。

哪怕是大獎過後許久,這些演出和熱門歌曲都還留有影響力,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流傳着。

而隨着這些現場的流傳,這些音樂大獎的收視率、影響力等等都呈現出良性循環的發展。

反觀國內三大獎,從事實上而言,都在吃老本,辦的是人場,收視率基本只和到場嘉賓的整體大牌指數相關,而非現場。

金針獎還一度吃死了,金曲獎如果不做改變。很多人都相信會是另一個金針獎。

當然,今年的金曲獎,至少開場典禮被人盛讚。丁寧的《夢迴唐朝》和大牌雲集的《中國人》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於,近些年大有進步的華語音樂盛典,其實並不是因爲頒獎典禮本身而發展起來的,實質上是內地歌壇的整體進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針獎吸取了格萊美等大獎的長處,開啓了自己國內第一專業頒獎典禮的攻略路程。

去年的金針獎,在做出改變後,迎來了廣泛好評,雖說尚未流傳出熱度極高的現場表演。也有頗多瑕疵,但一路勁歌熱舞嗨翻。到場觀衆認可度極高,確認現場專業化是條出路。今年的金針獎自然是更不遺餘力。

當然,金針獎今年壓力很大。

一來,去年辦得不錯,今年當然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來,丁寧金曲獎開幕演出的走紅,在他們看來,是一向古板的金曲獎似乎也嗅到了出路在何方,正在尋求改變。

以前他們就始終被金曲獎壓一頭,現在金曲獎又來攪渾水了,他們想不感覺到壓力都難。

在金針獎主辦方倍感壓力之際,許多觀衆則是對新金針獎倍感期待。

華語歌壇今年可以說是熱鬧至極,市場一再擴大,許多歌手都創了銷售新高,新人扎堆涌現,老人如過江之鯽,金曲熱歌迭出,但遺憾的是,除了音樂選秀類節目,幾乎沒什麼值得一看的現場。

哪怕是音樂選秀類節目,十期節目辦下來,能有一兩期有爆點的現場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音樂愛好者,對現場是有需求的。

這一點,從音樂選秀類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就可以看出。

單純的聽歌早已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除開演唱會,他們希望能更多地接觸到歌手或者自身偶像更爲真實的一面,這就是現場。

當越來越多的偶像,出現在電視臺節目上滿足他們的願望時,他們的需求又不再僅僅是聽到偶像的歌聲,更希望偶像能爲他們帶去用心的演繹,希望能聽到比錄音室版歌曲更精彩的音樂,這就是專業的現場。

新金針獎打出的宣傳噱頭,就是最具有專業性和看點的頒獎典禮,鑑於上一屆金針獎的不錯表現,這一屆,自然是有更多人對他們付諸期待。

於是,尚在走紅地毯環節,網上已是熱議紛紛。

“今年的華語音樂盛典和金曲獎都是丁寧做揭幕表演的,金針獎該不會也是他吧?”

“支持我寧做開幕表演,感覺這麼多年,就他把這些頒獎典禮的現場玩出花了。”

“千萬不要是丁寧,我已經看他看吐了,趕緊換其他的人來吧,要是丁寧就太沒期待了。”

“無條件支持我寧,他在金曲獎上唱的《夢迴唐朝》,我至今還時不時會點開來看,《中國人》更是熱血澎湃。”

“說錯了吧,大兄弟,好像只有丁寧的現場值得期待啊。當然了,如果其他明星也能像丁寧那樣放得開就好了。”

“上屆金針獎,很多明星都放得蠻開的,邵洪剛故意跑調。孫曦爆衣演出,都很精彩啊,希望今年會更好。”

“我是來看笑話的。還向格萊美看齊,坐等一幫離開錄音棚就不會唱歌的所謂歌星獻醜。不是我說,西方歌手甩我們那些歌星五百條街。”

“哪來的野狗,這麼喜歡舔洋大人的腳,太平洋沒加蓋,歡迎你游過去。”

……

而紅地毯上,丁寧也被主持司儀問及了現場演出的問題:“丁寧,今晚一定會給大家帶來精彩演出的,對吧?”

丁寧笑了笑道:“演出肯定會有。精彩不精彩就要看大家的評價了,自吹自擂可不算。”

主持司儀臧路平笑道:“如果是你的話,我相信一定會精彩的,你的現場實在是太強了,我經常會回顧你的一些現場視頻。就我個人觀感,你是新生代歌星中最具有現場表現力的一位。”

“是嗎”,丁寧故作驚喜地側頭看向臧路平:“感謝你的誇獎,但我不敢說你是主持人中主持功力最強的一位,怕被其他主持人打,以後在節目上黑我。”

“哈哈。”臧路平開懷一笑:“你還怕被人黑嗎。我感覺到了你現在這個層次,已經不太在意別人說什麼了吧?”

丁寧道:“很難說,畢竟我是唱歌的。不是修仙的。”

“哈哈。”沒想到丁寧這麼幽默,臧路平笑得前仰後合。

好半會,他才止住笑道:“其實你是我們國內非常特殊的一位歌星,你不僅僅唱流行,民謠、搖滾等也都很拿手,而且都有傑作,這一點和大部分歌手不同。然後,我們國內的現狀是,民謠、搖滾式微。你對此有什麼看法麼?”

沒等丁寧回答,臧路平又道:“你有沒有想法振興這兩個門類呢?當然了。最近國內的民謠和搖滾,在你的影響下。已經有所擡頭,你覺得你能不能再次將這兩個門類發揚光大。”

丁寧頓了頓,道:“你這話說的,我都不敢接話,我其實沒你說的那麼有影響力,也沒想過要去振興什麼,只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民謠和搖滾的式微,怎麼說,主要還是因爲國人對流行音樂的審美,是在一次次有明顯先後順序的傳播中形成的。”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國內的流行音樂發展過程,首先是一些具有音樂天賦和嗅覺的歌手,從國外吸收來一個新穎的音樂題材,在小衆圈裡玩兒。然後玩着玩着,就有幾個天才玩出了花,玩出了本土特色,再有一個或幾個最天才的站出來,玩得神乎其神,玩得足夠對大衆產生了影響,接着就流行起來了。”

“民謠是這樣,搖滾是這樣,r&b也是這樣,現在流行的電音也是這樣。所以,大家現在知道傅州大師、聞鶴洋大師,還有鄭維是多麼厲害了吧,他們真的是以一己之力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

“誇你呢。”正在電視前和父親一起看直播的傅悅然杵了杵父親的肩膀道。

“呵呵。”傅州微微一笑。

紅毯現場,丁寧繼續道:“當然,一個門類的流行,不是個別人的功勞。我之前提到的幾人只是集大成者,而不能代表這個門類的全部,我們也不能忘記其他歌手爲此做出的貢獻。”

“回到國內流行音樂發展這個整體上來,當這些在西方已經共存了已經至少半個世紀的音樂門類,在開放後短短數十年間陸陸續續傳播過來時,他們很奇妙地沒有一擁而上,而是根據當時最流行的趨勢,出現了層次。於是,這個層次造就了大家現在的普遍審美。”

“在國外,這些音樂由於是慢慢演變的,歷史悠久,所以大部分音樂門類基礎都很深厚,大家不會顧此失彼。而我們就是短時間內,被一波又一波浪潮衝擊的過程,喜歡上了這個,馬上就把另一個丟了。根源在於,從本質上來說,主要還是因爲這些音樂體裁都不是土生土長的,他們是舶來品,缺乏根基。”

“而且,在本土化的過程中,他們一度適應了我們的文化,後來又不適應了,於是漸漸被我們疏忽遺忘了。不適應的方式多種多樣,民謠的不適應,大體是因爲過於簡單,操起一把吉他彈唱就是民謠,只要懂點音樂基礎,會彈吉他,就能創作。”

“擱以前大家都沒接觸過這種音樂時,會覺得,哦,好純粹,很好聽,但現在大家都經歷了多元素流行音樂的洗禮,就不夠看了。”

“所以,你爲民謠帶來的改變,就是在其中運用了許多新的樂器,對嗎?”臧路平插話道。

丁寧道:“爲民謠融入更多的樂器,不是從我開始的,可以說自徐善老師那一輩起,民謠就已經走出了一把吉他的桎梏。像他們那輩民謠歌手,很多人都受到了俄式民謠的影響,俄羅斯的民族樂器運用的特別多。我指的元素,不只是樂器,而是整體的編曲層次。”

“明白了,就像《貝加爾湖畔》和《生如夏花》一樣,裡面的編曲元素很豐富,所以你的民謠才能紅起來。”臧路平做出恍然狀,道。

丁寧點點頭,道:“對,這兩首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之於搖滾的式微,我覺得可能是當時國內搖滾圈的整體錯誤。他們對西方搖滾精神的領悟進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陷入了反體制的怪圈,被賦予了過多的政治因素,還被打上了地下和叛逆的標籤。”

“任何音樂,不僅僅是音樂,任何文化門類,和政治牽涉過深,都會死得很快。興許許多搖滾歌手,覺得自己能和什麼什麼對着幹,就是大無畏,但這就把這個音樂門類的後路堵死了。而且地下、叛逆兩個標籤,在國內市場很小。”

“一來,國內家長的普遍教育方式就是約束,要講規矩,你要玩什麼地下、叛逆,鐵定是要挨巴掌的。”丁寧這話一說,周圍是笑聲一片。

丁寧跟着會心一笑,繼續道:“二來,國內的社會羣體構成和國外不同,他們是混合型的社會。而我們雖然有56個民族,但我們都是黃種人,接受的教育整體上都是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教育,沒有地下文化的土壤。”

“可以說,搖滾就像曾經的某個社會羣體‘憤青’,一度很火的一個羣體概念,是吧。但現在,憤青很在?已經瓦解了。隨着國內外環境的變化,社會的變革,以及三觀的改變,憤青這個羣體從整體性上消失了,搖滾也類似。”

“當本該本土化的音樂門類,在本土化的過程中脫離了本土,還一味地去觸碰某些紅線,自然也就死翹翹了。興許有人會說,至少他們的音樂,影響了一代人的思想,讓一代人覺醒站起來了。”

“很抱歉,我不覺得,聞鶴洋老師也不覺得。當時的社會環境,註定了一代人的思想會站起來,搖滾不是催化劑,不是催生思想浪潮的起因。相反,他們被當時的思想浪潮綁架了,正因爲當時有那樣的思想浪潮,纔會有那樣的搖滾。縱觀現今的流行音樂,也是一樣。”

“當然,當時的搖滾確實影響了一些人。可同樣的,我相信我的搖滾也能影響一些人。而這樣的影響,並不能帶動社會的整體變革。搖滾連國內的文化根基都影響不了,衰敗成這樣,更別談社會根基了。”

“你要說影響了一批人的思想,那是正確的,但涉及到社會層面,很抱歉,至少國內沒這麼偉大的音樂。沒有一首歌是《我有一個夢想》,何況當時的搖滾,主流是諷刺抱怨,而不是呼籲,你覺得他們在抗爭,他們其實更多的只是在發牢騷,所起到的作用,和呼籲是截然不同的。”

“你從那些搖滾中得到的是怨氣,而不是勇氣,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第354章 可惜不是你第201章 宏圖霸業笑談中第49章 鴿子寧第6章 百萬人氣第81章 落伍了吧第221章 石頭森林裡的小詩第147章 穿越者他媽第110章 訪談第249章 恭喜第128章 反擊第8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第352章 各方風雨第42章 理想很美好第198章 玫瑰的紅第261章 風雨兼程第316章 無價之寶第132章 時勢造英雄第150章 高興就好第42章 理想很美好第139章 毫無懸念第82章 搶錢第123章 開門紅第307章 生氣第260章 華語音樂盛典第182章 窩囊廢第354章 可惜不是你第118章 傳奇第29章 南方的豔陽第177章 給足面子第227章 塵埃落定第180章 擺譜第87章 安心了吧第91章 見鬼了第99章 滾第17章 真材實料第59章 一騎絕塵第102章 斑斕第91章 見鬼了第45章 天壤之別第282章 我也只能這樣第201章 宏圖霸業笑談中第61章 吃醋了第24章 想得也挺美第28章 宜室宜家第133章 拭目以待第188章 搖滾新時代第333章 影響第125章 我願意第130章 一方有難八方點贊第34章 還聽不聽歌第97章 走腎第240章 有仇報仇有怨抱怨第16章 奇妙能力歌第258章 大大滴開門紅第352章 各方風雨第180章 擺譜第38章 在一起第336章 歲月不饒人第53章 可造之材第76章 大師第254章 我的天第172章 走進萬維開播第32章 江郎才盡第242章 走向國際第238章 身價過億第253章 你有沒有想過做歌手第266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234章 俠情一往第11章 這你也信第198章 玫瑰的紅第53章 可造之材第59章 一騎絕塵第89章 不信第234章 俠情一往第111章 慢慢來比較快第238章 身價過億第190章 矛盾第224章 天后的心思第14章 你會後悔的第56章 路人甲第104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200章 開創歷史第174章 全民男神第256章 老驥伏櫪第119章 選歌第73章 以後說不定第131章 風水輪流轉第36章 天才第181章 羨慕憧憬第172章 走進萬維開播第273章 想把我唱給你聽第237章 否極泰來第42章 理想很美好第332章 新一代標杆第243章 不走尋常路第47章 新星第138章 化學效應第242章 走向國際第227章 塵埃落定第289章 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