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

道衍和尚把玩笑開大了,冊立儲君這樣大事,竟然詢問了一個十歲的孩子。這下連他身邊的朋都皺起了眉頭,王叢雲更是急着說道:“大師,此事事關江山社稷,豈可聽信一個十歲孩童胡言亂語。大師換個問題,如果大師實在不願收小兒爲徒,我父子二人馬離開?!”

按照歷史的進程,永樂二年纔會冊立太子,算下時間也不是太長。對於知道歷史答案的王千軍,這個問題並不是太難,可難的是要如何說出口?難道要直接告訴道衍,他知道歷史的結果,大皇子朱高熾會被冊立爲太子,還有接下去會發生的所有歷史大事!如果王千軍真這麼做,那他的結果只有一個,被當成妖孽拉出去燒死,而且動手的不會是別人,很有可能就是一直疼愛他的父親。而且王千軍也不知道,他這隻來到古代的蝴蝶,到底會給歷史帶來多大的變化,在羽翼未豐之前,他還是低調比較好。

道衍並不理會王叢雲的請求,他繼續看着王千軍,繼續說道:“怎麼了?如此大事,你這小子不知道嗎?”

王千軍點了點頭,然後對着父親笑了笑,讓父親不要擔心,他纔回答道:“知道,當然知道。大皇子,文者。二皇子,武者!大和尚讓我說,我肯定要回答,只是大和尚也要答應我的要求,我接下去所說,絕對不可外傳。如果我的話外傳,那也只是小子一人之事,一個小孩的胡言亂語,與我父母無關!”

王叢雲聽到王千軍這麼一說,他更加的擔憂了,禍從口出!只需要說錯一句話,那可就要掉腦袋了。但事情到了這一步,王叢雲發現他已經無法阻止什麼了,只能把一切都交到兒子手!

道衍點了點頭,眼前的十歲小娃雖然狂妄,但卻很有孝道,孝順是一切的基礎,對父母孝順纔會對師尊尊敬。所以道衍說道:“這一點,貧僧可以保證。而且幼子的稚嫩之言,又有誰會放在心,好好說一說,需要給你時間考慮一下嗎?”

王千軍搖了搖頭,回答道:“不需要!我現在就可以回答。其實這件事以大和尚之才,要想通是很容易的,可惜大和尚身在局中,有太多的人情、利益牽連,這才讓大和尚很是煩惱。小子我認爲,兒子的性格很多都像父親,不知道這個大和尚是否認可?!”

道衍點了點頭,算是認可王千軍的說法。因此王千軍繼續說下去,他說道:“雖然有很多父親一直在說,自己的孩子長得不像自己,但那只是因爲孩子只繼承了父親的一部分,也是父親所感受不到的自己的另外一面,極少有孩子能夠繼承父親的全部。小子在這裡說句犯忌的話,無論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他們都很像皇,但不同的是,大皇子所繼承的是皇的文,而二皇子繼承的是皇的武。大皇子繼承皇的善要多一些,而二皇子繼承皇的惡則要多一些。所以小子覺得,皇應該立大皇子爲太子!”

很獨特的思考方式,其中的話也不需要王千軍多做解釋,三個大人自然會理解王千軍話中的文武、善惡。雖然一個十歲的孩子說錯這樣的話很讓人驚奇,但也符合他局外人的一種看法。但是光是這樣的看法並不能說服道衍收王千軍爲徒,道衍繼續問道:“小子,可你知道,這個世道並不是善惡對錯那麼簡單,身處高位的皇者,並不需要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善人。如果老天真的保佑好人、善人的話,貧僧我早已沒了吃飯的傢伙。”

道衍的話越說越讓王叢雲害怕,也只有道衍敢說出這樣的話。其實靖難之役的功臣們都知道,建文帝是一個好皇帝,是一個善良的皇帝,也是一個文治皇帝。可惜,建文帝碰了一個武治超羣的永樂帝,所以建文帝敗了!勝者爲王、敗則爲寇,所以建文帝成了一個被奸臣矇蔽的皇帝,但真實的情況大臣們心裡都清楚。

可這樣的話,沒人敢說出口。道衍的意思是在告訴王千軍,如果世的事只有善惡那麼簡單,那他這個慫恿燕王造反的人,他早已人頭落地,株滅三族了。

王千軍用點頭來告訴大人,他知道道衍的意思,他繼續說道:“沒錯,這世只以成敗論英雄,善惡對錯只是勝者的口號。但是,小子閱讀衆多的兵,也閱讀了很多歷史籍,發現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文王之後是武王,文帝之後是武帝,武帝之後又是文帝,就如同道家的陰陽一般,陰陽、陰陽循環不息。如今天下已定,靖難之役讓無數人家破人亡,無論是南兵還是北兵都死傷慘重,百姓們不希望再亂下去,他們只想安穩的過日子。只是,如今大明朝國內雖平,可邊患不止,以皇的武勇,一旦邊境有事,所派將帥又平邊不利的話,一定會再次策馬揚鞭,親征北方,到時又是一場大戰!可是,打仗並不是靠計謀、武勇就可以取勝的,打仗打的是兵馬錢糧,偏偏一場靖難之役就讓南北兩地亂了三年,天下的物資、人才並不是源源不斷的,經過了長時間的消耗,必須給天下百姓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小子認爲,百姓日後需要的是一個文治皇帝,而不是一個武治皇帝,因爲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大明皇朝也需要休養生息!”

王千軍也不敢提永樂帝生前如何,他就說永樂帝死後會怎麼樣。永樂皇帝這個人,歷史爭議極大,但是有一點,那就是永樂皇帝打定主意要做的事,任何人都不能阻止。阻止他決定大事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沉默,三個大人都沉默了,他們在思考,思考王千軍的話!在立儲這件事,這三位大人都是局內人,首先考慮的也都是各自的利益。無論是道衍,還是王叢雲,還有那位王千軍不認識的客人,他們在立誰爲太子這件事,必須先考慮清楚,支持誰對自己有利,即便不是爲了權勢,也要爲了日後可以善終!

可王千軍所考慮的出發點,卻是大明朝日後的發展。考慮的是當永樂帝駕崩之後,大明朝的時局還有天下百姓所需要的。沒有一個君王追求得到長生不老,強如秦始皇也辦不到。立太子就是爲了在皇帝駕崩之後可以接掌國事,使國家不會出現大的動盪。永樂帝是什麼樣的人,在座的三個大人都清楚,非常的情況。而北方邊境的蒙元殘部也一直是明朝的大敵,一旦北方邊境發生大戰,明軍又初戰不利的話,三人都可以肯定,到了那時永樂皇帝肯定會再批戰袍。因爲永樂帝在軍事只信任自己,就相信他一個人,相信他是戰無不勝的大明軍神!而皇帝親征,可不是普通將軍出征那麼簡單,北方的蒙元殘部也不是輕易可以戰勝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道衍笑了,笑得很大聲,也笑得很開心。王千軍說的這些話,絕對不是王叢雲和燕梓可以想得出來的,南京城內有如此遠大見識者,不出幾人。所以道衍斷定,這一切都是王千軍這個孩子自己想到的,眼前的這個孩子,也的確可以繼承自己所學,甚至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王叢雲,你生了一個天才,真的。恭喜你。只是,有些事,還是三天之後再說!”可道衍還沒笑完,身邊的人卻突然反客爲主,幫道衍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

這讓還在大笑的道衍停止了笑聲,轉頭看向身邊的好。是他在收徒弟,跟好又沒關係,多年的好爲什麼要這樣做?!突然之間,道衍的神情變得很嚴肅,王叢雲也是一樣。因爲王叢雲知道這人的身份,他的內心開始害怕了。

“好。王叢雲,三天之後再帶你兒千軍前來。我會吩咐管家親自駕車去接的,如此好的苗子,我真的很喜歡。”

有了道衍的承諾,王叢雲沒有再說什麼,帶着王千軍就離開了。不知道道衍身邊客人是誰,王千軍也沒有多話,跟着父親離開了道衍的府,而且走的還是後門。

兩父子出了門,走一段路後,王千軍終於忍不住問道:“父親,道衍大和尚身邊的客人是誰?!”

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