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

大漢新設立之安南州,象林郡。

幾個月之前這裡還是林邑國的都城,而現在已經變成了大漢統治下的一個郡府,這裡也是大漢現在所能統治到的最南端的郡府。

自從漢軍進入象林之後,從朱崖、番禺乃至於北面的南安(今泉州)、晉安(今福州)以及會稽、江陰等地的商船都絡繹不絕的進入象林碼頭。自從大漢和林邑開戰之後,南方海上商路來往船隻都需要受到海軍巡弋戰船的檢查不說,陸地上的商路以及從朱崖、番禺等地經過象林再到南洋各地的商路更是徹底斷絕。

在這之前,不少商隊都是經過陸路抵達象林之後再乘船出海,或者通過小船將貨物從番禺等地轉運到象林之後,再換裝大船運往南洋各個地方,畢竟直接用大船從番禺千里迢迢的運送貨物到南洋各個島嶼的話,耗費頗多,中間能夠節省一點兒成本自然是一點兒。

朝廷對林邑用兵,那是國事,商賈們本來就不敢多抱怨什麼,而且如果朝廷真的能夠拿下林邑,那麼就意味着之後貨物中轉象林等地的話,將不會再面臨着林邑方面刻意收取的高額費用,這對於商賈們來說絕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短期內的損失當然算不得什麼,這筆賬大家還是算得清楚的——當然瞭如果有個別不識相的算不清楚,朝廷和大軍會幫他們算清楚。

因此當初朝廷進攻林邑的時候,甚至商賈們不但沒有人站出來表示抗議,甚至還有不少通過積極的徵調自己手中的商船爲朝廷轉運糧草和兵員,正是因爲有了足夠的民船幫着從後方轉運物資,海軍才能夠抽調出來足夠的船隻從象林向北進攻盧容,否則的話這麼多人每日裡人吃馬嚼,海軍的船隻得一直跑來跑去轉運物資才行,哪裡還能抽得出來手幫助陸軍進攻盧容?

好心自然就有好報,朝廷對於這些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反正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商賈們自然也不會虧待,在南征之戰中立下功勞的這些商賈,在大漢恢復象林碼頭的運轉之後,自然就獲得了朝廷根據他們的功勞制定出的免稅或者減少稅收的待遇。

而且朝廷也對當初跟着林邑一起走的林邑商賈家產進行查抄,基本上他們的家中財物都落入了朝廷的手中,不過他們麾下的那些大小商船,朝廷自然是不感興趣的,海軍也沒有膽量拿着這些東西去經商,因此這些商船在海軍的眼中自然不過是一艘艘破爛,但是對於大漢的商賈們來說可都是寶貝,所以朝廷乾脆按照功勞大小將這些沒什麼用的繳獲分發了下去。

這些當初積極幫助朝廷的商賈們可以說佔到了天大的便宜,不說別的,就是象林的關稅豁免,就足夠讓他們之前受到的損失完全得以彌補回來。

這些商賈們在此次大戰之中佔到的好處,自然讓那些一開始還心中有所抱怨,所以並沒有出力,最後自然也沒有獲得什麼好處的其餘商賈們追悔莫及,早知道朝廷有如此厚待,那麼就算是傾家蕩產也得幫助朝廷啊。

畢竟在這之前,歷朝歷代對於商賈一向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的,單單是從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就能夠看出來,商賈一直都被排在社會三教九流的末端,因此只會有朝廷出面傷害商賈的事情,卻很少聽說朝廷什麼時候會給商賈好處,所以這一次真正有膽量賭一把朝廷態度的商賈終究是少數,而朝廷自然也不吝惜於給他們足夠多的好處。

好處是有很多種的,真正讓人羨慕的並不是明面上的那些東西。

稅收、船隻方面這些明面上的、以封賞的方式獎勵下來的好處還都只是小的,真正的好處實際上是在看不到的地方,這些爲朝廷征戰做出貢獻的商賈,肯定在朝廷那裡已經留下了姓名,到時候朝廷有什麼好事,肯定也是先讓他們吃肉,剩下的人只能跟在後面喝湯。

不說別的,現在朝廷已經開始着手在象林南方修建新的商貿碼頭和一個嶄新的專門用於同南洋進行貿易的城鎮,而這些有功勞在身的商賈們,自然就是優先入駐碼頭和城鎮的人選,其餘人就只能在旁邊先眼睜睜的看着了,這是什麼,這是關乎到子孫後代甚至整個家族的事情。

南征之戰已然結束,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但是大漢新的征戰還沒有開始,所以商賈們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在大漢之後的戰鬥中說什麼也得做出點貢獻。

大漢的商賈們的積極性已經完全被調動起來,讓這本來就很熱鬧的象林碼頭顯得更加熱鬧,來來往往的船隻和碼頭上忙碌着卸貨的丁壯,無疑是在告訴所有人,雖然象林城的主人換了,但是這座城依然是南洋海岸線上的一顆明珠。

當然了,上層的人都清楚,在南方河口位置新建立的那座城池,將會取代象林,成爲大漢在南方新的象徵,而象林最終則將成爲大漢海軍的一個重要港口,大漢海軍將會以此作爲跳板,讓自己的戰船征服整個大洋!

“你我兄弟今日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啊。”羅毅向着戚昕拱了拱手。

一艘戰船已經在碼頭上等候,站在戚昕身後前來送行的人不少,包括象林太守虞世基、白袍安南總管裴蘊等人都在。大家前來自然是爲了南征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羅毅送行。

大漢已經準備北伐,南方自然不能再屯駐那麼多兵馬,李藎忱下令抽調南方部分兵馬北上,考慮到羅毅出身北方,熟知北方的地理環境,所以他也在北上的行列之中。

而北方海軍已經有王昌等人坐鎮,戚昕自然就不用北上,他將率領海軍向南開疆拓土、探索大洋。

追隨羅毅北上的兵馬並不多,實際上就是他的幾十名親衛和專門抽調北上的百餘名火槍手罷了。

他麾下的主力將會轉調入魯世真和馮僕的麾下,這兩人奉命駐守安南,並擇機向西進攻扶南和真臘。此次羅毅北上,考慮到他在南方有多次跨海進攻以及搶灘登陸的經驗,所以將會主掌新組建的海軍陸戰隊。

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八章 危機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