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

鴻溝,對於先秦兩漢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這是淮水和大河之間的通道,是曾經楚漢的分野,也是中原的命脈,這條人工運河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王朝帝國的興衰。而到了漢末,鴻溝常年沒有疏浚,逐漸荒廢。

一直到歷史上隋唐時期修建大運河,鴻溝搖身一變成爲了通濟渠,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河段,再到宋代又成爲了汴河,是都城汴梁的血脈河流。

而現在的鴻溝,應該是歷史上最消沉的狀態。

如果能夠疏浚鴻溝,當然不是說和隋煬帝那樣直接把河道挖的都能走大龍舟,而是可以通行運送糧草的船隻和水師的戰船,就已經足夠支撐北伐之戰。

不過李藎忱對此也有所擔憂。

現在大漢具有那麼雄厚的國力麼?

隋朝就是被一條大運河再加上高麗三徵給玩脫了的。

現在的大漢甚至還沒有完成對天下的統一,貿然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即使是在農閒的時候,也會不會對國家的穩定產生影響?基礎設施的建設從長遠來看的確是服務於民生的,對社會自然也是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從短期來看,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投入,朝廷拿不出來,這投入自然就落到了民間。

楊素徑直說道:“此事可行與否,非是臣下範疇之內,臣斷不敢越庖代俎,行非臣所轄之事。但臣之前已與戶部、工部以及商部商量過此事,相信他們在幾天內應該會給陛下拿出初步的計劃。”

李藎忱微微頷首,看了楊素一眼。

楊素到底是楊素,精明的很,只要不是自己職責內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多過問的,鴻溝的疏浚固然是爲了能夠在未來服務於戰事,但是更多地還是牽扯到民生社稷,和太尉府的關係自然不大。

即使是太尉府現在很期望這條運河能夠修通,也只能看戶部和工部那邊的意見。

工部實際上好說,這幫傢伙一向對軍方是有求必應,關鍵還是戶部,尤其是現在戶部正在策劃分割,新的部門名爲“農部”,已經在籌建之中,顧名思義,這農部自然就是爲了把戶部所管轄的糧食這一部分內容拿走,並且把原本實際上下放地方的勸農等職責收斂上來,與此同時,包括新耕作技術的研究、新作物的培育等等都將由農部居中協調指揮,避免地方上各自爲戰。

看上去是戶部這個龐然大物被拆分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藎忱這是藉着拆分進一步增大了中央朝廷的權力,換而言之,原本的戶部是二,那麼拆分之後的戶部和農部各自佔了一點五,加起來就變成了三,這多出來的一自然就是從地方上收攏起來的權力。

加強中央集權,這是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勢必要去做的,李藎忱當然也不例外。不加強中央集權的話,難道等着地方上因爲權力太大而最終自立爲王?

尤其是現在的大漢,本來就是典型的強權政治,李藎忱作爲皇帝在上,有着絕對的發言權和對整個朝野的控制權,這種發言權和控制權自然是建立在李藎忱對大漢軍隊有絕對掌控權以及在民間有至高無上的威望的基礎上的,因此李藎忱想要怎麼調整,朝中的官員們可以提出建議,但是地方的官員們是無法反駁的。

強權政治的壞處是可能因爲一人的喜惡而導致整個王朝的輝煌或者衰敗,而好處自然就是高效。高效的中樞機構帶動下面地方機構,讓整個大漢快速的運轉。

現在李藎忱還很年輕,他有的是時間帶領這個王朝一步步的向前走,也有的是精力來判斷一件事的是非好壞,所以李藎忱並不害怕。高效的大漢能夠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統,並且內部社會也會按照李藎忱的規劃快速發展,等到李藎忱真的因爲年邁而不得不放權的時候,大漢已經不再是個嬰兒,而是個成年人了,自然不需要李藎忱的指揮也知道自己應該向哪裡走。

相比之下,對面的北周就是明顯的分權政治,世家掌握着不少的權力,因此宇文憲做什麼事都有可能會受到阻礙,畢竟就算是符合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會損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他們不同意的話這件事就有可能做不成。

宇文憲肯定也羨慕大漢的強權和高效,可惜他沒得選。

這一次動兵威懾世家,更是直接把世家推到了北周朝廷的對立面,宇文憲因此換來的短期內的國家高效運轉,實際上是在強行催動這個國家動起來,在瘋狂之後,必然是矛盾激化、最後支離破碎。

這也是李藎忱和楊素之前所謂的飲鴆止渴的更深層次所在。

當然了,宇文憲在這上面也沒得選,不讓北周抓緊動員起來,那麼他有可能都見不到來年的冬天。

現在的戶部名義上是在分割,實際上卻是在幫助李藎忱加強中央集權。

畢竟就算是農部被分割出去,還是在六部,不,現在應該說是七部的序列之中,甚至就連辦公地點都可以不變,換個牌子就是了,歸根結底還是本來就處理農耕糧食事務的那一幫人繼續做下去。

受傷的總歸不是朝廷中樞。

不過這件事也不是簡單的事情,涉及到很多材料的移交、人員的選拔和考覈等等,還要接受御史臺的監察,以確保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濫用私情或者藏污納垢。

所以戶部這幾天應該也很忙。

能不能拿出來確切的計劃,楊素自己也沒有信心。不過和楊素也沒有什麼關係了,他已經明確的告訴了陛下,我們太尉府有這樣的計劃,並且已經和戶部、工部討論過了。

他們辦不好,那我們太尉府也愛莫能助啊。

李藎忱不再和楊素在這個話題上糾纏,楊素的精明性格就算是有再多的變化也沒有辦法改變,有些天性本來就是刻在骨子裡的,反正這個傢伙不會做對大漢不利的事情就好了,對於軍方的未來掌門人,精明一點兒並不是什麼壞事。

不然的話又如何才能算計的過敵人?

更何況歷史上的楊素,本來也沒有反骨,縱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很老實的。

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三章 鄰里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