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

可想而知,在大漢逐步一統天下的道路上,在大漢以後任用更多人才、一步步發展的道路上,李藎忱還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才。並不只有有志之士才能爲自己所用、才能發揮作用,這些牆頭草只要使用得當,也可以成爲名垂史冊的忠臣、能臣。

就要看皇帝是否有駕馭臣子之能了。

裴矩,對於李藎忱來說,應該是一個挑戰,這個人德高望重而又圓滑,卻還有自己的一份自傲在,若能讓他爲大漢所用,日後自然那也會有更多還在觀望的人才也願意爲大漢所用。

李藎忱不能、也不會迴避這樣的挑戰。

這就是坐天下必須要完成的挑戰。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李藎忱必須要讓自己能夠坐的住這個天下。

“是朕想錯了。”李藎忱說道。

尉遲貞沒想到李藎忱竟然會這麼說,急忙搖了搖手:“陛下心懷的是整個天下,一件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只從一個方面去想,妾身也只是爲陛下提供一種可能罷了,陛下無需也不能全聽臣妾所言。”

李藎忱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尉遲貞的小腦袋:“朕沒有想到這一點就是沒有想到這一點,你想的對就是你想的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朕也不是全知全能,既然有錯誤,朕就要正視錯誤並且去改正錯誤,不然的話一錯再錯,朕還怎麼治理整個天下?難不成貞兒打算看着朕把這一切都搞砸了?”

尉遲貞連忙說道:“陛下,臣妾不是這個意思,陛下不要誤會——”

“我們走吧,吃飽喝足,該做的都做了,也得回去幹活了。”李藎忱拍了拍手,至少今天出門不是沒有收穫的。

他的目光順着窗外看去:“咱們去把剩下的‘屋舍’打掃乾淨,好請客。”

“啊?”尉遲貞沒有反應過來。

李藎忱解釋一句:“裴矩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等大漢全有九州之後,肯定會有更多從北方南下的人抵達洛陽,到時候朕可不能沒有任何準備。”

頓了一下,李藎忱想到了什麼,不由得補充一句:“另外家裡這些事弄好了,朕也能好好的歡迎宇文憲前來做客了。”

尉遲貞含笑點頭。

陛下對於讓皇帝們前來“做客”有一種莫名的癖好,北周的皇帝宇文贇,南陳的皇帝陳叔寶,都在建康府活的好好的,再加上這些年大漢向南開疆拓土,抓回來不少所謂的土著人首領,甚至把這些人拉出去開個展覽都夠了。

因此宇文憲只要被生擒活捉,就肯定跑不掉一樣的待遇。

對於一個戰敗被俘的皇帝來說,這樣的待遇可不能說不好,甚至縱觀歷朝歷代,這都絕對算仁慈的了。如此安置這些敗軍之將,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難題,不殺吧,感覺就是留下了禍患,殺了吧,又會在歷史上給自己留下不好的名聲,糾結來糾結去,最後也只能一咬牙、一狠心,送這些燙手山芋上路。

李藎忱並不打算把這幾個倒黴的傢伙趕盡殺絕。

三百年戰亂,現在最需要的是和平,是沒有殺戮,所以李藎忱並不傾向於對這幾個傢伙下手。大漢接下來向外擴張,雖然實際上大家都清楚,就是殺戮、征服和掠奪,但是在明面上,至少還得維持着禮儀之邦負責教化萬方的名號。

怎麼才能提現我們是有道德、講道理的禮儀之邦呢?你看,之前被俘虜的君王,我們可是一個都沒有殺害,所以面對浩浩蕩蕩而來的大漢軍隊,你們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還不抓緊投降?

可以說他們就是李藎忱拉出來的榜樣罷了,免得以後有敵人不開竅,非得負隅頑抗。

不過陳叔寶也好,宇文贇也罷,骨頭軟的很,能夠活命,他們就沒有什麼別的要求了。但是宇文憲不一樣,身爲一代梟雄,李藎忱也不知道宇文憲最後會不會向已經註定的命運低頭,還是說和尉遲迥那樣採取更加剛烈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雖然李藎忱很想見見宇文憲,問問這些年宇文憲都是怎樣咬着牙走過來的,但是他也不想看到宇文憲跪在自己的面前成爲階下囚。那固然會給李藎忱帶來成就感,但是也會讓李藎忱很失望。

“陛下?”尉遲貞低低喚了一聲。

李藎忱回過神來,自責道:“朕剛纔走神了,我們回去。”

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現在不是驕傲的時候,李藎忱讓自己冷靜下來,前方的路還有很長要走,一有不慎,說不定成爲階下囚的就不是宇文憲而是自己了。

即使是現在的大漢已經對北周擁有了絕對的優勢,李藎忱也不想、更不敢掉以輕心。

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宇文憲,又在想什麼?

是負隅頑抗,還是打算就此放棄?

外面的陽光很明媚,暖洋洋的,代表着冬天已經快要過去。開春之後,雙方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到時候,一切都會有答案。

雖然李藎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大漢的赤色旗幟出現在鄴城的城頭上,但是現在的他,必須要儘可能的保持理智。

————————————

河東,蒲州。

楊素看着從洛陽送來的消息,長長鬆了一口氣。

李詢顯然也得到了相同的消息,此時快步走進來,笑着拱手:“巡撫,恭喜了。”

“難道不應該是同喜麼?”楊素揚了揚手中的信紙,“裴公能夠成爲龍門書院的山長,說明陛下已經開始着手調整現在朝堂上南方臣子數量太多的局面,關中、河東和中原子弟,將會有更多被重用的可能。今年恩科開春之後就要考試,你們李家雖然是將門,但是子弟衆多,箇中絕非沒有棄武從文的,所以可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啊。”

李詢頷首:“這是自然。”

“這次裴公能夠爲山長,孝穆公起了關鍵的作用,如果不是他在南方勸導,恐怕也輪不到裴公來坐這個位置,我們的確欠了人家一個人情。”楊素接着感慨一句,“單純就現在南北官員抱團取暖的局勢來看,孝穆公能夠敢於出面、居中調和,心胸之寬廣,就足以讓我等佩服。”

李詢點頭:“陛下有識人之明,能夠讓孝穆公主持天下士林事宜。”

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個倔老頭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七百零一章 兩步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麒麟才子”徐陵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