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

李藎忱的一步登天,幾乎可以預見,又一個諸如蕭摩訶的人物,將會如同彗星一般崛起。至於這接下來的崛起過程還會有多長,而他又會閃耀多久,那就不得而知了。

蕭世廉和沈遵義幾人雖然驚詫,不過也爲李藎忱感到喜悅。這一步登天,是那麼好登的?那是紀南城和章山郡的屍山血海堆積出來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李藎忱這是把刀染紅了,才換來了這雜號將軍。

而緊跟在李藎忱之後,蕭摩訶更是加授都督荊州軍事,進驃騎大將軍,加封綏建郡公,“將軍”變成“大將軍”,再加上步入公侯層次,蕭摩訶也憑藉這一戰完成了他走向南陳軍方第一人的最後一步。

現在雖然蕭摩訶節制江陵陳軍各部,但是他的官銜終究只是左衛將軍,和蕭摩訶相對應的右衛將軍毛喜,不過才節制人數不過千人的太子衛率罷了。而按理說也在蕭摩訶節制範圍內的老將淳于量,其徵西大將軍的官銜甚至要在蕭摩訶之上。

因此蕭摩訶現在的地位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欽差,雖然權力大,但是本職並不算高,因此怎麼看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這一戰如果不是李藎忱等人拿住了樊毅的把柄,而淳于量身爲南陳老將,也意識到局勢的緊迫,並沒有和蕭摩訶搗亂,恐怕到時候下面將領對蕭摩訶的將令陽奉陰違,蕭摩訶也無計可施。

畢竟深究雙方的官銜,蕭摩訶實際上只是有“節制”的權力,並沒有“限制”的權力。

而這一戰無論怎麼說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勝,因此陳頊也沒有吝嗇,直接將驃騎大將軍加封給了蕭摩訶,這樣蕭摩訶就已經位於“四徵”將軍之上,成爲名正言順的南陳軍方第一人。

至於加封郡公,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李藎忱那已經模糊的印象中,蕭摩訶應該是後來陳叔寶登基之後,因爲平定陳叔陵有功而被加封的大將軍,現在陳頊還活着,蕭摩訶的官銜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李藎忱不由得眯了眯眼,隨着自己強行改變了歷史的運行方向,西樑變成了南陳的囊中之物,南陳終於改變了在荊州方向上佔據的劣勢,而隨之改變的還有整個歷史大潮的涌動方向。

李藎忱並不清楚歷史車輪的慣性到底有多大,至少現在他正在竭盡全力讓它走到另外一個軌道上去。

爲了自己的生存,也爲了能夠更早的結束這一切。

“世忠,可是有什麼不妥?”看李藎忱發怔,陳禹詫異的問道。

而蕭世廉一把伸手攬住李藎忱的肩膀,哈哈笑道:“我看世忠賢弟是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不管怎麼說,咱們現在可都是‘真正的將軍’了,以後聽到別人喊‘將軍’,也不用感到愧疚了。”

這一次陳頊足夠大方,不僅僅是李藎忱,蕭世廉雖然沒有在功勞簿第一的位置上,但是他和李藎忱一樣,活捉蕭巋、血戰章山都有份兒,因此也是加封“奮威將軍”,同樣屬於越級拔擢。

不過衆所周知,蕭世廉是蕭摩訶的長子,歷來大功是不好完全加封在一個人頭上的,如果他還有兄弟子孫,一般會從他的功勞之中抽出來一部分,分別加封在其餘人身上,這就是所謂的“福澤一家”。

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不至於讓一個人一步登天,同時也能夠給更多人蔘與到朝廷事務當中的機會。當然這樣也有弊端,這個時代無數世家的形成,可不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顯然蕭世廉能夠走到這一步,也分了不少蕭摩訶的功勞。當然蕭世廉自己的功勞也不容抹殺。

而如果李藎忱還有其餘兄弟或者已經娶妻,恐怕他的功勞也得分出去一些,從而不至於讓一個人躥升的太快。不過可惜李藎忱在這方面可是一概欠奉,總共就只有一個妹妹,而且還沒有嫁人,因此封賞起來也不合適。

李藎忱微笑着點了點頭,就當是默認了,從而掩飾住自己內心中的想法。而在這急報上的其餘人,他也粗略的掃了一遍。

裴子烈加封平北將軍,改譙郡太守爲宜都太守,宜都雖然位於南陳西部邊界,但是卻是不折不扣的實土,又是軍事重鎮,所以裴子烈這是不折不扣的升官了。同時他加封平北將軍,更是從雜號將軍之中脫穎而出,成爲“四平”將軍。

雖然平北將軍上還有鎮北將軍,鎮北將軍上還有徵北和左右衛將軍,但是以裴子烈的年紀,能夠走出雜號將軍的範圍,已經足夠讓很多人眼紅了。

與此同時,魯廣達也加鎮西將軍,樊毅更是取代了蕭摩訶原來的左衛將軍位置,任忠、淳于量等老將也各有封賞,只不過因爲他們多數都上了年紀,所以這加官晉爵就多集中在子孫上了,對於本人更多的是金銀賞賜。

畢竟相比於自己,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更擔心的是子孫後代,而陳頊顯然也滿足了他們。

而引起李藎忱注意的是,樊毅升左衛將軍之後調入京城,其荊州刺史的官職交給了魯廣達。當然有蕭摩訶這個都督荊州軍民事在,魯廣達的荊州刺史當然就沒有當初樊毅的權力那麼大了。

不過對於魯廣達來說,從一個小小的郢州刺史到現在整個大荊州的刺史,那也是實打實的升了,而且他本來就下定決心跟隨蕭摩訶,現在等於正式歸屬於蕭摩訶麾下,自然更合適。

“陛下終究還是不放心樊家啊。”李藎忱苦笑一聲,不再看那長長的封賞名單。

江陵城破之後,樊毅並沒有多在江陵城停留,就自請北上漳川郡,自然也是爲了避免和李藎忱等人照面之後尷尬,因此李藎忱到現在都沒有見過這個非敵非友的荊州刺史,不過看陳頊的安排,自己和樊毅短期內打交道的機會恐怕更少了。

“樊家在外面有兩個封疆大吏,陛下當然放不下心。”蕭世廉撇了撇嘴,對於樊家他並沒有什麼好感,因此對於這一次樊毅的明升暗降,多少有些幸災樂禍。

李藎忱皺了皺眉,沉聲說道:“我們現在只能祈禱樊毅不會一氣之下站到揚州刺史那邊了。”

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