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

議事堂中,徐德言、程峰等李藎忱帶着前來建康府的親信濟濟一堂,而除此之外還有姚察這一個李藎忱來到建康府之後唯一發展的新屬下,不過姚察似乎還有些拘謹,站在側後方,有些驚奇的看着和幾名屬下站在一起的李藎忱。

古人議事,一向是端莊正坐,而謀於密室之內也不會靠的太近,可是現在李藎忱和徐德言等人討論事情的時候卻並沒有遵守這些禮節,聲音高昂,甚至說到氣頭上的時候幾個屬下都開始挽袖子,這倒讓姚察大吃一驚。

不過姚察不得不承認,這樣雖然看上去有失禮節,但是可以讓每一個人暫時忘掉尊卑,有想說的想法就說出來,而不至於因爲顧及顏面而吞吞吐吐。

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團體,看來自己想要融入其中還需要經過一個過程啊。不過這並不是讓自己討厭的模式,或許自己也可以嘗試着這麼做。

“此人這兩日已經主動來聯繫我們,”徐德言將一份名剌遞給李藎忱,“屬下認爲可以考察他一下。”

李藎忱接過來名剌,這些天前來拜訪的人太多,讓李藎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接待了多少人,一切事宜都是徐德言和顧野王在其中統籌,而後來顧野王又以李藎忱副手的身份前去回訪一些高官,所以這些事自然就全都落在了徐德言的肩膀上。

前來拜訪的人雖然多,但是其中大多數都是說幾句客套話,實際上就是爲了混個臉熟罷了。

李藎忱當然不可能將自己想要做什麼告訴每一個人,畢竟他也不知道這些人前來投靠,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假意。不過當他看到名剌的時候,還是怔了一下,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印象,但是李藎忱可以確定至少這個人是沒有來過得。

因爲名剌上赫然寫着“孔範”兩個字。

孔範是何許人,李藎忱可是心知肚明。東宮陳叔寶的身邊最寵信的兩個人就是江總和孔範。

見李藎忱面露驚訝神色,徐德言解釋一句:“孔範本人並沒有過來,他只是派人送來了名剌,而除了名剌之外還有他的親筆信,在這裡,還請將軍過目。”

李藎忱從徐德言手中接過來信件,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就明白這新建是什麼意思。孔範先是將李藎忱狠狠的誇獎了一頓,緊接着便表明自己對於東宮陳叔寶以降很多人都已經看不順眼,希望能夠爲李藎忱出力。

放下信,李藎忱看向徐德言:“這是什麼時候送過來的?”

“就在小半個時辰之前,屬下知道這不能耽擱。”徐德言急忙說道,“從孔範的信中來看,他想要投靠我們,不過衆所周知就在不久之前孔範纔剛剛升爲東宮禁衛的統領,也算是有權有勢的人物,此時跑過來眼巴巴的想要投靠我們,似乎有些說不通啊。”

“不會說不通。”就在此時,徐德言的話被打斷,顧野王臉色陰沉的快步走進來,而程峰和唐齊急忙讓開道路。

李藎忱意識到肯定出什麼事了,低聲問道:“顧公,怎麼回事?”

顧野王重重的一拍桌子:“簡直是過分!東宮派出江總四下奔走聯絡官員,之前揚州刺史的舊部都在這範圍之內!”

“什麼?!”徐德言等人都是臉色一變。

“江總?”李藎忱眉毛一挑,“揚州刺史的舊部麼······也難怪,當初某也算是得罪他們了,此時東宮如果主動示好的話,他們肯定會掂量掂量······”

“孔範此時投靠我們,會不會也和這有關係?”徐德言忍不住摩挲着下巴說道,“因爲江總得到了沈君高的信任,所以孔範感覺到自己有被邊緣化的可能,故而乾脆鋌而走險。”

“但是也有可能是反間計,孔範和江總一正一反算計我們。”唐齊此時忍不住開口。

頓時一雙雙眼睛看向李藎忱。

歸根結底還得李藎忱來拍板。

“不管是真是假,可以先和孔範接觸一下。”李藎忱沉聲說道,“孔範一向反覆無常,最擅長溜鬚拍馬,沈君高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讓他來執行反間計的可能性不大。”

徐德言等人相視一眼微微頷首,一般執行反間計的人都必須要有堅韌的心境,能夠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顯然孔範和江總這種依靠文采和口才上位的人並不是執行反間計的好人選,讓江總憑藉着一張嘴勸說那些官員尚且在情理之中,但是讓孔範前來執行反間計,在場的幾個人和沈君高易地而處,覺得自己會擔心孔範直接假戲真唱,乾脆投靠李藎忱。

這種事別人做不出來,但是對孔範和江總這種典型的小人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

對不同的人自然就應該有不同的判斷和考慮方式,顯然孔範前來投靠李藎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朝堂鬥爭當然不可能一直要穩中求勝,如此一來必然會事事落於人後,所以現在李藎忱已經完全可以判斷孔範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李藎忱雖然並沒有想要在建康府就和東宮拉開架勢大打出手的意思,但是也必須要提防東宮想要對自己不利,而這麼一個身在東宮核心之中的人顯然是不錯的選擇。

李藎忱低聲說道:“孔範只是送來了信和名剌,說明他對我們的態度也有些取捨不定,那我們就需要抓緊給他一個準確的答覆,修遠,這件事還是交給你,記住,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因此而引起了東宮的注意,恐怕只會讓雙方的矛盾更加尖銳。”

徐德言急忙拱手領命,而李藎忱旋即說道:“程峰,唐齊!”

“在!”兩人應了一聲。

“你們一個負責統帶好朱雀橋外的兵馬,一個負責聯繫秦淮口的水師,現在東宮明顯不會讓我們安生的離開建康府,”李藎忱斟酌說道,“這兩支兵馬就是我們的救命稻草,一旦事發突然,必須抓緊有所反應。”

“諾!”當即唐齊和程峰鄭重的回答。

而顧野王和徐德言等人的神情也隨之肅然起來。唐齊和程峰都是巴蜀中人,原本就不是南陳的臣子,因此在這建康府真的大打出手也沒有什麼顧慮。

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