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再幹一票(二)

在中國名叫瀾滄江的湄公河流經扶南南部(越南),分成南北幹流、北幹流稱前江,南幹流稱後江,最後兩條幹流又分九條支流入海,故稱九龍江,並且形成富裕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帶。

入海口的江面遼闊,浩如煙海,水量宏大。

帝國南洋艦隊提督張允在舷號爲301的戰艦上升起了他的將旗,作爲旗艦。他站在艦橋上,從千里鏡中窺視情況。

(注:張允:水戰高手,演義中與蔡瑁因曹操中了反間計而被殺,但在現時,他卻是風光無比,領中將軍銜,掌握實力強大的帝國南洋艦隊,負責的海域是臺灣以南直達馬六甲海峽。)

湄公河三角洲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這裡土地肥沃、平坦,河渠密佈,開發得不錯,滿眼河岸盡是茂密的熱帶叢林、稻田,還有在河湖上穿梭不停的漁船、貨船。婦女在河曲處洗衣服;光腚小孩子在河邊戲水;男人在河裡捕魚;飼養的鴨子悠遊河上。(千里鏡拉近距離,扶南人卻不知道)

好美麗的地方!想到能夠把它吃進肚子裡,張允的心霍霍跳動。

張允扭頭看看排在旗艦後的艦隊,禁不住陣陣得意。

三十條威力強大的“崑崙級”炮艦,排水量2000噸,木殼,定員四百人(戰時再增加350人的海軍陸戰隊員上艦助戰),以蒸汽機帶動船底螺旋槳,不過在需要時可以使用船上備用的三桅風帆爲動力,最高時速12公里,經濟時速8公里。

該艇實在是武裝到牙齒,每弦都有二排炮,每排12門火炮,火炮口徑爲10釐米,青銅鑄造,炮口裝填,發射實心球形彈丸,2分鐘一發,每門火炮重達二噸!(炮是好東西,可是陸軍想說愛你也不容易)最大射程不超過2公里。(射到2公里的炮彈,膽大的人可以空手接下)

除了舷炮,主甲板上還有二門大口徑的蛤蟆臼炮(口徑大身管短的一種火炮。臼炮是較爲古老的曲射火炮,因外形像石臼而得名),口徑爲30釐米,前膛裝彈,射程不到1公里,射速爲五分鐘一發,主要用於可能的攻堅。使用火炮打擊敵人,還使用牀弩,每舷有十五張牀弩架着。

艦上的官兵訓練有素,目光堅定,他們明白他們將要幹些什麼

這樣的人與艦,敢與他們對上的任何敵人都會知錯。

按計劃,先由張允率領二十條炮艦進河掃蕩,待消滅了扶南人的艦隊後,大隊跟進。

大隊由十條炮艦護航,中間有李典的兵船、貨船、補給艦和一條醫療船,總共33條船隻,加上張允的炮艦隊,整支艦隊有53艘艦艇。

二十條炮艦溯江而上,捲起陣陣浪花,寬敞的河面爲戰艦的機動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太陽熱辣辣地掛在半空中,河面上的空氣又溼又熱,官兵們汗流浹背,卻無人叫苦。

301艦的艦橋按今人的眼光甚是簡單,可是在當時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裡面有舵盤,二個指南針,二個通話管通向機艙,二條通話管通向炮艙,還有一個主機轉速錶,可以設定速度,通過索具與機艙相連,機艙執行之。

艦隊緩緩行進,路經的扶南漁船上漁夫看起來十分驚訝這支船隊的不同,不過他們泰然處之——極少聽說華族有什麼劣跡,富裕的華族不會來做偷雞摸狗的事。

然而他們打錯了算盤,偏偏這次華族就是來幹壞事的!

前方出現了一條打着扶南官府旗幟鮮明的小型快帆船,順風順水,飛也似地靠過來,船上有人打出了旗語,居然是學自帝國,那個人發瘋地搖晃着兩面紅旗,示意停船。

張允的旗艦跑在最前方,艦橋上年青的舵手偷偷看了自己長官一眼,張允面無表情,舵手遂穩穩地把舵盤把定。

戰艦不慌不忙地保持航向(它當然不怕),離扶南帆船越來越近,可以清晰看到帆船上的人萬分恐慌的神情和他們手忙腳亂的樣子。

“碰”的一聲輕響,301艦的艦身輕微地震動一下,就若無其事的繼續航行。

扶南帆船可就倒了大黴,301艦船頭沉入水底部分有角鐵,把帆船撞得打了一個轉,裂開一個大口,裂縫迅速擴大,帆船片刻間一分爲二,即刻沉沒。

大戰以一條扶南官府帆船的沉沒而拉開了幃幕。

……

河面上,一支龐大的神氣無比的編隊,由扶南大將範石生統率,順河而下。

範石生是個三旬漢子,面容黝黑,十分精明強幹,他與國王同姓,卻不是親戚,但由於作戰勇猛,忠心耿耿,得而掌管水軍,負責封鎖河口,避免敵人攻佔最重要的河道。

扶南國也有識事之人,也知道湄公河的重要性,因此屯下重兵,於主河道沿路設下水寨提防。同樣,帝國軍要想過得舒服,就必須尋殲扶南的水軍。

自帝國下西洋,消息不絕於耳,範石生極爲警惕,伸出觸角,打探消息,不過他派出海中的漁船、貨船即使是見到了,也趕不及報告,蓋因比不上帝國艦艇的速度。

在帝國戰艦羣入內河後,逆流,速度減慢,有扶南探子坐快艇,穿梭於密如網羅的支河道,搶先去報了信。

早就有備的範石生即刻大起船隊,前往攻擊帝國軍隊。

他的船隊實在不少船,總共五百艘之多,大部分爲小型的“魚船”,船八九丈,廣才六七尺,頭尾似魚,都是一桅,亦有二桅,並無防護,以近戰爲主。

有一百艘較大的船,仿製了帝國蒙衝、鬥艦,如蒙衝,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掉孔,左右前後有駑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船形形體雄偉,機動性強,便於水戰。鬥艦也不差,“船上設女牆,可高三尺,牆下開掣掉也,船內五尺,又建柵與女牆齊,柵上又連女牆,重列戰敵,上無覆背,前後左右樹牙旗幡幟金鼓,此戰船也”。

兩型戰船都是跟隨華商貿易的扶南人在帝國海港(粗)測量繪圖後,扶南人依圖而造。

帝國素來大模大樣,往往軍港和商用港混合來用,所以扶南人得逞,只是空有船形,建造方法卻是不會,船廠保安嚴密,警惕性甚高,扶南人只仿製出蒙衝和鬥艦,最巨大的樓船怎麼也製作不出來。

現有的船隊已經非常可觀,五百艘戰船分成五隊,梯次而過進,遮蔽了江面,有如池塘中的大鴨子羣,帝國船隊二十隊戰艦與之相比,真是寒酸得可憐。

其實帝國原來的樓船、蒙衝和鬥艦數量相當巨大,但全放在國內,它們的機動性遠遠比不上蒸汽船,因此沒有跟來。

範石生打頭的第一大隊全是“魚船”,上面士兵滿布甲板,吹着海螺,奮力接敵!

水戰以居上游佔優,春秋時楚國都吳國依託長江,結果吳國的水軍總不能佔優,只因楚國在上游。如今扶南夾上游之利,氣勢洶洶撲來,誓要打帝國侵略者一個落花流水。

張允的301艦打出旗號,整個艦隊分成三路縱隊,一改正向對着敵船來向,駛向斜線,如此,一舷斜對敵人而不是船頭對敵人。

各艦的軍官們緊張地看着旗艦,他們看到旗艦上一面“骷髏旗”和另一面旗幟蹭蹭蹭地向上升,急忙下令。

在301艦上的軍官大叫道:“目標敵人船隊,方向四十五度,距離三百米(估算),右舷自由射擊!”

命令通過通話管傳到了船艙中,再經多人接力,所有的炮位立即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命令。

說時遲那時快,20條戰艦紅光迸發,白煙噴射,火炮的怒吼如同雷神發怒,穿過河面,滾滾而來,隨之成串黑呼呼的炮彈傾泄在扶南人的船上,失的炮彈落入水中,水柱沖天而起,此起彼落,!

扶南人的戰船,受到炮彈的猛烈撞擊,排遍船面的士兵,紛紛被無情的炮彈被擊中,打在扶南人身上,他們胸前鮮血噴涌,在船上被炸斷的手臂,剷掉的大腿,掀開的皮肉,刺出的骨頭比比皆是,倒在船上的屍體胸腔翻開,腸肚橫流,滿臉血污,身首異處,真是慘不忍睹。

自帝國戰艦看過去,看見被密集擊中的扶南人的船可怕到被一層紅薄籠罩住,那是扶南人的鮮血不斷噴灑出來。

史上的第一次炮戰,初局張允打得實在不錯。

帝國炮手訓練有素,他們有充足的軍費,足夠的炮彈來射習,從軍中退下去的舊式戰船,被他們用來當靶艦,張允親自督促突擊訓練,練來練去,十分準確。

開過一輪炮,二十條戰艦隨着旗艦轉舵,把左舷斜對着扶南船,火炮發出一通怒吼。所有的艦首劃出了條條漂亮的水線,隊列整齊一致,顯示了良好的操艦技能。

在精準的火炮射擊下,扶南船桅杆倒下了,木片四濺,船上再無直立的人,要不死去要不就是臥倒隱蔽。

再次調頭,用已經裝填好的左舷殺敵。

張允沉着指揮艦隊,身形優美的戰艦如“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左右開弓,不停地開炮,打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一百條扶南“魚船”大部分傷痕累累,在河道上打橫隨波逐流,在甲板上的士兵非死即傷,落入河裡的人垂死掙扎,屍體在河面上漂忽不定。

扶南軍的人員傷亡慘重,可是帝國軍的戰績是:擊沉數爲零!

那時侯火炮全靠動能殺傷,使用實心炮彈,沒有榴彈、開花彈和燃燒彈,炮彈擊中船身不過是碗口大的一個洞。由於使用的火藥劣質,炮彈速度慢,如果命中的地方弧度明顯又厚實,炮彈的下場就是被彈開。

陣陣海螺聲傳來,扶南的第二隊“魚船”開過來,迫不及待地前來送死。

作爲久戰之國,軍隊的榮譽感和意志自然而然地產生,他們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強敵。

炮彈雨一陣接一陣地落在扶南的船上,扶南人死傷枕籍,很多船遍體傷痕,而我軍的傷亡情況僅僅是多名炮手被火炮炮身燙傷和後退的火炮撞傷而已。

打到現在,帝國艦隊依靠着高機動性,與扶南船保持平行距離,並不近戰,純以火炮遠距殺敵,看上去戰法十分有效,扶南人雖然拼力接近,始終不得一戰,敗局已定,然而……

激戰中,舷號爲“314”、艦名爲“西江”的炮艦的左舷傳出一聲不同尋常的炸響,象被壓抑着,而不象平常那麼清脆順耳,緊接着,巨大的爆炸聲在人們的耳邊震盪,大火衝起10多米高,煙柱直達雲層之上,頃刻間,爆炸聲接二連三,大火和濃煙籠罩了“314”號炮艦。

震驚的的張允扭頭看過去,正正好看見314艦上幾名水兵被大爆炸高高拋起,飛上了天!

314艦的左舷前部被可怕的爆炸把船頭都炸沒了!全艦多處地方塌陷,火焰滾滾,大火迅速蔓延開來。

先是火炮炸膛,再就是船上火藥被燒着爆炸,又引起更大的火焰。

按照兵部的火炮使用手冊,10釐米口徑火炮經過試驗,可以連續射擊一小時即打出30發炮彈,屬於安全範圍,然而314艦的一門炮在急速射出了25發炮彈後即炸膛。

雖然戰艦造得很牢固,卻也經不起內部火藥的多次爆炸。

爆炸聲不斷傳出來,坐鎮旗艦的張允聽見接連傳來了三次大爆炸的聲音,憂心如焚,難過得差點連話也說不出來。

天崩地裂地響了一聲,原本晴空萬里,碧綠的河面暗淡下來,方圓水域一里內的船隻盡數狠狠地震動起來,人的心臟也跟着劇烈地抖動着!

不可思議的爆炸後,帝國艦隊的官兵們看着314艦迅速沒入水中,最終桅杆上那面帝國青龍軍旗也消失在波濤浩淼的湄公河裡,水面上一個巨大的旋渦卷着碎物……

官兵們眼中噙着淚水,向着“西江”號沉沒的地方莊重行了一個軍禮:“戰友,一路走好!”

倒黴的西江號成爲帝國軍艦裝備了蒸汽機船後第一艘戰沉的蒸汽機船。

西江號沉沒後,張允變回最最鎮靜的人,不斷下達命令,人們機械地執行命令,很多人都久久不能從震驚中回覆過來:“原來,武器也不是萬能的啊!”

遠處,第三梯隊的扶南“魚船”蜂擁而來,在帝國艦隊旗艦上則打出了撤退的旗語,鳴鑼的聲音傳遍大河兩岸。

戰鬥以帝國軍先佔優勢後再被扶南人追得夾着尾巴逃而告終。

雖然船追不上帝國軍,然而扶南人的大聲鬨笑聲追上了帝國軍艦,大家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2節 圈套第26節 情與恨(二)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14節 袁術來襲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9節 黑奴籲天記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12節 又一單工程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13節 極度嘔吐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14節 兩軍議事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42節 鳳兮鳳兮,故是一鳳第43節 大豐收(一)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8節 收復高盧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3節 北方軍情第46節 大前門開第34節 曲盡人散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26節 三聖至上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63節 兵臨城下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28節 人渣皇帝第16節 失而復得第20節 大同鎮第46節 準備好了第14節 袁術來襲第3節 先苦後甜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57節 《羅馬史》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36節 再幹一票(二)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15節 酒色醉人(一)第1節 青龍盛世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33節 吃喝玩樂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20節 上天朝聖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4節 吃荊州菜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40節 再度血戰第57節 神廟之會第21節 周瑜之訊第35節 福兮禍兮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21節 美人計(一)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6節 裝藥過量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7節 狄羅德瑪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3節 圖強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72節 攪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