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又一單工程

天堂與地獄,是一線之隔,手掌的正反面。

站在中南半島(泰國、越南、馬來和緬甸一帶)海邊眺望,無際的海面上,星羅棋佈一個個如花環般的小島,猶如天際抖落而下的一塊塊翠玉。小島中央是綠色,四周是白色,而近島的海水是淺藍色、水藍、深邃的藍,逐次漸藍……

回首望內陸,陽光下無盡的鬱鬱蔥蔥蔓延向天際,參天古樹,藤蘿芒草,綠意盈然,綠得滴水,綠得要流油,綠得象翡翠!

陽光太多、海水太藍、時間太多、美女太豔、俊男太猛,這些太多,成了獨特的赤道風情。赤足一雙腳在細白沙灘上,感受大地熾熱的體溫;泅泳于海洋裡,聆聽大海的心跳頻率。忘記時間、忘記工作,盡情的吃喝玩樂,是老天爺允許你的放縱……

這是人間天堂!

這是一個熱帶天堂,別說是闊佬,甚至連華族的普通人都能夠搭船前往度假,他們興高采烈地享受着熱帶雨林、陽光沙灘和海水,他們在海灘上打球,海邊釣魚,海里衝浪,累了大啖海鮮,獲得了體力之後,就進行男人與女人深入淺出的對話……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

然而,對於在那兒工作的黑奴來說,同樣的地方,卻是熱帶地獄,意味着熱氣升騰的叢林、沒頂的泥澤、兇猛的白蟻、鱷魚、水蛭、毒蛇、蠍子,炙人的陽光和傾盆而下的大雨。

沒有道路,奴隸們拿着砍刀奮力開路,驚起了鋪天蓋地的蚊子,如此就處於兩難狀態。

要不被蚊子吸血,從而(必定)感染瘧疾,那幾乎意味着死亡,快速死亡。要不爲了防蚊而在酷熱中穿上衣服。把全身包住,揮汗如雨,過不多時,全身生起了膿瘡,汗水火辣辣地刺激着他們的皮膚、眼睛,特別是下陰部,他們會一無用處地搔抓不止——因爲一切地方都癢得難受。

即便是穿上衣服,一樣抵擋不住吸血螞蝗的攻擊,更不用說毒蛇和蠍子,三個傢伙在親吻人的同時。喜歡往人體裡注進一些東西,很糟糕地,那些東西是致命的。

別說是做工地黑奴,就是監工乃至於老闆都休想逃脫這一切,所不同的是後者和旅遊者有着同樣的休養生息機制,充足的飲水、良好的醫療和一流的飲食

兩個羅馬人。魯波爾卡斯和波卡利烏斯呆在西奈半島七年,參與完成了修建大運河的偉業,然後回羅馬居住一年,他們是閒不住的人,炮製奴隸成爲了他們的不良好,他們把目光轉向了中南半島的又一單工程:大三線地最後一線!

大三線,來源於帝國曆青龍元年,魯肅和賈詡兩個高層。知道的東西多:科技和世界地理,已經預見到了一些未來,遂聯名上奏,認爲帝國廣大,不可能到處駐兵。帝國的安危繫於大三線和一道,堪稱支持帝國的“脊柱”。

所謂大三線,指三條鐵路線。北線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西伯利亞,經過烏拉爾山脈,轉入亞速爾海,到日耳曼黑森林;另一條中線就是走新疆、中亞、黑海、裡海,最後和北線在亞速爾海會合;南線則是從廣南東路出發,沿南海邊進入交州、中南半島,連結印度。進入波斯。走兩河流域到地中海。

一道是黃金水道,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差不多與南線鐵路平行,只不過走的是海道。

三線一道,橫貫東西方,然後再有分支,帝國控制最發達的歐亞兩大洲,就有了充足地保證。

而其中,“海上絲綢之路”早早存在,在帝國還不是帝國時已經有勇敢的中華航海家,就是一些不出名的商人與水手,在利益和命令的驅使下,揚起風帆,到達了波斯、紅海,他們當中的極少數,甚至進入了羅馬!

此後更不用說了,船更大,貨物更多,乃至於出現了一流的蒸汽船,從二年來回東西方,到一年能夠去二次東西方。

大三線的北線建得最早,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地壓力,北線得到了帝國不遺餘力的支持,它的建成也就意味着北方遊牧民族的末日,他們再也不能利用他們的地理優勢來威脅中原王朝了。

遊牧民族打得過中原王朝就打,打不過就閃,逃往北方深處,中原王朝欲想進攻,後勤壓力巨大,就算暫時解決後勤,軍事上勝利了,但不可以駐軍,實際控制,從經濟上等同於自殺。

說什麼北方遊牧民族是“狼”,中原王朝是懦弱地“羊”盡是廢話、p話!

那赫赫有名的匈奴今安在?鮮卑一統北方,而今世界何有鮮卑?五胡亂華,諸胡不可一世,今世哪來蹤影?還有党項(西夏)、契丹吐番、突厥…盡數消失在歷史的深處,唯有漢族,傳承幾千年。

與其說北方遊牧民族打敗中原王朝,倒不如說是外是交通,內是中原王朝自己打敗了自己。

交通是個大問題,一旦解決了,北方遊牧民族就再也不能威風起來。

中線相對行程短一些,修建地難度小一些。

大三線,沒有一條線路是建得輕鬆的,工程浩大而艱辛,北線與中線都是動用了大量的華族參與建成,不計成本,軍事和政治的需要勝過了經濟上的得失。

然後剩下了南線鐵路。

建設它不存在着軍事和政治上的壓力,就可以從容地算算經濟賬了。

近幾年來,工程論證反反覆覆,上馬與下馬的風聲時高時低,有官員認爲,南線與“海上絲綢之路”平行,沒有必要建設南線,帝國雖然很有錢,可錢也不能夠亂花。

還有人認爲。南線地地理複雜有過於北線和中線,而且更致命。

一定程度上,官員們說得是對地,導致了中央的猶豫不決,直到久在羅馬地賈詡回東方任職,專門視察了一次帝國的阿非利加管區,再自“海上絲綢之路”坐船回建業,抵步後上了一個奏摺,說他有個法子能夠省錢。

他的法子真正是損人利已,就是說工程建設人員用黑奴來做吧。這樣能省下好大一筆地工錢。

皇帝雖不允許歐亞兩地有男奴,但能否網開一面?黑奴屬於派遣做工,做完即走,集中管理,對各地民間並無衝擊。

賈詡的奏摺,反對與贊成的意見同樣多。在皇宮內廷與內閣中也是爭執不下,最終能決定的還是皇帝,他拍板同意了賈詡的意見。

於是南線鐵路正式上馬,從開工的第一天起,建設的主力就是非洲黑奴。

把鐵路分段包乾,公開投標,以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價低者得。

以他們的實力與“信譽”,魯波爾卡斯和波卡利烏斯投中了一個標,修建南線的一個分支,就是暹羅(泰國)經馬來半島到星架坡地一段。

鐵路已經修到了交州(越南),實際第一段鐵路就是中南半島。這兒還人煙稀少,屬於蠻荒地帶。

在西奈半島修運河,屬於人在火爐上。

在中南半島鐵路。則可以說是人在一個巨大的蒸籠裡。

那是時,雨水量多,蒸發量也多,下午一二點鐘,在沒有遮蔽的野外工作時,下蒸上曬,人在其中。苦不堪言!

氣侯、地形和疾病。是南線鐵路的三個攔路虎。

氣侯多變不定,他們初到的那天。大大的雨點,開始慢慢落下來,不久就越來越急,豪雨狂澆着一切,持久一個星期!

開始還等天晴,後來等着等着受不了了,就在雨中開始了營地建設。

暴曬逾月,有時大雨,大雨不斷;有時陰雨連綿、霧氣潮溼,人呆了一個星期,全身發綠;有時颱風肆虐,當颱風到時,把一切根基不穩地東西統統來個搬家!

第一次颱風來的時侯,那些黑奴的住所全被揭蓋,幾千名黑奴就在暴風雨中淋雨,大雨象水龍頭般嘩嘩地澆在他們的身上,他們象一截截木頭在雨中呆立,孤立無援,臉上無憂無悲,悽風苦雨的景象令到兩個鐵石心腸的奴隸主差點流下了鱷魚淚。

奴隸主與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防務商屬於“上等人”,住在組合式活動木屋裡,那種木屋以膠縫合,用大螺絲釘擰實,繞是如此,照樣被吹飛,好在不是全部,他們這些上層擠一擠還頂得住。

後來南洋地區的工兵團來幫助他們給奴隸和野外工作者修建了一種“硬背式”地帳篷,要比原告的帳篷好得多,它們是由木板和木頭的圍欄構成,十人住一個,它不是用繩索拉起來,而是把帳篷邊沿繞在木板上,如此颱風就不能把他們吹飛了。

地形複雜,你根本無法想象得到比建設那兒更糟糕的地方,熱氣升騰炎熱,泥濘而且多雨,積年惡臭令人作嘔,叢林茂密之極,每走一步都得披荊斬棘地開路前進。

出於印度的“南洋牌”砍甘蔗刀天下聞名,它地另一個用途就是被軍隊和防務承包商訂購了用來砍人頭,可即使是那些堅硬無比的砍甘蔗刀,在中南半島用來開路,每天用過了就得去磨一次,否則再也用不了。

丘陵地區綿綿不絕,需要去移山,河流衆多,要架橋,到處是險峻的羣峰,有地路段甚至就開鑿在懸崖絕壁之上,很多黑奴都是在修建到那些地段時,變成孤魂野鬼的。許多地方泡在水裡,一些地方並不是泥沼,你站在上面,開始好好的,隔不多時,你就會慢慢地陷進去!

用了大量的石頭與砂子去實基礎才能鋪設鐵軌,如此動用的人力與畜力數量大到離譜,一位“老鐵道”驚呼道:“此地……我們在亞速爾海(就是曾經阻截了北匈奴去西方的大沼澤)盡是以泥土砂石鋪路,硬生生地鋪出一條路來,此地與亞速爾海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氣侯與地理打不敗人類,那麼疾病就令到人們聞風喪膽。

前面說過皮膚病,絕對不是疥癬微疾。而是要命的殺手,當皮膚搔癢初起時,如果塗上藥物,換上新鮮衣服,轉移環境,那不會成患。

可是對於黑奴哪有這個條件,他們搔癢抓破皮膚,外面地骯髒衣服導致感染,進而腐爛……很恐怖地,只有最走去的人才能倖存。

無一例外地。絕大多數地黑奴乃至於“上等人”都遭到了皮膚病、瘧疾、黃疸病、登甲熱以及各式各樣的叢林消耗性疾病的侵襲,純粹叫做怪病,難以醫治,

帝國能夠征服南洋,靠的是一種超級神器,或者叫做超級神藥。如果沒有它,那麼帝國很有可能要打道回府。

這種藥是皇帝從天宮拿來的,是一種針劑,屬於預防針,專門能夠對付瘧疾,而瘧疾,主要由瘧蚊傳播。人類與蚊子鬥爭了千萬年也不能戰勝這種小東西,瘧疾幾乎名列叢林病中的第一殺手。

全靠神藥,瘧疾雖然對打了神藥的人類造成一定的侵襲,但不會致命,最多發發燒。隔天就好,體質好的人甚至無甚感覺。

爲了節省成本,兩位老闆開始不願意花錢買預防針。後來頂不住了,停工的人越來越多,死地人也多了,只好來一個黑奴就給一個黑奴打針。

預防針對瘧疾有特效,但對其它病無效,該病的還是得病。

環境太差,逃跑的黑奴甚至於不用追殺(也難以追殺)。單個的黑奴和成羣的黑奴逃出去。缺乏工具不可能戰勝得了自然的威力。

與黑奴相比,上等人地日子好過得多。

他們的住所舒適。病了之後有醫生,工作久了還有假期去療養,各級人員心情舒坦,心境好,因爲老闆給的工資不少。

爲了穿上乾淨乾燥的衣服,專門找了黑女奴去洗衣服,還建起了薰衣房,用煤炭或者木柴的熱力把衣服弄乾,還薰香呢。

羅馬人的伙食總管如今不管飯菜的烹調了,專門管開支,做飯菜地事情,黑奴是阿三的廚師負責烹製咖哩食品。

羅馬式的食譜不合適此地,氣侯炎熱,人的消耗多,胃口不開,咖哩食品能夠較好的提高食慾,讓黑奴們吃得下飯。

但吃得多了,內分泌改變,出汗能把衣服都染黃了,全身都是酸臭味兒。

而老闆之類地“上等人”纔不多吃咖哩食品,他們專門從廣南東路請來了大廚來煲湯,煲湯絕技:水魚配紅棗、枸杞……竹絲雞燉海底椰、蟲草燉蜆鴨……簡簡單單的冬瓜豬骨湯也不賴,每天煲湯,大家分而食之,如此保證體力。

咖哩與廣式食物是對付熱帶氣侯的不二法門,咖哩以用刺激性味道來增進食慾,廣式則是用天生地美味、豐富的營養來促進吸收。

惡劣的環境條件、水土不服、疾病導致了黑奴大量地死亡,黑奴們的逃跑與反抗事件遠比在蘇伊士運河來得多,管理難度也大,不斷增加的成本令投標的奴隸老闆們變成了虧本經營!

以致於成爲負累,那些經驗豐富的奴隸主都哀嘆生意不好做呵。

魯波爾卡斯和波卡利烏斯管理着一個“模範地”黑奴公司,勉強保本經營,但是黑奴地死亡率大增,其它的公司更不用說。

在使用黑奴建設鐵路地第三年,重新修訂合同,各公司的標的額大增,而官府也欣然同意,因爲官府算過數,各公司再怎麼提價,也還是低於用帝國子民去修路的費用,最重要的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黑人受到極爲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萬分糟糕的工作環境、繁重的勞動,非人的生活待遇,監工的摧殘和虐待讓黑奴以遠劍逾修蘇伊士運河的速度竭盡了體力,而他們是沒有醫保和社保的!

今天,環南海、印度洋的鐵路(南線)建成,坐在舒適車廂裡的人們啊,可得擔心,每隔幾個路軌,就有一個黑人的靈魂在號哭!

在鐵路沿線,按縣級行政區域劃分,陽間的官府以神速的動作,封了一個個(各個地區)已故的帝國百姓子民(常爲純正華族)作爲土地神,撥出專款去修廟,以鎮壓地方,防止黑鬼作祟。(不過官府從來不肯承認是爲了防黑鬼)

在魯波爾卡斯和波卡利烏斯工作過的弄宜縣,實在找不到華族,湊巧黑奴公司死了一個鬼佬監工,被反抗的黑奴們打死,他也是帝國的子民,官府就封這個鬼佬爲當地的土地神!

在他的土地廟裡,正兒八經地爲鬼佬塑像,那金髮碧眼白膚的神像立在堂上受人間煙火,接受祭祀,聽說挺靈驗的,香火很旺。

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27節 走親戚(二)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3章 番外話第3章 說明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3節 破局第11節 巨p的阿三第4章 20節地形第79節 中國式方式巨強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43節 別墅樂事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9節 不謀而合第6節 裝藥過量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3章 番外話第71節 攪屎棍第17節 割麥之戰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8節 開國大典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52節 猛將兄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9節 不謀而合第26節 屠夫文聘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88節 二次革命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17節 割麥之戰第4章 20節地形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3節 頭上無毛,身帶陰謀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26節 屠夫文聘第78節 進城會談第12節 至強洗腦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72節 邪惡皇帝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35節 福兮禍兮第16節 破鎖丹成第10節 赤壁大戰第43節 三跌臭水第74節 “幸福”的呂宋土著第13節 人才歸順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14節 艱鉅的談判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24節 先鋒曹洪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3章 番外話第52節 猛將兄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35節 福兮禍兮第37節 大元立國第8節 秋交會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12節 至強洗腦第18節 龍噬人心第66節 炮轟波斯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美麗的釣魚島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53節 最後一戰(一)第21節 美人計(一)第10節 黃埔軍校第24節 統治阿三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5節 立國瑣事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現代靚麗的波斯美女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