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妥協和讓步(2)

李斯也終於在危局關頭做出的一個讓衆人想不到的舉動,他以楊端和被查而涉及姚賈自殺一案派出廷尉府的人將他下了大獄,又用國府的身份向咸陽城發出告書,說自己在廷尉姚賈的書房中發現了姚賈查到楊端和誅殺右丞相李斯的罪證,說姚賈自殺是楊端和爲了毀滅自己誅殺右丞相馮去疾的罪證而做出的大逆不道之舉,還建議咸陽百姓不想被楊端和散佈的謠言所迷惑,楊端陽散佈謠言是爲了混淆視聽,給自己逍遙法外。?

李斯將楊端和下了大獄,又發出告文之後,扶蘇便立即召集羣臣在章臺宮舉行了議政。?

因爲有之前的贏高一反常態的支持李斯的建議,今天又出現了李斯一反常態的將自己的心腹楊端和給法辦,大殿內的羣臣被他們兩人反常的舉動搞得頭暈目眩,故而大家都不敢說話,特別是李斯**的心腹們,他們沒有想到李斯會拿楊端和做替罪羊,心裡爲楊端和的下場嘆息的同時也在想自己今後是否也會有這麼一天呢??

所以,整個章臺宮的大殿上都瀰漫着一股淒涼和彷徨。?

扶蘇不理會羣臣臉上表現出的彷徨和迷茫的情緒,開口向李斯詢問他查案的過程和楊端和被下大獄的具體原因,李斯心裡早有腹稿,他稍微平伏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開始扶蘇和羣臣敘述自己查案過程和發現楊端和刺殺姚賈之後在佈下假現場又散佈謠言的罪證。?

見自己說完,衆臣還是一臉的疑惑,李斯便繼續大聲說道,“楊端和身爲九卿大臣盡然做出刺殺同僚以便毀滅自己誅殺三公大臣右丞相馮去疾的罪證,這等大逆不道之舉該處以腰斬,以消民怨。”?

羣臣聽了李斯的話,這才發現丞相李斯處理楊端和的決心,這句話就等於宣佈了楊端和的死刑啊!?

贏高觀察到李斯**的鄭國、胡毋敬和章邯、馬興等人在李斯說出這句話時臉色露出的痛苦之色,他就知道這些人跟李斯之間的關係出現了裂痕。?

再看到衆人對李斯的建議沒有反應,他便出口說道,“高支持丞相的決斷,楊端和先有誅殺三公大臣右丞相馮去疾之舉,公然藐視大秦律法,又在得知罪證被廷尉姚賈所獲時刺殺姚賈又嫁禍給丞相李斯,這是在挑釁大秦威嚴,這樣的無恥之徒必須立刻腰斬,大秦朝堂絕對能不容許出現這等無恥之徒。”?

贏高這句話豈是支持李斯啊,他這是在挑撥李斯和鄭國、胡毋敬和章邯、馬興等人的關係。因爲他的話中說楊端和在得知自己的罪證被廷尉姚賈所獲時刺殺姚賈又嫁禍給丞相李斯,這就等於在提醒鄭國、胡毋敬和章邯、馬興等人,說楊端和沒有犯罪,他是做了李斯和趙高的替罪羊。?

果然,鄭國、胡毋敬和章邯、馬興等人聽完贏高的話,臉色變得煞白,他們第一次出奇的沒有出言附和李斯的決斷,沒有支持李斯對楊端和的決議。?

然而,這個結果是蒙毅和馮劫等人早就預料到的,再加上楊端和的死可以讓右丞相馮去疾死的瞑目。所以,蒙毅和馮劫也出言支持李斯的決議,繼而贏騰和贏湯等宗室子弟也出言支持,殿內羣臣也不反對李斯的決議。?

扶蘇見羣臣都同意李斯的決議,他立刻下令任命贏高爲監斬官負責在咸陽城內的刑場處決楊端和。?

“皇兄,楊端和身爲中尉大將,他被腰斬,該由誰人替代他統領鐵騎營戍衛禁宮?”贏高在領命的同時向扶蘇問道。?

扶蘇一愣,楊端和是今天下的獄,他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想過,所以,贏高這麼一問,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便只能向李斯問道,“丞相認爲誰合適統領鐵騎營?”?

“老臣認爲當下該由少府章邯兼任鐵騎營統領職務,至於衛尉人選,等到陛下葬禮之後再行商議也不遲。”李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人選。?

扶蘇將目光移向了蒙毅和馮劫,兩人對李斯舉薦章邯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和瑕疵,因爲章邯要資歷有資歷,他以前就是軍中將領,要身份有身份,他也是九卿大臣,讓兼領鐵騎營無可厚非。?

扶蘇只能將目光移向贏高,看他是什麼意思。?

“皇兄,高認爲讓少府章邯兼任鐵騎營統領無可厚非,然少府章邯畢竟不熟悉鐵騎營軍務,貿然接手難免會出現生疏而不利於鐵騎營更好的戍衛禁宮。”贏高出口說道,“所以,高建議再從鐵騎營中提拔兩名將領協助少府章邯處理鐵騎營軍務,高認爲鐵騎營百夫長蒙昭和蒙放兩人年輕驍勇,武藝不凡,可以升任爲千夫長,讓他們跟少府章邯共同處理鐵騎營軍務。”?

“老臣同意太尉的建議!”馮劫第一個出口支持道。?

因爲涉及到蒙昭和蒙放兩人,作爲叔叔的蒙毅自然不敢表態,而贏高的建議也只有贏騰等少數幾個大臣表示同意,其他大臣即便沒有人出來反對但也沒有再出言支持,大家以沉默表示了自己的態度,因爲以蒙昭和蒙放兩人的年輕和資歷在鐵騎擔任千夫長還稍顯不足。?

然而,贏高是大秦太尉,軍中將領的職務調動本該就歸他管,只要是他的建議沒人反對就表示通過。所以,扶蘇在同意了章邯兼任鐵騎營統領的同時讓太尉府下公文任命蒙昭和蒙放兩人爲鐵騎營千夫長,協助章邯處理鐵騎營軍務。?

實際上贏高的建議是分散了章邯在鐵騎營的權利,讓原本鐵板一塊的鐵騎營分裂成了兩股力量,以章邯爲首的支持胡亥的一派和以蒙昭、蒙放爲主支持扶蘇的一派。?

朝議很快結束,贏高出了章臺宮,就立即命令蒙昭和蒙放兩人調集鐵騎營兩百精騎去雲陽國獄提重犯楊端和前往刑場,又命令中尉贏湯調集咸陽守軍維持咸陽城秩序,繼而又向咸陽城下達了下午寅時三刻腰斬楊端和的告文。

第199章 洞房之夜第314章 鴻門宴(三)第50章 別問我,這是爲什麼(1)第176章 兩王相見第158章 十里相迎第215章 盔甲第290章 狼死第19章 謀士之言(2)第10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2章 師門恩怨第199章 洞房之夜第287章 計中計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134章 君上,韓談對不起你第131章 敗,絕不第166章 建立新軍第176章 兩王相見第159章 撲朔迷離第65章 三股勢力第233章 活着是因爲牽絆第112章 你自由了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142章 盡力而爲第211章 張良計第174章 仇人見面第266章 癡心不改第274章 難題第102章 妥協和讓步(3)第187章 劉邦第246章 追殺令第24章 沙丘驚變(3)第256章 蒙恬的策略第308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滅暴第61章 正陽門之爭(1)第208章 郡守李由第67章 借力打力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84章 白氏的實力(3)第70章 遭到刺殺第284章 行動第221章 皇位和大秦第187章 劉邦第76章 眉縣白氏第255章 烽煙第149章 不辭而別第237章 寒戰第65章 三股勢力第80章 將相之和第295章 兄弟情義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210章 對殺第223章 火麟騎的戰鬥第18章 謀士之言(1)第229章 八騎第108章 歡樂的日子第51章 三萬精騎第282章 弒君者第92章 趙高的謀劃第283章 突然出現的女人第278章 真相第39章 未雨綢繆(2)第83章 白氏的實力(2)第178章 清韻公主和榮祿皇子第239章 逆戰第121章 陵園驚變(3)第276章 共赴國難(二)第27章 太子之謀第237章 寒戰第154章 妄自尊大第162章 君上萬歲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2章 酒肆風波(2)第68章 淒涼的太尉府第197章 樊噲娶親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75章 共赴國難(一)第216章 北上第159章 撲朔迷離第234章 用敵人的人頭練兵第125章 兵變(3)第166章 建立新軍第289章 計外之計第274章 難題第20章 沙丘封君(1)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181章 與衆不同的姑娘第196章 拒婚第57章 太廟之亂(4)第224章 強者的對話第79章 新的部署第76章 眉縣白氏第213章 贏強第75章 誰的主謀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100章 妥協和讓步(1)第99章 新版《逐客令》第93章 趙高心裡的秘密第258章 改變的歷史第208章 郡守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