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放棄

九月二日夜間十一點十七分,“列剋星敦”號中雷;十一點十八分,“肯尼迪”號同時被兩條魚雷擊中;十一點二十一分,“華盛頓”號中雷;十一點二十二分……

在十分鐘內,美軍第三艦隊的十二艘戰艦被魚雷擊中。

嚴格說來,這些打擊都不夠致命。

當時,“列剋星敦”號在被魚雷擊中之前,已經撲滅了機庫內的大火,而且艦體所受的損傷不會導致沉沒。在被一條六百五十毫米魚雷擊中之後,“列剋星敦”號也沒有沉沒,只是艦體內涌入了幾千噸海水。

傷勢相對較重的是“肯尼迪”號,因爲這艘當時還在航行的航母被兩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擊中,且命中點都在龍骨下方,準確的說,魚雷是在龍骨下方大約五米處爆炸的,直接把龍骨炸成了三截,即便“肯尼迪”號沒有立即沉沒,也喪失了修復價值。要知道,修復龍骨受損的戰艦,比重新建造一艘戰艦都要麻煩,因爲需要更換龍骨,而更換龍骨幾乎得拆除整個艦體。

“華盛頓”號的情況與“列剋星敦”號差不多,只是挨的炮彈多一些而已。

相對而言,另外九艘被魚雷擊中的護航戰艦的命運悲慘得多,其中三艘驅逐艦幾乎當場就沉沒了,六艘巡洋艦中的兩艘在十分鐘內沉沒、一艘在十二點之前沉沒、剩下的三艘也沒能見到日出。

只要搞清楚情況,美軍第三艦隊根本不需要害怕什麼。

問題是,尼克松根本搞不清楚情況。

在被“淡水鰩”號伏擊的時候,尼克松剛從打擊中回過神來,並且轉移到了一艘沒有受損的驅逐艦上。

按照美國海軍的規矩,此時艦隊司令官沒有決策權,由艦長負責戰艦的搶修工作。

只是,如果再次遭到攻擊,艦隊司令官就可以決定是否放棄那些註定會被敵人擊沉的戰艦,以便保存沒有遭到攻擊的戰艦。

遭到潛艇偷襲,尼克松獲得了決策權。

十一點半,在“淡水鰩”號發射的最後一條魚雷爆炸前,尼克松就下達了疏散命令,並且讓遭到攻擊的戰艦艦長下達棄艦令。

尼克松後來爲此給出的理由是:無法肯定附近有多少艘中國潛艇。

顯然,這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因爲確實無法知道附近有多少艘中國潛艇,如果讓官兵留在註定要沉沒的戰艦上,就是在做無謂犧牲。按照美國海軍的規矩,在確定戰艦已經保不住的情況下,就得保護官兵性命。

結果就是,在十一點四十分之前,還沒有沉沒的十艘戰艦的艦長下達了棄艦令。

根據美軍的戰報,當時肯定出現了誤判,即一些美軍艦長把“班戈”號巡洋艦上彈藥庫發生的爆炸,當成了第二次魚雷襲擊,由此認爲附近有好幾艘中國潛艇,從而在慌亂之中執行了尼克松下達的命令。

要知道,在魚雷襲擊結束之後,只有艦長有權決定是否放棄戰艦。

結果就是,九月三日凌晨零點剛到,沒有受到攻擊的美軍戰艦就搭上了逃難的官兵,離開了交戰海域。

天亮之前,三艘遭到魚雷攻擊的巡洋艦先後沉沒,而且都是因爲火勢失去控制,引爆了彈藥庫而沉沒。如果美軍沒有拋棄這三艘巡洋艦,撲滅了戰艦上大火,說不定能讓它們返回港口。

有趣的是,三艘航母並沒沉沒。

主要原因就是,航母比巡洋艦大得多,而且在遭到魚雷攻擊之前,都撲滅了由炮彈引發的大火,而魚雷不是直接命中艦體的,而是在艦底下方爆炸,所以沒有在航母的艦體內部引發大火。

結果就是,這三艘空無一人的航母在海上漂泊了五天。

直到九月八日上午,一艘到這邊來執行破交任務的中國潛艇發現了眼前的“大餐”,又向三艘航母各發射了三條重型魚雷。

在此之前,美軍知道三艘航母沒有沉沒,但是沒有采取救援行動。

主要就是,中國艦隊還在密克羅尼西亞活動,而且不定時的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所羅門羣島上的美軍基地,使美軍無法組織救援行動。此外,尼克松在作戰報告中提到,三艘航母是在失去了拯救價值之後才被拋棄的,航母艦長也證明了尼克松的報告,所以美軍沒有想過去把這三艘航母拖回來。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美軍只是九月五日,用傾斜旋轉翼飛機把一批執行特殊任務的軍人送到了這三艘航母上,破壞了航母上的關鍵設備,特別是儲存了美國海軍通信密碼的計算機。

當時,美軍大概認爲這三艘航母隨時有可能沉沒,所以也沒多做什麼,比如引爆航母上的彈藥庫,加快其沉沒速度。

只是,到了九月八日,這件事還沒有完結。

再次遭到魚雷攻擊後,“肯尼迪”號與“華盛頓”號很快就沉沒了,而“列剋星敦”號在發生了一系列的猛烈爆炸後,竟然頑強的漂浮着,只是在半個小時後,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翻轉,倒扣在了海面上。

當時,那艘全電動潛艇已經走遠了,根本不知道“列剋星敦”號沒有立即沉沒。

結果就是,九月九日,美軍發現“列剋星敦”號還浮在海面上,纔出動四架戰鬥機,把這艘極爲頑強的航母送到海底。

後來,在擊沉美軍航母的問題上,汪淵洋遇到了一些麻煩。

根據兩艘潛艇提供的戰報,海軍最終讓兩艘潛艇平分了戰果。直到戰爭結束後,通過獲得的美國海軍作戰報告,確定在“淡水鰩”號發起攻擊之後,美軍就拋棄了三艘航母,才把戰果全部歸到汪淵洋名下。爲此,周渝生還專門爲汪淵洋補發了一枚特等功獎章。按照中國海軍的規定,每擊沉一艘敵人的航母,就能獲得一枚特等功獎章,並且獲得與之對應的各類獎賞。

也就是說,直到九月九日,“所羅門海戰”的餘波才平息下去。

雖然從規模上講,這場海戰並不大,比第二次迪戈加西亞海戰、密克羅尼西亞海戰都要小得多,但是在太平洋戰爭史上,這場海戰的地位卻非常高,因爲正是這場海戰,徹底改變了太平洋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中國海軍牢牢掌握了所羅門羣島以北海域的制海權。即便在幾個月之後,美國海軍的兵力規模超過了中國海軍,並且發起反撲,但是並沒有因此獲得絕對的兵力優勢,僅僅只是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沒能改變太平洋戰爭的整體走向。

在戰役層面上,所羅門海戰拉開了攻打所羅門羣島的序幕。

事實上,在這場海戰之前,牧浩洋只是希望攻打所羅門羣島,而不是決定一定要攻打所羅門羣島。

原因很簡單,這場海戰的結果將決定中國海軍有沒有能力攻打所羅門羣島。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中國海軍戰敗了,哪怕與美國海軍打了個平手,也肯定無法攻打所羅門羣島。

當然,對中國海軍來說,這場海戰還有一個在戰果裡看不到的影響。

那就是,中國海軍涌現出了能夠頂替牧浩洋指揮艦隊作戰的優秀將領,而且一下就出現了兩個。

從長遠價值來講,兩名經受住了施展考驗的艦隊指揮官,肯定比兩支艦隊有價值。

要知道,培養艦隊指揮官需要的是時間,而不是巨大的投入,戰爭時期最爲寶貴的就是時間。

即便在當時看來,龔繼飛與佟少雲就算還無法完全取代牧浩洋,可是至少能夠減輕牧浩洋的壓力,讓他不用時刻爲艦隊作戰着想,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總體戰略規劃上,在戰爭部長的位置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設想一下,如果牧浩洋總要時不時的去艦隊指揮戰鬥,中國肯定會在戰略上出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牧浩洋與戚凱威的主要分歧,就出在他的位置上。只要牧浩洋跳出了艦隊作戰的思路,就能在更高的位置上看清戰略形勢,從而根據實際的戰場局面,做出正確的戰略安排。

事實上,這場海戰,也向美國海軍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即弗倫奇上將手下那些艦隊指揮官能否勝任指揮艦隊作戰的職責?

從這場海戰的表現來看,尼克松的才能肯定存在問題。

有趣的是,尼克松並沒受到懲罰,反而是弗倫奇承擔了大部分責任,結果是尼克松仍然是第三艦隊司令官。只是,在接下來的一年多裡,第三艦隊都只是個空架子,美國海軍艦隊的指揮權回到了弗倫奇手上。

不管怎麼說,所羅門海戰之後,太平洋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在喪失了最後一支還能作戰的艦隊之後,就算弗倫奇手裡還有第五艦隊,他也得重新考慮美國海軍的整體戰略。說得客氣一點,他得繼續採取戰略防禦措施,來穩固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線。說得不客氣一點,美軍得加大退縮的步伐,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地區,以縮短戰線長度。

只是,在取得勝利之後,牧浩洋也面臨着新的問題。

不是沒有選擇的問題,而是選擇太多的問題。即到了十一月初,隨着艦隊規模擴充到七支航母戰鬥羣,下一步的進軍方向。

第96章 迴歸正位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98章 嚴陣以待第36章 權衡第270章 投降第22章 誰輸誰贏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6章 威逼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章 泰山北斗第166章 硬骨頭第72章 對峙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0章 援助戰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52章 兇猛打擊第87章 積極爭取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80章 情況有變第37章 犧牲品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44章 艦炮怒吼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71章 新理論第39章 機會第37章 小國海軍第53章 繼續打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46章 決策點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66章 回家第5章 宣戰第44章 開戰在即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84章 守株待兔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45章 宣傳戰第92章 怎麼打第16章 陰差陽錯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6章 排兵佈陣第75章 主戰場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74章 爭取時間第24章 反擊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1章 玩火自焚第50章 關鍵技術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3章 全權顧問第58章 潛艇伏擊第8章 經濟賬第24章 空中打擊第321章 起源第90章 機遇第43章 根源第26章 威逼第68章 一己之力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84章 強攻第138章 警鐘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12章 和平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5章 受害者第205章 突襲第43章 傳奇人物第63章 不可避免第72章 新崗位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9章 初顯身手第83章 歪打正着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64章 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