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暴風雪

戚凱威的大陸進攻行動原本計劃在十一月底開始,只是受天氣因素影響,被迫推遲到了十二月初。

十一月下旬,歐亞大陸遭遇了自全球自然災害之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暴風雪。

這場暴風雪東起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西到東歐的波蘭,覆蓋了歐亞大陸北部地區,從十一月二十六日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二月二日。在這七天內,局部地區的降雪量超過了五百毫米。有的地方,一夜之間的積雪深度就超過了一米。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新西伯利亞的降雪量更是達到了創歷史記錄的四百七十毫米。僅僅一個晚上,這座被戰火徹底摧毀了的城市就被大雪淹沒了。

伴隨着暴風雪到來的是急劇降溫。

十一月二十六日,俄羅斯遠東與西伯利亞地區的溫度就驟降了十七度,夜間最低溫度爲零下四十二攝氏度。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位於圖拉北郊的一座氣象站測得了除全球自然災害期間,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最低溫度:零下八十四攝氏度,而當天受暴風雪影響的其他地區的最低氣溫都在零下四十度以下。

這是個什麼概念?

要知道,往常在這個時候,俄羅斯的平均氣溫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即便是最低氣溫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惡劣的天氣,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當時,中國陸軍的寒帶冬季作戰服是針對零下四十度的氣溫設計的,而極限使用溫度也只有零下六十度。在氣溫低於零下四十度的時候,寒帶冬季作戰服的保暖效果就會降低,導致官兵不適。

結果就是,在嚴寒中,官兵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氣溫比較高的室內。

事實上,就算解決了被服問題,大部分主戰裝備也無法在如此低的氣溫下正常使用,因爲地面站平臺的設計指標是在零下四十度以上,只有極少數極地型能在零下八十度的環境下正常運轉。

顯然,中國陸軍不可能爲二十個集團軍全部裝備極地型地面戰平臺。

當時,只有執行偵察任務的部隊獲得了極地型地面戰平臺,其他部隊裝備的都是普通的地面戰平臺。

這還不僅僅是地面戰平臺的問題。

在暴風雪的影響下,鐵路肯定得停運。

雖然利用風暴間隙,可以讓運輸機起降,但是大型電動運輸機的極限使用氣溫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也就是說,氣溫再低的話,大型電動運輸機就得停飛。

相對而言,中國軍隊的處境還是非常好的。即便不能長期呆在室外,也至少有一間溫暖舒適的臥室,而且大部分活動能在室內進行。更重要的是,電能供應不是問題,能夠確保空調與供暖設備正常工作。

在戰線對面,美俄聯軍的處境就沒有這麼理想了。

俄軍自不必多說,因爲擴軍的速度太快,後方生產又跟不上,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俄軍官兵沒有領到冬季作戰服裝,穿的還是秋季作戰服裝,只能在裡面加上一件羽絨服,有的甚至只有棉服。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惡劣的氣象環境下,俄軍還得應付神出鬼沒的中國偵察兵。

當時,獲得了極地型地面戰平臺的偵察部隊沒有閒着,幾乎每天都要出動,偵察只是次要任務,主要就是騷擾美俄聯軍。

結果就是,駐守一線的俄軍軍官用槍逼着士兵去冰天雪地裡放哨。

很多時候,清晨去換崗的俄軍士兵發現,在夜間執勤的崗哨已經被凍成冰棍了。大批俄軍官兵,就這麼被凍死在了哨卡上。

到了最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俄軍在室內也不安全。

當時,俄軍甚至沒有足夠的燃料用來取暖。

爲了應付嚴寒,俄軍開始焚燒一切能燒的東西,包括搭建營房的木板、鋪設在泥濘路面上的毛氈、甚至是牲畜的糞便。

結果就是,很多困在房間裡的俄軍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這場暴風雪,至少奪走了十五萬俄軍官兵的生命。

事實上,美軍的處境也不容樂觀。

雖然得益於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而且早就有所準備,美軍爲每一名官兵配發了兩套冬季作戰服,但是其設計指標也太低,無法低於酷寒。所幸的是,美軍部署在戰線後方,不用冒着風雪去站崗放哨,而在營地附近放哨的哨兵,每兩個小時就輪換一次,被凍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只是,美軍也遇到了難題,即電力供應不足。

當時,美軍還沒有小型聚變供電設備,主要依靠燃油發動機供電,或者直接從俄羅斯的國家電網獲取電能。

顯然,這無法滿足所有取暖設備的電力需求。

結果就是,美軍開始用油爐來取暖,大量寶貴的作戰用燃油被用掉了。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這一週裡,近六十萬美軍官兵燒掉了一百二十萬噸燃油,還有六十萬噸燃油“借”給了俄軍。

要知道,向烏拉爾前線運送一百八十萬噸燃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在暴風雪過去之後,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美軍官兵染上了肺炎,俄軍的患病率更高。

事實上,中國軍隊裡也有不少官兵染上肺炎,只是比例低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軍隊的營地裡有完善的供暖設備與通風設備,不需要在室內升火取暖,能夠保證室內空氣清新,也就降低了疾病傳染的概率。此外,中國軍隊的物資供應非常充足,不但有足夠的口糧,還有足夠的藥品,患病的官兵能得到及時救助。當時,前線部隊中,每一千名官兵裡有十八名軍醫,每座營地都有一間設備齊全的戰地醫院,而且病症較重的官兵都能及時送往後方的大型綜合軍事醫院。毫無疑問,在美俄聯軍中,顯然沒有如此好的醫療條件。

俄軍就不多說了,俄軍每一千人中,只有六名軍醫,而且大部分軍營沒有醫院,只有簡陋的醫務室,很多重病患者根本無法及時後送。用一些俄軍官兵的話來說,如果在部署期間患了肺炎,向上帝禱告都比向醫生求助有用。

美軍的情況稍微好一些,千人中有十四名軍醫,而且軍營裡有較爲完善的醫療條件,只是受氣候影響,很難及時把重病患者送往後方。所幸的是,美軍儲備了大量藥物,能夠控制患者的病症,等到天氣轉好後再送往後方。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暴風雪,就是對雙方後勤保障力量的考驗。

當然,這場暴風雪還帶出了一個之前被很多人忽視了的問題:戰地醫療。

此後,中國軍隊開始完善軍事醫療體系,並且大大提高了戰地醫療的地位,向前線派遣經驗豐富的軍醫。在後方,中國則加大了對軍醫的培訓力度,首先從民間招募有工作經驗的義務人員,後來還專門開設了爲期一年的軍醫培訓班。在整個大戰中,中國總共招募了五十四萬名軍醫,相當於每四十個軍人中就有一名軍醫,千人中軍醫達到了二十五人,一直居於各國軍隊之首。

數量衆多、能力突出的軍醫,成爲了中國軍人最貼心的“衛士”。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大戰中負傷的一千二百萬名中國軍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得到了軍醫的及時救助,才活了下來,並且在戰後成爲了國家重建的主要力量。

事實上,美國也非常重視軍醫。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美國招募了五十萬軍醫,千人中軍醫達到了二十二人,僅美軍的四所醫科學院就培養了近二十萬軍醫。只是在戰略上走下坡路的情況下,美軍所做的努力所產生的效果並沒有中國軍隊這麼明顯。特別是在軍事醫療設備、戰地救助條件等方面,美軍與中國軍隊的差距非常明顯。

當然,重視戰地醫療,不僅僅是陸軍,甚至可以說,不主要是陸軍。

最先重視戰地醫療的是海軍與陸戰隊,大戰爆發的時候,中國海軍就在每支艦隊裡編了一艘醫療船,大戰爆發後又緊急徵用了八艘大型郵輪,並且改裝成了醫療船,專門爲陸戰隊服務。到戰爭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與陸戰隊的醫療船達到了四十八艘,總共有三萬六千張病牀,能同時收治五萬多名官兵。

有趣的是,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軍事醫療船收治的戰俘佔到了百分之六十二。

這場橫掃了歐亞大陸的暴風雪來得快,去得也快。到十二月二日,已經有所減弱。在等待了一週之後,戚凱威再也等不下去了。雖然天氣仍然較爲惡劣,而且氣象專家預測惡劣天氣還會到來,但是在徵求了魏成龍與前線各集團軍司令官的意見後,戚凱威最終決定在十二月三日發動進攻。

必須承認,戚凱威在做賭博。

冬季已經到來,而大部分氣象專家都認爲,這將是自全球自然災害之後,北半球最爲寒冷的一個冬天。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兩百年內,兩支入侵俄羅斯的軍隊都是被嚴寒擊敗的。

當年,德軍兵臨莫斯科,就在即將看到勝利的時候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嚴寒,最終倒在了俄羅斯的冰天雪地裡。

中國軍隊會重蹈覆轍嗎?

事實證明,運氣往往站在跟具有主動性的將領身後,戚凱威成了這場豪賭的贏家。

第43章 試探第29章 初顯身手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65章 門檻第4章 戰爭危機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05章 突襲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3章 分外事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32章 關鍵時刻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33章 最後反擊第73章 關鍵裝備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7章 商船立功第2章 經濟基礎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3章 再次出擊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50章 重創第49章 果斷反擊第122章 拖後腿第78章 中國化第71章 新理論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1章 千錘百煉第227章 滅絕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4章 艦隊出港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20章 別無選擇第321章 起源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90章 總攻第79章 海灣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9章 本質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37章 抽絲剝繭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55章 積極外交第43章 根源第34章 中流砥柱第60章 海蛇之吻第48章 交戰第92章 長遠目光第30章 小事化大第9章 以退爲進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26章 逐步推進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16章 中東戰爭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5章 情報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79章 撲火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25章 自食其果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5章 風頭正勁第46章 預料之外第9章 做徹底第7章 不測風雲第13章 新兵能戰第39章 糧食危機第38章 合作愉快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37章 小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