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鋌而走險

在日本語中,“瀨戶”是“狹窄海峽”的意思。

瀨戶內海由本週、九州與四國環抱,東西長四百四十公里,南北寬五到五十五公里,面積九千五百公里;多港灣,沿岸有廣島、吳、下關、岡山、松山與高鬆等港口城市;分佈着淡路、小豆與江田等五百多座島嶼。

自古以來,瀨戶內海的航運就非常發達,是關係地區與亞洲大陸航線上的文化中心,曾經是主要產鹽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沿岸新興工業區以鋼鐵、化學、汽車、造船、石油與石化爲主,被稱爲日本的“產業運河”。

現在,瀨戶內海是世界上航線最密集、航道最繁忙的海域之一。

每天都有數百艘船隻在這片海域裡航行,且以大型遠洋貨輪爲主。

對潛艇來說,這些貨輪提供了很好的掩護。只要跟在貨輪後面,就能避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系統。

問題是,跟在貨輪後面並不見得安全。

除了淡路島與四國島之間的鳴門海峽水深超過兩百米之外,其他海域的最大水深均不超過四十米,大部分航道的平均水深只有二十米。在瀨戶內海西端的豐後水道與周防灘,部分航道的水深還不到十五米。

雖然這個深度對貨輪來說足夠了,但是對潛艇來說卻非常侷促。

拿041型潛艇來說,從潛望鏡頂端到艇底的垂直高度爲十一米,測深聲納的靈敏度爲兩米,保持潛航的最小深度爲十三米。因爲海水是半透明的,所以實際操作中,很少進入水深低於十五米的海域。

在夜色掩護下,進入瀨戶內海不是問題。

可是跟在貨輪後面,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這簡直是送死。”大副聞向勇比薩非墨還要激動。“雖然老徐進過瀨戶內海,但那是和平時期,而且差點出不來。現在讓我們走瀨戶內海,從關門海峽進入日本海,簡直就是讓我們自投羅網。”

“不管怎麼說,日本沒有參戰。”

“但是日本是美國的盟國。”

薩非墨笑了笑,說道:“激動也沒用,命令很明確,讓我們從瀨戶內海進入日本海,務必在兩天之後趕到。”

“可是……”

“與其抱怨,還不如想想該怎麼做。”

聞向勇嘆了口氣,說道:“如果全速航行,我們能夠繞過九州島,從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

“這樣的話,得每天上浮四次,用通氣管給蓄電池充電。”薩非墨看了眼搭檔,“聯軍在朝鮮海峽佈下天羅地網,走對馬海峽纔是自投羅網。”

“即便如此,瀨戶內海也不見得暢通無阻。”

薩非墨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雖然日本沒有參戰,但是作爲盟國,肯定在暗中協助聯軍。”

“只要在豐後水道部署幾艘拖網漁船,就能讓我們無處可去。”

“我們能想到,上面想不到嗎?”

聞向勇鎖緊眉頭,沒再抱怨什麼。

“爲了引開日本的注意力,肯定會派幾艘潛艇去宗谷海峽,然後安排幾艘貨輪從豐後水道進入瀨戶內海。”

“那我們怎麼辦?”

“耐心等待。”薩非墨翻出海圖,說道,“到豐後水道南面找個地方藏起來,等待下一步指示。”

“果真如此的話,就應該在命令中提到,可是……”

“如果沒有掩護,就只能靠運氣了。”

薩非墨也很擔心,但是沒有表現出來。

聞向勇重新設定航線後,“海龍”號以六節的最大巡航速度朝豐後水道南面駛去。因爲出港不到十天,六天前在遠離陸地的菲律賓海爲蓄電池充了電,所以“海龍”號能以這個速度潛航一千五百海里,十天之內不用上浮充電。

能否順利到達日本海,關鍵不是“海龍”號有多安靜,而是能否順利進入瀨戶內海。

此時,一艘在松山港卸下三十萬噸原油的大型油輪正緩緩離開碼頭,啓程返回沙特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

作爲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國,日本每年從海外購買三億噸原油,其中百分之八十來自中東地區。在日本到中東的航線上,有上百艘油輪,其中三十多艘是載貨量超過三十萬噸的超級油輪。

幾年前,這些油輪在返航時不會運載貨物。

這幾年,因爲全球經濟不景氣,航運業非常慘淡,所以油輪在返航時會盡量運載一些液體貨物,比如石化產品。

因爲日本是主要的石化產品消費國,而非出口國,所以從日本返回中東的油輪,不是每次都能拉到貨物。

這次,“日之丸”號就是空載返航。

按計劃,到了新加坡,“日之丸”號纔會裝上幾萬噸液態貨物,中途還會在印度的孟買港停留兩天。

這些都不重要,因爲“日之丸”號的主要任務不是運載貨物。

離港後,“日之丸”號以十二節的最佳經濟航速航行,將在四個小時後到達豐後水道北端,然後在日本巡邏艇陪同下通過豐後水道,進入菲律賓海。一切順利的話,油輪將在六個小時後離開日本領海。

這是特殊安排,平常貨輪進出豐後水道都不需要巡邏艇陪同。

原因很簡單,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豐後水道設置了三道反潛隔離網,其中最外圍的反潛巡邏網由五艘拖網漁船組成。

潛艇能夠探測到漁船,卻很難發現漁船後面的拖網。

只要被拖網掛住,潛艇將原形畢露。

潛艇要想進入瀨戶內海,首先就得突破這道防線。

志願軍肯定辦不到,只能請情報部門協助。

制訂計劃的時候,李明陽首先想到,讓潛艇跟在軍情局控制的貨輪後面。只是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否決了,因爲日本情報機構肯定會嚴密監視所有進入瀨戶內海的船隻,並且在航行途中讓船隻轉向。潛艇的潛航速度不會太快,即便能跟上貨輪,也難以及時跟隨貨輪轉變航向。

潛艇暴露行蹤,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潛艇上的官兵,還有貨輪上的情報人員。

正着來行不通,只能反着來。

按照李明陽的安排,將有六艘貨輪分成三批從豐後水道離開瀨戶內海。日本海上自衛隊不會密切監視離去的貨輪,而且在貨輪通過的時候會撤走拖網漁船,以免拖網捲入貨輪的螺旋槳。

貨輪產生的噪音,也會干擾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下偵聽設備,遮蓋住潛艇的噪聲。

只要時機把握得當,潛艇能夠利用這個機會,突破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三道反潛網,進入瀨戶內海。

相對來說,從關門海峽離開瀨戶內海更加容易。

即便沒有貨輪掩護,潛艇也能在夜色掩護下,從較爲偏僻的航道通過關門大橋。

關鍵就是,潛艇必須在準確的時間到達。

“日之丸”號離港後,又有兩艘貨輪分別從下鬆與宇部出港,駛往豐後水道。

半個小時後,李明陽收到了消息,第一艘貨輪將在五個小時後離開豐後水道。

一切都在計劃之內,相關消息也由海軍司令部發了出去。

前往瀨戶內海的四艘潛艇必須在五個小時內到達豐後水道南端,趁貨輪通過的機會,突破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一道防線。

“海龍”號在最前面,離目的地最近。

收到消息後,薩非墨與聞向勇都鬆了口氣。

以六節航速,“海龍”號將在四個小時後到達預定海域,有足夠的時間調整航道,然後找到那艘打掩護的油輪。

“海蛇”號後面,兩艘039型正在加速航行。

因爲沒有aip系統,所以兩艘039型潛艇必須精確計算航線與航速,用蓄電池裡的電能讓潛艇通過瀨戶內海。

離“海蛇”號最近的是一艘040型潛艇。

與兩艘039型潛艇一樣,這艘040型潛艇也開始加速。

雖然作爲中國海軍第一種aip常規潛艇,040型的潛航能力遠超過普通常規潛艇,但是與“海蛇”號相比,仍然差了許多。爲了及時趕到目的地,這艘040型潛艇不得不提前使用蓄電池。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暫時沒有遇到意外情況。

“日之丸”號到達豐後水道北端,與日本巡邏艇會合時,牧浩洋來到新浦,見到了前來接應的軍事顧問。

美韓正式宣戰前,中國就派遣了一支軍事顧問團前往朝鮮。

戰爭爆發後,軍事顧問團得到加強,還承擔起了部分指揮任務。打到現在,在平壤已被三面包圍、元山被聯軍攻佔的情況下,人民軍仍然沒有放棄抵抗,軍事顧問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爲離前線只有四十公里,所以軍事顧問團擔負起了新浦防禦指揮的重任。

在軍事顧問的陪同下,牧浩洋在新浦轉了一圈。

情況不大理想,人民軍沒有崩潰,可是士氣非常低落。兩個步兵師都沒滿員,其中一個的在員率還不到六成。因爲聯軍在咸興有兩個團的兵力,所以人民軍把防禦重點放在外圍防線上,新浦城內的守軍不到兩千人。

周渝生沒有說錯,確實不能指望人民軍。

牧浩洋回到指揮中心時,曹安國率領的特種部隊已經到達。

兩棲特種部隊全體到達,也就四百來人左右。對於需要防禦的區域,特別是需要保護的工程人員,這點人手顯得捉襟見肘。

只是在進行防禦部署前,牧浩洋還得解決一個大問題。

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81章 臨時調整第34章 炮戰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01章 反擊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0章 站隊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54章 突然襲擊第79章 海灣第47章 前哨第72章 對峙第192章 選擇權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93章 主旋律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39章 機會第266章 門檻第12章 前途未卜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1章 以進爲退第31章 返航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83章 第一步第7章 鋼鐵鯊魚第78章 中國化第20章 權衡利弊第51章 時間點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6章 強渡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59章 盟軍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90章 獨木難支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4章 變數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3章 全權顧問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4章 無聲對抗第24章 裂痕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56章 抽身第93章 鋌而走險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8章 裁軍大會第5章 是戰是和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4章 各算各的第10章 站隊第295章 遺蹟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8章 經濟賬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7章 新的選擇第83章 試探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55章 積極外交第44章 防空火網第41章 反擊第10章 站隊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83章 一錯再錯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81章 臨時調整第45章 深海猛龍第21章 奪回失地第59章 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