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反導攔截

燃燒的海洋

艦隊進行反潛作戰的時候,空軍與二炮也在爲第三輪打擊做準備。

因爲前兩輪打擊的效果比較理想,所以第三輪打擊的重點是印度的導彈發射車,特別是那些“烈火”導彈發射車。

如此一來,關鍵不是打擊手段,而是能否及時獲得準確的情報。

爲此,空軍動用了二十多架j-20執行偵察任務,還出動了數架戰略電子偵察機,專門監視印度軍隊的通信聯絡。只要印度軍隊打算動用彈道導彈,就得進行無線電通信聯絡,因此盯住印軍的通信頻道,就能有所收穫。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偵察手段就是太空中的偵察衛星。

二部早已調整了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確保在三十一日白天,偵察衛星能夠每半個時從印度上空通過一次。爲此,至少有六枚偵察衛星將提前耗光機動燃料,在服役不到兩年即報廢。

當然,比如遭到印度戰略反擊所遭受的損失來講,損失幾枚偵察衛星算不了什麼。

爲了及時爲軍隊提供偵察情報,二部動用了所有情報分析員,還把三分之一的信息分配給其他情報機構。

可以說,當時所有的情報機構都在全速運轉。

十一點過五分,一名連續工作了四個時的情報分析員有了發現:隱藏在恰爾肯德邦南部山區裡的一輛“烈火”導彈發射車。隨後,這名情報分析員做出準確判斷,車上搭載的是一枚最大射程爲一千五百公里的“烈火1”型彈道導彈,而且在偵察衛星通過時,導彈已經灌注了燃料。

負責情報支援的李明陽立即發出戰鬥警報。

因爲將由艦隊充當第一道反導防線,所以作戰警報首先發送給艦隊。

五分鐘後,另外一名情報分析員獲得了第二個發現:在同一地區,出現了第二輛導彈發射車,而且運載的“烈火1”型彈道導彈也灌注了燃料。因爲在衛星拍下的照片上,導彈呈傾斜狀態,所以可以斷定,導彈正在起豎,即將發射。

印度進行戰略反擊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必須摧毀這兩輛導彈發射車。

十一點十二分,“上海”號巡洋艦連續發射了八枚巡航導彈。

兩分鐘後架j-25從“黃河”號上緊急起飛。

在戰場北面,空軍的兩架j-20已經轉向,正以每時一千八百公里的速度,奔向導彈發射車的藏身之處。

只是,j-20離導彈發射車有差不多一千公里。

即便立即加速,也要半個時之後才能投下炸彈。

十一點十五分,從印度半島上空掠過的導彈預警衛星發出警報:兩枚“烈火1”型彈道導彈已經升空。

紅外輻射特徵非常明顯,確認是“烈火1”型彈道導彈。

情報同步傳輸給艦隊,不用牧浩洋下令,艦隊就進入了反導作戰狀態。

“烈火1”的最大射程爲一千五百公里,因爲採用了較爲落後的液體燃料發動機,所以大概要十五分鐘才能飛完全程。

也就是說,必須在十五分鐘之內擊落這兩枚導彈。

對艦隊來說,作戰攔截時間不是十五分鐘,而是不到五分鐘。

五分鐘之內,兩枚“烈火1”型彈道導彈就將到達彈道頂點,超過了艦載反導導彈的最大射高。如果不能在此之前將其擊落,就只能等到彈道導彈再入大氣層之後,用反導導彈進行末段攔截。

時間緊迫,兩艘巡洋艦各爲兩枚hq-20反導攔截導彈接通了電源。

十一點十六分不到,導彈預警衛星再次發出警報,隨後由戰艦上的火控系統對彈道導彈的初始軌道進行測算。

事實上,這沒有多大幫助。

雖然“烈火1”並不先進,但是作爲中程彈道導彈,要在到達大氣層頂部後,纔會偏轉航線。

十一點十六分四十秒,“北京”號的雷達首先探測到了兩枚導彈。

此時,兩枚導彈還在六百多公里外,超過了hq-20的最大射程。雖然在反導作戰模式下,通過把波束集中到同一個方向上,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八百公里,比防空作戰模式下高出了百分之六十,但是看得遠,不等於打得遠。反導導彈夠不着,也只能看着彈道導彈離開大氣層。

這個結果,多少讓艦隊裡的官兵有點沮喪。

hq-20在執行反導任務時,對付大氣層內的彈道導彈,最大射程有四百公里,跟美國海軍的“標準6”型導彈差不多。即便對付大氣層外的彈道導彈,最大射程也能達到一百二十公里。

如果再有幾個時,艦隊就能到達恆河河口,也就能用hq-20攔截彈道導彈。

只是,十秒鐘後,情況出現了變化。

“北京”號計算出了兩枚導彈的彈道,彈着點不在中國本土,而是在孟加拉灣,就在艦隊附近。

收到消息,牧浩洋大吃一驚。

印度的反擊矛頭沒有對準中國本土,而是對準了進入孟加拉灣的艦隊。

反導作戰還沒結束,兩艘巡洋艦肩負起了重擔。

與此同時,其他六艘戰艦也進入了反導、防核作戰程序。

護衛艦的問題不大,主要就是收回反潛直升機,然後關閉所有通道,啓動增壓設施,使戰艦內部的氣壓高於外界,阻止有害物質進入戰艦內部。即便核彈頭在艦隊上空引爆,護衛艦也有可能生還。

航母的準備工作麻煩一些,除了收回反潛直升機,還得讓防空戰鬥機撤離,然後關閉所有通道,特別是飛機升降機與彈藥升降機。因爲航母的內部空間更大,所以還要關閉所有水密艙。

如果不能擊落來襲的彈道導彈,就得面臨核打擊。

在覈打擊中,最大的破壞不是來自核輻射,而是核爆炸後產生的巨*,以及更加猛烈的衝擊波。

因此,八艘戰艦都在進行疏散規避,儘量遠離導彈的彈着點。

只是,這些措施都無法確保萬無一失,因爲戰艦的航行速度只有三十節,而兩枚彈道導彈將在五分鐘內落下。

在此期間,戰艦最多航行二點五海里,仍然在覈彈頭的打擊範圍之內。

要想萬無一失,必須擊落兩枚導彈,而且得摧毀導彈上的核彈頭。

十一點十八分,“北京”號與“上海”號各發射了兩枚hq-20反導導彈。

半分鐘後,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兩艘戰艦又各發射了兩枚反導導彈。

用八枚反導導彈對付兩枚“烈火1”型,理論上命中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基本上能夠確保擊落彈道導彈。

只是,在什麼時候擊落彈道導彈,顯得至關重要。

如果在艦隊上空,恐怕就太晚了。因爲“烈火1”型很有可能採用空爆模式,不一定要在理想高度上引爆。更重要的是,導彈上肯定配備了核彈頭,如果彈頭碎片砸下來,對戰艦也有威脅。

爲此,在反導作戰時,兩艘戰艦各有分工。

“北京”號在西面,負責攔截前方的那枚導彈,“上海”號則負責攔截後面的導彈。因此在攔截的時候,“北京”號將通過戰艦間的數據鏈,同時引導兩艘戰艦在第一輪發射的四枚hq-20。

作爲專業的反導導彈,hq-20採用了與“標準3”類似的撞擊彈頭。

也就是說,hq-20的戰鬥部裡沒有裝填炸藥,完全依靠撞擊產生的動能摧毀目標,達到最大破壞效果。

因爲兩枚導彈在撞擊的時候,相對速度在二十馬赫以上,動能非常大,所以破壞效果比破片戰鬥部更大,更適合用來對付攜帶了核彈頭、化學彈頭與生物彈頭的彈道導彈,撞擊產社高內的高溫,足以燒燬絕大部分危險物質。

十一點十九分四十五秒,第一枚“烈火1”被hq-20擊中。

攔截非常成功枚hq-20都擊中了目標,至少有一枚擊中了“烈火1”的彈頭,導致彈頭內部的炸藥引爆。因爲攔截點在艦隊西面八十公里處,高度爲一百二十公里,所以核彈頭裡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對艦隊構成威脅。

只是,針對第二枚“烈火1”的攔截就不這麼順利了。

受第一枚“烈火1”被擊中影響,前兩枚hq-20都錯過了目標,第三枚hq-20擊中了彈體,第四枚再次脫靶。

緊接着,“北京”號補充發射了兩枚hq-20。

只是,這個時候進行補充攔截,已經有點晚了。

“烈火1”再次被hq-20擊中時,離艦隊不到三十公里,高度下降到四十五公里,而且飛行線路出現明顯偏移。

兩枚hq-20都擊中了目標,結束了反導作戰。

所幸的是,“烈火1”第一次被擊中時,彈道已經失穩,偏離了彈道,因此墜落地點在艦隊西面二十多公里外。

警報解除,艦隊裡的官兵都鬆了口氣,牧浩洋也鬆了口氣。

雖然攔截效率不高,總共用了十枚hq-20才擊落兩枚三十年前的彈道導彈,但是結果還算理想,艦隊沒有遭受損失。

只是,爲了安全起見,艦員還得呆在艙內。

等到核生化防護組確認艦體表面沒有受到污染,並且進行沖洗處理後,艦隊官兵才能離開內艙。

也就是說,要到這個時候,航母才能恢復航空作業。

打擊行動並沒停止,爲了阻止印度軍隊再次發射彈道導彈,必須摧毀導彈發射車。。

第34章 中流砥柱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196章 突襲第24章 昏了頭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6章 威逼第70章 外交戰場第38章 勞動力第64章 千鈞一髮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63章 第一站第31章 政治變更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34章 矯枉過正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22章 還以顏色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37章 再接再厲第66章 真假英雄第175章 三板斧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83章 一錯再錯第27章 利誘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50章 大漠揚威第204章 小人物第51章 時間點第7章 鋼鐵鯊魚第1章 海軍強國第87章 人挪活第66章 真假英雄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5章 先做準備第7章 太空戰第44章 歷史使命第31章 事態惡化第44章 開戰在即第60章 艦隊北上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99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引流疏導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8章 雙輸第61章 防空作戰第74章 戰爭狂人第94章 J-20突擊第2章 經濟基礎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81章 同盟集團第64章 退與不退第59章 猶豫不決第66章 回家第14章 宣戰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16章 暗藏殺機第48章 反潛戰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7章 第一槍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27章 改進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73章 沉默是金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6章 分外之責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章 離弦之箭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8章 高歌猛進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38章 猛攻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94章 技術軍官第48章 交戰第314章 大重建第56章 快馬加鞭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5章 戰略方向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42章 分兵合進第64章 千鈞一髮第31章 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