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戰略禁運

十二月二十八日,楊禹方回到總參謀部。

牧浩洋沒有去機場,而是讓周渝生出面。反正在前線司令部成立之前,周渝生在總參謀部也沒有別的事可做。

這一天,發生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上午十點,也就是楊禹方乘坐的專機到達後不久,中國國務院總理黃瀚林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鑑於日本當局始終不肯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全面覈查,中國將從二零三五年一月一日開始,對日本實施戰略禁運。

隨後,杜蕾在外交部公佈了第一份禁運清單。

大概是出於政治與外交上的考慮,在第一份禁運清單中,只包括了部分廢舊電子產品與所有廢舊特種鋼材。

即便如此,也等於在外交戰場上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在黃瀚林召開新聞發佈會後四個時,日本內閣總理公開向記者宣稱,中國的戰略禁運嚴重違背了國際貿易規則,已經對日本的主權與利益構成嚴重危害,日本將採取積極應對措施。

只是,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日本首相很沒底氣。

相對而言,日本民間反應更加強烈。

當天下午,就有上千名示威者包圍了東京的中國駐日大使館,在長崎等地的領事館外面也聚集了大批示威者。雖然日本當局緊急調動警力,前往現場維持秩序,但是仍然有不少示威者向中國使領館拋擲了石塊。

在評論這件事情的時候,西方新聞媒體異口同聲的宣稱,中國此舉,無異於向日本發動經濟戰爭。

有趣的是,中國鄰國的大部分新聞媒體發表的評論卻更加溫和。

不管怎麼說,中國已經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當天晚上,日本大藏省大臣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提到,如果中國針對日本進行戰略禁運,只能導致兩國關係徹底決裂。

這就意味着,日本將爲了國家利益,選擇極端手段。

問題是,日本確實沒有多少底氣。

如果戰爭在二零三五年爆發,即便是最有信心的日本政客與軍人也相信,日本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性。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在當天晚上召開的內閣緊急會議上,大部分內閣大臣都認爲,日本將在半年之內戰敗。

正是如此,當天晚上,日本內閣首相與美國總統通了熱線電話。

能讓中國改變決定的,只有美國了。

說得直接一點,只有美國出面,纔有可能使中日的緊張局勢得到緩解,也纔有可能阻止戰爭在二零三五年爆發。

問題是,美國就算要出面,也得有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

以當時的情況,唯一的理由就是日本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全面覈查,特別是允許對任何設施進行突擊檢查。

對日本來說,這是唯一的緩兵之計。

二十九日,美國駐華大使向黃瀚林遞交了外交照會,提出美國將出面說服日本,讓日本接受全面覈查。

黃瀚林給予了肯定答覆,只是明確表示,在覈查開始之前,中國不會取消禁運政策。

這下,皮球踢到了日本腳下。

日本什麼時候接受全面覈查,準確的說,全面覈查在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就在什麼時候結束戰略禁運。

三十日,美國駐華大使再次會晤黃瀚林,提出日本已經答應接受全面覈查。

只是,在關鍵問題上,需要進行談判磋商,比如突擊檢查的範圍,以及在突擊檢查前提前多久知會日本當局。

既然日本提出談判,中國就沒有理由拒絕。

二零三四年的最後一天,中國駐美大使與日本駐美大使在華盛頓進行了第一次會晤,分別提出了全面覈查的細則。

事實上,關鍵就是前面提到的兩個問題。

日本只承諾,開放所有官方設施,沒有開放私人民營企業接受覈查,而且要求覈查組至少得提前二十四時知會日本當局,以便安排行程等必要工作。中國的要求更直接,不但要覈查日本的官方設施,還要針對所有私人企業,而且不提前知會日本當局,覈查組有最高通行權。

因爲分歧太大,所以會晤在當天就破裂了。

在這一天,還發生了一件事情,即中國國家元首正式知會所有盟國,要求按照同盟條約規定,共同對日進行戰略禁運。作爲補償,中國將根據各個盟國遭受的損失,給予相應的貿易與財政資助。

二零三五年一月一日,對日戰略禁運正式開始事實。

從當天零點開始,所有在禁運名單中的商品在報關時,都得接受全面檢查,而且所有運送船隻都得交納一筆保證金。

爲了加強禁運力度,國務院還出臺一系列的相關措施。

比如對所有從事禁運商品外貿工作的企業,都要在商務部備案,並且按照註冊資金與前一季度的營業額,交納一筆保證金,如果企業有違反禁運條例的行爲,不但會損失所有保證金,還會遭到嚴厲的懲罰。根據後來出臺的具體細則,最嚴厲的懲罰是企業法人代表將承擔法律責任,企業也將失去從業資格。後來,國務院還加大了懲戒力度,即所有從事禁運商品貿易工作的企業,必須對貿易產品做出擔保,確保禁運商品不通過第三方進入日本,不然也將遭到懲罰。

爲了落實這些禁運措施,中國商務部採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比如從二零三五年二月一日開始,所有禁運商品在出港的時候,都會接受一道單獨的安全檢查,由商務部委託的安全公司在部分商品上安裝全球追蹤定位設備,以確定商品的最終去向。

如此一來,日本通過第三方購買禁運商品的渠道就被堵死了。

從三月一日開始,商務部出臺禁運細則之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有三十多家貿易公司被依法查封。

因爲涉及到了一些外國企業,所以還鬧出了一些麻煩。

比如在三月底,兩家越南的貿易公司被違禁查封,越南外交部長親自出面,中國政府才歸還了凍結的資產,這兩家公司也退出了中國市場。

嚴厲的禁運措施,幾乎壓垮了日本經濟。

中國的禁運政策,直接拉高了戰略資源的價格,不但稀土資源應聲而漲,連一些與之無關的資源也跟着上漲。

比如在二零三五年第一季度,糧食價格就上漲了百分之十七。

漲得最厲害的,還是遭到禁運的產品。

從三月一日開始,中國擴大了禁運範圍,不但所有廢舊電子產品進入禁運目錄,連一些商務電子產品也被列入禁運名單。結果是,一直不太景氣的電子產業在二零三五年的第二個季度迎來了近二十年的第一個高速增長時期。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在國際黑市上,電子產品成了搶手貨。

李明陽的判斷沒有錯,只要禁運持續半年,日本經濟就將完蛋。

雖然這麼說嚴重了一些,但是日本經濟肯定要出大問題。

當時,日本爲應對中國禁運措施,也是竭盡所能。

比如在一月上旬,數名日本內閣官員集體訪問華盛頓,希望從美國採購更多的遭到禁運的商品。

一個多月後,日本首相訪問美國與加拿大,直接提出進口稀土資源。

雖然日本的外交活動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美國答應每月向日本出售十噸稀土礦,加拿大也答應出售稀土資源,但是這決非長久之計,一是稀土資源價格昂貴,日本不可能一直以高價購買,二是中國肯定會因此擴大禁運範圍,給日本製造更大的壓力,三是美國與加拿大也不可能拿戰略資源做賭注。

當然,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即美國是戰爭的直接推動者。

幫助日本渡過難關,等於化解了戰爭威脅。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日本能夠解決因爲禁運造成的經濟問題,就沒有理由在覈問題上與中國針鋒相對,中國也就沒有理由以核問題向日本開戰。

美國的目的只有一個:儘量延緩開戰時間。

只是,在戰略判斷上,美國與日本不盡相同。

以當時的情況,日本把開戰時間選擇在二零三六年底,最好是二零三七年初,而美國則認爲到二零三五年底,開戰時機就成熟了,如果拖到二零三六年底,日本不一定能夠獲得軍事優勢。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擴軍速度越來越快,大有超越日本的跡象。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日本首相向美國總統攤牌,雙方在承認戰爭不可避免之後,開始商討細節問題,即準確的開戰時間。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禁運開始後,牧浩洋制訂的戰爭計劃進入到實施前準備階段。

一月三日,在章玉廷到達後,牧浩洋率領幾位高級將領前往舟山。因爲牧浩洋是陸戰隊司令,所以按照他的要求,前線指揮部設在舟山,與陸戰隊司令部共同辦公,只是有單獨的通信系統。

牧浩洋沒有在舟山停留,安排好工作之後,第二天就返回總參謀部。

按照他的判斷,禁運開始後,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因此他得留在北京,以便隨時跟李明陽聯繫。

決定開戰時間的不是牧浩洋,而是李明陽,準確的說,是李明陽提供的第一手情報——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如果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56章 家宴第11章 導彈攻擊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76章 樂觀派第6章 第一步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66章 起航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95章 迎難而上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41章 進退兩難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228章 導火索第117章 高姿態第253章 謀略家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203章 覆滅第47章 前哨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8章 圍捕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8章 泰然處之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92章 突擊失敗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35章 全局第42章 第五代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3章 底線第39章 積極備戰第32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3章 風起雲涌第4章 各算各的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19章 火線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41章 求生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9章 人心所向第37章 回國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79章 立場第97章 戰前會議第238章 不歸路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章 唯一選擇第25章 先做準備第35章 聲東擊西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2章 大夢初醒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0章 補充攻擊第74章 迴歸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66章 硬骨頭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20章 進攻意識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51章 再接再厲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1章 矛盾心態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298章 決裂第93章 兩頭作戰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27章 雷暴第32章 成果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70章 分道揚鑣第38章 技不如人第116章 敗不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