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偃旗息鼓

黎平寇親自出面“叫停”,納傑夫也不是傻蛋,當即命令前線部隊停止進攻。

雖然埃及軍方對總統的決定非常不滿,總參謀長也認爲不應該停下來,前線各級作戰部隊沒有完全執行總統的命令,但是第三集團軍裝甲突擊部隊率先停住步伐,接下來的戰鬥變成了一場追擊行動。

以色列國防軍的撤退速度非常快,以色列空軍也在這個時候拼出了老本。

二十八日天亮的時候,已有大約十萬以色列軍人撤出西奈半島,退回加沙地區,其他部隊也將在八到十個小時內撤走。

埃及軍隊沒有放棄,第二集團軍率先到達零號公路線,只是在以色列軍隊西面大約五十公里處。第一集團軍在上午八點左右到達零號公路線,遭到了以色列空軍重點打擊。第三集團軍因爲要清掃戰場,把繳獲的裝備物資與俘獲的戰俘送往後方,所以在十點左右才從二號公路線出發。

最大的問題是,埃及空軍按照總統的命令,只負責爲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沒有轟炸撤退的以色列軍隊。

追擊行動並不順利,到二十八日中午,絕大部分以軍退回了加沙地區。

直到當天傍晚,埃及陸軍的先頭部隊纔到達邊境線附近,而此時以軍已經沿國境線部署了防線。

到這個時候,西奈半島戰爭宣告結束。

雖然埃及軍隊沒有放棄攻入以色列境內的想法,但是在後繼乏力的情況下,仍然首先沿邊境部署了防線。

按照戚凱威的部署,三個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全部從邊境線後撤三十到五十公里,作爲防線上的第二梯隊,由預備役步兵師守衛前沿防線。這麼做,一來可以讓鏖戰了數日的主力部隊得到修整補充,二來可以充當預備隊擴大防禦縱深,三來可以在後方設置進攻陣地,最後還能減輕後勤保障負擔。

對埃及軍隊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保障。

相對而言,埃及軍隊的補給問題比以色列國防軍還要嚴重。

從地理環境上看,以色列國防軍進攻西奈半島是從本土出發,因此在越過國境線的時候基本上不存在後勤保障問題,只有推進到蘇伊士運河附近的時候,纔會因爲保障線過與漫長而遇到麻煩。埃及軍隊向東進攻,到達國境線的時候,已經遠離本土核心地區,因此在跨過國境線之前,就會遇到後勤保障上的麻煩。深入以色列境內後,每前進一步,後勤保障負擔就將增加一分。

顯然,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雖然打到這個時候,埃及已經動員了一百多萬預備役軍人,其中七成是工程部隊,但是從二十八日夜間算起,至少需要一週才能修復三條橫向公路,而且最多隻能支持十萬部隊在前線作戰。

要在幾天之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公路只是補給手段之一。

離開開羅之前,戚凱威向埃及總參謀長提到,如果進攻以色列本土,首先就得奪取埃拉特港,走海路把物資送往前線,然後利用縱向的五號公路把補給能力提高三分之一,再利用以色列境內的高等級公路支持前線部隊作戰。如果一切理想的話,埃及陸軍能在前線投入十五萬主力部隊。

只是,這仍然不足以攻克以色列。

要知道,在全面動員的情況下,以色列能武裝一百多萬軍人,而且內線作戰,有足夠的能力擋住埃及軍隊。

爲此,戚凱威又提到,不要妄圖攻佔以色列全境,也不要妄圖佔領核心地區,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以色列南部,即阿拉伯谷地以西的內蓋夫沙漠、以及加沙阿拉伯區,以控制埃以邊境地區爲主。

爲了讓自己的建議受到重視,戚凱威還通過牧浩洋,向納傑夫遞交了一份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戚凱威明確提到,下一階段的作戰行動將以戈蘭高地爲中心,埃及軍隊的主要任務是牽制以色列國防軍的主力部隊,減輕敘利亞軍隊的進攻阻力,因此應該積極在邊境地區發起有限的進攻行動。從政治上講,攻佔加沙阿拉伯區與內蓋夫沙漠,能夠最大限度的蠶食以色列,並且逼迫以軍在南部戰線上部署足夠多的主力部隊,在戰後更能以此作爲主要的談判籌碼。

只要納傑夫稍微有點政治頭腦,就能明白戚凱威的意思。

問題是,明白這個道理,不等於能夠這麼做。

當時,在建國之後取得的最爲重大的勝利面前,包括納傑夫在內的所有埃及人都有點飄飄然,也有點得意忘形了。可以說,埃及全國上下既在慶祝這場偉大的勝利,也在做着美好的夢想。幾乎所有埃及軍民都認爲,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打過國境線,消滅以色列,徹底結束中東戰亂。

二十八日下午,納傑夫就通過電視講話表示,埃及軍隊將越過邊境線,對以色列展開防禦反擊性質的進攻行動。在電視上,納傑夫還呼籲所有阿拉伯國家加入這場“聖戰”,消滅阿拉伯世界的敵人。

慶祝是沒錯的,可是忘乎所以就不應該了。

在過去的一週裡,埃及軍隊轉敗爲勝,不但收復了西奈半島,還在戰略反擊中殲滅了八個以軍主力旅,擊斃與俘獲以軍官兵近六萬人,消滅與繳獲各類坦克、戰車、軍用車輛共計二萬七千餘臺。在空中戰鬥中,還擊落與擊毀了以軍四百七十八架戰鬥機。與歷次中東戰爭相比,這絕對是偉大的勝利。

問題是,埃及軍隊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在地面戰場上,埃及陸軍傷亡與失蹤(包括被俘)官兵近九萬人,僅陣亡官兵就超過了三萬人,損失各類坦克、戰車與軍用車輛一萬四千餘臺。在空中戰場上(包括在地面被炸燬的),損失了六百三十二架作戰飛機。此外在地中海方向上,還損失了十一艘導彈艇與一艘小型護衛艦。

相對而言,埃及軍隊的損失更加慘重。

到二十八日傍晚,埃及陸軍三個主力集團軍的減員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第三集團軍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二。即便埃及動員了足夠多的預備役軍人,至少也需要半個月才能讓三個主力集團軍恢復作戰能力。埃及空軍戰鬥力下降得更加明顯,還能升空作戰的戰鬥機只剩下三百多架。至於埃及海軍,在美軍航母戰鬥羣的威脅下,加上以色列海軍艦艇早已進入戰區,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爲。 Wшw •t tkan •C〇

由此可見,埃及軍隊幾乎拼光了老本,才獲得瞭如此重大的勝利。

雖然以色列的情況也很糟糕,主力部隊三去其二,但是要想一鼓作氣消滅以色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納傑夫發表電視講話的時候,美軍的第一批二十架戰略運輸機到達以色列,送來了以軍急缺的彈藥物資,以及用來修復受損裝備的零備件。接下來的幾天內,每天都將有上百架運輸機飛往以色列。預計十月五日,美國船隊就將爲以色列國防軍送來上千輛坦克與戰車等主戰裝備。

顯然,在這方面,埃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即便中國也會伸出援手,爲埃及提供彈藥物資與武器裝備,可是埃及軍隊的素質遠遠比不上以色列國防軍,沒有足夠的技術官兵,也就很難立即掌握先進武器裝備。比如,埃及的預備役部隊都是步兵,幾乎沒有裝甲兵、炮兵、通信兵等技能類兵種,很難在短期內擴大主力部隊的規模。

戰爭持續下去的話,以色列轉敗爲勝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當然,這絕對不可能在一時半會內辦到。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美不願意介入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看來,埃及與敘利亞有進一步擴大勝果的機會,比如奪回戈蘭高地,並且用埃及佔領區交換巴勒斯坦地區,迫使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在美國看來,援助行動開始後,以色列很快就能轉敗爲勝,因此沒有必要在相對不利的時候與埃敘議和,更沒有理由爲此輸掉還沒有在戰場上輸掉的東西。

從軍事上講,接下來的主要戰場就是戈蘭高地。

爲此,九月二十九日上午,戚凱威離開了開羅,借道安曼前往大馬士革,以首席軍事顧問的身份爲敘利亞軍隊服務。

因爲在之前幫助埃及軍隊打了勝仗,所以納傑夫親自爲他寫了封介紹信。

當然,這有點多餘,因爲在戰爭爆發前,戚凱威就是中國駐敘利亞軍事顧問團的首席顧問,與敘利亞軍方的關係很不錯。

臨行前,戚凱威沒有忘記叮囑埃及軍方,千萬不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至於有沒有用,他也不大清楚,因爲二十七日夜間發生的事情,已經動搖了他對埃及軍隊的信任。

作爲軍事顧問,戚凱威已經盡到了職責。

在飛往大馬士革途中,戚凱威與牧浩洋通了電話,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即埃及軍隊很有可能犯糊塗,在關鍵時刻採取魯莽行動,希望牧浩洋能夠親自出面,至少確保在敘利亞軍隊攻打戈蘭高地的時候,不要拖後腿。

事實上,這也是牧浩洋最擔心的問題。

可惜的是,黎平寇要他留在國內,沒有讓他去開羅坐鎮指揮。。.。

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47章 假設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7章 經貿競爭第20章 別無選擇第48章 外派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17章 高姿態第44章 加速追擊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97章 戰略分歧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7章 新的選擇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35章 後方部署第78章 多此一舉第72章 對峙第175章 三板斧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15章 預判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58章 死撐第56章 窗戶紙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41章 糧食投資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80章 歸宿第57章 戰爭決議第81章 屏障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67章 突然打擊第55章 毅然決絕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15章 千慮一失第5章 鐵娘子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13章 全權顧問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3章 闖關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85章 矛盾爆發第47章 唯一選擇第23章 敵後營救第17章 地區戰爭第51章 護身符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66章 起航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38章 警鐘第78章 多此一舉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5章 受害者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48章 針鋒相對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78章 多此一舉第302章 覺醒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67章 預見性第33章 超級航母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68章 光速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3章 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