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精心部署

四支偵察機羣在十點過後纔出發。

章玉廷建議早點把偵察機派出去,但是牧浩洋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因爲印度艦隊真要在馬爾代夫羣島的話,那麼最快也要在傍晚纔會轉向南下,需要四到五個小時之後與特遣艦隊的距離纔會縮短到兩千公里以內,而戰鬥機在伴隨預警機活動的時候,航空燃油利用效率比較低,最大偵察半徑達不到兩千公里,所以在十點讓偵察機羣出發,兩到三個小時之後纔有可能發現印度艦隊,只要印度艦隊全速南下,雙方的距離就應該在一千八百公里到一千九百公里之間。

也就是說,在十五日凌晨一點之前,偵察機羣就能有所發現。

當時,牧浩洋還以同樣的模式安排了第二批偵察機羣,並且計劃讓這些偵察機羣在凌晨零點左右升空。

如果第一批偵察機羣發現了印度艦隊,則第二批偵察機羣可以轉爲執行防空任務。

事實上,這等於把艦隊的防空作戰半徑擴大到了八百公里,比正常時的六百公里多出了兩百公里。

考慮到印度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很有可能參與戰鬥,適當擴大防空範圍,能夠更有效的確保艦隊安全。

如果第一批偵察機羣沒有發現印度艦隊,則第二批偵察機羣還能在天亮之前進行第二輪搜索,因此有機會在清晨的時候發動攻擊。到時候,第一批偵察機羣已經返航,四架預警機不用立即降落,還可以在艦隊上空巡邏三個小時左右,而十六架戰鬥機在降落補充燃油之後可以用來執行護航任務。

當然,這也存在一個問題,即第一批偵察機羣發現了印度艦隊,那麼在發動攻擊的時候最多隻能安排十六架J-32執行護航任務,還得額外安排一批J-25P,而J-25P在執行護航任務時的作戰半徑無法超過一千五百公里,也就得在機羣返航的時候安排加油機,從而耽擱了第二輪攻擊行動。

這樣一來,牧浩洋就只能把賭注全部押在第一輪攻擊上。

按照他的要求,第一輪攻擊將出動二百二十四架J-32B,即每艘航母在出動四架護航戰鬥機之後,各出動五十六架攻擊機。只是在戰術安排的時候,將根據偵察機提供的情報做具體安排。比如說,如果攻擊距離只有一千八百公里,那麼每架攻擊機在攜帶基本反艦彈藥之後還能各攜帶兩枚對空導彈,也就具備一定的對空作戰能力,不用額外安排護航戰鬥機。如果攻擊距離在兩千公里左右,那麼就得讓部分J-32B執行護航任務,而具體數量將由航空作戰參謀決定。

至於是否安排J-25P執行護航任務,牧浩洋暫時覺得沒有必要。

只要空軍成功壓制了印度空軍,牧浩洋有理由相信,十六架J-32加上部分執行護航任務的J-32B有足夠的能力擊潰印度艦隊的防空戰鬥機,而且安排J-25P執行護航任務會佔用大量航空資源。

可以說,牧浩洋在這個時候面臨的問題,是艦載航空兵的結症。

受航母出動能力限制,艦載航空兵在作戰的時候,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也就必須在攻擊與防禦之間權衡。

事實上,這也是海軍航空兵爲什麼對作戰飛機的性能有更高要求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在同一代戰鬥機中,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往往比空軍的戰鬥機更加先進,作戰能力更加全面。

在艦隊作戰中,一次成功的攻擊往往就能決定勝負。

此外,因爲戰鬥的突然性,艦隊作戰很少能夠獲得第二次機會,也就很少出現反敗爲勝的情況。

相反,空軍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也就不要求一擊致命。

事實上,因爲空軍基地較爲分散,空軍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也很難用一次大規模空中打擊來擊敗對手。即便是面對較爲弱小的對手,比如現在的印度、十年前的日本,中國空軍也需要花幾天時間,用幾輪、甚至幾十輪空中打擊來擊敗對手,使對手喪失爭奪制空權的能力。

這些戰術上的區別,直接影響到了裝備的技術標準。

這也對海軍將領的作戰與指揮風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通過對比就能發現,海軍將領往往更加果斷,某些時候甚至顯得比較武斷,而空軍將領則更有計劃性。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航空勤務人員爲第二批偵察機做好起飛準備工作之後,開始爲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進行準備。

在攻擊戰術上,牧浩洋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只是要求在凌晨一點之前,讓所有攻擊機完成基本準備工作,而且以一次打擊徹底癱瘓印度艦隊、至少使印度艦隊喪失航空作戰能力爲基本要求。

爲此,航空作戰參謀做了特殊安排。

在保證每艘航母出動四十八架攻擊機的情況下,其中十二架攻擊機攜帶配備了電磁彈頭的反艦導彈。

雖然電磁彈頭的威力早就不如三十年前了,所有在二零二零年之後服役的戰艦都有較爲完善的電磁對抗系統,在二零三零年之後建造服役的戰艦還具備了在惡劣電磁環境下正常作戰的能力,但是電磁彈頭仍然有一定的戰術價值,比如干擾戰艦的觀瞄系統,降低戰艦的防空作戰能力。

當然,在二零四零年代,電磁彈頭的最大價值是掩護攻擊力量突防。

說得簡單一些,電磁彈頭能夠有效干擾被動探測雷達,降低被動雷達的工作效率,從而迫使敵艦與敵機啓用主動雷達。在探測隱身目標方面,被動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遠遠超過了主動雷達。也就是說,在主要依靠主動雷達的情況下,敵艦與敵機很難及時發現突防的隱身戰鬥機與隱身導彈。

此外,還有十二架攻擊機攜帶反艦導彈。

因爲作戰半徑肯定在一千八百公里以上,所以每架J-32B只能攜帶兩枚反艦導彈。

如此一來,四十八架J-32B只能投射九十六枚反艦導彈。

顯然,反艦導彈不是打擊印度艦隊的主要力量。

當然,也不能因此說反艦導彈沒有價值。

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最大價值就是吸引敵艦的防空火力,讓敵艦不得不優先攔截這些威脅極大的彈藥。也就是說,在反艦導彈突擊的時候,印度艦隊的防空戰艦肯定得集中力量進行攔截,也就無法攔截隨同突擊的攻擊機。可以說,承擔主要攻擊任務的戰鬥機能否突破印度艦隊的防空反導網,就得看這些反艦導彈能否發揮作用,能否爲戰鬥機爭取到幾十秒的突防時間。

只要有這幾十秒,承擔主要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就能重創、甚至殲滅印度艦隊。

這就是攜帶反艦精確制導炸彈的J-32B。

在戰術安排上,這些戰鬥機都將進行超低空超音速突防,而且突防線路與反艦導彈的進入線路相反。只要能夠到達離印度戰艦二十公里的地方,這些戰鬥機投下的精確制導彈藥就能收穫戰果。

要知道,攔截精確制導炸彈的難度比攔截反艦導彈高得多。

原因很簡單,在助推火箭的幫助下,精確制導炸彈的末段飛行速度在十馬赫以上,而反艦導彈的末段速度一般在四馬赫到六馬赫之間。此外,精確制導炸彈的目標特徵更小,更難以發現。因爲反艦精確制導炸彈一般由設在彈體中心後方的小型矢量火箭發動機控制飛行方向,而且以半穿甲與穿甲型爲主,即鋼質彈體前端的厚度在三十毫米以上,所以即便被末段攔截系統發射的炮彈擊中,也不一定會被擊毀。相對而言,反艦導彈頭部是制導系統,非常脆弱,極易被摧毀。

在中國海軍做的測試中,一枚一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在被五發二十毫米電磁炮炮彈擊中之後,仍然準確命中了目標,而且引信沒有失靈。在末段攔截中,能夠幾次擊中目標五發炮彈已經非常不錯了。如果是反艦導彈,只需要兩到三發二十毫米電磁炮炮彈,就能將導彈擊落。

當然,反艦精確制導炸彈也有缺陷。

最大的缺陷就是,在投下炸彈後,戰鬥機不能立即脫離戰場,還得繼續爲炸彈提供製導信息。

事實上,這也是反艦制導炸彈爲什麼要具備高速突防能力的主要原因。

只有提高突防速度,才能縮短戰鬥機暴露在敵防空系統下的時間。比如在以十馬赫速度土方時,炸彈能在七秒鐘內飛行二十公里,如果把突防速度降低到六馬赫,則需要大約十五秒才能飛完二十公里,等於把戰鬥機滯留在敵防空系統打擊範圍內的時間擴大了一倍,而戰鬥機的戰損率增加的肯定不止一倍。

沒有戰鬥機提供的制導信息,炸彈就只能依靠慣性制導系統,命中率肯定會降低。

當時,特遣艦隊總共安排了九十六架J-32B攜帶反艦精確制導炸彈,每架戰鬥機攜帶兩枚炸彈,總共爲一百九十二枚。

只要這些炸彈有一半的命中率,就能癱瘓印度艦隊。

爲了提高轟炸效率,艦隊航空作戰參謀還爲每架戰鬥機分配了目標,以免在某艘、或者部分戰艦上浪費過多的彈藥。

此外,每艘航母上還有八架J-32B作爲機動力量。

這些戰鬥機都只加注了燃油與部分對空彈藥,要等到偵察機發回消息,才能確定執行哪種任務。

第20章 進攻意識第25章 自食其果第34章 矯枉過正第42章 第五代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40章 奮起直追第2章 鬥爭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章 鬥爭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6章 巢臼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63章 誤打誤撞第6章 愈演愈烈第16章 巢臼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8章 合作愉快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94章 誘餌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50章 民間力量第50章 匿蹤突擊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71章 新理論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21章 突如其來第48章 交戰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49章 放棄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79章 盲目猜測第31章 不可避免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32章 金融戰爭第63章 不可避免第99章 故技重演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199章 等不起第19章 第二戰線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7章 回國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1章 經濟圍剿第63章 全力以赴第87章 接敵第7章 關聯性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1章 取經第7章 關聯性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5章 宣傳戰第65章 再次見面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83章 第一步第7章 鋼鐵鯊魚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章 秘密任務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4章 各算各的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97章 戰前會議第32章 大夢初醒第59章 擊鼓傳花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71章 新理論第50章 另有其人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7章 緊急出動第87章 積極爭取第44章 歷史使命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94章 戰略價值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33章 科技戰略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2章 順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