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

作爲海軍大將,牧浩洋最關心的正是海軍。

二零四五年底,牧浩洋就讓章玉廷提交了一份海軍艦隊編制與任務規劃報告,對艦隊的作戰使用做出明確說明。

這份報告,開啓了中國海軍造艦工程的新篇章。

從作戰使用上講,艦隊主要有三個使命,一是奪取制空權與制海權,二是爲地面部隊提供支援,三是爲商船護航。這三個主要作戰用途,對戰艦的技術要求並不一致,前者者要求艦隊具有強大的制空與對海攻擊能力,次者要求艦隊具有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後者需要艦隊具有強大的反潛能力。

受此影響,牧浩洋在二零四六年初,親自起草了“海軍平臺工程”。

按照他的規劃,除了航母之外,海軍的大型水面戰艦主要分成兩個平臺,即“大型綜合平臺”與“千噸級護航平臺”,前者集巡洋艦與驅逐艦的功能於一身,通過搭配不同的任務模塊來實現功能化,後者主要取代護衛艦,以反潛作戰爲主。事實上,這兩種平臺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只是反潛作戰任務對排水量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不適合大型平臺,才被單獨劃分了出來。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爲了降低成本。

在平臺通用化之後,不但能夠大幅度降低設計與建造費用,因爲大批量採購基本配件能最大幅度的壓低採購價格,此外還能在後期使用中減少維護與使用成本,即降低後勤保障的難度。

當然,在戰術使用上,也有極爲明顯的好處。

比如,在艦隊執行制海任務、與敵艦隊爭奪制海權的時候,可以讓“大型綜合平臺”配備防空模塊,專注於艦隊防空作戰,爲航母提供強有力的掩護,而在奪取了制海權之後,則可以更換成對地打擊模塊,頂替艦載航空兵執行部分打擊任務,提高艦隊在打擊行動中的作戰效費比。

只是,通用化也給提高了設計的難度。

直到二零四六年底,大連造船廠、江南造船廠、青島造船廠與廣州造船廠才提交了基本設計方案。此外,位於寧波的中國南方造船廠、位於威海的中國北方造船廠、以及位於湛江的中國航運造船廠等三家民營造船廠也參加了競表,並且趕在四家國營大型造船廠之前向海軍提交了設計方案。

與空軍的作戰飛機項目一樣,民營造船廠表現得很積極,但是缺乏經驗。

最終,牧浩洋選擇了廣州造船廠提交的方案,並且給予青島造船廠繼續研發合同,作爲備用方案。

廣州造船廠的設計方案也採用了三體船型,採用一座JH-44型反應堆,最大航速超過五十節,能以四十五節的速度持續航行。在配備不同的任務模塊時,滿載排水量在二萬四千噸到二萬七千噸之間,標準排水量在二萬一千噸到二萬二千噸之間。基本武器配製是六套末段攔截系統、一門大口徑電磁線圈炮與可以容納三架傾斜式旋轉翼飛機的機庫,兩座火箭助推反潛魚雷發射器。標準電子設備是一座三座標對海/對空警戒雷達,一座兩座標對海搜索雷達,六套末段攔截系統火控雷達與一套綜合反潛探測系統。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時,配備兩套防空任務模塊,總共攜帶一百二十八枚區域防空反導導彈、一百二十八枚中程防空反導導彈;此外還將增添一座主/被動多模式防空探測與引導雷達。在執行打擊任務時,配備兩套打擊任務模塊,即兩門大口徑線圈電磁炮,以及四千六百枚備用炮彈;此外還將增添一部多任務模式艦炮控制系統。

按照這套設計方案,基本艦體的建造價格爲一千二百億元,防空模塊的採購價格爲二百八十億元,打擊模塊的採購價格爲二百六十億元,兩種不同的任務電子模塊的採購價格分別爲一百七十億元與八十億元。

事實上,這也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戰艦。

要知道,如果按照一比三的方式採購,即爲每艘戰艦採購三套任務模塊,而且防空與打擊各佔一半,並且各採購一套任務電子模塊的話,單艘戰艦的採購價格在兩千億元左右,相當於“泰山”級的五分之三

結果就是,牧浩洋不得不威脅廣州造船廠,讓其出讓設計方案。

說得直接一些,就是不由廣州造船廠單獨建造,而是讓其他造船廠也加入進來,在建造環境引入競爭機制。

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按照牧浩洋的規劃,在未來的航母戰鬥羣中,每艘“泰山”級將配備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因此第一批“大型綜合戰艦”的建造數量就將達到十六艘,如果全部由廣州造船廠建造,不但工期跟不上“泰山”級,價格也很難讓海軍承擔。只有讓所有造船廠加入進來,才能及時建造出足夠多的戰艦。

要知道,以往的任何一種護航戰艦,都無法配合“泰山”級作戰,因爲速度太慢了。

二零四七年六月底,海軍正式下達了訂單,從廣州造船廠與青島造船廠各採購四艘,因爲江南造船廠與大連造船廠是“泰山”級航母的主要承建方,建造任務非常重,所以沒有接到訂單,另外八艘的建造合同授予了三家民營造船廠。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民營造船廠的報價比廣州造船廠低了百分之二十。

爲了這件事,廣州造船廠還跟海軍對簿公堂。

原因是,海軍的行政干預手段擾亂了市場經濟,讓廣州造船廠蒙受了巨大損失,有違公平競爭原則。

最終,海軍與廣州造船廠達成了和解協議。

從第二批開始,廣州造船廠向其他參與建造的造船廠收取了設計使用費,而這筆錢最終都轉移給了海軍。

當然,海軍也沒有吃虧,因爲民營造船廠已經藉此機會掌握了大型戰艦的建造技術。

後來,在設計第二種“大型綜合戰艦”的時候,民營造船廠能夠順利勝出,跟參與建造工作不無關係。

事實上,民營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一直比國營企業做得好。

對於囊中羞澀的海軍來說,這顯得尤其重要。

當然,這種被命名爲“黑龍江”級的大型綜合戰艦,本身就是一種劃時代的戰艦,更把中美海軍軍備競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上。

要知道,跟“黑龍江”級相比,以往的任何一種戰艦都顯得落後。

首先,在航速上,只有“黑龍江”級能伴隨“泰山”級作戰,其他的戰艦的航速都達不到要求。其次,在綜合作戰能力上,“黑龍江”級比“臺灣”級的提高了數倍,而且作戰靈活性更強。最後,在後勤保障上,“黑龍江”級的優勢也極爲明顯,在達到了海軍基本要求的港口就能進行全面維護。

當時,海軍最看重的就是作戰靈活性。

在執行防空任務的時候,“黑龍江”級的戰鬥力是“臺灣”級的四到五倍,主要就是安裝了六座末段攔截系統,而“臺灣”級受電力供應系統限制,即便在不使用主炮的情況下也只能驅動兩套末段攔截系統。在執行打擊任務的時候,“黑龍江”級有三門線圈電磁炮,彈藥投送能力是“臺灣”級的五倍,而且備彈量是“臺灣”級的三倍,作戰持續能力遠遠超過了“臺灣”級。

事實上,“黑龍江”級完全可以混搭作戰模塊。

如此一來,“黑龍江”級幾乎能夠適應所有作戰任務,綜合作戰能力比“臺灣”級提高了五倍以上。

與作戰能力提高的幅度相比,造價的增長幅度就算不上什麼了。

此外,“黑龍江”級還將以一比二的方式,取代原來的“昆明”級驅逐艦,從而大幅度降低後勤保障難度。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海軍也沒有第二種選擇了。

按照牧浩洋的規劃,每艘“泰山”級將獲得四艘“黑龍江”級的直接掩護,足以應付任何強度的海戰。

問題是,“黑龍江”級根本沒有建造四十八艘,只建造了二十四艘。

主要原因就是,廣州造船廠在設計專利上緊咬不放,導致“黑龍江”級的採購價格居高不下,迫使海軍在跟廣州造船廠簽署了第二批八艘的採購訂單之後,轉爲向民營造船廠訂購了第二種“大型綜合戰艦”。

結果就是,在二零五零年之後,民營造船廠成爲了海軍的主要合作伙伴。

當時,被命名爲“漢”級的大型綜合戰艦的第一批訂單就高達二十四艘,最終總共建造了四十八艘,不但伴隨“泰山”級航母作戰,才編入了兩棲艦隊,成爲中國海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裝備數量最多的大型戰艦。從某種意義上講,“漢”級大型綜合戰艦是中國海軍能夠在戰場上反敗爲勝的主要支柱。

當然,海軍需要的不僅僅是航母與大型戰艦。

在很多時候,中小型戰艦就能勝任很多次要任務,比如爲船隊護航,因此海軍沒有必要全部採購大型戰艦。

對於已經平定了印度洋的中國海軍來說,護航任務的重要性也大幅度提升。

甚至可以說,中國海軍能否在世界大戰中實現存在的價值,主要就得看能否有效的保護印度洋上的戰略航線。

受此影響,海軍更加重視護航戰艦。

第302章 覺醒第1章 千錘百煉第8章 高歌猛進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4章 宣戰第93章 鋌而走險第22章 大決戰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84章 強攻第80章 轉變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章 經濟基礎第49章 首輪空戰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101章 反擊第52章 全速追擊第64章 外交勝利第89章 一枚導彈第29章 選將第28章 九死一生第87章 接敵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8章 打工皇帝第33章 嘎然而止第79章 另闢蹊徑第33章 超級航母第60章 圍剿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33章 嘎然而止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5章 宣戰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0章 裝甲主力第30章 小事化大第21章 奪回失地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49章 彈道導彈第303章 幸運兒第82章 理論突破第10章 共同體第318章 總則第303章 幸運兒第1章 極限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259章 遺贈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42章 四個小時第83章 科學寶藏第298章 決裂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8章 突發奇想第24章 伏擊戰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71章 以進爲退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章 唯一選擇第8章 泰然處之第163章 第一站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40章 奮起直追第39章 機會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65章 明智之舉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56章 快馬加鞭第13章 狙殺第44章 開戰在即第159章 盟軍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52章 統一意見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章 把握機會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54章 總撤退第91章 迎難而上第45章 阻止戰爭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