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橫截之!

“稀律律!”

坐落於江漢平原,被長江和漢水所懷抱的荊門城,滿是密密麻麻的元軍,不斷響起戰馬暴躁的嘶鳴聲。

蕭瑟的北風鼓動着戰旗,獵獵作響,給本就壓抑的營區,又增添了幾抹肅殺的氛圍。

如果說襄陽,是整個東南的門戶。

而荊門,則是整個荊州的門戶。

在長江,漢水的澆灌下,誕生了富饒的漢江平原。

荊門位於其中腹地,與襄陽,江陵,這兩個荊州最大的重鎮,互相遙望。

也正是因爲漢江平原的存在,讓這裡成爲北方政權南下最好的選擇。

東南多山,不利於騎兵展開,更無騎兵大規模會戰的條件。

而一望無際的漢江平原,猶如造物主的神來之筆,深深嵌在了南方此起彼伏的大地上。

彷彿歷史千百年來的演化,只是爲了在今日,提供一個合適的場地。

讓來自北方的驍騎,與南方的後起之秀,角逐誰纔是天下第一騎兵!

一切的一切,彷彿是一種宿命,又像是不甘寂寞的造物主,無聊時刻意的安排。

荊門以南,大明的百戰雄師,已經集結完畢!

不需要任何言語,威嚴軍陣所散發出的殺氣,便幾乎凝成了實質,直衝雲霄!

“噌~”

伴隨着悠長的嗡鳴,鄧愈緩緩抽出腰間的長刀,遙指遠方此刻還看不到的元軍。

“進軍。”

“咚!咚!咚!”

戰車上,赤裸着上身的漢子立刻砸響面前的大鼓,如平地起驚雷,徹底喚醒了沉睡中的大軍!

或是緊張,或是興奮,或是面無表情的明軍,踏着鼓點,維持着軍陣,邁向了那足以決定天下歸屬的戰場!

明軍手中的武器反射着寒光,匯成黑壓壓的洪流,以令人窒息的氣勢,於地平線處緩緩浮現。

不需要任何動員,也沒有寒暄的必要。

騎着戰馬,身披甲冑的脫因帖木兒,在大軍之前抽出彎刀,平靜道。

“剿滅逆賊。”

眼前的明軍,根本不被脫因帖木兒放在眼裡。

他的目標,是廬州,是金陵,是趕在王保保之前,平息叛亂,讓自己成爲最大的功臣!

既然明軍擺出了會戰的架勢,脫因帖木兒當然不會錯過。

就讓這千百年來肆意奔騰的長江與漢水,見證我脫因帖木兒走上權力之巔的時刻!

等到脫因帖木兒看清楚明軍的數量後,他的臉上再一次露出了輕蔑的笑容。

此戰,鄧愈帶出了十萬大軍,爲了不給元軍繼續增援的機會,鄧愈在明知脫因帖木兒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依舊選擇速戰速決。

而鄧愈又將十萬大軍,安排成了四個部分。

左軍三萬人,中軍兩萬人,右軍一萬五千人,擔任總預備的後軍,共計一萬五千人。

在元軍浩浩蕩蕩的軍陣面前,兵力差距一目瞭然。

尤其是右軍,剛好正對上脫因帖木兒最精銳,用於包抄整個戰場的左軍。

光這一路左軍,便有六萬之衆!

這羣來自草原,如同狼一般嗜血的戰士,朝着對面的明軍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浩浩蕩蕩的左路元軍向前疾馳,打算在擊潰這一股兵力遠遠遜於自己的明軍後,徹底包抄整個明軍。

近了。

更近了。

元軍已經能夠看到,明軍手中武器反射着的冰冷寒光。

朝着自己的獵物,無數元軍紛紛露出了一個狂熱的笑容。

“咚咚咚!”

伴隨着密集的鼓點,右路明軍步伐陡然一變!

“放!”

伴隨着沐英尖銳的高呼,右路明軍率先朝天空中,拋射出如雨點般密集的箭矢!

片刻後,一枚枚箭矢發出淒厲的呼號,紛至落下,如稻草般收割着元軍的生命!

此刻,便是正兵相合!

左路元軍的指揮官一邊命令弓箭手還擊,一邊派出傳令兵,令大軍抓緊縮短和明軍的距離!

近十里長的戰線上,元軍放棄了陣型,放棄了躲避箭矢的念頭,喊着高昂的號子,如同潮水般涌向對面的明軍!

面對元軍不計死活的衝鋒,沐英臉上古井無波,再次一揮手臂。

“放!”

箭雨依舊不停,射向後方衝鋒的元軍。

但這一次,沐英命令的不是弓兵!

而十萬大軍中,僅有三千的火銃兵!

“砰!”

霎時間,明軍陣列中,硝煙瀰漫,空氣中滿是黑火藥燃燒之後,留下的刺鼻氣息。

無數彈丸如同天女撒花,射向五十步之外的元軍,向他們送去來自地獄的問候!

狗東西,時代變了!

作爲大明如今最優秀的火器指揮官,對於如何讓火器在戰場上發揮出最大威力,沐英有着一套獨特的心得。

一波彈雨過後,火銃兵立刻後撤,有條不紊的重新裝填彈丸。

披甲持戈的重步兵立刻上前,接管防線,長矛自盾牌的縫隙間伸出,正對着越來越近的元軍!

天空中,箭矢依舊不停,不斷削弱着元軍的衝鋒強度。

衝在最前,僥倖活下來的元軍,更是紅着眼睛,加快腳步,拼命朝着明軍的防線跑去!

因爲他們知道,再不快點,等待他們的將是火銃第二輪的射擊!

然而五十步的距離,並不是那麼好跨越的。

尤其是他們現在還要面對明軍的阻擊!

在前排元軍絕望的目光中,無數火銃兵再次上前,冷漠的舉起了裝填完畢的火銃。

“砰!”

硝煙升騰,彈丸四散!

元軍再一次如稻草般倒下,而他們的背後,則是無數越來越近的元軍!

自開戰以來,沐英的表情中第一次露出了些許遺憾的神情。

正常情況下,沐英這套戰術能夠完成三輪齊射,給敵人的先頭部隊造成極大的打擊。

但對面的元軍,明顯是精銳,非常熟悉火銃的劣勢所在,拼命也要縮短距離。

看着越來越近的元軍,沐英緩緩向後走去,接過鼓錘,親自擂響了戰鼓!

於此同時,身爲大軍統帥的鄧愈,也如沐英一般,親自鳴鼓!

密密麻麻的箭雨霎時間停下,隨之而來的,是所有明軍,驚天動地的呼聲!

“殺!”

面對兵力遠勝於自己的敵人,鄧愈毅然決然的主動發起了進攻!

三路大軍,六萬五千明軍,在荊門之戰打響的一瞬間,便朝着洶涌的元軍發起了總衝鋒!

兵力本就遜色,豈可失勢於人?

更何況鄧愈對於此舉,本就有着十足的自信!

此時的明軍,不光坐擁天下第一騎兵。

還擁有冠絕世界的步兵!

當兩股洪流匯聚的一瞬間,明明是明軍主動發起的衝鋒,無數元軍卻感覺自己彷彿一頭撞在了一堵巋然的城牆下!

哪怕是衝鋒,明軍依然保持着陣列,進退有度。

各兵種之間緊密配合,擁簇着明軍的大旗,不斷向前衝鋒!

偌大的漢江平原,此刻化作了兩股洪流碰撞的絞肉機,殺勢震天!

但在雙方纏鬥到一起後,明軍兵力的劣勢,瞬間便被放大。

戰場的另一側,越來越多的左路元軍,從側翼繞過明軍,漸成包圍之勢。

哪怕鄧愈派出了預備隊,右路明軍的形勢依舊沒有好轉,岌岌可危!

因爲脫因帖木兒也意識到了明軍陣線的薄弱環節,同樣派出了大量的騎兵衝擊沐英的防線!

雙方的騎兵此刻正纏鬥於一處,廝殺正酣!

“走吧。”

將戰場上的形勢,盡收眼底。

一直坐鎮於後方,拱衛鄧愈大營的季秋知道。

到他上場的時間了。

甲冑摩擦的聲音響起,崔興等季秋的親兵,共計六十餘騎,在旁人的輔助下,翻身上馬!

季秋回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親軍,臉上不見那英氣的面容,只有被頭盔包裹住的猙獰面甲!

而崔興等人,也是和季秋一樣的打扮。

身着覆面鐵甲,手握馬槊,背懸長弓,腰繫長刀,甚至就連身下的駿馬,也穿着通體呈暗紅色的馬甲!

沒錯,季秋這一路親軍,通通都是具裝騎兵!

在鄧愈的注視下,季秋率領親軍,身先士卒,朝着明軍最搖搖欲墜的右路大軍,疾馳而去!

明朝後世的史官,用簡潔的話語,生動且形象的記錄了這一戰的全過程。

“昔太祖逐鹿中原,命衛國公與脫因帖木兒戰於荊門。”

“衛國公奮力而戰,然元軍勢大,右軍漸爲敵所乘。”

“定遠王呼其麾下六十騎,身先士卒。”

“橫截之!”

大明首任救火隊長季秋同志,在與王保保兄弟的首次交手中,便給脫因帖木兒來了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

六十餘騎,以季秋爲矛頭匯聚成的黑色洪流,以萬夫不當的氣勢,直接一頭扎入正在進行包抄的元軍陣中!

季秋披甲坐槊,馬槊所到之處便是一片殘肢斷臂!

正常的具裝騎兵,在衝鋒中運用馬槊,都要擺出“騎槍衝刺”的架勢,用馬槊鋒銳的矛尖來刺穿敵人。

因爲他們無法承受馬槊揮舞時巨大的力道!

稍有不慎,馬槊便會脫手,甚至被巨大的力道帶落下馬。

但他們不行,不代表季秋不可以!

想象一下,一個身着黑甲,還戴着猙獰面具的身影,揮舞着近四米長的馬槊,殺入一羣驚恐的步兵之中,會是個什麼景象?

這便是此時的季秋!

寒光閃爍,上下翻飛。

無數元軍驚恐的望着季秋,連舉起手中武器的勇氣都沒有。

只因靠近季秋的元軍,無一例外,具已殞命!

不到半個時辰,原本氣勢十足,高歌猛進的元軍,便被季秋殺了個對穿!

整個大軍的陣勢,也被季秋所形成的黑色洪流攔腰截斷!

明軍此戰,求的便是以勢制勝。

季秋身爲朱元璋義子,扛着炸藥包親自上陣,還把如狼似虎的元軍殺得丟盔卸甲,瞬間大大助長了右路明軍的聲勢!

“季”字大旗在元軍的陣列中左突右衝,如入無人之境!

偶爾有不長眼的蒙元騎兵趕來,想要阻止季秋。

但也只是繼續助長了季秋的兇名!

擋季秋者,人馬俱碎!

這樣兇殘的行爲,給元軍帶來了心理與士氣上的雙重打擊。

無數元軍看見“季”字大旗朝着自己這邊過來,便紛紛作鳥獸散,拼命也要逃往別處!

什麼剿滅叛賊,什麼脫因帖木兒的命令,此刻都不重要了!

這煞星簡直特麼不是人啊!

草原上的羣狼再沒了平時的兇悍,有的只是對於死亡本能的畏懼!

他們可以死,但不能像一個螻蟻一樣,被人隨手碾死!

而擋在季秋身前,便是這樣的下場!

戰到最後,季秋硬生生在元軍和明軍之間,殺出了一條沒有人敢於接近的空白地帶!

無數元軍戰戰兢兢,看着那個終於停下的身影。

明軍的表情中滿是敬畏,看向季秋的目光宛若朝聖。

緩緩取下面甲,季秋露出了已經被鮮血浸透的面容。

不管季秋再怎麼勇武,崔興等人再怎麼竭盡全力的掩護他,季秋依舊只是個凡人之軀。

廝殺了這麼久,季秋早已負傷,但他仍不打算回去。

回頭望向同樣渾身浴血的明軍,季秋舉起馬槊,勒馬高呼道!

“想要光宗耀祖,想要拼出一個前程,想要匡扶我漢人江山的壯士!”

“隨我衝鋒!”

說罷,季秋高呼着“殺”,再一次朝面前的元軍發起了衝鋒!

“定遠王重振右軍,水軍自元兵後方而來,衛國公命大軍掩殺!”

“元兵左軍橫絕爲二,遂大破之!”

史書上的寥寥幾句,記錄下了季秋的勇武,但卻描繪不出此時元軍的絕望!

面對萬人辟易,猶如鬼神的季秋。

元軍徹底沒了站在季秋身前的勇氣,轉身倉皇逃竄,心中只剩下一個念頭!

這煞星真的不會累的嗎?

而於此同時,鄧愈戰前佈置的一萬五千大軍,終於沿着漢水趕到,直奔脫因帖木兒所在的後軍而去!

季秋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而驍勇的明軍也沒有辜負季秋與鄧愈的信任!

明軍最後的五百輕騎,殺聲震天,初一登場便發起了決死衝鋒!

脫因帖木兒還想親自應對這夥騎兵,可隨之趕到的上萬大軍,徹底斷絕了元軍最後的戰意與退路!

所有元軍都清楚,再不跑,就特麼跑不掉了!

“賊軍有鬼!”

“快跑!”

元軍倉皇逃竄,不敢南顧,直奔襄陽而去!

季秋率千騎一路追擊,直至傍晚,方纔回營!

襄陽的門戶,脫因帖木兒用十五萬大軍駐守的荊門城,至此光復!

第十二章 劉伯溫:我和季秋能有什麼關係?第八十一章 赤膽忠心汪廣洋!第四十五章 刨了東南士族的根!第五十五章 妙啊!第二十九章 給洪武朝的文官添添堵!第七十五章 何不舉刀向敵死?第七十五章 何不舉刀向敵死?第十一章 咱們各論各的,不礙事!第十三章 神器將出,最利東方第八十七章 叫我賢弟!第六十六章 橫截之!第四十七章 所謂政治,不外如是第八十六章 大將軍?大將軍算個啥?第三十四章 不要命的碰上了不要臉的!第三十章 嘿!軍師還真是個天才!第一章 摸魚是個技術活第五十一章 政治只是愛好,摸魚纔是生活!第五十八掌 腦疾什麼時候成傳染病了?第四十章 劉伯溫:還不如死了算了!第七十二章 賊軍確實有妖人吶!第五章 誰不知道我季某人最是尊老愛幼?第五十七章 李善長:還有這種好事?第十八章 別問,問就是家師所授第十二章 劉伯溫:我和季秋能有什麼關係?第二十九章 給洪武朝的文官添添堵!第七十七章 汪大人,咱倆能有什麼誤會啊?第七十二章 賊軍確實有妖人吶!第七十三章 吾乃大明季文和!第四十章 劉伯溫:還不如死了算了!第七十五章 何不舉刀向敵死?第六十六章 橫截之!第二十八章 乾爹!使不得!第十三章 神器將出,最利東方第三十五章 表演時間到!第五十三章 遠超正史難度的北伐!季秋再出手!第七十九章 這都是老夫的責任吶!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第六十五章 騎兵!騎兵!第四十六章 劉伯溫!原來一切都在你的計劃中嗎!第三十章 嘿!軍師還真是個天才!第五十五章 妙啊!第八十六章 大將軍?大將軍算個啥?第十五章 真·穿越者寶具!第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季秋第六十一章 鄧愈:我要與安南伯商議軍機!第六章 “譽”滿金陵第四十五章 十五歲的開國伯爵!第三十九章 季秋歸來!第五十六章 立國大明,建元洪武!第七十四章 站起來,不準跪!第十四章 伯溫吶,你是咋想的?第八十一章 赤膽忠心汪廣洋!第六十二章 此計萬萬不可!第五十四章 軍師莫不是得了腦疾?第十九章 朱棣:秋哥兒,我厲害不?第五十八掌 腦疾什麼時候成傳染病了?第六十八章 您怎麼一個人回來了?第五十章 老夫怎麼就沒有一個這樣的弟子呢?第五十七章 李善長:還有這種好事?第六十九章 不可能!我二弟天下無敵!第三十四章 不要命的碰上了不要臉的!第二十四章 元末三傑,兵家不爭之地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第四十五章 刨了東南士族的根!第四十二章 麻了!劉伯溫人麻了!第七十一章 鄧伯?鄧伯你怎麼不說話了?第六十二章 此計萬萬不可!第二章 咱的乾兒子,也是你們這羣腐儒能造謠中傷的嗎第六十六章 橫截之!第七十七章 汪大人,咱倆能有什麼誤會啊?第四十二章 麻了!劉伯溫人麻了!第二十二章 祥瑞!這是天大的祥瑞!第六十九章 不可能!我二弟天下無敵!第七十九章 這都是老夫的責任吶!第十三章 神器將出,最利東方第六章 “譽”滿金陵第八十六章 大將軍?大將軍算個啥?第五十四章 軍師莫不是得了腦疾?第五章 誰不知道我季某人最是尊老愛幼?第六十三章 鄧愈:我覺得事情還沒有到這種地步第二十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十六章 橫截之!第九章 家父朱元璋,我師劉伯溫!第五章 誰不知道我季某人最是尊老愛幼?第八十五章 怎敢如此辱我老師?第二章 咱的乾兒子,也是你們這羣腐儒能造謠中傷的嗎第四十八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四十五章 十五歲的開國伯爵!第二十章 兩個孽障!給咱滾過來!第四十五章 十五歲的開國伯爵!第二十一章 豐收時刻,震驚的滿朝文武!第十章 殘酷的真相!第四十九章 你看他們,好像一羣狗啊!第五十五章 妙啊!第四十一章 軍師,你可不能死啊!第十九章 朱棣:秋哥兒,我厲害不?第八十七章 叫我賢弟!第二章 咱的乾兒子,也是你們這羣腐儒能造謠中傷的嗎第二十六章 文和,何故害我!第五十四章 軍師莫不是得了腦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