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北境

在滄州駐防三天,唐澋稽便率領**主力南下,其等到情報:大聯軍和齊軍兵分兩路包圍滄州。唐澋稽打算趁着大聯軍元氣重傷,再一次給予其重創。果然經此一役,大聯軍心中對**尤其是對唐澋稽懼怕不已,生怕其使出什麼手段。果然,此戰大聯軍潰敗,唐澋稽攻入大營,若不是衆人掩護衆將逃走,恐怕唐澋稽會生擒活捉此次叛亂的始作俑者。其後齊軍也是調轉方向,增援大聯軍。唐澋稽率領着**四處遊擊,所獲頗多。只是這一情況未能持續太久,隨着東境南部的大軍北上參與到**的圍剿後,**的處境逐漸艱難。此時,這場戰爭已進行了十個月了。

當活動範圍只能縮小到滄州一帶時,唐澋稽也並未死守。一把火點燃了滄州城,唐澋稽率領着四萬大軍西渡堯江而去。並且在堯江北段再次建立防線,防範叛軍渡江。而佔領東境的這些人,也並未着急追擊**,如今需要衆人商議接下來的作戰計劃,以及戰後的利益劃分。畢竟如今的唐國只掌握北境這一地區,唐澋稽縱然逆天,也只能做垂死掙扎。

銅城,這座北境的大城市,因爲盛產銅石而出名,又因爲其距離堯江僅數十里,位於交通要道,商貿繁榮。唐國朝廷此時便棲身此處。

當唐澋稽進入到銅城時,終於感覺到久違的安寧和平靜。此地還未受到戰亂的影響和波及,百姓依舊保持着平日的生活。這讓已在戰火中沐浴數月唐澋稽感嘆不已,當初隨處可聞的安逸,如今卻鮮少觸及。

唐澋稽來到銅城北城,此地原是一些富商大賈的住宅,不過被唐洐信強行徵用,並打通,關閉一些街道用做宮城。來到所謂的朝堂,衆臣行禮,唐澋稽也是擺手示意不必。

再見到這些朝臣,唐澋稽亦是一番感嘆,如今的朝廷比麟陽城規模縮小了太多,甚至不及他從麟陽城突圍所帶出的人數。而這些朝臣,再見到唐澋稽時,亦是唏噓不已,誰能知道這個剛剛二十歲的年輕人如今聲震天下,能在幾十萬大軍,征戰自若,支撐着唐國最後的防線。唐澋稽來到朝堂的原因原本是和樑起商議糧草一事,如今雖說過了寒冬,但是**存糧已然不足。不過在看到這些大臣後,唐澋稽便清楚瞭如今朝廷近況:一個個面黃肌瘦,軟弱無力。唐澋稽無法,也只能說些激勵的話語,以此來支撐最後他們最後的希望。衆臣散去後,唐澋稽留下樑起等幾人,詢問此事。

“如今朝廷幾乎無糧可調撥,單憑北境供養鎮北營和右威軍,實在力不從心。北境百姓還算識得大體,朝廷增加了近一倍的賦稅,也並未多言。若是再加的話,恐怕會激起民變。”樑起亦無奈道。唐國經此叛亂,一應糧草調撥、徵繳都是樑起負責。如此龐大的工作量,讓他蒼老不少,而更讓他操勞的是如何用有限的物資供養更多的人口。

“我從東境帶回了數百箱珠寶,能不能找到渠道換些物資來。”唐澋稽說道。

樑起聽到此處,眼睛有了些亮光,“若是如此的話,可以找本地的一些富商,他們應該有辦法。”

唐澋稽起身,“辛苦諸位了。”,樑起等人承受不起,急忙還禮。而後也是離去辦理此事。就剩唐洐信和唐澋稽的時候,唐洐信再一次說起了唐澋稽登基一事,唐澋稽一如既往的拒絕。而後叔侄二人談論起唐洐禮的墓地。唐洐禮在朝廷西渡之後,也是下葬在麟山深處。原本唐洐信是打算派人南下,將唐洐禮葬於天魚峰腳下。唐澋稽害怕叛軍搜查天魚峰,找到唐洐禮的墓葬。所以唐洐禮最終還是被葬在麟山深處,無人打擾。

“你對接下來的戰爭有無把握?”,談完上一個話題,唐洐信也是問道。如今唐國只剩北境,退無可退。

“並無把握,如今叛軍在東境便集結了近十二萬大軍,還有青軍六萬攻伐北線,共計二十萬人。而右威軍和鎮北營加起來也只八萬人。”唐澋稽搖頭。唐洐信亦嘆息,未曾想到大唐有一日竟會被逼至此。

一個時辰後,二人各自離開,唐澋稽去往後宮。此時在一處院落中,衆人早已知曉了唐澋稽要回來,因而在此處等候。唐澋稽進的正堂,見得衆人。自麟陽城一別,數月未見,這期間發生太多事情,恍如隔世。衆人再見得唐澋稽時,紛紛痛哭。唐澋稽亦不免滿眼含淚,而後唐澋稽也是安慰衆人。

一刻鐘後,衆人方纔坐定。細細打量唐澋稽,身着一身斑駁鎧甲,其上的血跡已滲入鎧甲之中,臉上多了幾分堅毅,身上多了太多煞氣。唐澋稽詢問衆人,在此間生活如何。

“雖說不比宮裡,但是也不錯了。”唐澋昭最先說道。而後衆人也是紛紛訴說,唐澋稽倒也未聽得有怠慢之處。唐澋稽也是與其等訴說些家長裡短,並未告知如今唐國處境,徒增煩憂。不過這些人又並非癡人,豈能不知唐國現狀。只是唐澋稽不提,她們亦不想唐澋稽到此地還要關心這些事情。而後,衆人共用晚膳,倒也顯的其樂融融。在這亂世之中,親人相聚,吃一餐飯食已是不易。其後,各位母妃散去,留下唐澋稽這些人玩耍。衆人央告,唐澋稽也講些民間故事給他們聽,卻對自己的事隻字未提。

澋煜和澋未跑來和唐澋稽說道:“二哥,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當一個大將軍。你不知道,前些日子的奔流谷之戰,大學士和我們說這是流傳千古的戰役。”,唐澋稽笑了笑,“好,等你們十五歲之後,我讓你們投軍。”

第一百零四章:鄂都城第四十一章:唐皇第十三章:多事之日第十六章:善茗坊主第一百二十六章:衛城喋血(三)第二十六章:青州城(二)第二十七章:戶部危機第四十五章:借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衛城喋血(四)第十章:懲治惡奴(二)第六十九章:玄閣議事(二)第一百一十三章:京中起戰火(一)第三十八章:中書議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葬禮後回京第一百五十三章:逃亡第一百四十八章:唐澋稽的選擇第四章:回京生活第七十五章:竹林第八十一章:百年前第五十二章:借璽(九)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唐之殤第一百三十八章:突圍前的準備第八十二章:道士第五十四章:借璽(十一)第一百五十三章:逃亡第五十五章:借璽(十二)第三章:觀南原唐國事(二)第一百零九章:衆人齊回京(二)第一百二十八章:麟陽城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四方雲動第五十八章:借璽(十五)第七十四章:吃人的條件第二十六章:青州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京中起戰火(二)第一百三十九章:四方雲動第四十八章:借璽(五)第一百一十一章:兩地第五十二章:借璽(九)第四十三章:深夜話談第三十二章:現狀第一百一十九章:京中起戰火(七)第一百三十八章:突圍前的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逃亡(二)第四十四章:借璽第六十六章:商談(三)第六十一章:借璽(十八)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唐之殤第三十七章:中書議事(三)第五十七章:借璽(十四)第四十五章:借璽(二)第一百五十三章:逃亡第八十章:雙水渡口第十六章:善茗坊主第一百零三章:拓跋渾的線索第五十一章:借璽(八)第八十八章:謎團第九十二章:從新進軍第一百零二章:奇異的戰爭第一百一十五章:京中起戰火(三)第一百零六章:計劃實施開始第八十三章:大軍到來第一百四十四章:恆水失守第四十九章:借璽(六)第十章:懲治惡奴(二)第六十八章:玄閣議事(一)第五十九章:借璽(十六)第八十四章:大軍到來(二)第三十八章:中書議事(四)第三十二章:現狀第七十二章:永王府第六十章:借璽(十七)第一百四十五章:災民第五十九章:借璽(十六)第二十五章:青州城第九十章:返京第六章:黑暗中的行動第八十一章:百年前第四十五章:借璽(二)第一百三十二章:落星灘之戰(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京中起戰火(六)第七十六章:父子三人第九十章:返京第七十六章:父子三人第七十三章:澋相第一百三十三章:轉移第五十五章:借璽(十二)第九十一章:各方壓力第一百二十四章:衛城喋血(一)第一百零六章:計劃實施開始第三十一章:議事第十一章:懲治惡奴(三)第一百一十六章:京中起戰火(四)第九十五章:後續第一百三十六章:各方動靜第九十三章:返京第一百三十二章:落星灘之戰(二)第九十七章:王府生活第四十二章:太后病危第五十四章:借璽(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