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 聖骨文寶

方運給了姜河川一個肯定的答覆。

隨後,方運不斷回覆衆人的傳書,好在傳書不是非得一筆一畫書寫,可以直接用意念完成,方運一瞬間可以完成數十封傳書。

過了一刻鐘,一封普通傳書飛來,方運不準備細讀,只是看了一眼落款,不得不閱讀傳書。

因爲發來傳書的是孔德論,多年的聖墟好友。

當年方運成虛聖後,各家贈送大禮,顏子世家贈送十寒古地一座城市,孟子世家贈送聖血與聖骨大儒文寶筆,而孔子世家贈送了孔聖古地的一處封地。

孔德論在傳書上說,孔家已經知道方運回來,既然大學士的境界已經穩固,找個時間去一趟孔聖古地,接受孔家封地。不過,歷代接收孔家封地都有一個條件,要自己帶兵開拓出一片新的緩衝地帶,所以當時孔家沒有立刻贈送古地,畢竟那時候方運沒有實力在孔聖古地開疆擴土。

因爲有一任孔家家主說過,孔聖古地不需要守成者,只需要征服者。

方運想了想,孔聖古地十分兇險,一般只有大儒纔會開疆擴土,大學士實力有限,於是傳書給孔德論,說現在自己在戰界已經徹底鞏固致知境的力量,即將邁入誠意境,後面還有正心境,至少要等正心境才能去孔聖古地。

方運給孔德論傳書完,稍作休息,思考誠意境。

誠意境大學士,心念赤誠,真實無妄,要麼沉默不語,一旦開口,必須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要麼什麼都不做,一旦內心有想做的事,且無法說服自己,那麼無論善惡,必須要去做。

一旦違背誠意境的力量,會跌落到致知境。

誠意境是大學士的一道奇特的門檻,許多大學士被這道門檻擋住,反覆進入誠意境又反覆失敗退入致知境。

格物境是探尋萬物規律,致知境是理解萬物規律,而誠意境只是在認識自我,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應該做什麼,看似與前後的境界無關。

但實際上,只有認清自我,才能與萬物相融,達到正心境界。

誠意境只能讓自己不會被自身矇蔽,而正心境則能讓自己不被任何事物矇蔽。

人族讀書人常常笑談大學士中出敗類,就是因爲許多大學士在誠意境中掙扎,在誠意境中不斷認識自我。

方運歷經書山,心中有所悟,其實讀書也好,科舉也罷,都是在格物,在探究萬物的規律,而書山之中,尤其是最後幾山的經歷,就是在致知,在理解萬物的規律。

一旦離開書山,便需要認清自我,從而更好地認清這個世界。

因爲,許多人犯下的許多錯誤,原因往往是沒有認清自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認清自我,永遠是人類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

所以,誠意境會成爲許多大學士終其一生也無法跨越的門檻。

誠意境非常奇特。

方運很久前就聽說過,笨大儒田松石在別的境界別的文位會停留很久,但在誠意境界僅僅停留了一天便直入正心。

很多人認爲這是故事,後來田松石當衆承認,自己的確是“朝爲誠意境,暮成正心境”,此事甚至被史家讀書人記載,作爲信史。

許多人問那一天田松石做了什麼,是什麼原因讓他能在一天之內提升一個境界,田松石卻說,那一天與前一天或後一天毫無區別,平時做什麼,那一天也在做什麼,然後毫無徵兆在夜晚晉升正心境。

同樣有趣的還有大學士花君老人,此人才華橫溢,四十七歲晉升大學士,在六個月內,從格物境晉升到致知境,然後晉升到誠意境大學士,這個速度甚至超越了衣知世等衆多天才。

但從第一次晉升誠意境後,花君老人便開始了傳奇的一生,直到文曲星裂前,他已經九十五歲,在這四十八年中,他不斷退回致知境,又不斷晉升誠意境,反反覆覆,從不間斷,也從未進入正心境。

即使是這樣,花君老人也不放棄自己對女色的追求,夜夜無女不歡,妻妾成羣,成爲人族四大奇葩之一。

在文曲星裂後,花君老人破天荒地晉升正心境,並很快成爲巔峰大學士,正在爲突破大儒努力,被各地的讀書人熱議。

花君老人與笨大儒,同樣的傳奇,卻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方運想起自己還沒給田松石傳書,於是找出田松石的傳書,又看了一遍再回復。

田松石的傳書和別人的很不同,只是簡單講述自己的一些經歷,說自己在爲去葬聖谷做準備,然後詢問方運這些天如何,在聖道上有沒有心得,相互間可以交流。

回覆完田松石,方運從飲江貝中拿出成虛聖時,孟子世家贈送的聖骨大儒文寶筆。

大儒文寶筆一般用大妖王的骨骼煉製,其中以大龍王的龍骨爲最,除了極少數人用聖骨來煉製特別的大儒文寶或機關的關鍵部位,大都用來充當半聖文寶的材料。

半聖煉文寶極耗聖骨聖血等衆聖之物,當年張衡爲了煉製渾天儀,積攢的聖骨聖血等物可以組裝成十具妖族半聖的軀體,這還沒算上渾天儀的核心,一條大聖手臂。

用聖骨煉製大儒文寶筆,也只有孔聖世家與亞聖世家捨得,而且這種文寶筆只給族內有功的大儒,一旦這位大儒去世後,世家會收回。

普通的大儒文寶筆書寫戰詩,可以形成五成寶光,特別的文寶筆最高可形成一層完整的寶光,而聖骨文寶筆可以直接增加兩層的寶光,同時,聖骨文寶筆封印的戰詩都是二境大儒戰詩。

這支聖骨文寶筆,便封印着著名的大儒防護戰詩《三都賦》。

在戰詩詞興盛之前,有一種文體也能讓讀書人化天地元氣爲己用,那便是漢賦,只不過漢賦的篇幅過長,動輒上千甚至過萬字,難以臨戰使用,逐漸被淘汰,但依舊算是戰詩詞的分支。

這種賦體戰詩詞雖然冗長,但由於文字衆多,描述或敘述詳盡,一旦成爲戰詩詞,則威能更強,只是消耗的才氣也更多。

這種戰詩不適合在戰場紙上談兵,但若是封入文寶之中,可以瞬間釋放,讓賦體戰詩反而成爲許多強大文寶的首選。

這首《三都賦》乃是大儒左思所作的傳世漢賦,描述了魏蜀吳三朝的國都氣象,賦成後,人們競相抄寫,最後形成“洛陽紙貴”的佳話.

第1679章 說重點第3055章 才氣大炮第2329章 斬天命第899章 農殿特使第1515章 功過相抵第1979章 天降援兵!第941章 天相之力第366章 引蛇出洞第568章 學宮審問第2028章 星壁顯現第1873章 登冰山第1063章 滿載而歸第1460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2107章 不斷尋覓第943章 病經克敵第2806章 遍地是寶第2383章 白衣來訪第1422章 畢參之戰第989章 連續滿分第2866章 吾選文曲,永照崑崙!第675章 反獵殺第314章 荀子四道第110章 評等第1097章 蓮池立志第1431章 沒有老子第1993章 柳山出擊!第2061章 落瀑谷中第2784章 離城第165章 文宗駕到第368章 文榜第1748章 蛟聖巡江!第757章 兵道對壘,兵聖文界第1800章 初入十寒第2788章 曠世戰詩,一人如國!第1767章 軍功抵消第336章 小考策論第631章 差距不大第1835章 衆星迷城第296章 真正的收穫第1629章 老人的執念第543章 舌劍鋒芒第2290章 霧寶閣第2638章 千載誰堪伯仲間!第2497章 廢除蓄奴第3044章 誰的錯第876章 賺錢第1170章 龍族7碑文第1600章 名將對壘第2361章 祭祀第1243章 畫地爲牢第2835章 基礎體系第137章 文鬥才氣第1272章 方運重生!第3078章 我見崑崙第3233章 萬道壁第2425章 賞罰分明第576章 三篇 鎮國!第3138章 亞聖方運第2253章 未知生,焉知死?第1568章 灰袍!灰袍!第2861章 萬古第一人第2202章 兩江天下第707章 聖道天噬第2985 定罪第1331章 翰林種地第2433章 方運請罪第1255章 開聖議第3225章 隕落宇宙圖第911章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第1106章 抵達血芒古地第1916章 大屠戮斧第3225章 隕落宇宙圖第10870章 大儒滅妖第509章 冤枉!第1675章 慶國之奴第596章 離開天樹第820章 戒石碑第2742章 作繭自縛第3174章 才氣星空第1659章 賢人,善人,賤人第2414章 平靜的第一天第3173章 星航第519章 霧開第1638章 捉拿第2495章 首次表決第508章 龍氣眼之變第2804章 大哥第3122章 王族山第三十六章 勵山社 英社第2969章 撥雲見日第2039章 北上朔方!第3007章 武君的擔憂第930章 嚴打第2401章 鑑別評等第3287章 噬龍藤祖第3011章 希望第123章 過三山第628章 梅園第1285章 方運回寧安第1417章 連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