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

一羣命婦涌進宮裡,或明或暗地向慈寧太后求情,說來說去,只有一個人的話打動了她,“陛下今日將我們的兒子送往塞外,以後有了皇子怎麼辦?”

慈寧太后心中一動,對普通的皇帝來說,這不是問題,皇子就該享受特殊待遇,可她瞭解自己的兒子,他不是普通皇帝,很可能爲了彰顯公平,將自己的親兒子也送入險地。

慈寧太后送走這些命婦,尋思良久,直接向皇帝求情是沒用的,而且她能感覺到,自己對兒子的影響日漸微弱,這時開口只會適得其反。

思前想後,慈寧太后找出一個辦法,立刻召見皇后、惠妃佟青娥與另一名懷孕的嬪妃。

人來了,慈寧太后詢問兩名孕婦的起居,提出不少建議,呵護備至,最後命人送走兩妃,單獨留下皇后崔小君。

“唉,懷孕的是這兩個人,若能產下皇子,獲益最大的卻是咱們兩人。”

“是,太后。”崔小君在婆婆面前總是惴惴不安,不敢多說話。

慈寧太后看着她,隱約瞧出幾分崔太妃的樣子,心中不喜,臉上卻不顯露,“我明白皇后的心事,咱們不如將話說破吧。”

“太后……”崔小君一驚。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倦侯在爭奪帝位的時候,宮中大亂,所有人都面臨死亡威脅,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上官太后的寢宮,皇后崔小君前去求助,卻被當時的王美人無情地攔在門外。

這是橫亙在兩人中間的溝壑,令婆媳二人面和心不和,崔小君以爲慈寧太后永遠也不會提起此事,她也沒打算說破。

“當時陛下正與東海王爭位,崔家是東海王后盾,我提防皇后,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崔小君行禮,低聲道:“太后不說,我也明白,太后爲陛下着想,我從未有過怨言。”

慈寧太后點頭,露出微笑,“咱們都是可憐之人,一心爲陛下着想,對自己卻想得太少。唉,時移事易,如今天下總算太平,不管怎樣,陛下原諒了東海王與崔家,我又何必讓陛下爲難呢?因此要對皇后說一聲‘抱歉’,當時是我做得不對。”

崔小君立刻跪下,“太后萬不可說這兩字,太后明白我一心爲陛下着想之意,我已感恩不盡,絕無它想。以當時宮裡、宮外的形勢,太后的選擇很正常,換成我也會這麼做。”

慈寧太后示意皇后起身,笑道:“今日說破此事,皇后又這麼通情達理,我心裡的一塊石頭可以落地了。”

崔小君也露出微笑,“是我的錯,讓太后憂心。”

婆媳二人閒聊了幾句,關係拉近許多,慈寧太后道:“我此前說懷孕的是那兩人,獲益最大的卻是咱們兩人,皇后明白其中的意思嗎?”

“明白。”崔小君頓了一下,“只要有皇子,太后與我將來都有依靠。”

“嗯,不管皇子是誰生的,都是皇后之子,要稱你‘母后’,也會由皇后撫養長大。”

崔小君擡眼看向慈寧太后,真的吃了一驚。

將嬪妃之子交給皇后撫養,的確有過不少先例,但不是必須的,此舉通常意味着對皇后的極大信任,以及對皇子的極大期許。

“太后……”崔小君有點激動,這麼久沒有懷孕,她已經有點放棄希望,當然願意親自撫養一位皇子。

“唉,如果皇后能有一個……算了,不提此事。我會向陛下建議,將皇子送到秋信宮。”

“可是惠妃與……”

慈寧太后擺擺手,“又不是要將她們攆出宮去,每日去秋信宮待一會也就是了,就當是兩位母親照看一個孩子。”

慈寧太后難得釋放善意,崔小君又的確盼望能有一個孩子,對這樣的安排當然不會反對。

又聊了一會,慈寧太后終於說到了正題,“陛下將一羣勳貴之子送往碎鐵城,本意是好的,可是路途遙遠,塞外也不安全,難免不出意外。這種事若成慣例,等皇子長大該怎麼辦?也要參加行軍?”

崔小君同樣瞭解皇帝,知道這是很可能的事情,可她更明白,皇帝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反對。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勳貴如此,皇子……或許也該如此,久在深宮之中,並無好處。”

慈寧太后笑道:“如果皇子是你生的孩子,皇后就不會這麼想了。”

崔小君只得改口,“太后說得是,我未受懷胎之苦,想得簡單了。”

“沒關係,等皇后親自撫養皇子,很快就能明白爲人母者的心情。”慈寧太后停了一會,“皇后能勸說陛下收回成命嗎?”

崔小君無法拒絕,只能說:“我會盡力。”

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崔小君勉強接下,卻不知該如何向皇帝開口。

次日傍晚,皇帝回宮。

在外面待了幾天,韓孺子比較興奮,深夜不睡,向皇后講述過去幾天裡的事情,“我到現在也不是很明白,那些世家怎麼敢在我的眼皮底下動用‘替兵’?是我這個皇帝還不夠嚴厲嗎?”

崔小君坐在牀上,溫柔地看着絮叨不已的皇帝,笑道:“這與嚴歷與否無關,他們想不到陛下會明察秋毫,竟然關注這等小事。”

“小事?勳貴能夠承襲爵位,是因爲他們的父祖爲大楚立下過赫赫戰功,如今子孫連刀劍都碰不得,不肖至此,百年之後有何臉面去見先人?”

韓孺子走到牀前,微笑道:“我也是糊塗了,跟你說這些做什麼?城外風景秀麗,過一陣子,咱們一塊出城。”

“我對山水風光不感興趣,更願意聽陛下講勳貴的事。”

崔家也是勳貴,韓孺子總是忘記皇后與崔家的關係,“大將軍說什麼了?”

“陛下想多了,我父親傷勢初愈,身體還不太好,每天只能在府裡散散步,對外面的事情全不關心,纔不會替別人求情。而且我父親掌軍多年,還不明白練兵的重要?”

崔宏的一子一孫都不在“子弟軍”中,的確沒必要關心。

韓孺子笑笑,“我總覺得那些勳貴不會這麼平靜,見誰都覺得像是在說情,我的確想得有點多了。”

崔小君拍拍身邊,讓皇帝坐下,正色道:“我的確要說情,但是與我父親無關。”

韓孺子十分驚訝,“你也以爲我做得不對?”

“陛下做得對,但是手段欠妥。”

如果說話的是別人,韓孺子早就先發制人,對皇后,他卻不會用這招,“何處欠妥,說來聽聽。”

“陛下讓‘子弟軍’行軍,不只是爲了練兵吧?”

“當然,那兩千人也算不上真正的兵,我只是要給勳貴世家一個教訓,讓他們明白,大楚有難時,人人都得出力,誰也不能躲在後面等着別人來救,尤其是他們這些人,肩負的責任理應更多一些纔對。”

“大楚眼下有難嗎?”

在韓孺子看來,大楚的“難”可不少,但是都稱不上“眼下”,“你想說蕭聲?”

崔小君點點頭。

前左察御史蕭聲是那種典型的朝廷官員,更關心自己的升遷,而不是朝廷的利益與百姓的福祉,可就是他,被匈奴人俘虜之後,寧願投河自盡,也不肯向敵人屈服。

“蕭聲是忠臣,卻不是大楚最需要的臣子。”韓孺子握住皇后的一隻手,“大楚雖弱,還沒到不可挽救的地步,用不着那麼多殉難的忠臣。”

崔小君輕嘆一聲,正如她事先所料,想說服皇帝改主意是不可能的。

韓孺子盯着她,“皇后替誰求情?”

“沒有,我是真覺得行軍益處不大,但是聽陛下一說,又覺得有道理。早些安歇吧,明天還要早起上朝呢。”

韓孺子沒有追問,上牀就寢,心裡卻一直在琢磨這件事。

第二天上午的朝會沒什麼大事,主要是給雲夢澤的楚軍論功行賞,黃普公等將領已經在班師回朝的路上,封賞不能滯後。

各部已經擬定一個方案,韓孺子覺得很好,當場通過。將近午時準備休息時,韓孺子主動提起了正在行軍途中的“子弟軍”,“元大人的一個侄兒也在‘子弟軍’中吧?”

元九鼎急忙道:“是有一個,從小嬌生慣養,早該受點苦了。”

“他沒用‘替兵’,起碼有吃苦之心。”

元九鼎鬆了口氣,“可他家裡也養了一名,我一直不知道……”

元九鼎雜七雜八地自責一通,韓孺子聽完沒說什麼,宣佈散朝,下午他不來勤政殿,要在凌雲閣聽瞿子晰講經。

大臣並無求情之意,否則的話,皇帝一開頭,總會有人順勢接上,韓孺子排除了一種可能。

用過午膳,韓孺子在凌雲閣召見東海王。

東海王、崔騰等人就在閣外候旨,隨傳隨到,東海王單獨受到召見,惹來不少嫉妒的目光。

有些事情韓孺子只能找東海王幫忙。

“平恩侯夫人最近在忙什麼?”韓孺子問。

東海王心裡一顫,還以爲有什麼事情敗露了,“不太清楚,陛下怎麼想起她了?”

韓孺子還是倦侯的時候見過平恩侯夫人,聽她說過,命婦也是朝中的一股勢力。

“你替朕打聽一下,平恩侯夫人最近是不是進宮了?如果不是她,就是別人,你也打聽一下。”

東海王有些尷尬,但是他與平恩侯夫人的聯繫並未泄露,讓他安心不少,“這個簡單,我讓王妃幫忙,一問便知。”

韓孺子從皇后的爲難之色上猜出,昨晚的求情十有**與母親相關。

他得想辦法解決母親與皇后之間的麻煩。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隱而不退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十章 仁義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感謝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通知第一章 進宮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章 齋戒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