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

韓孺子離開東海國,將後續事務全都交給瞿子晰和御史臺,他總得依靠朝中的一股力量,不可能事事親爲,但是一路慢行,隨時能夠接到東海國傳來的消息。

剛過東海國邊界,巡狩隊伍停下,名義上是要最後一次檢閱地方軍,實際上是給瞿子晰助陣。

就是在這裡,韓孺子進行下一步計劃,頒發一連串的聖旨,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道。

一道是退兵歸農,要求各地駐軍進行一次徹底清理,允許士兵返回原籍或是前往新開荒地區落戶,根據情況,免除若干年的租賦,並由官府貸給種子、耕具等物。

另一道是借奴墾荒,向天下的勳貴、富戶“借”奴,按數量給予爵位補償,無爵封爵,有爵提升,最高可到小侯,爵位已爲列侯者,可以推恩給子孫,或者延續最多三代。

總之一切以農爲本。

韓孺子沒法將所有勳貴統統按燕家這樣處理,必須恩威並施,這兩道聖旨是“恩”,給勳貴們放行奴隸的機會,接來就是“威”,一是拿東海國做榜樣,從重處置,不僅燕家落網,其它私自蓄奴者,都被抓起來,不僅得不到爵位,還要自己拿錢給官府,爲超額的家奴贖身。

聖旨一道接一道地發出,宰相卓如鶴接到命令,即刻準備,三個月後進行一次全國清查,再有私蓄奴者,一律按東海國的辦法處置。

兵部尚書蔣巨英接旨,要去洛陽迎駕。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私奴不入戶籍,不用交納稅賦,也不用服役當兵,對大楚來說,這是一羣不存在的人,卻是衆多大家族的重要財富,自然不會輕易交出,即使皇帝“恩威並施”,大多數人仍選擇觀望。

但韓孺子的退卻到此爲止,不想再做妥協,爲了保證成功,在暗中做了一些準備。

早在十多天前,韓孺子剛到東海國的時候,就向京城發佈旨意,藉口匈奴人有異動,將南軍調往碎鐵城、北軍調往馬邑城,共同防守北疆,宿衛軍的絕大部分離京來與皇帝匯合。

當時大家都以爲這又是皇帝好大喜功的一個表現,現在才明白,皇帝這是有意掏空京城,只留一批文官,手中無兵,與皇帝相隔數千裡,沒法反抗。

韓孺子的確緊張了一段時間,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萬一出現意外,大楚又將陷入內戰。

他留在東海國邊界,也是爲了觀察事態變化。

這天上午,數名御史臺的官吏來到皇帝軍營中,帶來一份右巡御史瞿子晰的命令,要帶走巡狩前驅使者王平洋。

王平洋是臨淄人,但是自從攀上皇親之後,在東海國添置了大批產業,也擁有不少私奴。

王平洋被嚇癱了,當衆大哭大叫,嚷着要見皇帝,被宿衛士兵直接架走。

一名御史奉命留在營中,向皇帝解決情況。

南直勁被打個措手不及,幾天過去也沒緩過勁兒來。當天下午,他受到皇帝的召見。

皇帝正與幾名年輕的顧問共同擬定聖旨,還有東海王、崔騰等數名近臣守在外圍,隨時提供意見,帳篷里人不少,說話聲音卻都很輕,偶有爭議,也都迅速解決,不會沒完沒了。

南直勁站在門口,看着這一幕,知道這就是皇帝一手製造的小朝廷,與勤政殿的風格截然不同,這裡的人只爲皇帝一個人服務。

他能認出大多數人,發現其中的勳貴子弟很少,經由吏部正常推薦上來的人更是一個沒有,無一不是皇帝親自選定的人。

規矩全壞了,南直勁心想。

整整一個時辰之後,衆人散去,要將寫好的聖旨交給隨行的官員,分送各地。

朝廷失去了最重要的決策權,成爲一個單純的執行者。

衆人經過南直勁身邊,都好奇地看一眼這名老吏,南直勁誰也不瞧,等衆人走光,只剩兩名太監、兩名侍衛的時候,他前趨幾步,向皇帝磕頭。

韓孺子很疲憊,但是也很興奮,坐在桌後,說:“平身。”

南直勁起身,拱手道:“外戚王平洋違法蓄奴,御史臺奉命捉拿歸案,卑職特來告知陛下,請陛下裁決。”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外戚也一樣,無需請示,照常執法即可。”

“是,陛下。”南直勁明白,皇帝將自己留下來還有別的原因。

韓孺子示意太監和侍衛離開,四人互相望了一眼,陸續退出,但是都守在門外,一有異常,立刻就能進來。

韓孺子一點也不擔心南直勁會做出格的事,就像不擔心一名飽讀詩書的儒生,會突然拿起刀劍當刺客,儒生手中有筆,那纔是他們最有力的兵器,南直勁的兵器則是朝廷的規矩與慣例。

“南直勁,朕這幾天頒佈的旨意,你都看到了?”

“看到了,陛下。”南直勁不願撒謊,他現在是御史臺的普通御史,沒資格查看全部聖旨,可他的確都看過了,一份不落、一字不差。

“你替朕揣測一下,朝中大臣以及天下大族,會遵從旨意嗎?”

“微臣曾因揣測獲罪,不敢再行此事。”

“朕赦你無罪。”

南直勁擡頭看了一眼皇帝,“陛下這是要衆人交出自家的‘命’,大概不會得到太多遵從。”

“朕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還要問一句,按朝廷的規矩,這種事該怎麼解決?放任自流?還是等大家幡然醒悟?”

南直勁無言以對,沉默良久,回道:“微臣明白陛下意欲力挽狂瀾的一片苦心,陛下不希望看到大楚慢慢衰朽,可是如此傷筋動骨,只怕大楚……衰落得更快。”

“這又爲何?”韓孺子是在真心請教,從“敵人”這裡,他能得到更多幫助。

南直勁將心一橫,拱手道:“百姓是烏合之衆,他們的喜好與支持對陛下毫無意義,所謂以民爲本,應該是以‘治民’爲本,萬民不亂,朝廷無憂,陛下更無憂。可是靠什麼‘治民’?肯定不是陛下一人所能辦到,陛下自行選用了一些人,他們是朝廷的雛形,卻沒有朝廷的穩定與經驗,依靠他們,陛下能治一郡,卻治不得天下。最終,陛下還是得用朝廷,京城的那個朝廷,正在被陛下打得七零八落的朝廷。陛下肯定能夠擊敗朝廷,卻也擊敗了自己的左膀右臂,陛下壯士斷腕,等到無手可用的時候,悔之莫及。”

“即使雙手已經不聽使喚,也要忍受?”

南直勁輕嘆一聲,“權貴之家的**,的確出乎微臣的預料,可是壞手也比無手強,陛下……做得太急了一些。”

“不得不急,你剛纔說得對,朕自行選用的這些人,數量太少,權力也太小,治理不了天下,只能治一郡。”韓孺子停頓片刻,“大楚共有郡國四十七處,朕一地一地治理,大概要用四年吧。”

南直勁驚得目瞪口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當然,朕明白,這不符合朝廷的規矩,皇帝本應高高在上,通過朝廷治理天下,如此一來,才能事半功倍。可是朕不理解,開國太祖一生都在馬上度過,即使稱帝之後,也是馬不停蹄,後世的皇帝卻深居宮中,爲何不肯效仿祖先?”

“大楚定鼎之初,天下不穩,各地常有叛亂,太祖不得不前往四處平亂,非其所願。”

韓孺子探身,問道:“南直勁,你覺得大楚今日的狀況比定鼎之初更穩定嗎?齊國謀逆、羣匪作亂、匈奴入侵、宮變不止,凡此種種,不都是在要求皇帝離開皇宮嗎?”

南直勁再度無言以對。

韓孺子挺身,“韓氏穩坐江山百有二十餘年,已經夠久了,朕要再度‘奪’得天下。”

南直勁跪下,驚訝至極,“陛下這是要……這是要……”

“嗯,我要謀自己的反。”

南直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韓孺子笑道:“也沒有那麼誇張,朝廷會得到保留,朕相信,不是所有官員全都沆瀣一氣,下以猛藥,朝廷還有的救。比如宰相,朕很想保留,希望卓如鶴能夠明白朕的心意。”

南直勁終於明白自己爲何沒有受到處罰,又爲何受到皇帝的召見。

皇帝要通過他給大臣們帶個口信。

南直勁不知該如何回答。

外面突然有人說道:“陛下,劍戟營副都尉王赫求見,說有要事。”

“宣他進來。”

王赫匆匆進帳,看了一眼南直勁,拱手道:“陛下,外面抓到五名刺客。”

“嗯。”

“刺客來自海上,爲首者名叫武遊,正是欒凱……經過初審得知,刺客原本更多,中途散去了一大批,據稱海上羣盜決定釋放黃將軍,只是要提出條件。”

“除非見到黃將軍本人,大楚不與任何人談判。”

“是,陛下,卑職明白,卑職告退。”

王赫退出,韓孺子向南直勁道:“朕的狀況比當初的太祖要好多了,起碼能保住十步之內的安全,有人對我說,皇權只在十步以外、千里之內,既然如此,朕要離天下更近一些。”

“恕微臣斗膽直言,皇帝不是這麼當的。”

“朕不會坐視大楚衰落。”韓孺子冷冷地道,隨後緩和語氣,“不如這樣,咱們打個賭吧。”

南直勁一愣,他曾經自以爲摸透了皇帝,現在才發現他連皇帝最簡單的想法都猜不透。

“趙若素之外,還有人向你告知朕的一舉一動,不管還有幾位,五天之內,朕必將他們找出來,到時候,你替朕向大臣傳話,如果找不出來,你回御史臺,朕也不處罰你。”

南直勁想了好一會,“還有一位,陛下若能找出來,微臣一敗塗地,隨陛下安排。”

(明日一更,下午發佈,十二月的QQ聊天推遲到下個月,等全書完結,再與大家交流,望周知。)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十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通知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通知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九十一章 夜逃通知第四十章 回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六十八章 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