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

吏部尚書元九鼎慌慌張張地跑回家,一進臥室,夫人就擡頭問道:“什麼時候走?跟宮中一塊走,還是單獨走?”

元九鼎沉下臉,揮手將丫環攆出去,“走什麼?我是吏部尚書,要留在京城,只有戶部與禮部才能離開。”

“爲什麼?”夫人驚訝地問,隨後面露怒容,“誰做的決定,宰相還是太傅?”

“婦人家別管那麼多事,你收拾一下,帶着家裡人先走,不必等宮中,我弄了一份通關文書,你們過函谷關,直奔洛陽,投奔曾家,如果……”

夫人上前,“沒有你,我們孤兒寡母能去哪?曾家也要看你的面子,你若是有了萬一……誰肯搭理我們啊。你得跟我們一塊走。”

元九鼎臉色鐵青,“你以爲我不想嗎?可宰相說得很清楚,只有戶部與禮部能走,其他大臣都得留下守城,等陛下的聖旨。”

“聖旨到了,人都死了。我去見宰相夫人,讓宰相放你走。”

“沒用,宰相自己也留下,他能放我走嗎?”

“我說能走就能走,我甚至不必親自去宰相府,只需給宰相夫人寫封信,她自會幫你爭取到宰相的同意。”

元九鼎一臉狐疑,“你們這些婦道人家,又在搞什麼?”

夫人冷笑一聲,“當然是給你們幫忙。事到如今,也不必隱瞞了,當初皇帝出京巡狩,幾位命婦天天在宮裡挑撥太后與皇帝的母子關係,背後的主使人就是宰相夫人。”

元九鼎大吃一驚,“你參與了?”

“這不重要,反正我有宰相夫人教唆命婦的證據,太后如今不肯離京,我若是將這份證據交給皇帝,宰相夫人必受懷疑,全家都要完蛋。”

元九鼎臉色忽紅忽白,他知道朝中的這些夫人經常私下裡策劃小陰謀,只要對自家有益,他並不干涉,沒想到竟然弄出這麼大的事情來。

“證據呢?”

夫人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交給丈夫。

元九鼎打開看了一遍,這是宰相夫人寫給王翠蓮的,感謝她的幫助,表示很快會給她的兒子安排一份肥差。

信裡沒提挑撥皇帝與太后關係的事情,但是有這樣一封信足矣,宰相夫人與太后身邊人勾結,許以“肥差”,本身就是令人懷疑的重罪。

“這封信怎麼會到你手裡?”

“我在宮中候命時揀到的,肯定是王翠蓮不小心掉在地上。”

“你沒對別人說過?”

“當然,若不是爲了救你一命,我今天也不會拿出來。”

元九鼎想了一會,大笑,“走,也不必等宰相的許可,咱們全家人現在就走。”

夫人大喜,“不用向宰相夫人求情?”

元九鼎將信收入自己袖中,“都這種時候了,還向宰相夫人求什麼情?我給宰相寫封信,等咱們出城之後再送過去,卓如鶴肯定會補發一道命令,這就夠了。”

卓如鶴也回了趟家,讓公主與家人收拾細軟之物,準備與皇后一塊遷宮洛陽。

公主免不了也要勸說一番,卓如鶴只回一句話,“我是宰相,全城人都走得,唯有我走不得,我一人留下,尚留忠名,我若棄城,全家遭殃。”

家人知道勸不得,只好放棄,派人去與宮中聯繫,準備一塊出京。

卓如鶴本應再去勤政殿,可他卻去了書房,屏退隨從,獨自坐了一會。

沒有外人在場,他終於可以無所顧忌地顯露真心,只覺得全身虛脫,連手都在微微顫抖,不得不小聲提醒自己:“你能做到,蕭聲能做到,你也能。”

前左察御史蕭聲在晉城投河效忠,已成爲大臣的楷模,卓如鶴也曾慨然進軍匈奴大軍,可那時他的決定無關緊要,現在卻會影響京城乃至大楚的存亡。

小半個時辰之後,卓如鶴終於恢復鎮定,起身出門,準備叫上隨從前往勤政殿。

隨從遞上一封信,“吏部尚書元大人送來的信。”

卓如鶴微微一愣,接信打開,粗略看了一遍。

“大人要出府嗎?”隨從問道,他服侍宰相已久,總能準確猜到主人的決定。

這一回卻錯了。

“不,待會再走,先去見公主。”

“是。”

在府裡,宰相夫人被稱爲“公主”,從她下嫁卓家時就是如此,就連公婆還在時,也要用這個稱呼。

公主正指揮家人將值錢之物裝箱,箱子堆滿了半個院子。

卓如鶴皺起眉頭,“公主請進屋說話。”

公主又向僕人吩咐幾句,隨丈夫一塊進屋,屋裡空蕩蕩的,連桌椅都被搬空了。

“都是我的陪嫁之物,不能留給蠻子。”公主以爲丈夫嫌自己帶的東西太多。

卓如鶴將信遞過去。

公主一愣,接信看了一遍,大怒,“原來那封信落在了她手裡!”

“這麼說,真有一封信?”

公主稍一猶豫,回道:“不是什麼大事,難道我不能與別人通信了?”

“王翠蓮的外甥是誰?已經安排了?”

“在戶部擔任小吏。”

卓如鶴心裡明白,戶部掌管圖籍錢糧,即便是一名小吏,也可能是個肥差。

“唉,你把我害苦了。”

“我是爲你好,你這個宰相當得朝不保夕,皇帝不信任你,大臣各懷異心,太后也對你不滿,總想用別人代替你,是我保住了你的位置,太后與皇帝關係越緊張,越需維持朝堂穩定,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

卓如鶴啞口無言。

“元九鼎不就是想要一道離京的命令嗎?給他就是,到了洛陽,不用你插手,我自有辦法收拾他們一家。”

卓如鶴長嘆一聲,“看來我真是高估自己了,大概只有陛下能應付得了這種爛攤子。”

“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呢。”公主大聲道。

“你快收拾東西吧。”

卓如鶴轉身要走,公主又道:“既然說到這兒了,還有幾個人也想去洛陽,希望能得到你的許可。”

卓如鶴扭頭,神情又驚又怒,“你有多少把柄握在外人手裡?”

“與把柄無關,你簽署一道命令,至少能得五萬兩銀子,到洛陽兌付。”

卓如鶴大怒,“卓家就這麼缺錢嗎?”

“以後的日子說不定會多艱難,銀子當然越多越好。人不多,就十幾位……”

卓如鶴拂袖而去,乘轎出府,剛出大門就被攔住,隨從們叫叫嚷嚷,沒一會工夫,一名隨從來到轎前,“大人,王國舅求見。”

卓如鶴嗯了一聲,轎子落地,隨從掀開轎簾。

皇帝的一個舅舅撲過來,探身進轎,一把抓住宰相的胳膊,氣急敗壞地說:“卓大人,你失職啊,怎麼能讓太后留下呢?別人不走,太后也得走啊,否則的話,你以後怎麼見陛下?”

王國舅原是農夫,平時還能強迫自己遵守規矩,一着急就不管不顧了。

卓如鶴愣了一下,馬上明白過來,王國舅是替自家人着急,太后離京,他們自然跟隨,太后不走,他們也不好走,即使太后下令,王家人若是離京,也會落下壞名聲。

“這不是我能決定的事情。”

“你是宰相,陛下走的時候將京城交給你,你不能決定,誰能決定?別唬弄我們老實人,這件事就得落在你身上,你不管,我不撤手。”

卓如鶴甩手,王國舅手勁兒卻不小,他只好道:“我這不是正要進宮嘛。”

“我跟你一塊去。”王國舅說罷就往轎子裡擠。

兩邊的隨從急忙攔下,一人說:“國舅,你不是有自己的轎子嗎?”

王國舅這才醒悟,鬆手後退,“咱們一塊進宮,一塊勸說太后,總不能讓太后留在京城。”

卓如鶴還有一堆事務需要處理,卻接連被瑣事所困擾,心情越來越差。

“如果陛下在這裡……”卓如鶴在轎中自語,既愧疚又懷念。

沒走出多遠,轎子又停下了,卓如鶴跺跺腳,一名隨從掀簾道:“有百姓攔路,已經派人去驅逐了。”

遷宮洛陽的消息早已傳出,城內大亂,人人都想搶先離開,可是自從聽說神雄關失守以來,京城各門一直封閉,沒有朝廷的命令誰也出不去,百姓因此攔路求情,希望開門放人。

卓如鶴不能下令開城門,那會引發更大的混亂,攔阻宮中諸人的道路,而且人若是都跑光了,只剩空城一座,更難守衛。

轎子緩慢前行,外面的叫喊聲越來越響,卓如鶴心中惴惴,打算一到勤政殿就下令全城戒嚴,不許百姓隨便出門。

砰的一聲,轎子一晃,差點傾倒,卓如鶴大驚失色,雙手扶住兩邊,以爲遇到了刺客。

一個似男又似女的聲音高喝道:“讓我見宰相,憑什麼不讓我見宰相?我連皇帝也見得……”

轎子穩住,卓如鶴自己掀起轎簾,只見幾名軍士正奮力按住一人,怒道:“怎麼回事?”

隨從過來,雖是深秋,臉上卻全是汗珠,“一名老婦,力氣大得嚇人……”

老婦暴起,竟然將軍士推開,上前兩步,離轎子只有不到十步,轎伕根本不敢阻攔。

“宰相,我跟你說,我家男人與皇帝交情不淺,不信……”

更多軍士跑過來,合力將老婦按住,甚至有人拔刀。

“住手。”卓如鶴喝道,當街殺死民婦,一旦傳揚開來,可能會激起民憤,“送到京兆尹府,關起來就是,不可傷害。”

軍士拖走老婦,老婦嘴裡仍大叫大嚷。

轎子繼續前行,總算平安到達皇宮,停在勤政殿前。

王國舅又跑來,“停這兒幹嘛?進宮啊。”

“宮裡是想進就能進嗎?總得通稟一聲。”卓如鶴下轎,進入勤政殿,看到幾位大人都已趕到,唯獨沒有元九鼎。

“陛下這種時候會怎麼做?”卓如鶴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踏入大殿的一刻,他知道該找誰詢問了,“傳御史南直勁。”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通知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