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 面對大師

第1184章 面對大師

“1:5”,所以呢?

儘管比分狼狽,但高文並不介意——

2008年法網決賽,納達爾對陣費德勒;2020年法網決賽,納達爾對陣德約科維奇,在大滿貫決戰紫禁之巔的舞臺上,納達爾在這兩場比賽裡分別送給老對手一枚甜甜圈,“6:0”清盤,完全沒有手下留情。

這,就是納達爾在紅土球場的能力。

所以,比分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比賽出現了什麼問題?這纔是高文唯一需要關心的焦點。

更何況!

這還是訓練賽。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職業球員之間的訓練賽,其實和正式比賽沒有區別,同樣的流程同樣的規則:

一方先發球,緊接着另一方發球;然後率先拿到六局的一方勝利,如果“6:6”則進入搶七,等等等等。

但是,訓練賽終究是訓練賽,難道和正式比賽就一點區別都沒有嗎?除了勝負不計入正式比賽數據內之外。

有,當然有。

並不是說,訓練賽就不用心,隨隨便便應付,可以玩耍打鬧一下,所有教練和職業球員都明白一件事:

只有將訓練認真對待,才能夠達到訓練效果,才能夠將訓練內容轉變爲自己的能力,並且運用於比賽。

真正的區別,不在於態度,而在於戰術——

可以這樣理解,訓練訓練,最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訓練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所以,每次訓練賽前,教練團隊也會制定戰術,看看這場訓練賽的目的。

有時候,訓練球員的強項,試圖尋找手感;有時候,訓練球員的短板,希望能夠補足;另外還有時候,訓練球員的戰術組合,嘗試一些新鮮的、不同的、改變的戰術,將自己的現有武器進行排列組合。

像納達爾這樣的巨頭球員,往往都是後兩者,要麼訓練短板、要麼訓練戰術,嘗試一些正式比賽裡不會使用的戰術或者武器,通過一次又一次訓練賽慢慢打磨,然後再運用到實際比賽裡,打開局面。

最簡單也最直觀的就是擊球落點分配。

在正式比賽裡,納達爾的擊球落點往往一直在變化,因爲他知道高文的雙手反拍非常穩定,足夠犀利;同時,可能會稍稍側重正手,特別是在關鍵擊球的時候,

通過朝着高文正手施壓的方式打破平衡。

但今天,在訓練賽裡,納達爾的擊球落點明顯朝着高文的反手集中。

當然,這可以說,納達爾在尋找自己的正手擊球手感,同樣也可以說,納達爾在測試高文反手的極限。

畢竟,這是訓練。

換而言之,一來,納達爾在集中攻擊高文最爲擅長的反手位;二來,納達爾不斷嘗試全新的戰術組合。

同時,因爲傷病困擾,現在納達爾也不再自己的最佳狀態,和高文訓練的同時,他也在調整也在摸索。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納達爾,憑藉着自己的紅土底蘊,就輕鬆拉開比分,遙遙領先,這纔是問題關鍵。

可以肯定的是,紅土的腳步移動,這必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基本功確實不是三五天就能夠彌補差距的。

但僅僅只是因爲如此嗎?

球場邊上,阿加西和桑普拉斯兩個人一直在不斷低聲交流着,等待訓練賽結束之後,再展開深入分析。

同時,高文的腦袋也在快速運轉着。

今天,高文本來就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前來和納達爾一起訓練。

他絕對不會認爲,自己在澳網擊敗了納達爾就意味着自己掌握了勝利的密碼,每場比賽每次碰面都是不同的;同樣他也絕對不會認爲,自己在硬地表現出色就意味着紅土也能夠無往不利,這是兩回事。

學習,需要擺正心態,同時也需要積極精神。

以前在NCAA,面對首次碰面的全新對手時,高文往往會放開手腳,進行一些不同嘗試,再製定戰術。

後來擁有教練團隊之後,分析對手的工作也就由桑普拉斯負責,再也不需要如此,畢竟職業比賽的容錯空間有限;但高文還是會習慣性地試探一下,看看對手的狀態,也看看對手的戰術,臨場應變。

現在,面對“紅土版”納達爾的訓練賽,高文也想着,自己應該進行一些嘗試。

腦海裡浮現出來的,正是去年在帝都面對納達爾的比賽。

當時,高文和納達爾都不在自己最佳狀態,所以比賽進行得非常焦灼,兩位球員的擊球和戰術都做出了調整。

那時候,高文的擊球手感和準度都不行,被迫進入底線拉鋸模式,持續不斷地確保回球能夠進入界內。

但制勝分的那一拍總是出現失誤,缺少拿分手段,而且防守回球質量平平,最後就陷入疲於奔命的窠臼。

現在,情況稍稍不同。

高文敢於出手、手感正佳,但因爲缺少能量瞬間爆發釋放的“大力出奇跡”那一拍,遲遲無法打破平衡。

而納達爾正是轉守爲攻的大師,特別是在紅土上,神乎其神的擊球數不勝數,總是能夠令人膽爲觀止。

那麼,他是否可以借鑑去年亞洲賽季的戰術,稍稍做調整,然後在紅土上尋找到自己的比賽方式呢?

簡單來說,高文具備進攻能力,但這一份能力還不足以在紅土球場一錘定音,他可以調整一下方案:

注重每一拍進攻的擊球效果,和納達爾一樣,從防守做起,然後通過進攻累積優勢,耐心地尋覓機會。

當然,納達爾的防守能力登峰造極,長回合拉鋸戰方面,他肯定佔據優勢,但如果高文從一開始就害怕和納達爾拉鋸戰的話,以硬地快節奏短回合的方式打開紅土比賽,這也是絕對沒有成功可能的。

不管如何,總是需要嘗試看看,不是嗎?

既然球場對面是歷史上最強大也最出色的紅土球員,高文就更加應該抓住機會,向眼前的大師好好學習。

這也是訓練賽的意義。

啪。啪。

高文已經做好發球準備。

這是自己第一盤非保不可的發球局,儘管這是訓練賽,強度和心態都不同,但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高文閱讀過一篇報道聚焦華夏的王牌之師乒乓球隊,他們經常在隊內訓練賽進行演練:

“8:8”,或者“9:9”,再不然就是“10:10”。

也就是關鍵比分,稍稍不注意就突然死亡,儘管只是訓練賽,但日積月累地訓練,就能夠充分調動球員的戰術素養,緊要關頭保持冷靜,尋找破局的方式,同時也是對神經的一種鍛鍊。

所以,接下來非保不可的發球局,應該怎麼打?

(本章完)

664 上手機會575 躋身種子864 神奇比分1354 不甘示弱1981 心花怒放1560 正中靶心1939 隨機應變718 八方矚目709 抵達倫敦787 一日雙勝1435 脫帽致敬92 大腦運轉959 潮起潮涌433 瘋狂設想282 自信受阻1230 不斷挑戰2060 深夜拜訪605 特立獨行341 陷入苦戰318 攻勢如潮255 年輕氣盛286 胸有溝壑669 全身而退902 不詳預感200 氣勢流動1903 剎那永恆1647 微妙緊繃315 突然發力1461 輕鬆寫意477 放手一搏1249 坐二望一1063 團隊分歧1700 紫禁之巔2050 考驗定力1524 窮追不捨728 正在發生1508 社交紅人1194 心情舒暢1501 基礎訓練82 精神屬性439 不懂裝懂447 激情釋放1369 層巒疊嶂1423 無聲慶祝1617 窒息時刻1121 不可一世1761 絕處逢生1046 老將不死879 標準結局1562 咬牙堅持438 機緣巧合542 頭腦打球1000 不可一世1936 貴在堅持929 挑釁技能129 心理對抗700 戰術破局106 媒體關注1124 心理較量1446 保守秘密31 穩步前進1257 暗潮涌動205 奮力一搏1960 焚燒殆盡1114 旁觀者清99 平穩呼吸479 決賽舞臺84 一次錯位360 腦力博弈2018 個人能力18 發球搶攻928 新聞頭條82 精神屬性207 肺部灼燒200 氣勢流動1308 糖醋排骨1750 真正戰鬥472 熙熙攘攘178 半壁江山274 橫掃軍646 持續升級1115 公事公辦1855 順利歸位1916 刺激動力220 夏日集訓2002 斯坦男人240 打破天平195 棕熊內戰1474 極限之上863 瀰漫全場1304 球迷包圍618 昂首挺胸1315 摩拳擦掌968 德高望重1536 守株待兔342 搶先一步1118 天差地別422 勢均力敵1793 不祥預感1375 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