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東下

和連死,鮮卑騎兵大亂。

謝由等趁機放火焚燒輜重車輛,然後乘亂脫身。

皇甫嵩全軍從容撤至泥陽。

鮮卑數萬騎兵本就是大單于和連召集諸部組成的聯盟,如今和連死,諸部渠帥各懷鬼胎,勉強前進了百餘里,屠戮了幾個小型山胡,就各自做鳥獸散。

數萬大軍亂哄哄向漠北退去,如同退潮的海水,所過處小的石子都被席捲一空,大的塢堡營壘仍舊佇立。

和連之子騫曼只有幾歲,還是個幼童,自然無法繼任大單于之位。諸部大人又以檀石槐長子、和連之兄支祁不夠雄武爲由,拒絕支祁繼任。

最後支祁之子魁頭被立爲大單于。

魁頭雖然勇武,卻也只有十三歲,對諸部的控制力大減。

代郡以西的乞伏、拓跋等部鮮卑或西遷,或叛離,代郡以東的諸部也逐漸分裂成幾個鬆散部落聯盟,每一部都自有渠帥,或者自稱王或單于。

檀石槐時期,鮮卑是個大聯盟,能夠對漢朝形成滅國級的威脅。

現在的鮮卑諸部也只是趁着漢室衰微之時,才能在邊郡肆意寇掠,對整個中原政權的威脅級別大大降低。

除非中原徹底空虛,否則鮮卑、匈奴等胡人勢力不可能有任何牧馬河洛的機會。

上述鮮卑勢力的演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很多都是在將來逐漸發生。

聲勢浩大的鮮卑入侵,就這麼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後知後覺的朝廷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大爲驚訝。

天子劉宏對皇甫嵩非常滿意,讚道:“不愧爲將門之後!”在考慮是否將他調至幽州,任護烏桓校尉。

現任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實在是廢物,去年坐視鮮卑入侵,表現得還不如一個小小的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亮眼。

張讓很有職業道德,拿人錢財,就要替人辦事,勸劉宏道:“涼州羌胡襲擾,三輔不安,皇甫嵩善於用兵,正應拱衛關西,不可輕動。

至於幽州,先前鮮卑入寇,衆寡懸殊,故而公綦稠及各郡守嚴守城池,未曾失土。

現在鮮卑大單于死,其內部擾動,定然不會再大舉入侵。

公綦稠等雖非名將,卻踏實敬業,正堪此任。臣建議可下詔責備,令其討胡自效。”

劉宏曰:“可。”

遂下詔獎賞,賜皇甫嵩絹帛若干。

時光如電,轉眼進入二月,草長鶯飛,天氣漸暖。

坐吃山空,不是辦法。

這一日,關羽率保安營騎兵,毅然東下。

楊沛、黃立、鄭樸、都粘、劉密等將士,蒲蘭黎、都蘭、拉秀、拉雅四女,以及無數牧民、百姓,送至營外老遠,依依不捨,滿臉牽掛。

關羽對楊沛道:“此去或有波折,不知幾時能歸。營中之事,悉以託付孔渠。望君珍重。”

楊沛堅定地道:“關公放心。除非楊沛一死,不然誰也動不了保安營之基業。”

關羽道:“不必如此。若有變故,可往東行。孔渠,這天下馬上就要亂了!”

也不等楊沛迴應,打馬而去。

保安營騎士緊隨其後,馬蹄踏在春天的原野上,迅疾輕快,轉眼消失在遠方。

牧民、百姓陸續回營,楊沛還久久佇立,望着東方,思緒百轉。

天下若是亂了,我等的機會在哪裡?

楊沛其實不想做反賊,但是當時他被關羽俘虜,若不投降,就會沒命,不得不出壯語打動關羽,臨時入了夥。

入夥以後,不由自主被關羽勇武和魅力吸引。

關羽對普通戰士和底層百姓是真的關心,從來沒有高高在上過,就是平視。然後,他對劉虎等所謂屠各貴人,也是同樣平視的態度。在劉虎眼中,感覺關羽有些孤傲。其實關羽並不是傲,就是一視同仁。

之前殺了董卓,還能解釋爲誤殺(?)。現在朝廷派幷州刺史張懿調集州郡兵及南匈奴征剿關羽,這是將他正式定爲反賊了。想要讓朝廷自己打臉,也太困難了吧?

除非朝廷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不得不赦免關羽。那是什麼局勢之下?王莽之末的亂世?

算來本朝開國還不到二百年,就到這個地步了嗎?

不論如何,楊沛最期待的還是朝廷赦免關羽,然後任命個度遼將軍、雁門太守之類的職位,命關羽鎮守邊郡、討伐異族,自己也可以跟着當個司馬、郡丞。

關羽騎着青騅,帶着百餘騎兵,一路東行,不一日來到走馬水舊地。

冬去春來,舊營壘無人收拾,仍舊是一片凌亂、破敗。官兵將屍體草草埋葬在一個大坑裡,都沒有掩蓋完全,食腐的禿鷲、烏鴉、野狗在上面撕扯。

看到人來,禿鷲和烏鴉拍拍翅膀飛到半空,野狗非但不跑,反而狺狺狂吠。

卜律引弓射落一隻禿鷲,其餘大驚,怪叫着飛走。

關羽策馬上前,手起一槊,將一隻野狗刺死。

身後騎兵一擁而上,轉眼間將這十餘隻野狗全部屠戮乾淨。

關羽下馬,神情肅穆,將被撕扯出來的一些遺骸撿拾回去,放入坑中,用刀掘土,將遺骸埋好。

衆人眼中含淚,一起上前幫忙,很快就培上厚厚一層土,壓實,形成一個大墳。

關羽對大墳道:“日後羽必重新分揀遺骨,爲君等建墓立碑!若違此言,讓羽死於亂箭之下!”

飛身上馬,繼續東進。

******

太原郡,晉陽。

幷州刺史張懿征剿關羽,雖沒擒獲賊首,但毀營破壘,斬獲無算。且他回師乃是因鮮卑寇雁門、太原,不得已爲之。朝廷對他給予嘉獎。儘管沒直接讓他轉任某郡太守,二千石的中郎將還給他掛着,沒有去除。

後鮮卑偏師寇掠一番自行退走,張懿才鬆了一口氣。

幾番打聽,都不得要領。

直到得知鮮卑大單于和連攻北地身亡的消息,驚愕不已,嘆道:“皇甫義真不愧爲將門之後,居然立此奇功,讓人羨慕啊。”

張懿的目光已放在幷州北部,與左右謀劃道:“鮮卑大單于暴死,鮮卑必有爭權奪利、分崩離析之勢。則幷州流徙諸郡是否可以收復?若能恢復定襄、雲中、五原、朔方四郡,實乃不世之功也。”

這四郡都位於黃河之外,爲鮮卑所佔。

單靠張懿的力量,是不足以對付鮮卑的。儘管鮮卑已經分裂。

張懿將主意打到南匈奴的身上。

南匈奴諸部都在河套,主要位於西河、上郡兩地。

若能與南匈奴併力向北,採取對鮮卑諸部逐一擊破的方略,勝算非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