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

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

董卓雖然西遷天子入長安,又焚燬洛陽宮殿、官府、民宅,驅趕百姓入關中,但在洛陽周圍都駐紮了大量的西涼兵,又有呂布、牛輔、胡軫、李傕、郭汜、張濟、董越等悍將充任爪牙。

去年十一月,董卓率軍渡過孟津,擊敗了河內太守王匡。

朱儁只是駐紮在周圍附近的一支,並非是朱儁一獻洛陽、這潼關以東就能望風而降。

一個殘破的洛陽,只能讓勤王兵馬有個暫時的落腳處。

想要抵達長安,得先打通虎牢關至潼關沿途的關卡。

長安和洛陽的局勢,即便鄭平不說,盧植也很清楚。

盧植也明白鄭平的擔心,這是擔心會孤軍冒進,反中了董卓的埋伏。

“顯謀,行軍之勢,佈陣之形,老夫亦是深知其中道理!不會冒進的。”盧植雙目炯炯。

鄭平頓了頓,將剩下的話吞回了肚子。

西征長安,盧植必然是推演了許久的進兵方案。

鄭平的目的只是提醒,而不是跟盧植來一場戰術上的辯論。

“盧師準備帶多少兵馬?”劉備詢問道。

盧師微微捋髯:“老夫正要說此事!西涼軍驍勇,大多是騎兵,若以步兵推進,不僅行軍速度慢、也不利於追擊敵軍。”

“因此這次出征,當以騎兵爲主!”

“老夫南下時,翼德曾借了伯圭五百騎兵,這五百騎兵會隨老夫西行。”

“涿郡健兒也組建了千餘騎兵,再加上青州原有的騎兵,湊足兩千騎就足夠了。”

這兩千騎兵,可以說是劉備最大的資本了。

一旦調走兩千騎兵,劉備在青州騎兵不會超過三百騎,還要分散在六個郡國。

“盧師,只帶兩千騎兵嗎?會不會太託大了?”劉備有些擔心。

董卓本有三千飛熊軍,皆是精銳騎卒,在洛陽又收編了何進等人的騎兵,號稱鐵騎八千。

又有四萬餘精銳步卒、再加上沿途招募流民組建的新兵,麾下有近十萬步騎。

雖然這五萬精兵和五萬新兵同樣要分散在司隸七郡,但這只是平時駐紮。

一旦發生戰事,這些駐紮在各地的兵馬都會往戰場奔赴。

盧植搖頭:“兵貴精不貴多!兩千騎兵不論進退都十分方便。袁術亦在征討董卓,老夫並非是孤軍作戰。”

劉備看向鄭平,見鄭平也沒多言,只能同意了盧師的調兵。

除當先鋒的關羽外,劉備又將同樣統領騎兵的田豫也調給了盧植。

待得商議妥當,劉備跟鄭平聯袂而出,來到僻靜處。

“顯謀,盧師太輕敵了,你怎麼也不多勸勸。”劉備語氣有些焦急。

鄭平輕搖羽扇,雙眸多了一絲深邃:“使君可是擔心這兩千騎兵都折損在洛陽?”

劉備點頭:“顯謀,我的確有擔心騎兵會折損的想法,但我更擔心的是盧師方纔的誓言!”

“你我都很清楚,這次勤王靖難實際上是在兌現我當初給盧師的承諾。”

“然而關東盟軍幾十萬大軍都未能擊敗董卓,盧師只有兩千騎兵如何能成功?”

“即便南部有袁術策應,成功的希望也是渺茫。”

“倘若戰事不利,我擔心——”

最後一句,劉備雖然沒有說出口,但鄭平已經猜到了劉備想說的。

鄭平看向長安的方向:“使君可知,叔父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兒子都死於戰亂,唯有一個七歲的幼子還在。”

劉備點頭:“我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我才更擔心盧師的安危。”

鄭平斂容輕嘆:“使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叔父已經年過五旬了。”

“常年征戰留下的隱疾、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楚、不能回報君恩匡扶幼主的落寞,早已讓叔父千瘡百孔了。”

“匡定天下的大事,使君跟我都還有至少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去拼,可以去等!”

“但叔父等不了!”

“若不讓叔父去洛陽,一天天的失望會摧垮叔父的意志。”

“我不勸,是因爲叔父對於青州能調動的兵力,早已計算過很多次了。”

“不是叔父不知道兵力懸殊,而是青州沒有更多的兵馬可以調動。”

劉備憂心忡忡:“顯謀長於謀略,可還有辦法儘可能的替盧師爭取勝機?”

鄭平踱步搖扇,腦海中如畫面一般顯示出天下大勢圖。

公孫瓚、袁紹、韓馥、陶謙等一個個的名字在天下大勢圖上顯現。

良久。

鄭平停下腳步,羽扇一指豫州和徐州的方向。

“有一策,或許能讓叔父多一些勝機,但我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劉備頓時一喜:“這世間又豈會有絕對能成功的計策,哪怕只有一成的機會,我等也應當一試!”

“還請顯謀詳言!”

鄭平點頭:“方今天下,除使君和叔父外,真正還有討董心思的,唯有四人。”

“南陽袁術,豫州孫堅,徐州陶謙,以及駐兵東武陽的奮武將軍曹操!”

“袁術想取董卓而代之,孫堅想討董博取功名,陶謙因爲上次未能會盟而遺憾,曹操想效仿霍光匡扶幼主。”

“使君可去信陶謙,借三千丹陽精兵,交給叔父統率。有五千步騎在,以叔父的用兵之能,也能添一分勝算。”

“曹操自滎陽一戰後,一直在東武陽招兵買馬,等待時機。此人跟陳留太守張邈亦是至交好友,麾下也有悍將跟隨,若知叔父西征,或可引爲助力。”

“但曹操跟袁紹自幼友善,這次我們去助韓馥,也等同於是在跟曹操作對。”

“想要讓其率兵跟隨叔父,亦不容易。”

“孫堅驍勇善戰,袁術又圖謀董卓許久,此二人有強烈的討董之心,但袁術跟袁紹積怨已久,袁紹不會坐視袁術討董成功。”

“之前青州的探子曾探得會稽人周喁被袁紹以盟主身份表奏爲豫州刺史,但目前動向不明。此人麾下有兩千兵馬,若孫堅遠征在外,周喁或許會奉袁紹之令出兵豫州。”

“袁術和孫堅的根基大部分都在豫州,因此袁術和孫堅是不會容忍周喁出兵豫州的,可若是孫堅撤兵回豫州,叔父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使君可遣使者去南陽見袁術,將袁紹或許會讓周喁出兵豫州的意圖告知袁術,約定青、徐、豫三州可以締結同盟,共討董卓!若有外人染指三州任何一州,其餘兩州皆要出兵將其擊殺!”

“周喁敢踏進豫州一步,那豫州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劉備越聽越心驚:“這天下局勢,已經複雜到了這種程度了嗎?袁紹自己不想討伐董卓,也不允許別人討伐董卓嗎?”

“幸虧這次及時撞破了袁紹的陰謀,否則讓其當了冀州牧,盧師討董之事就變得危險了。”

“袁紹能表奏豫州刺史去襲擾豫州,就能表奏青州刺史侵擾青州。”

“到時候孫堅和盧師都不得不自洛陽撤兵,四世三公之後,器量怎麼會如此的狹隘!”

劉備長嘆!

董卓挾持天子百官在長安,關東羣雄卻在彼此算計,這匡扶天下的大業比預想中更艱難啊。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劉備的眼神恢復了堅定:“我這就給徐州和南陽去信,務必讓盧師這次討董能多幾分的勝機。”

向陶謙借兵以及跟袁術結盟一事,劉備未同鄭平之外第三個人商議,同樣也沒告知盧植。

而在劉備將糧草兵馬準備妥當、即將出發去鄴城時,關羽的信使也快馬加鞭的抵達了。

“十萬石糧草!”劉備瞳孔猛地一縮,隨即喜道:“韓馥倒是捨得下本錢啊!有這十萬石糧草在,盧師西征的糧草都不用再籌措了!”

“顯謀,看來我們得儘快趕去鄴城了,不然這十萬石的糧草落入袁紹手中,可沒地兒再籌措啊。”

劉備心情很高興。

青州諸事,讓劉備一直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什麼意外導致功虧一簣。

如今得了好消息,劉備自然是心中欣喜。

盧植亦是連連點頭。

有這十萬石糧草,足夠兩千騎兵一年度用了。

這次去鄴城的都是騎兵,沿途也沒有城池關卡阻礙,不幾日就抵達了鄴城外。

而劉備抵達鄴城的期間,逢紀也返回來見袁紹。

去的時候信誓旦旦,回來的時候怒氣滿胸。

見逢紀如此模樣,袁紹不由驚呼詢問:“元圖,莫非那劉備有意幫韓馥?”

若是劉備要幫韓馥,袁紹還真有些棘手。

逢紀搖了搖頭、儘量讓真話中參雜一些不太重要的假話:“如我預料的一樣,劉備並非想幫韓馥,關羽在鄴城外五十里紮營,目的只是想索要好處。”

袁紹頓時鬆了一口氣:“既然劉備只是想來牟利,那一切都好談了。青州缺錢糧,劉備定然是想趁機撈一筆。”

“能用錢糧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袁紹自問有信心滿足劉備的胃口。

畢竟罷黜了韓馥,袁紹就是冀州牧了,以冀州民富還缺劉備那點兒錢糧嗎?

“可是——”逢紀頓了頓,語氣也變得急促:“韓馥那無膽鼠輩,給關羽送了十萬石糧草!如今正運往關羽的營寨。”

“多少?十萬石?韓馥這麼捨得?”袁紹也吃了一驚,彷彿第一天認識韓馥似的。

倘若韓馥真有這麼大的魄力,這冀州諸郡國的士民又豈會想着要追隨袁紹?

逢紀點頭:“對!就是十萬石!那關羽現在就等着明公出價呢。”

等着我出價?

我哪有錢糧出價!

袁紹還等着罷黜了韓馥之後,接收韓馥在鄴城的錢糧呢。

“若我不出價,那劉備就要幫韓馥嗎?”袁紹的語氣有些不愉:“劉備真敢忘恩負義?爲了區區十萬石糧草,就不要冀州其他郡國的糧草了?”

“這——”逢紀咬了咬牙:“我亦這樣質問關羽,但關羽說他做不了主,有什麼事等劉備來了再談。”

逢紀有些氣餒。

去的時候誇下海口,還說什麼讓關羽來迎接袁紹,結果現在還得讓袁紹等待劉備的到來。

袁紹顯然也有些失望,扭頭看向許攸:“子遠,若這劉備真的助韓馥,又該當如何?”

看着袁紹又在詢問許攸的計策,逢紀不由暗恨許攸。

每次都這樣!

許攸這傢伙,回回都在這種時候給明公出謀畫策。

若無我先策謀,哪有許攸你獻策的機會?

逢紀沒去想自己的計策爲什麼會失敗,只怨恨是許攸在關鍵的時候搶了機會。

若袁紹問他逢紀,也是能問出應對之策的。

許攸掃了一眼逢紀,暗暗冷笑,但表面卻是笑容如風:“本初,劉備既然要談,那就沒準備真的助韓馥。”

“算算時間,孟德也差不多快到鄴城了,到了鄴城跟衆人匯合,再見機行事吧。”

許攸只給了袁紹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其實自逢紀獻策的時候,許攸就已經預料到了這次的失敗。

之所以還要跟來,是許攸想見識下劉備以及劉備身邊的智謀之士。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若是連對手是什麼樣的性格都不瞭解,又如何能先人一步呢?

“若無我許子遠,本初如何能得冀州啊?”許攸捋了捋髯,暗暗褒獎了自己一句。

袁紹見許攸也沒說出個有效的辦法,內心不由滋生了一股無名火,對趁火打劫的劉備頗爲不滿。

“待得了冀州,一定要表奏臧洪去當青州刺史!”袁紹惡狠狠地道。

上回因爲劉備傳檄,導致表奏臧洪當青州刺史的事不了了之。

這次奪冀州的計劃被劉備從中作梗,讓袁紹對劉備頗爲惱怒。

更何況,這青州毗鄰冀州。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早晚都得將劉備驅逐出青州!

幾日後。

鄴城城下。

袁紹在東北面立旗紮營,各郡國的太守、國相紛紛入駐袁紹營寨。

劉備則是跟關羽匯合後,將營寨推進四十里,在鄴城東南面立旗紮寨。

而在南面,曹操也邀約張邈、袁敘和袁遺率輕騎來到了鄴城下。

看着城外的營寨,城樓上的韓馥驚恐不已:“該死!張邈、袁遺和袁敘怎麼也來湊熱鬧!就不怕劉岱將伱們的老窩給踹了嗎?”

火鳳燎原出動漫了!大師兄啊!

(本章完)

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更新時間調整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