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

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

孫堅驍勇,人所共知。

江東猛虎之名,是孫堅憑着手中古錠刀,一刀一刀砍殺出來的,並非浪得虛名。

判斷了顏良的位置後,孫堅也沒有如莽夫一般愣頭直衝。

孫堅只是喜歡身先士卒,但不是傻。

年少爲縣吏,十七歲時遇上海賊胡玉等人分贓,孫堅獨自一人,以手東西指麾,如同分部縣兵包抄捉賊模樣,最終驚退賊人,斬敵一人。

如今二十餘年征戰,有勝過,有敗過,積累的戰場經驗更是豐富。

掃了一眼跟在身邊的四個騎卒,孫堅喝問道:“爾等可願隨本將斬殺顏良?”

這四個騎卒對孫堅那是如神一般崇拜,自然不會拒絕,齊聲應道:“願隨將軍死戰!”

孫堅大笑:“好膽魄,如若不死,本將必定重賞。”

當即,孫堅令四名騎卒詐稱“陳到”“趙雲”“張飛”“黃忠”,又以軍袍遮面。

這四名騎卒又是孫堅的親兵,本就有甲冑,氣勢一來,誰也不能將這四名騎卒當小卒看待。

隨後,孫堅拍馬在前,揮刀大呼:“破軍營孫堅在此,擋我者死!”

緊接着,四名騎卒也紛紛喊出口號:

“白毦營陳到在此!”

“白袍營趙雲在此!”

“銳士營張飛在此!”

“射聲營黃忠在此!”

雖說這四名騎卒氣勢比不上原主,但也足以擾亂人心。

得到情報的顏良,下意識的想起了文丑曾說過的話:

“愚弟苦啊!本就右臂中箭傷勢尚未痊癒,結果那劉備麾下的關羽、張飛、趙雲、孫堅,趁着愚弟右臂有傷,四個打一個。”

而河北軍中也因此盛傳,文丑在負傷之下力戰劉備四營主將而從容離開的戰績。

“文丑的武藝尚在我之下,如此看來,劉備的各營主將,也不過如此!”

“雖說這次來了五營主將,但不是什麼人都能自稱主將的。”

“哼,看我斬殺這幾人,替文丑報仇。”

顏良心中一琢磨,就沒將這呼喊而來的“五營主將”當回事。

尤其是得知,這五營主將都是身先士卒的時候,顏良更是鄙視了。

燈火下。

顏良看到了衝殺而來的五營主將,於是策馬向前,先擊側翼,一刀砍了“陳到”。

“區區陳到,不過如此!”

一旁的“趙雲”挺槍而來,喝道:“賊將,可識得白袍營趙雲?”

顏良冷哼一聲,一刀又將“趙雲”砍殺:“劉備麾下,都是這般的酒囊飯袋嗎?”

“張飛”“黃忠”齊上,以二敵一,卻也只惹得顏良一陣嘲諷:“怪不得,連負傷的文丑都能以一敵四,劉備麾下無能人了。”

“明公太高估你們了。”

“死吧!”

顏良蔑視之心更甚,手起刀落,“張飛”“黃忠”騎卒紛紛被斬。

“孫堅在此,顏良休得猖狂!”孫堅拍馬直取顏良,趁着顏良自矜之時,古錠刀重重的砍下。

但顏良卻是從容應對,冷笑道:“孫堅,本將認得你!劉備的各營主將,也就你有些本事。”

“你剛纔示弱的伎倆太明顯了,你以爲本將會因爲殺了幾個廢物就會輕視你嗎?”

孫堅不答,古錠刀如狂風驟雨般的招呼顏良,顏良亦是兇狠以對。

周圍的袁兵,默契的去打孫堅後方涌來的破軍營將士。

到了孫堅和顏良這個層次,若是正面對戰,其實武藝都相差無幾。

騎戰不似步戰,會有太多的技巧。

畢竟這四條腿沒有兩條腿容易閃爍挪移,自然也用不出太精妙的招式來。

騎戰,如果不能在中遠距離射殺目標,近距離又不能短時間砍殺刺死目標,在雙方力量和技巧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很難分個輸贏。

在洛陽的時候,孫堅曾跟呂布對戰不落下風,最後還是關羽策馬偷襲,纔將呂布驚走。

而現在,孫堅身邊沒有關羽,自然就難以擊敗顏良了。

眼見顏良身邊的人越聚越多,孫堅也知道今日的劫營不能斬殺顏良了。

在程普韓當黃蓋的呼喊中,孫堅放棄了跟顏良的糾纏,留下狠話:“顏良,這次是你命大,下次定要將你斬殺!”

破軍營來如潮,去如浪,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顏良也沒有追擊,只是冷冷的喝令衆軍校打掃戰場。

“江東猛虎孫堅,名不虛傳!”

“至於劉備的各營主將”

顏良以刀挑開“張飛”遮面的戰袍,頓時瞭然。

張飛,顏良是見過的。

很明顯,這個“張飛”不是真張飛。

“若非本將認識張飛,差點就被孫堅給糊弄了。”

“哼,別說假張飛,真張飛來了,也不會是本將的十合之敵!”

未能如預料中的擊退顏良,孫堅只能退回南皮城固守。

畢竟顏良兵馬是孫堅兵馬的六倍,奇襲不成就只能皆城池的地利固守。

否則正面對陣,三萬人打五千人簡直不要太輕鬆。

孫堅是勇不是蠢,不會犯傻的放棄城池地利,出城跟顏良正面對陣。

堅守五日後。

趙雲的白袍營在南皮城外安營紮寨。

白袍營在河北的名聲還是不小的,擊殺呂曠、呂翔,又在韓猛的追擊下不落下風。

顏良輕視趙雲的武力,但不會小看白袍營的戰鬥力。

雖說,顏良和文丑曾被趙雲的劍術擊敗,但劍術是劍術,騎戰砍殺是騎戰砍殺,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在文丑以一敵四後,顏良也偏執的斷定,趙雲只是劍術好,騎馬砍殺不過爾爾,單論武勇,最多是比呂曠呂翔強那麼一點點!

只不過白袍營士卒精銳,才讓趙雲因此成名。

如此扭捏的心態,估計也有劍術敗於趙雲的原因在。

畢竟,輸了終究丟臉。

哪怕說騎馬砍殺強於趙雲,人們也會記得顏良劍術輸給了趙雲的往事。

不殺趙雲,顏良難解心頭之恨。

又過了幾日。

劉備率主力大軍也抵達了南皮城外,而逢紀也統兵抵達了成平城。

孫策偷襲成平的任務,終究還是沒能抓住時機。

統兵增援的是逢紀!

雖說逢紀內鬥第一,但論統兵能力,卻也是袁紹麾下謀士第一人。

逢紀善攻,審配善守。

在探得顏良不尊號令私自出兵南皮城後,逢紀就令高覽統兵先行,三日內急行軍抵達了成平城,破除了孫策魯肅偷襲成平的奇謀。

不甘心失敗的孫策魯肅,因爲有便宜行事的權力,直接揮軍攻打河間國其餘城池。

於是逢紀又令高覽統兵追殺孫策魯肅。

“顏良這廝,不等我來,就先去打南皮城,視主公軍令如無物,按律當斬!”逢紀不由暗恨顏良。

但逢紀也清楚,這話也只能在心中說。

逢紀可以構陷張郃,甚至可以構陷文丑,但絕對不能構陷顏良。

袁紹不僅對顏良有知遇之恩,還有救命之恩、解冤之恩,就如同關羽不會背叛劉備一樣,顏良是袁紹可以絕對信任的人。

也正因如此,顏良被袁紹寵得有些驕矜,除了袁紹誰也不想多搭理。

哪怕明知道逢紀有監軍之權,顏良也不將逢紀當回事。

“監軍,劉備的兵馬也到了南皮城,末將請令!”韓猛語氣冷冽。

對於逢紀,韓猛亦是不喜歡。

若非逢紀暗中唆使呂曠呂翔,韓猛也不至於在追趙雲的時候那般被動。

如今見逢紀監軍,韓猛是心中不服的。

因此,韓猛只想遠離逢紀。

“不急,我軍新至,當以刺探爲主。”逢紀否決了韓猛的請戰:“更何況,顏將軍自矜,他不來求援,我等卻去支援,只會被誤以爲要搶奪功勞。”

“韓將軍,吃力不討好的事,可別搶着做。”

韓猛頓時語噎。

雖說逢紀很討人厭,但這話卻說得很在理。

爲什麼顏良傾城而出去打南皮城?

不就是怕逢紀統兵來搶功勞嗎?

韓猛若是趕着去南皮城,顏良絕對不會有好臉色!

騎都尉焦觸則道:“可若不去支援,萬一顏良將軍兵敗,豈不是助長了劉備氣焰?”

逢紀輕斥道:“焦將軍,幸虧今日帳中皆不是外人,否則你這話傳到了顏將軍耳中,你必然受明公責罰。”

焦觸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連忙閉口不談。

逢紀卻是悠閒的道:“不急,顏良將軍驍勇善戰,短時間內是不會敗的。諸將只需要養精蓄銳,隨時準備營救顏將軍就行了。”

“只要擊敗了劉備,是顏將軍擊敗還是諸位將軍擊敗,對明公而言,都是無傷大雅的。”

帳中諸將面面相視,紛紛低頭不語。

要麼主動支援顏良,被顏良嫌棄;要麼顏良主動求援,在袁紹面前長臉。

這其中的區別,對袁紹而言無傷大雅,但對諸將而言,卻是截然不同。

另一邊。

顏良也得知逢紀到了成平的消息,求戰的心更急了。

逢紀人來了,卻在成平按兵不動,也不派遣使者來見顏良,擺明了就是想看顏良的笑話,在等顏良主動求要援兵。

“哼,逢元圖,你這幾萬大軍就在成平躺着吧。”

“滅劉備的功勞,是本將一個人的!”

顏良自矜,個性又有些剛愎自用,哪怕劉備親自來了,也對劉備是不屑一顧的。

三萬對三萬,顏良自認爲不會比劉備差。

劉備軍營。

趙雲將這些天打探到的敵我戰況彙報給劉備和鄭平。

又有探子探得逢紀駐兵成平,但並未出城的情報。

劉備不由疑惑:“逢紀竟然不增兵南皮城?難道他真的以爲,顏良三萬人就能擊敗我了?”

三萬對三萬,劉備還是有地利一方,怎麼看都不像是個真情報。

劉備看向衆人,詢問答案。

周瑜細思道:“逢紀在顏良出兵後,就遣人急赴成平,讓奇襲的兵馬受挫,足見逢紀深諳兵事。”

“逢紀不可能不知道增兵南皮城的重要性!”

“瑜以爲,逢紀要麼藏兵匿行,瞞過了我軍斥候,要麼就跟顏良有私怨。”

陳登則道:“我們在成平周圍派出了上百名斥候,不可能打探不到逢紀的出兵情報。”

“逢紀能深得袁紹信任,即便私德有虧,但登以爲逢紀不會在大事上犯糊塗。”

“即便逢紀跟顏良有私怨,也不會對顏良坐視不理的。”

“之所以不派兵,登以爲是顏良不想要援軍!”

“顏良貪功,故而在逢紀兵馬未至的時候傾城而出,如今先被孫堅軍劫營,後又攻城不利。以顏良的脾性,若見逢紀派兵,必然會以爲逢紀是在羞辱他。”

“登以爲,可邀顏良決戰,一戰而定!”

劉備不置可否,而是看向鄭平。

鄭平搖扇笑道:“逢紀雖然私德有虧,但也是善於掌控大局的人。”

“不增兵顏良,跟顏良想要獨自拿下南皮城有關。”

“如元龍兄之言,逢紀不會對顏良坐視不理的。”

“在逢紀眼中,顏良是需要敗陣的。”

“只有顏良敗了,逢紀才能真正號令顏良。”

“因此,逢紀雖然不增兵,但一定有後招,來保證顏良敗而不死。”

“決戰,可以。”

“但這次決戰,不能讓顏良有任何的機會,活着離開南皮地界!”

鄭平眼中閃過一絲狠辣。

顏良,是必須死的!

只有顏良死了,袁紹纔不得不去倚仗其他的大將。

然而,除了顏良文丑淳于瓊等親信外,其餘的大將袁紹都難以深信。

統兵是個很複雜的事。

袁紹重用顏良文丑淳于瓊,曹操重用夏侯曹氏宗族武將,劉備重用關羽張飛,看重的都不是個人能力,而是忠誠!

只有忠誠先滿足了,其次纔是武將的個人武勇和統兵能力。

個人武勇和統兵能力差了,也就兵敗。

勝敗乃兵家常事,英雄還能捲土重來。

可若是忠誠差了,敗一次,命就沒了。

比如丁原,又如董卓。

陳登會意而笑:“顯謀莫非想要故技重施,用擒文丑的方式來對付顏良?”

鄭平笑道:“顏良固然驍勇善戰,可這三萬對三萬,比的是誰的將勇、誰的兵精,誰的兵馬更能令行禁止。”

“若論精銳,使君的六營兵馬,當屬天下第一強軍!”

關羽捋了捋美髯,出言道:“軍師,關某的長刀,尚未斬殺有名之輩。這一次,讓關某主攻如何?”

求求求月票

(本章完)

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更新時間調整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請假一天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