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

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

陳羣還是個官場小萌新,但陳紀卻是個官場老人精了。

早在鄭平去給劉備當縣丞的時候,陳紀就有懷疑。

畢竟以鄭平之才,不去走正常的途徑舉孝廉、舉茂才、然後出仕一方,反而委身在一個小小的高唐令麾下,甘心當一個小縣丞。

這不可能不令人疑惑。

而鄭平出仕高唐縣縣丞後,一系列的政令,也讓陳紀的心中平添了三分猜疑。

這是要做大事的跡象啊!

而今日,鄭平更是在述職會上,借古諷今,暗諷陳紀尸位素餐,隨即又提出讓陳紀裝病、劉備暫代平原相的提議。

還有那頗爲強勢的十二策論,無一不在暗示着鄭平暗中在謀劃大勢。

鄭玄曾誤判說,鄭平出遊四年,銳氣內斂,虛懷若谷有古之賢士的風範。

孔融亦在第一眼見到鄭平時,誤以爲鄭平藏鋒內斂、不似年少時的輕狂。

但實際上,這都是表面的假象。

鄭平自始至終,都未內斂銳氣。

只不過將銳氣改變了表現的形勢。

以往那叫士人之間的才學爭辯,是口舌之爭。

而現在卻是知行合一,將口舌之爭變成了大勢之爭。

從一個鋒芒畢露的觀棋人,變成了一個鋒芒畢露的弈棋人。

藏鋒內斂?

不存在的!

如今是亂世,這是一個要將鋒芒展現出來的時代。

只有夠強勢,才能鎮壓一切不服!

唯唯諾諾之輩,雖然能明哲保身、趨利避害,但卻不能去爭大勢洪流。

陳紀的判斷,讓陳羣有些心驚。

終究是缺少歷練,未經歷多少險惡,如今的陳羣更顯謙謙君子風範,缺少對時務的準確認知。

“父親,那我們就這樣將平原郡讓給劉備,然後什麼都不管了嗎?”陳羣有些不甘心。

畢竟陳羣如今也是個熱血之齡。

這郡丞一職雖然是兼任的,但陳羣也是想在這個職位上繼續沉澱。

雖然讀書破萬卷,但若不能實踐,也是出不了真知的。

“管?”陳紀搖頭一笑:“長文啊,你有對付黃巾的良策嗎?是能以你的智慧勸降黃巾,還是能以你的勇武去擊敗黃巾?”

“伱學的是公卿之術,若論朝廷法度的制定、賢能官吏的選拔、帝王將相的平衡,天下間無人能與你相比。”

“但要論對付黃巾、治理地方,你現在的閱歷還是太淺薄了。”

“公卿之術,在於朝堂,着眼的是整個國家層面的利益權衡,而非去解決如平原郡的一地之患。”

“想要對付黃巾、治理地方,還是得用劉備和鄭平這樣的地方豪傑。”

“爲官者,要善於認清自身的能力,切忌捨本逐末!”

“強求虛名,只會毀了自身的德行,而令名節不保,得不償失啊!”

陳紀的一番教誨,讓陳羣的疑惑如撥雲見霧一般,茅塞頓開。

“父親教誨的是,是孩兒愚鈍了。”陳羣的雙眸漸漸清明。

陳紀略思一陣,道:“豫州刺史孔伷,跟老夫有舊,此番裝病去譙縣,也順道拜訪一番孔伷吧。”

“孔伷是兗州名仕,亦可助劉備揚名。”

陳羣有些訝異:“父親,平原郡讓給了劉備,爲何還要替劉備揚名?”

陳紀哈哈一笑:“長文啊!既然老夫都讓了平原郡了,自然是希望劉備能成事。拜訪孔伷只是順道,替劉備揚名也是順道。”

“倘若劉備失敗了,老夫也不會有多少損失,最多感慨世事如棋,乾坤難測,英雄豪傑在這亂世洪流之中,也只能折戟沉沙。”

“可若劉備成功了,必然會記得老夫的揚名之情,今後若有難處,亦可以再往青州尋求庇護。”

“與人結怨,不如施恩,這是爲人的處世之道,長文要切記啊!”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陳紀如今六十多歲了,又是當世名仕,宦海常客,這世間的人情世故又有什麼沒見過的?

這一番對爲人處世的理解,足顯其胸襟器量,不墜君子德行。

若是個心胸狹隘的,估計早就在想如何將劉備和鄭平給除掉了。

鄭平敢借古諷今,又提出如此膽大的要求,其實也是跟陳紀賴以知名的德行分不開的。

善謀者,往往都善於洞察人心。

如果今天的平原相不是陳紀而是陶謙,鄭平是絕對不會採用這樣的方式的。

畢竟連最擅長識人的許劭,在徐州待着的時候,都感到不安,更是對自己徒弟說: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不如去之。

雖然治理能力差了些,但陳紀有器量卻是真的,所以陳紀不會因爲鄭平的借古諷今而生氣,也不會因爲鄭平提出讓平原郡而動怒。

與人結善,心少怨氣,這同樣是陳紀祖孫的養生之道。

要知道,陳寔活了八十三歲,陳紀活了七十歲,而陳羣亦活了七十餘歲。

陳羣對陳紀更是欽佩。

而在衙署外。

劉子平滿目的讚賞之色:“康成先生之子,還是如當年一般鋒芒畢露啊。你當真不怕惹惱了陳相,而被訓斥驅逐?”

鄭平輕笑一聲,扇抵肩頭:“陳相是君子,又豈會因此而動怒?識人斷事,因人而異。我雖然有鋒芒,但也不會隨意示人。”

劉子平哈哈大笑:“玄德有顯謀相助,今後必成大事啊。”

劉備連忙道:“郡中事務,還得長史大人幫襯。”

劉子平女婿鄧旭是都尉,劉子平又是長史。

郡長史亦是掌兵的,只不過平日裡不直接負責統帥兵馬,主要負責兵馬的調度。

換句話說,只要劉子平支持劉備,這平原郡的郡兵就會支持劉備。

那可是三千甲冑齊備的正規軍!

劉子平攆着短髯,面有笑意:“玄德啊,你我之間,不必這般生分,叫我一聲叔父即可。”

“上回見令堂時,令堂委託我替你說媒,不知玄德是否還有意向?”

見劉子平提到說媒的事,劉備頓時有些犯難。

劉備這些年時運不濟,東奔西走,髮妻折在路上,親眷只有老母尚在。

雖然劉備不願在立業之前再娶妻子,但劉備的老母卻不這樣想。

畢竟劉備如今都三十了,還未有一子。

劉備的爺爺和父親都英年早逝,這讓劉備的老母如何不擔心?

這萬一劉備有個意外,這子嗣就斷了。

就在劉備準備開口拒絕時,鄭平卻是大笑一聲,拱手賀喜:“今日雙喜臨門,下官恭賀縣尊,再得良緣啊!”

求問:將書名改成【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會不會好一些?尷尬

(本章完)

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更新時間調整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更新時間調整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