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

徐庶對王易的誇獎,還在繼續。

“像我這樣的,臨陣指揮,也就勉強還可以,然而能夠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用很長的時間佈一個局,讓局內所有人都成爲自己的棋子,黃巾之亂以來,迄今爲止,也不過就只有少使君和周公瑾做到了罷了!”

“過了過了,你看曹孟德,東征西討,在四戰之地硬生生地打下一片基業,袁紹以公孫瓚爲棋子,佔據冀州,這都是大手筆啊。”

“那不過是局部戰場上不斷的勝利罷了。”徐庶認真地說。

“好了,這個問題就不要說了,天下盡有英雄豪傑,若我從此飄飄然看不起所有人,那就是徐元直你的過失了。”王易笑道。

“少使君說得是。”

“元直先生,願意和我一起,去丹徒見一見孫伯符嗎?”王易對徐庶道。

“少使君爲何有這種想法?”徐庶一愣。

“之前在魯子敬家裡那種情況,聊得不夠愉快,還是雙方帶着大軍見面,比較愉快一點。”王易笑道。

“少使君有什麼想法,能不能對元直透露一點?”徐庶試探着問。

“沒什麼不能說的。只不過孫伯符英武過人,實在是有英雄氣概,周公瑾雅量過人,用兵如神,這樣的人才,如果在戰鬥中隕落在我的手中,實在不是大漢之福。”王易道。

“所以少使君是想將二人收爲己用?”徐庶奇道。

“沒錯。”王易點點頭。

“這種已經是一方諸侯的人,太難投入我軍麾下了,而且元直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這樣的一方諸侯,就算投入少使君的麾下,您真的可以放心地任用他嗎?”徐庶苦笑道。

“別的諸侯,不可能放心用這種一方雄主,可是我就敢!”王易大笑了起來。

“少使君,元直披肝膽說一句,這種事情,真的不能做,少使君不想傷他性命,給他一個富家翁就是了,繼續啓用他統兵的話,韓信、英布的前車之鑑就在前面啊!”徐庶苦口婆心地勸道。

韓信,在漢高祖手下,往往統領幾乎全部的兵馬。

英布,一方諸侯,幫助漢高祖打贏了項羽,經常獨立成軍。

而在拿下天下之後呢?

韓信不想造反,依舊被漢高祖逼迫,最終死了。

在軍中威望這麼高,就算他不想造反,也沒有哪個當帝王的,會放心這樣的臣子。

而英布他未必想反,可是最終還是反了。

因爲他手下的勢力不是沒有,那些勢力,他不會交出去,他也更不會放心劉邦!

帝王不會信任有着獨立權力的臣子,有獨立勢力的臣子,也不會信任帝王!

這就是人心。

什麼叫人心隔肚皮,這就是。

劉邦只不過是做了最應該做的事,他不能夠指望韓信不會造反,不會當下一個英布。

輸了後果太嚴重,那又是無數的生靈塗炭。

蕭何、張良、樊噲這些一開始就跟着劉邦的臣子,陳平這種後來纔跟着劉邦的臣子,他們可以善終,是因爲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勢力,劉邦可以信任他們,也可以不信任他們,不管信任還是不信任,都是劉邦的人品,不會動搖天下。

韓信英布這種就不一樣了!

毫無疑問,孫策如果投降之後還領兵,那就會是下一個韓信或者是英布,而不會是蕭何張良。

徐庶說這番話,是很冒險的。

因爲這已經牽涉到了帝王心術方面。

然而他卻必須要說,因爲徐庶不願意看到任何會導致人死亡的事情出現。

王易笑了起來,他拍了拍徐庶的肩膀。

這是一個表示親密的動作。

“元直先生,你能這麼掏心掏肺地和我說話,我很高興。”王易笑道:“其實爲什麼我敢用孫策,你想過真正的原因嗎?”

徐庶一愣。

“我軍軍制,沒有哪個統兵大將,可以造反的。”王易笑道:“因爲我軍的真正權力,是掌握在那些曲長什長手裡的,而那些人,最多也就帶一百個人。一個統兵一萬的大將,想要造反,就要說服至少一百個曲長,這可能嗎?我的士兵,只要是經過我練過的,那麼誰都帶不走!既然他們帶不走兵,那我會擔心什麼人造反嗎?”

“原來如此。”徐庶恍然大悟。

其實也就是他沒有直接統兵,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顯得有些遲鈍。

實際上劉備軍中的這些頂級的大將,關羽張飛太史慈徐晃這些鎮守一方的大將,早就察覺到這個問題了。

他們帶的那些兵,在戰場上,真的是如臂使指,只需要把領命傳達下去,那麼就可以直接讓每個什長都知道命令。

可是實際上呢?在戰場之外的地方,哪怕是關羽這樣的大將,能夠指揮動的,也就是身邊那幾百個親兵罷了。

不超過五百人。

戰場上,一切行動聽指揮。

戰場下,那就只聽自己什長和曲長的。

“這兩年來,我們的勢力擴展得其實並不快,實際上以我們的糧食產量和治下的人口,我已經可以拉出五十萬人的大軍,然後給他們配上正常的兵器和口糧,這五十萬人推出去,推平曹操的治下,問題都不大,可是我沒這麼做。再大的地

盤,沒有好好的統治,那也是白的,我們治下只有五百萬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我需要江南這樣的一個後方,讓的自耕農獨立,直接面對我們的官府,減少中間的盤剝。這樣才能夠官府富裕,民衆富裕。以這樣的經濟基礎去推平天下,纔是真正的王道!”王易沉聲道。

“少使君深謀遠慮。”徐庶這下是真的服了。

“談不上,不過是一直朝着這個方向在努力罷了,所以我希望江東的大族少一點,可是整個江東的元氣,要保留下來。所以我需要孫策這把刀。”王易對徐庶道:“派人去見孫策,就說半個月後,我想和他在丹徒城下聊聊,我希望到時候,周瑜也在。”

“明白了,少使君這是想和孫策來一個約定嗎?”徐庶笑道。

“沒錯,對這樣的英雄,當然要來一個適合的約定才行。他要是答應了,我保他孫家,世代榮華富貴!”

第344章互相爭鬥第472章只想直接躲開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320章新野第181章等着那一天第163章謝謝啊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161章買馬第427章一表人才第485章樂不思蜀第471章志在必得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249章告別第598章不在乎了第462章隱藏的危險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502章拭目以待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597章出乎意料第404章不合適第182章等着那一天1第647章發揮效果第513章一線生機第209章碾壓第424章觀點一致第272章蔡家的底氣第334章計劃打亂第370章逐漸穩定第203章圍困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212章英雄上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723章已經融爲一體第118章只能調兵第337章雙頭出擊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514章自不量力第700章不太友好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406章帝國崩盤第736章不是想要第207章準備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132章聯姻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293章盟約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277章諸葛亮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3章哈哈,我兒真厲害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176章分析第288章誰更強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559章鎖定目標對象第3章哈哈,我兒真厲害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168章不可能第225章猛將第46章真是高人第550章傳國玉璽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397章心安理得第304章水漲船高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504章形象大打折扣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162章白袍將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464章根本差別第34章敗家子第170章派系上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308章田豐定計第74章送上門來別放過第476章保重第232章大島第173章故人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309章郭圖設謀第250章口水戰第526章能夠成大器幹大事第413章詫異第172章派系下第113章調兵遣將第544章大展拳腳第82章劉曄的信第203章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