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不可能

聽了趙雲的話之後,王易不置可否,而是反問了一句:“子龍將軍來徐州,已經多長時間了?”

“已經兩月有餘。”趙雲回答道。

“對騎兵之利,子龍將軍自然是深有體會,在子龍將軍看來,什麼才能對付騎兵?”王易問道。

“那自然只有騎兵。騎兵疾如風,攻掠如火,要訣不在正面衝擊,而在側翼騷擾,再強悍的軍隊,也抵擋不住騎兵的騷擾,大軍對峙之下,只要騎兵在側翼不斷地騷擾,再強悍的士卒,都會被騷擾得無法前進,從而崩潰。”趙雲幾乎不假思索地說。

“正是如此,然而騎兵也有它自身的不足,騷擾終究只是騷擾,自古就沒有用騎兵沒有攻城和攻破營寨的,大軍對峙,最終還是要看正面的對抗,在這樣的情況下,騎兵鑿穿突進,切割敵人的陣型,從而逐步消滅,以及取得優勢之後的追擊,才能讓騎兵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不對?可是在正面衝擊中,我的步兵,不會害怕騎兵的。”王易微笑道。

“鐵甲軍確實可以抵擋騎兵的衝擊,可是鐵甲耗費太多,就算徐州財力獨步天下,也很難讓所有人都裝備。”趙雲想了想之後道。

“那是自然,可是鐵甲配上連弩,就足以讓騎兵只能在百步之外騷擾,別說會騎射的騎兵本身就不多,就算很多,在這個距離上,殺傷力就小得多了,不管是以馬車與鐵甲兵在外圍護衛,還是以步兵持盾守護,都足夠讓騎兵的騷擾,不能影響到我軍的行動。”王易笑道。

“如果騎兵多了,光是靠衝擊,也是可以撕開大陣的,對壘的時候,此事不可不防。”趙雲想了想之後道。

“不,我軍的步兵大陣,除非對方能夠打造鐵甲騎兵,不然的話,不可能衝得動。”王易微笑道。

“還請少使君指教。”

“我軍行動的制式裝備,一個什,有長盾一,圓盾二,足夠護衛正面的箭矢,後面有長矛手二,短矛手二,弓箭手二,運輸兵一。佈陣之時,什長們將長盾立

於土中,即可組成盾牆,長矛連接在一起,可組成三丈的長矛,在盾上橫架。運輸兵帶短斧二十柄,短矛二十隻,箭只十壺,加上其他士卒攜帶的,足夠消耗使用,更何況我軍輜重不會出問題。臨陣之時,先是陣後的投石車以石塊壓制,接着是弓箭壓制,近了百步之後,連弩壓制,近五十步後,飛斧斬之,短矛飛之。同時陣前還會撒滿鐵菠藜,近陣之後要面臨長矛的攢刺,什麼樣的騎兵,能夠在這樣的防禦前,衝陣成功?”

趙雲看着王易拿出來的鐵菠藜,那是一個個由三面組成,每一面都是三角形,角部尖銳,卻往地上一拋,怎麼拋,都有一頭尖角是朝上的。

而長矛則是一丈五長,尾部中空,正好可與另外一根長矛的頭部連接在一起。

短矛就大概只有一米長短,分量不重,可以讓人奮力投擲出去,飛個十幾米不成問題。

飛斧則是小的斧頭,通體都以鐵鑄,扔出去就會在空中旋轉,始終以斧刃向前,殺傷力極大。

對於趙雲這樣經驗豐富的將領來說,都不用去試驗場觀看,腦補一下,就能想到那樣的畫面。

平原之上,兩軍對陣。

ωωω●тт kān●¢O

一方浩浩蕩蕩的鐵騎洪流,如同洪水一般,衝擊而過。

臨陣不過三,以弓箭的距離,不過是射到一百五十步左右,在這個距離內,只夠射出三箭,就能夠讓騎兵衝過這一段距離了。

防守一方,步兵大步向前,然後將袋子中的鐵藻藜,紛紛拋在面前三十步的距離上,然後往回跑。

距離五百步的時候,投石車就可以發威了,從這裡一直到兩百步,都是投石車的範圍內。

一波數十塊的大石,都是通過模具澆鑄出來的原石,落在地上,就是一個坑,落在騎兵身上,則會濺射開來,給周邊的騎兵也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這一波的損傷不會很大,可是這三百米的距離,投石車可以不斷的投石,地面會變得坑窪不平,後續的騎兵,被砸死的可能性,可能還不如被絆倒摔死的可能性大。

越過這三百米的距離之後,就是陣後的弓箭手開始發威了,進入一百米之後,持盾的什長,身邊的刀盾手,以及將長矛扛在肩膀上的長矛手,則可以拿着已經裝好的連弩,開始發射。

這一段,將會帶來最大的殺傷力。

突破這一段,進入五十米之後,則是密集的飛斧、長矛。

地面則是無數的鐵菠藜。

一直到突破過這些,纔可以獲得用血肉之軀去撞擊人高的大盾和數丈的長矛的機會!

第一層盾陣就算被衝開,原地散落的鐵盾和斷裂的長矛等等,也會阻礙騎兵的衝擊。

第二層盾陣,再度無數飛斧長矛飛出,長盾如牆,長矛如林……

再強悍的騎兵,面對這樣的打擊,還能有什麼衝擊力嗎?

而且現在的騎兵,防護力其實很差。

因爲沒有馬蹄鐵,沒有馬鏡。

沒有馬蹄鐵,馬的負重能力差很多,長途奔襲的能力也差了很多,所以不管是大漢的騎兵還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騎兵,無非就是一身皮甲,加上長矛、長刀、弓箭這些東西,再多就不行了。

沒有馬鏡,就必須要從小騎馬,才能夠有着出色的騎術,爲什麼大漢內部騎兵很少,就是這個原因了,你就算有錢搞到很多的馬,也缺乏能夠嫺熟騎馬的戰±o

能騎射的,更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是遊牧民族中,有這樣能力的,也極少。

三國時期騎術出色的,基本上都是邊關的將領,這就很說明問題了,在內陸,沒有這樣的土壤。

所以現在騎兵的防護力其實是很差的。

在王易軍這種防禦之下,確實沒什麼騎兵,可以衝破他們的大陣。

“如果繞後騷擾糧道呢?”趙雲最後問。

“我們的糧道是不會被騷擾的,因爲我們的大軍前進到哪裡,路,就會修到哪裡,在那樣的道路上,我們不怕任何人襲擊。”王易笑道。

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653章是出岔子第482章要定了第75章不丟人第434章堪比聖人第34章敗家子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406章帝國崩盤第502章拭目以待第455章有些感動了第39章寒門不易第247章比刀好第408章暴亂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724章最後的樣子第309章郭圖設謀第637章太鬧心第493章有得有報第198章分兵第210章雄兵第45章替天行道第567章更謹慎第512章叛變第94章安排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737章戰局情況第495章面面相覷第285章衆人的力量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548章十分讓人有快感第216章時代不同了第398章大傷元氣第165章淩統第148章新的獎勵第45章替天行道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102章土雞瓦犬第364章愚忠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319章期待來年第151章基礎第400章輪流上場第553章永遠的神第713章背後一涼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158章不能隨便動手第472章只想直接躲開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271章最大的魚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283章荊州的年輕人們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680章造成損失第405章打壓第419章降服第166章代表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第492章不夠盡興第57章有錢的徐州第502章拭目以待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260章青萍之末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112章暢所欲言第193章不能再打了第77章肅清淮南第661章沒有任何行動第199章攻城上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175章鄉黨第237章無奈第438章許多人樂於看到的事情第321章軍校第118章只能調兵第62章一夜平壽春第376章寬容第275章秘密武器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199章攻城上第715章一個結局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96章冬季攻勢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574章來者不拒第701章大難不死了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164章忠義第405章打壓第567章更謹慎第645章兵臨城下第142章舒縣城牆1第286章恐怖如斯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