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青州的戰爭

青州,北海。

當劉備的勢力在南方開始反撲的時候,在青徐之間其他的地方上,劉備軍和曹操軍對峙互有勝負的時候,趙雲在北海,卻繼續承受着袁紹軍最爲兇猛的進攻。

在聽到前方傳來的消息之後,袁紹就有些發瘋了。

那可是鞠義啊,那可是先鋒營啊!

鞠義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將!從一開始就跟着他,在冀州幽州戰場上,都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那種!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雖然之前鞠義因爲自己性格剛愎,脾氣不好,經常觸怒袁紹,可是在掃平公孫瓚之後,鞠義基本上都留在幽州練兵,袁紹則是一直待在鄴城,雙方都沒怎麼見面,當然也談不上繼續觸怒袁紹。

人和人之間啊,總是遠香近臭的,這些年鞠義沒怎麼和袁紹見面,反而讓袁紹開始的念起鞠義的好來。

和顏良文丑比起來,鞠義更擅長帶兵打仗,和張郃高覽比起來,鞠義又和他更親厚一些。

所以這次用鞠義當先鋒,也是袁紹繼續看重鞠義的一個體現。

結果呢?

他和三萬最精銳的先鋒營,就在北海,被殺了個乾乾淨淨!

袁紹一下子就失去理智了,然後命令淳于瓊,馬上和張郃合兵一處,日夜攻打北海,一定要把整個北海拿下來,然後把劉備軍在北海的人殺個雞犬不留,爲鞠義報仇!

袁紹都下了這樣的命令了,淳于瓊當然不敢怠慢。

當下他連酒都不喝了,直接就是帶着十幾萬大軍東進,命令張郃爲前鋒,一定要拿下整個北海。

“十餘萬大軍都駐紮在劇縣外,只怕糧草不濟,我建議還是分兵,四處城池一同攻打,將這四城分割開來,反正咱們人多。”張郃提議道。

淳于瓊想了想,覺得這樣確實不錯,他的人和張郃的人合起來,足足十八萬,全用來攻打劇縣的話,就太浪費了,而且如果注意力只在劇縣上,其他三個地方的劉備軍如果不斷騷擾他的糧道,那就不太好辦了。

分兵四路的話,好處還是很多的,可以將對方的防守體系切割開來,同時也可以不斷的打壓城內守軍的士氣,斷絕他們的糧食運輸,好各個擊破。

所以淳于瓊很快就分兵了。

讓張郃直接去平壽,攻打最堅固的平壽縣城,畢竟張郃的清河兵最爲精銳,然後讓副將呂曠呂翔兩兄弟各帶三萬人分頭去打朱虛和營陵,自己則是率領剩下的近十萬大軍攻打劇縣。

劇縣的守軍只有三千,他有九萬。

這不是十倍的優勢,是三十倍的優勢。

在淳于瓊看來,哪怕是一人吐口吐沫,就足夠把劇縣打下來了。

然而淳于瓊不知道的是,劉備軍的軍械,發展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攻城也許還是有些麻煩,可是守起城來,那真是幾乎已經超越了時代。

北海這幾個縣是面對袁紹的最前線,趙雲當然會好好的經營。

劇縣雖然只有三千人,然而軍械堆積如山,同時城牆也是重新修繕過的,城牆內部有無數的射擊孔,也就是劉備治下磚石修建的水準極高,才能夠做到這一

劉備軍的士卒,躲在城牆裡,依託着射擊孔,用連弩舒舒服服地射擊。

雲梯搭上來,如果經過有射擊孔的地方,劉備軍的士卒一長矛捅出去,就能把人捅下來。

城牆上的劉備軍士卒幾乎都是身披鐵甲,手舉大盾,不畏箭矢。

弓箭手的壓制,對他們幾乎沒什麼用。

牆頭還有數十大黃弩,弩箭都是特製的,又重又大,衝車呂公車什麼的,在衝擊的途中,就被這些弩箭給直接射垮了。

淳于瓊攻了半天,城頭都沒有人能爬上去,就這麼足足死了三四千人。

戰損結果報上來的時候,淳于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對方就三千人守城,他的九萬大軍都不能進?

這年頭,攻城本來就很難。

歷史上諸葛亮出陳倉,遇到魏將郝昭守城,就是因爲是陳倉堅城,郝昭又善守,就是三千人,讓諸葛亮這種天縱奇才,率領十數萬大軍,都沒法攻破陳倉的防守。

堅城、器械充足,守將善於守城。

滿足這三點,想要攻城,真是難如登天!

淳于瓊再強,也強不過諸葛亮,何況他的能力相對來說算是平庸的,只不過在袁紹身邊他資格太老,地位太高,才能當這個主帥。

於是他第二天就開始了更兇猛的進攻。

魏越則是早有準備。

他先讓士卒逐步的堵上了射擊孔,然後在淳于瓊的大軍涌上,似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攀爬城牆的時候,他的預備隊,擡着一桶桶的猛火油,就那麼倒了下去。

然後就是一把火。

要說魏越這人也算是心狠手辣了,特地示弱讓淳于瓊派出了多支隊伍,然後就是一把火,燒得袁軍焦頭爛額。

回去清點戰果的時候,淳于瓊再次有一種想吐血的感覺,這一天,他又損失了四五千人。

兩天下來,他的損失就有了一成。

對方可只是三千人守城啊!這仗,還能打嗎?

兩天攻城下來,淳于瓊有些心膽俱裂的樣子,看着城頭的魏越,他有些膽怯了--畢竟養尊處優了這麼多年,現在的淳于瓊,早就不是當年西園八校尉時候的淳于瓊了!

其他的幾座城,情況也差不多,不管是陳武還是李豐,他們的能力也許不算很出色,可是守起城來,依託着城池和器械,加上士卒們的紀律性,他們一點問題都沒有。

倒是趙雲有點麻煩。

他的平壽是最大最堅固的城池,他手下還有八千人,可是他面對的,也是袁軍最精銳的士卒了。

張郃的清河兵。

當然,清河兵就算再精銳,有城池的情況下,趙雲誰也不懼,然而四座城池被切割開了,這也讓趙雲有些焦慮,因爲不知道其他城池的情況如何。

各城雖然都囤積了足夠的糧草和軍械,然而真正的儲備,都是在平壽的,在不知道要固守多少時間的情況下,趙雲當然不願意死守,而是將守城的任務交給了副將,自己親自率領三千精銳離城,打起了遊擊。

他要守的是四座城。

通過自己的機動力,不斷的將四座城市聯繫起來,反正這一片區域,他最熟悉,帶着他手下最精銳的士卒們,來去如風,這樣可以有力地牽制住對方的進攻。

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425章慕名而來第535章令人爲之害怕的巨響第491章愛戴百姓第625章感覺滿意第238章神速第480章平平淡淡地離開第367章膨脹起來第359章情況不妙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242章威懾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636章訓練方案第680章造成損失第243章攻擊第335章不會有變化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15章誰的命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615章養成習慣第396章喉部一涼第216章時代不同了第147章全據揚州第85章只有一枚雞蛋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654章出問題了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410章相互依存第391章冒險失敗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175章鄉黨第378章士族第245章鹿門學子第526章能夠成大器幹大事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459章名正言順第717章局勢大好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376章寬容第272章蔡家的底氣第188章來了第459章名正言順第34章敗家子第113章調兵遣將第480章平平淡淡地離開第458章生死大敵第154章校場演武第592章接觸一下久違的戰鬥第288章誰更強第182章等着那一天1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135章追逐第565章就同意了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345章乃父之風第101章自信的喬蕤第245章鹿門學子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第643章尷尬第733章計劃纔剛剛開始第406章帝國崩盤第35章消息第345章乃父之風第105章一石二鳥第177章荊州第349章喪失信心第427章一表人才第665章自身的能力不低第330章衣帶詔第615章養成習慣第118章只能調兵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第494章奇怪舉動第98章分兵第542章沒完沒了的折磨了第561章重中之重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188章來了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533章計劃着接下來事情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615章養成習慣第169章不造第341章識時務第657章其他的要求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444章缺時機第453章一切就都好說第212章英雄上第347章擒獲第736章不是想要第154章校場演武第244章暗通第383章公孫康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