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

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

至此,劉備驟然反應過來,似乎看清了李基在吳郡所做的一步步規劃,最終交織在一起於吳郡所形成的阡陌連野,稻穀累累的美好景象。

無論是剿滅匪賊,或是收納流民,亦或者是改造水網,又或者是建造船隻尋覓糧種……

那一步步,都是通往着將吳郡化作是世外桃源的美好目標。

“以一郡而治天下”,子坤當真是在一步步地做到那一點。

當吳郡產糧有了十倍以上的質的提升,還需要擔憂長江以南其餘州郡不會爭相模仿嗎?

待整個大漢的產糧因此飆升,天下大治似也近在眼前了。

“好好好!”

劉備忍不住抓住李基的手,道。

“子坤,諸事便都盡數拜託於你,備自當鼎力支持之。爲了‘以一郡而治天下’的目標達成,無論任何障礙擋於你我面前,備亦當破之。”

這一夜,對於劉備而言無疑是有些過於刺激了。

以至於劉備抓着李基的手腕之餘,臉上浮現着明顯的紅潤之色。

“正好,基有一物慾呈於主公一觀。”

李基說罷,隨即轉身朝着屋外走去。

片刻之後,李基再度回來之後,手中已經捧了一卷比尋常竹簡大上五倍不止的竹簡。

“子坤,這是……”

劉備也有些吃力地接過那捲竹簡,一邊問了一句,一邊看了起來。

“這是基初擬的吳郡水利規劃計劃。”李基答道。

“這麼多?”劉備有些吃驚地答道。

“這是……目錄,目錄中每一條河流湖泊或吳郡各個區域所對應的具體規劃改造計劃,基還沒有來得及書寫。”

當李基說完這一句之後,劉備的神色已經僵硬了下來,愣愣地看了眼前比自己的頭還要大的竹簡,比劃了一下。

“目錄?”

“目錄!不過每一項目錄所需動員的勞力、錢糧以及預估需耗費時間均已註明。”

李基答了一句讓劉備驚爲天人的話語。

也就是李基說出這話,倘若是換做他人,就算是關羽說出此話,劉備都非得將關羽給砸出門外不可。

拿着個目錄,就敢來騙錢糧?

具體的規劃都還沒有做出來,就提前宣稱所需的勞力、錢糧以及時間。

只是,這可是備的子坤拿出來的啊。

看着這龐大的竹簡,居然還僅僅是目錄……

這不僅僅是李基的治國能力體現,其中所需耗費的心血精力恐怕難以估量。

“子坤,你前段時間定然沒有好好歇息,明明讓伱在家修養,有空便去一趟蔡府與昭姬小姐談……咳咳……”

劉備咳了一聲,連忙止住險些暴露出口的話,轉而道。

“沒想到你提出了書院規劃也就算了,居然還籌備好了整個吳郡水利的規劃方案,這讓備……該如何回報於你?”

說到最後,劉備的腦海裡不禁浮現李基在無數的深夜秉燭書寫,不斷籌算推演。

獨自一人,與星夜爲伴,揹負着整個吳郡在前行,硬生生地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好了整個吳郡水利的規劃方案。

李基這哪裡是回家休養,這分明就是在家閉關了。

這一刻,劉備已然打算將夏侯蘭喊過來好生教訓一頓,這個小內奸做得太不稱職了,明明吩咐他一定要時刻照看着子坤,萬萬不可讓子坤操勞過度。

想到這裡,劉備甚至忍不住放下手中竹簡,暗自抹了抹淚,然後上前攙扶着李基坐下,關切地問道。

“子坤,你的身體可有什麼不適之處,要不備再讓你回府……不,這一次子坤到備的府上休養一個月吧,備要親自看着你。”

“啊?”

完全不知道劉備的內心已經想了這麼多的李基,略微有些懵逼。

畢竟,對於李基而言難的不在於如何測算,而是在於收集足夠的信息以及充實足夠的“數據庫”,繼而通過“計謀模擬器”的推演尋求最合適的水利規劃方案。

雖說使用“計謀模擬器”所消耗的同樣也是李基的腦力,但是以着李基如今的腦力狀態而言,負擔並不算嚴重。

因此,李基在做出這一卷目錄竹簡之時,大體感受就像是在做PPT,一夜之間就已經徹底完成的。

剩下的每一項目錄對應的具體方案,李基則還需要時間一點點地寫出來罷了。

只是等李基完全將所有細節都盡數寫出來,恐怕需要在府衙之中騰出一間小屋來裝,所以李基只能先將目錄交給劉備過目,以開始調動勞力、錢糧開始準備改造吳郡水網。

下意識的,李基答道。

“不能再休養了,文和將協助蔣欽前往長江清剿水賊,基必須儘快重新接手吳郡政務。”

然而,劉備卻是不以爲然地說道。“什麼政務之類,大不了備再讓文和處理一陣,之後再前往長江便是了。” 這話也幸好賈詡沒聽到……

須知,適才李基之所以那麼輕鬆地暗中安撫住賈詡,就是達成了自己重新接手政務,且將賈詡外派至長江協助清剿水賊的交易。

“謝過主公關心,但是基已無大礙,如何能心安理得地在家繼續休養?”

李基連連拒絕道。

雖說李基或許很想當個俸祿小偷,但是目前的情況,吳郡的開發幾乎是時刻都離不開李基。

李基也必須時時刻刻主持大局,方能保證整個吳郡按照自己所規劃的那樣發展下去,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稱霸所需的積累。

“唉……”

劉備長嘆了一口氣,心中滿是對李基的愧疚,道。“子坤,備一定儘快多尋賢能之士爲你臂膀,幫你分擔。”

“主公放心,顧雍已及冠,明日將至府衙點卯。”李基笑着說道。

對此,劉備權當是李基的安慰之言。

那顧雍,劉備亦與之見過一面,縱是腹有才略,但那一副頗爲糊塗又憨厚的模樣,屬實是讓劉備難以相信其能幫子坤分擔多少。

“府衙一應官吏任命,子坤宜見機安排便是了,事後再彙報到我這處便是了。”

劉備開口說道,可謂是將任命吏員的權力也直接下放到李基的手中,可以直接節制自李基之下的吳郡一應官吏。

“是。”

李基對此也是不以爲然。

畢竟,李基所重視的是話語權,想要的是成爲劉備集團前進的舵手,並沒有任何結黨營私的心思。

便是劉備允許李基可以自行任命吳郡的官吏,李基也一樣會先行請示劉備,給予作爲主公的劉備充分的尊重。

唯一的便利,或許也僅限於一些緊急狀況罷了。

“主公,基尚有一事。”李基說道。

“子坤但說無妨。”

“那便是意欲趁此良機先行在吳郡之內建立錦衣司的框架,一則安置流民途中,可大量暗中安插錦衣司;二則完善吳郡水網過程中,難以會發生種種事宜,亦正好可讓初建的錦衣司進行監察積累經驗。”

李基一邊說着,一邊從袖中拿出今日在桃園營之中所書的名冊,道。

“這是基今日到桃園營之中挑選出來,準備用以初步建立錦衣司框架的名冊,還請主公過目。”

劉備聞言,接過那一卷竹簡翻看了起來。

其上的名字,對於劉備而言可謂是相當之熟悉。

與李基平日的政務繁忙不同,劉備平時的重心便在於掌握民心,亦是時常前往桃園營之中關心桃園衆,且不少桃園衆的名字還是劉備親自所起。

雖然劉備看了一圈,發現名冊之上的都是桃園衆之中年齡偏大的那一圈,大多都已經接近十五歲。

以着這個時代的標準,十六歲至二十歲之間便已算是成年人了。

但,劉備依然不免帶着幾分感慨與不忍地說道。

“沒想到這麼快……”

對此,李基默然不語。

只是,這對於這些父母雙亡的孤兒而言,這已經是劉備與李基所能給予他們的最大仁慈了。

劉備不可能一直無條件養着他們,李基也需要他們的力量爲霸業基石。

“準了。”劉備答道。

“主公,錦衣司之事知曉之人越少越好,且由主公直接節制掌管,一應所需錢糧不宜經由子仲之手,當由主公直接發放。”李基提醒道。

這讓劉備的眉頭一擰,答道。“只是,備的府上錢糧不多。”

“可從府庫之中劃出一個私庫,每年府庫收入的錢糧也劃分一部分至主公的私庫之中,不經子仲管理,由主公自行分配使用。”李基答道。

這一次,劉備斟酌了片刻。

儘管覺得單獨爲自己設立私庫有些不太好,但終歸只是個小事,也便跟着答應了下來。

“另外,基欲向主公借一個人作爲直接管理錦衣司的錦衣指揮使。”李基說道。

“何人?”劉備問道。

“夏侯博,夏侯季常。”

李基緩緩地道出了這個名字,補充道。

“季常曾是冀州遊俠,對於底層生存、刺探情報、監視暗殺等等都有一定心得,正宜爲主公耳目之首掌管錦衣司。”

劉備思索了一陣,同樣也是大手一揮地答應了下來之餘,說道。

“既然是子坤推薦季常爲這個錦衣司的指揮使,那倒也無妨。備稍後會與季常詳談,然後讓季常配合子坤建立錦衣司,且今後錦衣司的一應情報均爲一式雙份,分別交由備與子坤共同過目。”

(本章完)

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179章 清君側?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199章 老道士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217章 陽謀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59章 老東西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81章 蹋頓第303章 昭亭侯第77章 沙盤推演第39章 上架感言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70章 開擺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217章 陽謀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74章 大漢基瘟?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172章 想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4章 真罵戰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25章 分割財政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172章 想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