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董卓密謀

不僅如此,原本損失慘重的紅巾軍,如今又被左傲冉重新組建了起來,只是正統領變成了張先,本來副統領之職是給趙直的,沒想到是,趙直迴歸軍中後自殺身亡,留下的遺言只有一句:“我趙直有負紅巾軍之名!”於是乎,副統領之職就歸諸葛虔了。

左傲冉又命王越貼身保護漢少帝劉辯,又讓王越的三個徒弟之一的史阿爲太后何婉的貼身侍衛,周勝爲盧植的貼身侍衛、荊冷夜爲王允的貼身侍衛,並千叮嚀萬囑咐,一點出現危機,速速保護三人出洛陽,直奔冀州常山真定左家!

散朝之後,御林軍統領之一的後軍校尉鮑信,見董卓在朝堂之上如此肆虐,無視羣臣不說,更加目無君上,便來見袁紹,道董卓必有異心,宜速除去。

袁紹卻說道:“朝廷剛剛安定下來,不宜於輕舉妄動,況且董卓手握二十萬重兵,萬一事敗,我等勢必無一倖免。”

鮑信不服氣,又前去司徒府見王允,說及前事,王允瞭解城中現在的情況,知道就是動手也佔不了便宜,自然不會答應了,鮑信知朝廷百官,人人皆欲保命,不敢與董卓抗衡,他心灰意冷,便率本部御林軍五千人,投泰山去了。

董卓滿臉氣氛地回到如今的府邸,原驃騎將軍董重的府邸,李儒見董卓怒氣衝衝而歸,出言問道:“主公因何發怒?”

“怎能不怒?”董卓怒氣衝衝地一邊走一邊說道。

李儒緊緊跟隨在後,說道:“聞說陛下有恩典,莫非……變卦!”

董卓強壓怒氣道:“並非變卦,實乃令我不滿,小小的一個司空之職,居然有人出面反對,豈不令人氣結!”

“司空,乃三公之一啊!”李儒試探的說道。

司空,西周始置,三公之一,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位爲三公之末,與後來的工部尚書的權利相近,後世也常以“司空”爲工部尚書的代名詞,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董卓眉頭一皺道:“唉!你乃我心腹謀士,當知我志不在此!”

李儒一笑,說道:“主公清息怒,且先坐下,就此做一番計較。”

“好。”董卓點頭道。

二人相對而坐,董卓迫不及待的問道:“有何計較?”

“當今聖上,雖然對主公恩寵有佳,但並非言聽計從,更何況,還有其餘諸臣從中作梗,主公自然不能隨心所欲,就算無有諸臣從中作梗,還有一個左傲冉呢!”李儒爲董卓分析道。

董卓點了點頭道:“不錯,我也正是此意,但……左傲冉嗎?我們二人雖交往不多,卻甚爲較厚,我們二人的交情可追隨到黃巾之亂時,這一點你不用過多操心!”

李儒極具察言觀色只能,哪能看不出董卓的心思,於是言語隱晦地說道:“主公可還記得,自北邙山回宮途中,主公所提及的事………”

董卓微現驚愕的看着李儒道:“你所指的是……廢今上爲王,立陳留王爲帝!”

“正是。”李儒平淡的說道。

董卓慢慢的站了起來,雙目直視着李儒,隨即突然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好!好一個李儒!知我之深,無出其右!”頓了頓後又道:“不過,如此大事,說來容易做來卻難,更何況,朝中還有其他文武大臣!”

“主公何須多慮啊!”李儒再次分析道:“環顧京師,唯獨左傲冉與主公手握重兵,如今左傲冉已不再朝中,京師僅剩主公一人,而且朝中諸臣,正色立朝者寡,貪賄怕事者衆,一旦言及廢立,若有人反對,大可殺一儆百,則大事成矣!”

“好!”董卓不由得大喜道:“英雄做事本應如此,一旦廢立功成,我董卓乃擁立第一功臣,更何況,陳留王僅僅九歲稚齡,到時候,何恐天下不落入我之手中!”

李儒滿面堆笑道:“恭喜主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董卓大喜。

之後,董卓在第二批後續兵馬到來之前,採用了李儒的計策,用財帛引誘何進、何苗兩兄弟留下的兵馬,成功的收服了這幾萬散兵,並且收納到了自己的麾下,董卓的勢力因而更爲強大,京師的力量開始絕對有利於董卓了。

司徒王允府邸

琴聲翩翩,頓時進入了另一片天地,翠木蔥蔥,鳥語花香,讓人的心沉醉在一片甯靜祥和之中,彷彿在寂靜的夜晚,在淡淡無波的鏡湖邊欣賞那掛在天邊的圓月,將一切暴戾全部帶走。

一曲彈罷,宮裝的美人施施然站了起來,雲鬢髮髻,淡掃蛾眉,身後跟着一個丫鬟,如果左傲冉在場的話,他一定會感嘆道:“老天是如何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在她身上彷彿包容了所有美麗女性的優點,純潔、高貴、典雅、靈秀、溫柔、嫵媚…………”

宮裝美女看了看一直喝悶救的幷州刺史丁原和沉默不語司隸校尉袁紹後,向王允施禮道:“義父,可要女兒再彈奏一曲?”

王允看向丁原、袁紹二人,問道:“二位可想再聽一曲?”

袁紹看了看丁原,而後說道:“聽也可,不聽也可。”

宮裝美女略顯尷尬地施禮道:“二位大人,顯然是有事煩心,不如女兒再彈奏一曲較輕快的曲子,好讓大人寬寬心懷。”

丁原一擺手道:“不,不聽了,我還有要事要跟你義父商量。”

“也好,女兒,先歇息去吧。”王允道。

宮裝美女微微施禮道:“是。”

宮裝美女走後,王允又讓周圍的丫鬟退下,這才向丁原問道:“丁兄想說什麼啊?”

“久仰令愛色藝雙全,今夜果真見識到了………”丁原頓了頓後又道:“卻也令我突發奇想,只是……只是不知該不該說?!”

“既是奇想,但說無妨。”王允笑道。

“董卓的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橫行街市,示威示禁,佩劍上朝,目無君上!依我看,董賊若是不除,遲早會有弒逆之舉,逾越爲帝之日!”丁原道。

袁紹也認同道:“一點不錯,此話一針見血!但是董卓擁兵自重,環顧京師內外,除左傲冉外,無人能與之抗衡,但左傲冉卻與之較厚!不僅如此,董卓不論出入,皆有親兵相隨,甲冑武士伺候左右,若欲誅董卓,只怕要惹起腥風血雨,尚未必能奏其功。”

第301章:劉虎結婚第306章:繼位之爭第42章:放聲大笑第175章:傲冉的部隊第808章:三誘泰山寇第760章:郭奉孝孤身說袁將第41章:操練兵器第375章:將計就計第481章:舍此再無良策!第576章:妖豔女王卑彌呼第488章:千算萬算天難測第31章:淚流滿面第128章:小弟有罪第197章:炙熱的殺意第29章:真諦第80章:左家莊第52章:萬刮凌遲第329章:廢立太子之爭第706章: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444章:溫酒斬華雄第589章:三將挺身立奇功第708章:左傲冉大戰令狐茂第643章:抱着美人逃生第176章:歸降於我軍第590章:殘忍的黃巾將軍第604章:漢倭京都條約第737章:詔書至討袁術第60章:心靈觸動第614章:戰八方藏刀式第296章:巧收張純第122章:恍然大悟第10章:掌管人第119章:弓箭兵第636章:蔡瑁來襲第798章:緊急軍情第592章:混亂的內部猜忌第123章:合擊之術第538章:一念之差千古恨第95章:囚室第202章:漢室宗親第757章:初識周瑜周公瑾第580章:非一般的打擊第34章:迷糊第220章:典韋之死第371章: 牤牛陣大破素利第170章:討伐第645章:神聖的接觸第209章:太子太傅第62章:以大欺小第269章:猛將馬騰第837章:渡沂水孫觀襲營第368章:醜漢挑四將第505章:擇優另立第219章:拜師學藝第576章:妖豔女王卑彌呼第265章:殲滅逃兵第753章:黎民苦再遷百姓第649章:新揚州刺史第260章: 百姓疾苦第704章:陣前衆將顯威名第690章:金槍銀槍鬥張繡第140章:軍師之命第649章:新揚州刺史第383章:神器護主第803章:四寇設計害臧霸第420章:討逆董賊第740章:大刀闊斧爲哪般第432章:袁術的嫉妒心第509章:長安董卓仍逞威第752章:夜奇襲哪料中埋伏第495章:幷州上黨長子縣第834章:列陣迎敵第350章:二次掛帥第208章:凱旋歸來第119章:弓箭兵第594章:嚴密審問第581章:列陣迎敵第749章:衆將獻策謀合肥第60章:心靈觸動第311章:路遇匪寇第124章:大軍集結第800章:賈家兩兄弟第526章:危難之時看虎豹第838章:來將休走第36章:手不離盤第371章: 牤牛陣大破素利第103章:由景生情第630章:吳如興不能留第63章:不能死第395章:千鈞一髮之際第560章:槍加鞭巧擒妙才第716章:文聘一馬殺三將第550章:劉備借兵二三事第42章:放聲大笑第670章:陳瑀一獻破城計第826章:下邳城外會呂布2第251章:審時度勢第798章:緊急軍情第678章:陳瑀深夜說李儒第486章:忠臣不事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