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

劉備顯然最近讀書不少,而且都是讀的當皇帝必須的正統性設計的書,所以聊起這事兒之後,居然不尋常地專注,語言也變得有力度起來:

“朕通讀《陳涉世家》之後才意識到,陳涉是死在他自立爲王后,人人皆可自立爲王,他把王的神聖性打成了一片廁籌,卻又提不出新的法子建設一套新的制度取代王政。

而只要沒有新制度,只是簡單的改朝換代,那麼破壞正統的後患,就是讓天下長久陷入戰亂。陳涉派去光復趙地的武臣,得趙而自立趙王,趙王武臣派韓廣復燕,韓廣又自立燕王。

其將周市復魏,雖未自立,卻立魏王之後爲王——這是周市比武臣、韓廣野心小麼?當年朕以爲是,現在朕知道不是。

周市不過是先欲取齊而爲當地自起的齊王田姓後人所敗,不得齊而退求其次得魏。又看到了武臣自立趙王后、派韓廣導致韓廣有樣學樣爲燕王。

所以周市知道事不過三,不能重蹈陳涉和武臣的覆轍。自立這事兒遙遙無終,就像是打開了一個不忠的閘門,滾滾而出天下洶洶,人人反主,弒主者終爲其僚屬所弒。周市自稱無德不配爲王,立魏王之後爲王,才能堵住他的部將在他叛主後再叛他的危險。

陳涉號稱首義,最後死時,不是被章邯的軍力所殺,是他放出去的羣王個個怕陳涉這個首王追究他們自封,所以不但不助張楚擊秦,還樂見秦滅張楚。

最後高祖皇帝能得天下,現在想來實在是僥倖,有項梁立了懷王、後來被項羽升爲義帝,而高祖最初的漢王,是因天下共主的‘懷王之約’而得,高祖首取關中、實滅暴秦,依天下共約而爲王。

這種王,才避免了陳涉那種無視正統之王被臣下洶洶背叛的下場。若非如此,秦末何人才配有德擁有整個天下?天下無非還是再陷戰國之世,數雄並舉罷了。

如今之世,與當初秦末之世高祖未出時何其相似?袁紹固然可以挾僞天子以令諸侯,他想學的是王莽董卓。可王莽之時,並無其他軍閥掣肘,王莽是以外戚權貴代漢。

董卓、袁紹之時,天下已亂,不是權貴政變,而是軍閥篡逆。而軍閥篡逆之門一開,流毒無窮,不亞於陳涉武臣韓廣當年的連環自立。袁紹可以挾劉和,可他建立起來的基業,真有人長期忠於他麼?

他本人一死,曹操就迫不及待挑唆其諸子並爭,以圖取而代之。如今幸好有朕,可以把那羣僞朝亂臣賊子覆滅,他們放出的流毒纔不至於蔓延華夏。

可若是沒有朕,曹代袁氏之後,曹氏難道就能坐穩?不可能,陳涉的例子已經說明了,無正統者就算推翻了前朝,他自己也是坐不穩的。

天下既然兵強馬壯者可奪之,他派出的將領在幫他奪天下過程中豈有不壯大之理?到時候不過是再一次以臣篡君而已,永無寧日!除非哪一天,一個朕這樣從外部來的勢力,把那個已經失去了正統嚴肅性的僞朝滅了,才能把他們僞統流毒的流傳斷掉。

朕算是看明白了,以軍閥篡君這種事情,只有兩種情況:要麼防微杜漸,一開始就沒出現過,讓天下人不敢想。要麼就是篡成一次之後,跟着就是無數次。

最近反思袁紹,朕每每想及此,都是不寒而慄。若是天下無朕,不知華夏會不會陷入百年甚至更久的反覆篡逆戰亂之中。”

劉備這番感慨,着實是讓李素有些吃驚,因爲這是劉備自己讀史,加上旁觀袁紹挾劉和、曹操挾袁譚這兩撥歷史重演,自己推導出來的。

但不得不說,劉備的看法還有一點道理,而且確實是邏輯上自洽的,是用心學習的結果。

雖然這個世界沒有了“以曹篡漢、司馬篡魏”,但是好歹還有“以袁篡漢、以曹算袁”這個驚人的歷史相似,填補了這個最高權力更替的血腥教訓,給歷史補上了課。

只能說,歷史的必然性自有其規律,正統性這玩意兒,就像是處,只有處和不處兩種狀態,沒有中間態。

要麼就是有正統,要麼就是破了一次之後,做兩次和做一萬次性質相同。

以兩次笑一萬次,比五十步笑百步還可笑。

而劉備這個迷茫、僥倖的心得,在李素看來,簡直不需要任何註解,他直接就能秒懂。

因爲李素原本學的歷史,後來就是這麼發展的嘛!

武將,或者說皇帝授權的軍閥,篡位成功的次數越多,就會導致後續朝代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更不信任武將,給武將加一道道越來越多的緊箍咒,最後導致華夏民族對外自廢武功。

李素的這種認知分類,其實跟大多數被統治階級接觸的歷史學還不一樣,因爲他學的是專注外交造核和正統性的歷史。

在李素的認知裡,華夏的帝制史是這麼分段的:

秦到陳,是華夏第一帝國,這裡面都有正統傳承有序。

比如劉邦好歹也是懷王之約和秦王子嬰投降得到的正統,擁有了當時天下兩大勢力秦楚的背書,這才合法穩定擁有了天下,畢竟戰國後期就是秦楚齊有正統之爭(這一點大家有興趣的話以後再展開講,這裡不水字了,想聽的留言。爲什麼趙魏韓燕不存在正統性問題)

劉邦只是舉個例,後續也都有禪讓有傳承,不是自立,沒有讓正統貶值到誰都能分裂,一直到南朝末期的陳。

再往後,是與之並列存在過一段時間的“華夏第二帝國”,從北魏到宋。其中南北朝那一段,是華夏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兩個正統升降交替存在的過渡期。

宋之後是被異族消滅,後續明再光復,那些沒有傳承,可以單獨看。

而李素學的課裡,把第一第二帝國,又可以各自分爲兩段,前一段是“君主正統性沒有被軍閥污染的純正期、武德充沛期”,後一段是“君主正統性已經被軍閥污染後的不穩定期、自廢武功期”。

中華第一帝國的第一階段,就是秦漢,秦漢沒有“武將篡位”的先例,所以君主不用有絲毫的“重文抑武”,對外對異族一切以戰鬥力怎麼強怎麼來,所以秦漢是華夏範圍大規模擴張的時期,版圖漲了很多。

中華第一帝國的第二階段,就是自廢武功期,其實就是魏篡漢、並且導致司馬篡魏之後。

魏第一次篡漢時,他還不知道後人可以有樣學樣,所以自廢武功提防武將的程度不用那麼明顯,等司馬氏都成功後,那就證明這事兒肯定是有樣學樣可一可再的。所以歷史上晉時君主對軍閥和武將人才的提防,其實不比後來宋明號多少。

大多數人讀史不注意這一點,主要是因爲從晉到唐,還有一個提升武德的補充招數——信任胡人將領。魏晉時候北方大量的五胡僱傭軍被使用,五胡將領被提拔,用熟胡殺生胡,用烏桓殺鮮卑,用鮮卑殺柔然,一度彌補了武德不足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有軍閥篡位導致正統不純”的教訓,當時只是在南朝比較嚴重,所以劉義隆要殺檀道濟。

讀史的人注意不到當時的武德衰落和提防武將,主要是因爲北朝當時還狠血腥,不防武將(當然也導致國與國之間的攻伐滅國很多),北朝的武德彌補了“君主自廢武功”的感官識別度。

如果純看“宋齊樑陳”的歷史不看北朝的話,它們很多做得還不如後來號稱“弱宋”的趙宋。

好在,華夏曆史後來還有過一波疆域擴張期,那就是出現在“華夏第二帝國”的隋唐時代,它們因爲一開始沒有揹負華夏第一帝國過於漫長的“武將篡逆”歷史教訓包袱,還可以不用太防武將。

當然了,唐就相當於是隋的柱國軍府變過來的,隋也是北周的柱國軍府變過來的,所以唐要恢復到漢那種“絲毫不擔心武將篡逆,軍事制度以對外戰鬥力最大化爲唯一建設標準”的武德充沛狀態,那也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要打點折扣。

所以唐的武德建設,走了一條修正之後的路線,以漢爲目標,但結合晉對五胡的利用——

唐在李世民等開國君主還活着的時候,因爲皇帝本身有武德有威望,壓得住,可以漢將胡將並重用,而且毫無保留,實現了幾十年的快速擴張。

李世民死後,唐還有擴張,但都是靠“重用胡將”,因爲漢將有篡位的血統優勢,既然他是漢人,他又有兵權,他篡逆成功了天下百姓是會接受的,所以不能重用。

開元年間對四夷擴張,李隆基之所以重用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就是看重了這些人血統卑賤,不是漢人,想篡位天下百姓和士大夫也不答應。

但結果也顯而易見了,一場安史之亂,證明了這種制度設計也沒用,胡人篡逆照樣有人響應。

所以,別說什麼後來“弱宋戕害華夏武德”,搞得好像這事兒是趙匡胤之後纔開始的。

安史之亂後,中央王朝的皇帝個個都想戕害武德,寧可對異族自廢武功也要壓制藩鎮,只是他們實力比趙匡胤弱,統一漢地都做不到,所以這種限制無從談起罷了,不是他們心裡不想。

所以基於正統論和外交造核的歷史學,“華夏第二帝國”的“武德充沛期”和“自廢武功期”,應該以安史之亂爲分界,再後續的宋統一併實際着手,只是個思想到實踐的落地過程。

總結一下,“曹魏代漢”和“安史之亂”,分別是華夏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開始自廢武功的思想建設轉折點。

“司馬代魏”和“宋以文抑武”,分別是華夏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自廢武功的實踐着手點。

說到底,李素當初穿越之處,不屑於輔曹,很大一部分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因爲他覺得穿越到三國壓根兒就不存在輔曹輔劉輔孫這些問題。

問題的本質是輔漢還是自己爭霸。

你都輔一個不是漢的東西了,你還輔個毛線勁兒?只要不是漢,那就是誰都能做,必然要陷入“皇帝從此忌憚武臣,以降低民族對外戰鬥力爲代價換取統治穩定性”的歷史循環論,那還不如自己幹呢。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那些覺得“我穿越了曹家,只要殺了司馬懿,我的天下就穩了”的人,只能說沒學懂正統論。

曹操的遺產不是被司馬懿篡的,是被他兒子立起來的“軍閥可以當皇帝”這個歷史先例篡的——注意,再強調一下,這個跟劉邦不一樣,劉邦是懷王之約提前約好了的,懷王之約不叫“軍閥可以當皇帝”。

所以曹丕就是第一個軍閥當皇帝的例子(軍閥是上面名義上有主的,不是自成一國。國與國的統一戰爭不叫軍閥戰爭)

就算有個穿越者,除非你也跟李素一樣深諳正統論造核論各種塑造神聖性,否則你武力再強科技再進步,也就管自己活着的那一輩子時間。

等穿越者一死,他統一天下過程中發明的科技也都已經普世了,他手下那些將軍們也都有掌握,到時候穿越者的兒子還不是被輕鬆殺了再改朝換代?

所以說沒這個魅力值社交手腕和統治手腕,就別隨便攬這個活兒。

李素就是有自知之明,他已經算是所有穿越者裡最有造正統手腕的人了。但他依然知道自己出手爭霸、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但也不敢保證死後守得住正統性。

那還費這個力操這個心幹嘛?多忙那麼多,最後還可能只是烈火烹油一兩代人、隨後全家族滅?然後連自己有的封聖學說威望都丟了?那還不如少費點勁搭個順風車呢。

這些思索,其實都是李素穿越後十三年裡,慢慢一點點積累覆盤的。

但是今天,劉備因爲感慨袁曹相繼有樣學樣、正統崩壞的惡劣後果,提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讓李素覺得有必要幫劉備梳理一下。

當然,李素自己心中那點東西,不可能全拿出來,因爲很多事情都還沒發生呢。

但是,既然司馬代魏可以用曹代袁來類比,李素倒是受到了啓發,他覺得他可以把他上述這一番對“華夏第一帝國/第二帝國,武德充沛期/自廢武功期”的辨析,換一層皮,再加上適當推演,跟劉備敲敲警鐘。

劉備不是想問“如若天下無有朕,讓袁曹相繼篡逆,卑辱神器,天下將歸於何種狀態”麼?

李素就給劉備推演一下,讓他知道如果那樣,會陷入怎麼樣一種“導致華夏民族自廢對外武功”的惡性循環。順便警示一下劉備好好做皇帝,好好設計大漢第三輪的權力制度建設。

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114章 不要小看劉焉的動員能力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488章 腦補中的三路鉗形攻勢番外第42章 高幹:請諸位單于努力,再來一次白登之圍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508章 有歷史能抄我就安心了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115章 據說泡澡傷元氣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26章 談笑袁本初,往來曹孟德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488章 腦補中的三路鉗形攻勢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418章 大家都戴着四筒,下不了手啊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807章 李素也有跟袁紹一樣好謀無斷的時候第49章 一紙能抵十萬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趕主線時間線)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507章 新野練手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705章 諸葛瑾進京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123章 花樣百出第745章 該醒醒了,還在打仗呢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561章 來人吶!伺候禰公子考試!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8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450章 王朗殉國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458章 有錢人的揮霍方式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第82章 拖人下水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81章 要臉就得花更多錢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729章 居然敢在漢人面前玩詐降